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集)  2009/2/10  台湾华藏电视台  文件名:12-47-1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正文第一段:

  【一、显一体者。谓自性清净圆明体。然此即是如来藏中法性之体。】

  我们就念到这段,这段里面讲到『如来藏』,什么叫如来藏,我们要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在现场学习,每天都有些新来的同学,前面没有听到,照规矩来说,都要做个简略的介绍,以弥补前面所学的经文。这就是世尊给我们留下的典范,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佛家讲宇宙的本体,称它为自性,在这篇文字里面,贤首国师用的这七个字用得很好,『自性清净圆明体』,实际上就是大乘经里面常常讲的佛性、法性、真如本性,都是这个意思,称如来藏也是这个意思。如果我们就这句话,把它跟《华严经》上世尊所讲的对照起来,诸位就很容易懂。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又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句话里头「自性」就是如来,「清净」就是德,「圆」就是相,圆满,「明」就是智慧,你看有智慧、德相。这是一切万法的本体,一切万法都是从它那里生出来的,六祖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是这个意思。他这七个字,惠能大师讲了二十个字,释迦牟尼佛讲得更清楚,详细说明就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讲的这句。贤首大师告诉我们,这句就是「如来藏中法性之体」。所以我们这两天好好的来温习一下,什么叫如来藏,学如来藏。

  如来藏,文也有三段,第一段讲藏有三个意思,藏有「所摄」的意思、有「隐覆」的意思、有「能摄」的意思。什么叫摄?摄是摄受。这是现在最容易懂的,现在手机和小型的照相机太普遍,我们走出去几乎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有,摄相,摄的时候把这个相藏到里面去,照相机就是藏,把外面所有的现象都收藏在里面。摄有摄受的意思、有摄持的意思。前面所摄的我们学过,我们继续学「隐覆之义」。什么叫隐覆?真如,就是佛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在烦恼的时候,谁有烦恼?六道众生有烦恼。有烦恼的时候如来的性德就不见,烦恼把它隐覆,我们一般也讲得更白一点,盖覆,好像你把它盖起来,盖覆,如来的性德就不能现前,这个时候叫如来藏。如来就藏在烦恼的里面,这个意思就好懂!不是没有如来,如来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有,这个东西永远存在的,它不是生灭法,后面会讲得很清楚。这叫如来藏。所以说「众生之烦恼藏如来」,这就是众生的烦恼把如来藏起来,叫如来藏。《胜鬘经》上说,「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这都是这个意思。六道众生无量的烦恼,藏所缠的如来藏,如来被烦恼缠缚、障碍住,如来的智慧、德相不能现前。

  智慧是自性本有的,不是从外面来的,德也不是从外来,所以叫性德。性德是什么?性德,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爱。佛家说爱,怕一般人误会,因为爱里面有情,有情执,那是烦恼,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智慧的、是理性的,所以他没有烦恼,佛用另外一个名词来说它,叫慈悲,诸位要知道,慈悲就是爱,爱就是慈悲。为什么说慈悲?慈悲里面没有情执,也就是说没有分别、没有执着,那就叫做慈悲。没有妄想分别执着的爱叫慈悲,有妄想分别执着的慈悲就叫做爱,这两个字要辨别清楚,不要产生误会。所以佛法讲大慈大悲,我们世间人讲大爱,大爱跟大慈大悲是有差别的,大爱它还是有分别、有执着。有分别、有执着,再大的爱都出不了六道轮回,为什么?六道轮回是执着变现出来的,只要有执着就有轮回,哪一天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执着断掉,轮回就没有了。轮回没有了,出现什么?出现四圣法界,就是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佛法界,我们称为四圣法界,这个境界出现。这个境界好,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它是净土。六道是秽土,是染污的,四圣法界是清净的,六道里面有善恶、有苦乐,四圣法界里头没有善恶,换句话说也没有苦乐,称为净土。但是它还不是真的清净,相似的,跟佛的净土很接近,差别在哪里?他还有起心动念,就是还有妄想,他没有分别执着。什么时候他妄想断了,不起心、不动念,那是真净土现前,四圣法界也没有了。所以十法界不是真的,不起心、不动念它全都不见了,真的像作梦一样,起心动念是在作梦,不起心、不动念就从梦中醒过来了。醒过来之后,十法界不见了,出现一个什么?出现真正的净土。我们净宗说常寂光净土,常寂光现前,那是真的,永恒不灭。常寂光虽然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它能生物质现象、能生精神现象,所以也可以称为如来藏。如来藏是什么?它藏着有十法界依正庄严,遇到缘它就起现行,没有缘它不起现行。所以如来藏这个名词的意思就很深很广,有种种说法。

  「又曰,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觉悟就称为法身,没有觉悟就称为如来藏,我们现在迷而不觉,在佛法里称我们的人身是如来藏。像惠能大师觉悟了,对他来讲就不称如来藏,称什么?称法身,确确实实。怎么是法身?他真的认识、真的肯定尽虚空遍法界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一体,那就叫法身。我们现在没有这个认识,虽然佛在经上横说竖说,我们也读了几十年、听了几十年,依旧不承认,我是我,你是你,山河大地是山河大地,怎么山河大地也是我?我们不承认!不承认就是我们有严重的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不承认。惠能大师为什么承认?他的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了,放下就是,才知道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不是二,那叫法身。那个身就大了,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的身,所以法身没有生灭。我们这个身有生灭,法身没有生灭,法身是真正的自己,这个慢慢的去求证。证得法身,你就不叫凡夫,人家称你什么?称你成佛,比菩萨还高一级。十法界里面的菩萨没有证得法身,十法界里面的佛也没有证得法身,证得法身,十法界就没有了,从十法界醒过来。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里面,那些人各个都是证得法身的,《华严经》里面称他为法身菩萨、法身大士,《金刚般若经》里面,释迦牟尼佛称他们为「诸佛」,诸佛如来,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现在对这些事相、对这些道理,逐渐我们明白了,现在所欠的是功夫,修行的功夫不到家,功夫是什么?功夫就是放下。真的搞清楚之后,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里面、处事待人接物,我们就一定要认真学习放下、看破。看破是什么?了解事实真相,再不执着这些事,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万物都不要执着,认真在经典里面学习,看看诸佛菩萨他们是怎么样的生活、怎样工作。我们能契入他的境界就完全正确,如果都放下,佛每天所做的事情,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为什么要做?我们这个世间人工作是为什么?为报酬。没有报酬你肯不肯去做?你不肯去做,总是为名为利,总有个原因。诸佛菩萨在十法界里面教化一切众生,他不要报酬,他也不要名闻利养,他凭什么?给诸位说,就是那个慈悲。他知道整个宇宙一切诸法跟自己是一体,他自自然然很用心的来做,做得尽善尽美不要报酬。为什么?一体,还谈什么报酬!我左手这里有痛痒,右手去摸摸它、安慰它,右手要不要报酬?为什么它不要报酬?一体!我们现在只知道身体四肢、五官是一体,不知道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不晓得这个。所以真正觉悟契入佛境界,他知道整个宇宙跟我们是一体。

  他怎么会有这个认知?这篇文章你看先讲体,一体,然后讲二用。二用是什么?二用是产生变化。就像中国道家所讲的太极,一体是太极,二用就有阴阳,就起变卦,太极生二仪,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这是中国道家讲的。这篇文章也差不多,但是讲得非常的精彩,从一体起二用,二用里面有三种周遍,它的特性,这是其它地方没讲到的,这是佛法讲的,讲得太好了,把我们许许多多的疑惑都断掉了。所以我们肯定大乘佛法是高等哲学、是高等科学,今天哲学跟科学上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全在佛经里头。可是佛经真的是难信之法,不容易相信,信的条件是有善根福德因缘,没有深厚的善根你没办法理解。佛是科学,科学的特色是讲证据,你要把它证实,佛法是样样都教你证实。清凉给我们讲《华严》,他就立四分:信、解、行、证,那怎么不科学!可是第一个能信,这个信心你怎么生起来?生了信心之后,不是说信了就完了,不是的,不像其它宗教信了就得救,佛法不是的,信之后你要理解,那你就要学习,理解就是看破,解了之后你要行,行实在讲就是放下,行之后你要证。证什么?你所信的、所解的、所行的全是「自性清净圆明体」,那就是一体了。我们中国人也讲,但是没有佛讲得这么清楚、讲得这么明显。中国人讲人性本善,本善有「自性清净圆明体」的意思,中国人讲本性,把清净圆明用一个字代表,善。所以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那个善是大圆满,智慧圆满、德相圆满那叫善。所以东方圣人,跟西方这些科学家、哲学家不一样!有相似,不是完全相同,我们都要清楚、明了,要认真努力学习。所以生为东方人,尤其是生为中国人,这个缘分是无比的稀有,能有修成正果的缘分在其中。

  《理趣般若经》说的这句话,跟前面意思完全相同,「一切有情皆如来藏」,《华严经》里面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意思都相同。有情是凡夫、六道众生,六道众生有如来,有如来智慧德相,但是被烦恼盖住,被烦恼所缠缚,虽有,它不起作用。实在讲这话很难讲,你说不起作用也讲不通,它还是起作用,起什么作用?起烦恼的作用。悟了起作用是起智慧作用,迷的时候智慧没有,隐藏,智慧没有,烦恼起来。其实烦恼就是智慧,智慧变了形,智慧扭曲就变成烦恼。所以烦…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