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生厌世出离心,性情孤僻不合群,
自他诸现视如敌,此乃放逸之过失。
彼违时境之正量,种种行为之过患,
皆由未经细观察,放逸之因所出生。
倘若行为已偏袒,不能圆满士夫义,
谨慎密护诸威仪,犹如日月不著空。
言行举止之定准,当依无欺如来教,
及与具相善知识,复此亦依自净心。
此三之外诸他语,均为种种分别染,
亲人抑或非亲人,听从彼等有何用?
谨慎筹划未来事,纵使失败亦无悔,
事前细致作观察,无悔而住极为要。
如是无悔欢喜心,悦意无垢之月影,
由不放逸海中现,故当恒依谨慎行。
公平正直天人道,虚伪狡诈邪魔道,
趣入天道住天门,趣入魔道住魔门。
郑重取舍苦乐时,自己如何他亦尔,
如是直士获富乐,狡者与此皆相违。
贤者善行不赞颂,劣者恶行不呵斥,
恩重如山不在乎,慈爱如母无稍忆,
前时所作无反省,现时善恶无辨别,
如是混淆不清者,此乃非正狡诈相。
宁与直士结怨仇,彼于己事尚有利,
不与狡者交亲友,饶益彼等反遭害。
直士正行护他人,情谊绵长如江河,
狡者交友为私欲,虽予慈爱终成怨。
直士之前天喜聚,直士顺利抵天界,
直士作事极稳妥,直士国王亦胜任。
所谓正直之功德,一切德中最超胜,
清净世规之精要,勿须饶舌赞叹之。
何人事前所承诺,终无变更誓坚定,
若坚誓愿获自利,他众亦信此人语。
以善观察所承诺,坏劫之际亦不舍,
背弃誓愿应生畏,违背国政尚不惧。
不顾发誓或自语,彼者犹如筛子般,
泄露善妙之精华,仅依此理亦可知。
此人远离诸天众,如同枯树无凉荫,
如是不得诸财富,于此勿庸稍置疑。
若人誓愿愈坚定,则于彼人愈可信,
若愈成为可信者,则天与德亦会集。
直士自己所述语,虽无大义亦不舍,
若具大义或发誓,永不违越何须说?
劣者爱惜自生命,智者珍视自誓愿,
劣者背弃誓愿时,智者对此感希有!
智者宁可舍生命,而不背弃自誓愿,
劣者对此虽生奇,不思守誓之胜德。
故当断除劣相续,恒住正士之相续,
所谓坚守誓愿德,是诸世间之庄严。
若思此人于我等,乃是利济之恩人,
了知其恩并报恩,此为高尚行为门。
何人不辨利与害,亦无相应回报心,
故除一切圣者外,谁愿于他作害利。
颠倒饶益损害者,虽名为人实为鬼,
行为不应随顺他,更无何人愿见彼。
一切殊胜直士者,虽受微利报大恩,
若有如是之美德,则定具足余胜德。
何人若不报恩德,则彼无智无稳重,
有愧谨慎正直等,其余诸德亦无有。
若是知恩报恩者,共称彼人聚天德,
以此德行能推知,彼人圆满余美德。
若于他众勤饶益,此即自臻圆满因,
广大财富胜妙德,皆从利他而出生。
恒常希求自利者,初时虽能居高位,
其后逐渐趋衰落,犹如陡山水下泻。
恒时精进利他者,初时虽为贱奴仆,
此后逐渐至高位,犹如苍龙腾空中。
愚夫贪图自利益,唯有精勤谋自利,
然难成就自利益,即或成就亦微小。
智者虽亦贪自利,然其着重利他众,
设若精进利他众,间接自利亦圆满。
若欲今生或来世,成办广大自利者,
精勤利他胜方便,此乃诸佛菩萨道。
若于具德之三宝,以及苦集灭道谛,
无欺因果之法则,生起信解谓信心。
信心乃为佛法根,信心能增福资粮,
具有福德之士夫,自然具足高尚行。
信心能除诸衰损,信心即为如意宝,
若具殊胜之正信,则必成就诸所欲。
佛宝法宝及僧宝,始终无欺皈依境,
彼具无量之胜德,故当恒时起敬信。
一切黑业白业果,始终不虚并成熟,
是故凡若自爱者,取舍业果当细致。
现今即是业世界,此后乃为果世界,
故今自由自在时,应播善法之种子。
当观众生异苦乐,彼等之因皆为业,
此乃佛陀之善说,何人不思彼业果?
若于三宝及四谛,生起坚定信解心,
嗨呀则彼终获得,殊胜贤妙之福果。
我今虽多积受用,死时必定留此世,
故当生起施财心,勤修今来圆满果。
布施虽小果极大,受用虽多获利少,
往昔布施今富足,今若未施来世穷。
积累守护消耗等,财有甚多此过患,
纵彼财宝遍大地,凡夫贪欲尚不足。
日常衣食住处外,余财无益痛若因,
布施今生与来世,财富增上如涌泉。
布施长寿名誉盛,布施增德增安乐,
布施乃为增上门,然诸士夫恐耗财,
恒时积财不布施,若细观察如傍生,
无常无实财富中,为何不取其精华?
当观未用未布施,国王之财皆无常,
岂非曾以一口食,获得轮王之胜财!
如是具慧稳重者,若以有愧不放逸,
公平正直誓坚定,了知报恩勤利他,
及起正信广布施,则于一切今来世,
寿命长久无疾病,悦意安宁具财富,
众人恭敬获赞颂,福禄增上威德高,
超胜四方兴事业,势力盛旺如火燃,
一切安乐诸福德,如于彼前皆自住,
荣誉犹如天鼓声,遍满于此世间中。
如是一切天与德,普愿诸众皆获之,
以此等起所触动,造此简言易解规。
我于胜者与佛子,及诸正士之善说,
精通之故善宣说,如同空谷之回音。
然由无始恶串习,染污自之相续故,
高尚行为极鲜少,仅只仰慕善妙行。
若诸众生能行持,殊胜善妙高尚行,
于此极为随喜故,愿令他众入此道。
如是自心生悲心,具慧尊者亦劝请,
故于人规论典中,稍作摄略而宣说。
以此善根愿诸众,无勤趣入此妙道,
圆满十种功德相,获得天德诸庄严。
此论乃由欢喜行持无垢高尚妙规及具胜缘功德者,嘉靠公确之劝请,嘉祥杰布让当(麦彭仁波切)造于宗萨扎西拉哲处。增吉祥,善哉!善哉!善哉!
译于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一九九八年二月
开启世出世规智慧宝藏门径
--全知麦彭仁波切的《二规教言论》
敬礼全知文殊菩萨
三身无别智慧尊,承传善逝妙意趣,
开启成佛道根本,三门虔诚祈摄受。
1. 全知麦彭尊者略传
《二规教言论·集聚天德之宝》是西藏宁玛旧译派,具足殊胜辩讲著,于显密教法融通无碍,早已拥有圣者谛实证量,与文殊菩萨无诸差别的近代大德全知麦彭仁波切,为诸末法时代薄福浅慧、无资罪深的众生,从意海智慧藏中,以彻底悲心而流露出的法乳宝论。
本论的作者,在雪域藏地诸教派中,皆共称为全知文殊菩萨化身。尊者于藏历第十四胜生丙午年(1846年)降生在青海多康河旁的雅秋当羌。他从小与生俱足出离心、大悲心与不需精勤闻思修行,而于所有经典,一经念诵,于其大意均可了然,于讲著辩三方便自然任运善巧,并能弘扬圣者意趣的无勤圣者智慧。
全知麦彭尊者,从小对佛法就极具信心,并具足诸大乘种姓之力,故而于小时,便显现超胜常童的功德。如六七岁时已背诵《三戒论》,特别是尊者在他七岁时著写了汇集显密深要窍诀宝藏的《定解宝灯论》。十岁时,圆满无碍地可以书写念诵,并能自在讲说著述。年仅十二少龄,住进寺院后,以其高尚的品德与广博的智慧,使众人叹服为小喇嘛智者。十五岁时,彻底精通《时轮金刚韵律历算》。十七岁时,极为精通星算之学而闻名。
具足诸多功德的尊者,为利益后学具缘者,亦示现了闻思修行,依止善知识等。如于华智仁波切前听闻《入行论》,于蒋贡罗珠塔耶上师前研习声明《暂扎巴》等共同明论,于堪布班玛巴札前闻授显密明论等,于上师杰翁晋美多吉前闻《般若摄颂》,于格西阿旺炯内前闻《入中论》,于上师舒敦班玛前闻受《慈氏菩萨地论》等诸论,如是于诸依止上师闻思时,尊者仅得听闻传承,不须讲授,于一切经典意疏之义,不解自通,并且从其意海自然纵流法乳,而能更作广大详尽之演讲与注疏。
尊者在依止具宿缘的部主上师蒋扬亲哲旺波时,特别示现以财、侍、修行三喜的亲近上师之依止法而成为部主的唯一心子。从而上师的显密殊胜教典与大密金刚乘之教法、智慧净现等所有成熟解脱的法要,一切窍诀、修法和直接教授,一并悉获。因此于雪域之众智者前,其注疏、辩论与演讲,悉皆无碍,无所畏惧,无可非议。正如他的上师赞言:“弥勒密意现量而知,文殊之法现量通达,诸方学识无所不通。”
尊者的博大功德与事业,正如其上师所说:“如果加以记录,较般若经还多。”如尊者于阅甘珠尔(经藏)时,仅用三天,阅丹珠尔(论藏),仅二十五天,并能意持不忘。尊者与黄教格西辩论,格西亲见其是文殊相,在一次火供时,不用外火,尊者以智慧火点燃火供,在修大威德时,以修法之力,使整个上午,太阳原地未动,在著《光明藏论》圆满时,护法格萨尔王亲自现身发誓守护。藏地有名护法,拉登护法神亲手供奉如瓶大小之黄金。如是等有诸多异事,此难述尽。
尊者将一切甚深意藏集成广大论典而为庄严。论著可分:㈠加持入门生信之赞颂与传记类;㈡断除一般所知增益之共同明处类;㈢解脱入门之深广内明类;㈣佛法住世,安乐常遍,任运缘生之回向发愿祝福类。如是皆收于《学域语狮子全知大班智达麦彭降央南迦嘉措全集》中,共计二十六函。千余种殊胜之法宝著述留传于后人。
藏历壬子年(1912年)四月二十九日,尊者跏趺而坐,左手定印,右手说法印,无漏之意融入法界,以无量的殊胜瑞相,而现示…
《二规教言论——集聚天德之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