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广释(上册)▪P67

  ..续本文上一页上,或缠在头上。当然,如果你有病、头痛,必须戴帽缠头,也可以开许。可是你无病无痛,这样去作有很大过失。这一点在藏地作得很好,但在汉地一些地方有点奇怪。去年我看到一本香港的佛教刊物,上面有一张照片:法师在上面讲法,听席上的居士都戴着帽子……,其它一些地方,这种现象也不少,这种规定不知出于何处。根据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制律仪,说法时必须注意二十五种威仪,其中对不准覆头、缠头等规定得很清楚。不管你是哪个宗派,对佛陀亲口所宣的律藏总该承认吧。希望你们在听法、传讲佛法时,一定要注意这点。在闻法时,必须要脱鞋、盘腿或跏趺而坐,而且要很端正。有些初学者可能不懂,在听法时穿着鞋,坐势也很不合威仪。如果你是受了戒的出家人,这样做有佛制罪,如果是居士,也是犯了自性罪。

  在露天场合听受上师传法时,如果遇到太阳曝晒得厉害,或者下雨、雪等恶劣天气,上师没有开许,不能打着伞听法,应思维佛法难闻而安忍一切寒热,以此而积累功德资粮。闻法时,也不能手持刀枪之类兵器,还有手杖等,也不能拿。如果有病,行走不便,将手杖带在身边也可以开许。但兵器之类,如果是为了保护上师,也可以配带,除此之外出家人平时应远离这类东西。大乘菩萨如果遇到这类不具威仪者,是不能传法的,“不敬勿说法”,对一切不恭敬上师、正法者,都不能说法。如果你明知听者不具恭敬心,不具威仪,仍然给他们传了法,你即犯了别解脱戒和菩萨戒,法的加持力也会消失,对听众和自己都没有利益。而且听者没有恭敬心,很易对法生邪见而堕落恶趣。

  恭敬心和信心是闻法者必具的两个条件,如果不具足,很难得到闻法功德,也容易生邪见。如果你处在这种情况下,不如暂时不去听,坐下来清净自己的相续后,再去听也不迟;如果你是传法上师,对这样的听法者,也应暂停传法为宜,不然对自他都有一些损害。

  我们不论修学显宗、密宗等任何一个法门,恭敬心和信心是关键。若不具信敬,本师释迦牟尼佛亲自给你传授各种甚深法义,你也得不到点滴法益。历代传承上师都这样强调过:如果自己对上师具足真实的信敬心,则能得到一切功德与加持。岗波巴大师在离开密勒日巴尊者时问:“我什么时候可以摄受弟子?”尊者告诉他说:“你何时与现在的心情不同了,对我这个老父真正看成与佛无别,那时你就可以摄受弟子。”你如果真正对传承上师生起了无伪信心,上师的一切功德定会于你的相续中生起,那时你摄受弟子、传法都可以进行了。以前我去法国,与索甲仁波切接触了十天左右,当时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传承上师的信敬。他经常说:“啊呀,因我对上师的恭敬心,才有现在的弘法力量,这完全是上师加持啊!”当时他写的《西藏生死书》正在由英文原稿译成藏文,现在汉文本也有了。这本书在东、西方都很受推崇,在现代这种漠视人类精神的社会,谈生死问题能有如此大影响,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我想这都是因为仁波切对自己的上师具足了真实而强烈的恭敬心、信心。大家翻开这本书,会发现索甲仁波切的信敬心流溢于每一字行之间!

  历史上很多大成就者,也是依靠对上师的信心和恭敬心而成就。华智仁波切的根本上师如来芽尊者(晋美甲维尼格),以前在深山岩洞中闭关苦修多年。有一天他走出山洞到外面休息,那天阳光明媚,湛蓝天空中缀饰着朵朵洁白的祥云。如来芽尊者仰望着天空,见到有一朵白云向他的上师智悲光尊者所住方向飘去,他当时想:“那朵白云下面,我的上师就在那儿啊!”难以忍受的猛烈念师之情与不可思议的恭敬心、信心,使尊者昏了过去。最后醒来时,智悲光尊者所有的大悲智慧已完全融入了他的相续,师徒慧心成为无二无别。大家想想,像这种信心与恭敬,如果自己也具足,那么自己早已获得了成就。

  我们对自己依止过、得过法益的上师,都要有恭敬心。不然你对某一个上师有一定恭敬心,对另一个上师却有舍弃之心,那样无论你现在依止的上师有多伟大,也没办法让你解脱成就。我们看往昔高僧大德,他们有很多上师,但他们没有偏执,对自己所有的上师都很恭敬,使上师们的加持融入心间,而得到了伟大成就。恭敬心的重要性,在此反复强调,希望在座每一位牢记在心。

  莫示无伴女,慧浅莫言深,

  于诸浅深法,等敬渐修习。

  对无人陪伴的女人不要讲法;对智慧浅薄者也不要说深广的法义;对于深奥、浅显的佛法,应该同等地恭敬,并依次第去传授修习。

  此偈阐述了传授佛法过程中该注意的三点:第一、“莫示无伴女”,在比丘戒中,规定了比丘不能在没有其他人陪伴的女人前说法。当然,说法上师如果是在家形象,同样也是不能给单独的女众说法,在大乘经典中对此也有明确规定,这点大家应该知道。即使是戒律清净的说法上师(比丘),于无伴女前说法,即为触犯比丘戒中的不定罪,要么是犯重罪,要么犯轻罪,而且对女众如是说法,很容易生起染污心,最后极易犯根本戒。于无伴女说法,最严重的后果是受到他人诽谤,使三宝蒙污。这个过失,希望你们不要去染上。

  我们在学院中,都是为大众说法,不会遇到这种对无伴女说法的情况。但我想你们男众以后到汉地去弘法,会不会遇到,很难说。现在在国外与很多地方,这类情况似乎是屡见不鲜。有的法师带着女侍者,开车、拿行李、端茶送饭,有时候是司机、有时是秘书、有时是弟子……。闹得别人在背后议论纷纷,自然生很多邪见、非议,这种作法,对自他究竟有无利益呢,大家自然清楚。我们在座的男众,以后在弘法过程中,如果你要弘扬佛法,去真实地利益他人,最好不要带着一个女众到处跑,这样没有什么意义,也不会有什么利益。尤其你如果是个凡夫人,久而久之,世俗情爱很容易将你缠缚。阿底峡尊者说过:“出家比丘最大的魔障是什么——女人”,无垢光尊者更是给后学者反复阐述了男众修行人最大的障道因素为狡诈之女人,每一个真正的修行人都应“远离衰损根源之女人”。在《月灯经》、《宝积经》里也讲了女众各种过失。女众的烦恼确实比较重,再加上有很多不共过失,在末法时代摄受女众,我有时想如果不是大菩萨是不会有什么意义。

  [有关女众如何依止上师之教言]

  你们女众想要如法依止上师,首先自己的发心一定要清净。现在末法时代,有一些女众,在依止上师时,恭敬心和贪爱心交织在一起:“啊,我与这个上师、活佛、堪布有如何如何不同因缘……”“这个法师和我特别特别熟悉,他吃饭的时候如何如何,他的衣服……”到处信口胡言,而且这类语言据说比较普遍。请这类人好好内省一番,如果你真与上师有不同因缘,也对上师特别熟悉,那这种说法就另作别论;如果没有,是不是这种言论与你受的戒律有些触犯呢?说这种话,你自尊自重的人格、还有上师的事业各方面肯定有很大危害。如果是个正常人,即使与上师有某种特殊因缘也不会说,没有的事,世人往往为了某种目的自我吹嘘。分析说这些话的发心、涵义,其言外之意无非是说自己与某上师关系很紧密,或者有某种超乎他人的亲密,以此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别人面前炫耀一番而已。

  在依止上师时,如果将世间情爱搅到里面,对上师、正法的清净信心、恭敬心被染污了,清净法缘也会被破坏,这样将会导致极不稳定的变化。我们都见过世间人的种种情感,常常变化多端,没有什么稳定、长久可言。世间男女因业缘而生情爱,往往是以双方悲恨交加而结束。几年前台湾法院判了一桩离婚案,一对共同生活了六十几年的老夫妇宣告感情破裂,此事在《寻找心里生命》也有记载。这类故事也许大家见得不少,世俗感情只不过是一种迷乱的业识,既不清净,也靠不住。作为修学出世间法的修行人,如果在依止上师时有这类染污心,则正好与上师和弟子之间赖以维持关系的佛法相违背,最后会很危险。

  前一段时间,上师如意宝也给了藏族尼众一番严肃的教诫。她们倒不是对几位老堪布有贪心之类的染污,而是女人的另一项大烦恼——嫉妒,以此而互相之间喜欢争吵:这是我们的堪布,这是我的堪布……。将传法上师看作私有财产一般。上师如意宝说:“这些老堪布是给你们讲经说法的上师,与你们没有世俗关系,不是你们的……”女众的嫉妒心,普遍要重一些,如果不加对治,很多人在依止上师时,往往会因此而闹出许多是非,对上师的弘法事业,自己的前途都有危害。这类事件,往往是因某些女众宣扬上师对自己特别关心、赞叹等等,而导致她人生嫉妒,无中生有、添油加醋一番,大肆诽谤,最后闹得谣言纷纷,争吵不休。大家要如法地依止上师,先得将愚痴染污心与真正的恭敬心、信心区分开来,断除自相续中的贪心、嫉妒等染污。弟子依止上师应该是敬畏、崇敬、信任,以随顺于正法的清净心去依止,有了这样的基础后,才能真正去依止上师,一切都会有如法进行的可能性。

  今天讲这些,希望女众切实地对照检查自己,恒时注意自己的染污烦恼。如果自己不如法,很多上师不敢摄受,给大家传法的上师也可能为避免麻烦而离开,我在这方面替女众很担心。尤其年轻的女众,说话做事各方面的威仪,如果不如法,对戒律注重的上师见到这些就不愿摄受,再加上不如法行为会招致外人非议,麻烦很多,应接不暇,上师也受不了,干脆就远离。这样你们得不到法益,得不到引导。女众在这方面确实很可怜,虽然学佛的很多,真正得到如法引导的却很少。很多法师并非没有大悲心,但是在摄受女众方面,因你们的不共烦恼,贪心、嫉妒等种种染污心,这些法师不得不去考虑:利益众生是很好,但与她们打交道,自己会不会染污?如果法师的心经常受到扰乱,弟子们又相互嫉妒而诽谤,麻烦事接踵而来,最后法师也只好舍弃摄受女众。

  我们如果得不到…

《入菩萨行广释(上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