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第三卷)
净空法师讲述
一九九四年于加州迪安萨学院
第三卷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段是第十三“光明无量愿”,第十四“触光安乐愿”。
前面从第一愿到第十二愿,将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作了一个简单的报告。十方世界发愿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他们在那边生活的状况,修学的状况,以及不可思议的成就,都在前面十二愿中说过了。第十三愿是阿弥陀佛为他自己介绍,这种情形的确是不多见。
阿弥陀佛对一切念佛众生,无比殊胜的加持,就是“光明”。“我作佛时 ”。法藏比丘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称为阿弥陀佛。“光明无量,普照十方”。这两句,是佛佛道同,一切诸佛都有光明,一切诸佛的光明都普照十方。
下面说“绝胜诸佛”,一切诸佛就没有了。他不仅是光明普照,而且胜过一切诸佛。我们在本经里看到,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称他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句赞叹,我们决定不能疏忽了。
佛如此赞叹阿弥陀佛,其他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也必定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如是的赞叹阿弥陀佛。由此可知,一切诸佛必定都为众生推荐介绍阿弥陀佛无比殊胜的光明。显示出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真实、稳当、快速成就的一个大道场。
佛的本愿是希望一切众生,早一天圆成佛道。善导大师说过:“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在中国以及日本的典籍里面记载,都说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到中国来示现的,那这句话就是阿弥陀佛自己为我们宣说的。何以说是“唯说弥陀本愿海”?弥陀本愿海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里面记载著四十八愿,这是阿弥陀佛度生的本愿。“海”是形容他的愿力,无限的深广。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世间,为我们说“净土三经”就够了,何必还要说那么多的经典?这一点诸位必须要搞清楚。
这个法门不是度一般众生的。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说得非常好,它是度根熟众生的。根没熟,佛说这个法门没用,度不了他。什么叫根熟?最简单、最浅显的说法,就是这个众生他这一生成佛的机会到了;不是成菩萨、不是成阿罗汉,是成佛的机会到了。我们仔细观察周边一切大众,有几个人像这一生要成佛的样子?真是成佛的第一法门。毕竟这一类根性成熟的众生占少数,不是占大多数。还有很多众生,有善根、有福德,但没成熟。
佛对于那些根没有成熟的众生怎么交待?那就得恒顺众生,应机说法。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佛就现什么样的身;应以什么法门得度,佛就给他开示那一种法门。但是无量无边的法门,都是这一个法门的引导。古人所讲:“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归到净土”。所以一切大乘法、二乘法、三乘法乃至于五乘法,都是对于根没成熟的人而说的。如果对根成熟的众生,唯此法门。所以佛的光明普照十方,是照得彻底究竟圆满。佛的光明,就是佛的智慧,就是佛的弘愿,就是佛的慈悲,确实超过其他一切诸佛。
在同修中,功夫稍稍得力,他一定有所感受。他会同意这个讲法。为什么?他亲身有这个体验,就是佛光的加持。下面两句是比喻。
“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佛有光,光的颜色有很多种,有金色的光明,有像太阳一样的光明。魔也有光,魔也是金色光明,他的福报也非常大。
佛光跟魔光如何辨别?佛光是柔软的,你见到的时候,会感觉到身心非常舒畅。魔的光有点像太阳光,很剌眼;你对著光,眼睛睁不开,照在身上并不舒服。像夏天太阳很热,你在太阳底下感觉不舒服。佛光是清凉的,魔光是剌眼睛而且是热的,这个不相同。下面就说佛光明的作用。
佛是以光明作佛事。佛事就是接引众生、加持众生。这个光明就像《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所说的“大圆满光明云”,就是大圆满的光明。这一句是总说,里面的内涵非常丰富,就像六祖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一样也不缺。圆满的智慧、圆满的神通、圆满的德能,没有一样不圆满,乃至于慈、悲、喜、舍,全是性德圆满的流露。佛以圆满光明加持我们,使我们性德里面的圆满,随著他的光明往外面透露。这就是灭罪、除障。罪灭了、障除了,我们的性德自然往外流露了。
佛光是遍照的。“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从这一点,就能证明阿弥陀佛对我们显著的加持。为什么?身心安乐。
从前没学佛,没念佛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现在学佛,特别是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日子过得很自在。这是身心安乐。过去“慈心作善”,偶而有之,或者看别人行善,我们也发心随喜;现在慈悲善心常常流露,自然往外流露。相信同修中有这种境界的,应该不泛其人。这就证明了阿弥陀佛光明照你,你已经跟他起感应作用了。继续不断努力去进修,这个作用,愈来愈明显,愈来愈殊胜。用世俗的眼光来看,你的生活,过得愈来愈幸福,愈来愈快乐。你愈来愈有智慧,愈来愈有同情心,愿意尽心尽力帮助一切大众。这是佛力加持,使你的性德往外流露,会有这个现象。
有些人没有这现象。譬如劝他读经,他读不下去;劝他念佛,他也念不下去。佛光照不照他?照他!佛光是遍照,没有对这个照,对那个不照。光明是遍照的。为什么有的人得利益,有的人不得利益?这也就是一般讲的“相应”。
有人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有人念佛、念经,不相应。不是佛光不照他,是他本身有个力量在抗拒。好像太阳照我们,我们偏偏打一把伞遮住,不让它照,这是障碍。佛光照我们,什么是障碍?烦恼是障碍、妄想是障碍。能把这两样障碍去掉,就相应了。
所以我们学佛,特别是修学净土法门,真的像《弥陀经》上所说的,是善根、福德、因缘,一时具足。这相当不容易。我们只要用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这个很重要),来读经、念佛,信、愿、持名,就入这个境界。跟愿文真的相应,你就得安乐,慈善的心自然往外生,时刻会想到一切众生的苦难。你确实有真实的智慧,有善巧方便,想出方法帮助这些众生。
“来生我国”。对于往生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产生非常强烈的愿心。这一句非常明显,佛是用光明做接引,用光明作佛事。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每一愿后面都有这一句,说明弥陀这一愿,完全实现了,他才成佛。如果不能完全实现,他发愿不成佛。他这个愿圆满的实现了。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较。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这一段包括第十五“寿命无量愿”、第十六“声闻无数愿”。这也是四十八愿里非常重要的愿文。
西方世界所以称为极乐世界,一切乐的根本,可以说就在这一愿。一切乐的根本,是“无量寿”。众乐具足,要没有寿命,谁去享受,不全都落空了吗?所以一切无量里面,寿命是第一德,第一个因素。第一重要,要长寿。
我们这个世间寿命很短促,纵然长寿也不圆满。为什么?有老苦。年岁大了,体力衰退了,样样都不方便,越老越苦。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长寿,他不老,这是我们一切众生所梦寐祈求的。在这个世界求不到,在西方世界就实现了。
为什么西方世界不老?那是身体的体质不相同。我们构成身体的细胞非常脆弱,很容易破坏。即使没有外面力量破坏,因为自己新陈代谢,它存在的时间也很短促,很容易受到外面环境的破坏。譬如说:风寒能破坏,饮食也能破坏我们的生理组织,所谓是病从口入。西方世界人的体质,跟我们不一样,是紫磨真金、金刚不坏之体,不会受外面境界损坏。
到达西方极乐世界,饮食不需要了。虽然经上讲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那不过是因为他方世界去往生的,有饮食的习惯,到那个地方,偶而还会想起来,怎么好久没吃饭了?你有这个念头,百味饮食就现在面前。你一看,想我现在已经是菩萨,不需要了,它立刻就化掉了。什么时候动念,什么时候就现前。
不但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财、色、名、食、睡,这五欲都没有了。在我们这个世界,高级凡夫也脱离了这个范围。像佛为我们说的色界天,为什么叫色界?他有身体,身体是色相,他五欲没有了。财、色、名、食、睡。“名”就是我们世间人讲的荣誉感。荣誉他不要了,钱财也不要。“食”是饮食。“睡”是睡眠。他不需要饮食,也不需要睡眠。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第三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