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
由「入真言門住心品之余」中介紹十緣六句(上)
藥師山紫雲居士
前言
筆者早期譯《大日經》時只說明十緣六句是修行的過程,沒有詳細說明,願今日能略知一二的說明。
(1)十緣
十緣是指幻、陽焰、夢、影、幹闼婆城、響、水月、浮泡、虛空花、旋火輪。十緣是大乘密法修本尊及渡生的過程,最後由本尊修成一個佛身。自己的前行功課如須具清淨心、有渡生願、並得佛力加持下可修本尊。本尊會進入一些境界,應如是觀、如是修、以不貪、不執著、不放逸、不攀緣爲戒律。由此可以學習渡生、入空性、住空起相用種種變化,包括了叁觀的修行。這是大乘不可思義的成就,小乘及學者無法證到。
(2)六句
六句即大乘句、心句、無等等句、必定句、正等覺句、漸次大乘生句。六句是由十緣法本尊成就爲莊嚴佛身相時,對佛的一種贊歎。無法用人間詞,只能以六句贊歎其實在如此的成就。
(3)功德成就
由十緣法本尊修成佛身相時,此時圓滿具足指空性、渡生成就,其功德包括了福成就、慧成就、佛身莊嚴成就、阿阇梨成就。
下文由經中敘出修本尊時與十緣顯現時,須以清淨心且發大悲心,用各種方便法渡生,由此入法界及其他國土世界,唯有如來能窮此十喻。此時進入法界不可思議幻。最後明白本尊、空性,修成佛身具有一切種智,是要渡法界一切衆生的修持。願同修及有緣大衆參考並感恩佛的教導及一行阿阇梨大師的說明。
經雲,秘密主。若真言門修菩薩行諸菩薩。深修觀察十緣生句。當于真言行通達作證。乃至如實遍知一切心相著,是略答前問中修行句也。如下文萬行方便中。無不藉此十緣生句淨除心垢(修清淨心)。是故當知最爲旨要。真言行著特宜留意思之。……(須有渡衆生的願,由真言叁密加持法,以十緣現象除心垢。此時以所有相皆虛妄,不可有執著、貪法的心)且如行著于瑜伽中。以自心爲感佛心爲應(修本尊)。感應因緣。實時毗盧遮那。現所喜見身說所宜聞法。然我心亦畢淨。佛心亦畢竟淨(因心清淨、本尊相應,于定中得毗盧遮那開示教導,修一切種智)。若望我心爲自。即佛心爲他。今此境界。爲從自生耶。他生耶。共生無因生耶。以中論種種門觀之(即叁觀,空觀、假觀、中觀)。生不可得。而形聲宛然即是法界。論幻即幻。論法界即法界。論遍一切處即遍一切處。論幻故名不可思議幻也。(進入渡生時要如是觀,如是修)。
複次言深修者。謂得淨心已去。從大悲生根。乃至方便究竟。其間一一緣起。皆當以十喻觀之。由所證轉深故……直示娑婆世界已有無量無邊差別名。又況無盡法界中逗機方便。何可窮盡(如此依佛教導,一一世界,一一各道中覺知一切無可窮盡)。
今行者于一念淨心中。通達如是塵沙四谛。空則畢竟不生(空性現光不現相,屬空觀修行方式)。有則盡其性相(相顯現,屬假觀修行方式)。中則舉體皆常(中觀則是內觀本心,外觀本尊,體性常在)。以叁法無定相,故名不思議幻(用叁觀方式修持最後互用,隨衆生因緣入法界,現各種相名不思議幻)。如四谛者。余一切法門例耳。是故唯有如來。乃能窮此十喻。達其源底。此經所以次無垢菩提心。即明十喻者。包括始終綜該諸地。既觸緣成觀。不可緯說(菩薩道50階位。最後十個果位修行者應了解十喻修行境界,地指心的狀態,也表示心的階段)。今且依釋論明其大歸耳(今依佛的教導明白本尊成佛其實修道理)。
(一)十緣又名十緣生句法
今且依釋論。明其大歸耳。經雲。雲何爲十。謂如幻陽焰夢影。幹闼婆城響。水月浮泡。虛空花旋火輪。
◎今且依釋論,明其大歸耳,經雲,雲何爲十:由十緣句的修證過程認知,可以入法界渡生,入空性及可成就佛身、佛心,但須不執著、不生疑、不驕慢。
‧大歸:歸入空性,成就佛身佛心。
‧雲何爲十:乃指1.幻 2.陽焰 3.夢 4.影 5.幹闼婆城 6.響 7.水月 8.浮泡 9.虛空花 10.旋火輪。指修本尊有十種境界中某一種現象出現,皆是修行過程。
(1)幻:幻即不真實的現象
1.衆生以神識輪回時,人界覺知神識,神識無法有實體的衆生,此種感覺即曰幻。
2.佛菩薩大悲心,爲渡衆生也幻化各種身相,此爲由空性顯現的佛身是實相,以幻化之佛身渡生也叫幻。
乃至雲何爲幻。謂如
術藥力。能造所造種種色像。惑自眼故見稀有事。輾轉相生往來十方。然彼非去非不去。何以故本性淨故。如是真言幻。持誦成就能生一切者。佛說藥力不思議。如人以藥力故。升空隱形履水蹈火。此事非諸論師等。能建立因量出其所由。亦非可生疑。謂定應爾或不應爾。過如是籌度境界。唯親行此藥執持行用者。乃證知耳。又如藥術因緣。示現能造所造種種色像。雖于衆緣中一一谛求都無生處。而亦五情所對明了現前。雖輾轉相生。往來十方。然亦非去非不去。是事亦非籌度思量之境。
◎雲何爲幻。謂如
術藥力。惑自眼故見稀有事:幻是什麼?就好像以咒術及藥力,迷惑障礙眼所見一些不可證之事。
◎輾轉相生往來十方。然彼非去非不去:但衆生輪回,以自心業力輪回時,不是自己去與不去的問題。
‧輾轉相生往來十方:指輪回,輪回是由自心業力,由此形成各道衆生。
◎何以故本性淨故。如是真言幻。持誦成就能生一切者:爲什麼以清淨心修持真言入如幻叁昧時,則因持誦真言,可以幻化各種相入各道渡生。如因需佛身渡即現佛身,需菩薩渡即現菩薩身。
‧能生一切者:由空性中現各種相,指幻化各種相,如光中化佛無數億之佛身。
◎佛說藥力不思議。如人以藥力故。升空隱形履水蹈火。此事非諸論師等。能建立因量出其所由。亦非可生疑:佛說以藥力方式入如幻,此藥力也是不可思議。如人以藥力,神識就可以升空、隱形、蹈火,此種是魔術,不是佛菩薩在法界渡衆生之事。經論師說出其所由之理論,一般人不生疑惑。
◎謂定應爾或不應爾。過如是籌度境界。唯親行此藥執持行用者。乃證知耳:修行定中是如此或不應如此,只要經過此修行境界時,以持咒或以藥方法是可以證到。
◎又如藥術因緣。示現能造所造種種色像:又如以用藥方法持咒修行之因緣,亦能現出各種相。(如:嗎啡、麻醉)。
◎雖于衆緣中一一谛求都無生處。而亦五情所對明了現前。雖輾轉相生。往來十方。然亦非去非不去。是事亦非籌度思量之境:須一一解開衆生所有過往昔因緣,才能入空性,所以定中所現此相非空性實相,此相是妄想,由名色中過往昔對衆生五情之執著顯現的相會現出。因此過往的因緣會使衆生輪回,非自身去與不去,此種是顯現出名色中業力指引下的相,不是第六識可以想象出來的。
釋論雲。佛問德女。譬如幻師幻作種種事。于汝意雲何。是幻所作內有不。答言不也。又問外有不。內外有不。從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後世不。幻所作有生者滅者不。實有一法是幻所作不。皆答言不也。佛言。汝頗見聞幻所作伎樂不。答言我亦見亦聞佛言若幻空欺诳無實。雲何從幻能作伎樂。女言。大德是幻相法爾。雖無根本而可聞見。佛言。無明亦如是。雖非內有乃至無生滅者。而無明因緣。諸行生。若無明盡行亦盡。乃至廣說。今此真言門。喻持誦者亦複如是。如下文廣說。依叁密修行。得成一切奇特不思議事。雖一一緣中谛求畢竟離于四句。法爾如是。不異淨心。而自在神變宛然不謬。此事亦非諸大論師等。聰辨利根者所能測量。獨有方便具足得成悉地者。自證知耳。
◎釋論雲。佛問德女。譬如幻師幻作種種事。于汝意雲何:釋尊問德女,你對如幻中做幻事的看法爲何。
◎是幻所作內有不。答言不也。又問外有不。內外有不。從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後世不。幻所作有生者滅者不。實有一法是幻所作不。皆答言不也:如幻渡生事有內、有外、有內外嗎?從以前到現在,幻化所作渡生者,事會有生滅,不是確有一個法是幻所做的嗎?德女答:不是如此。
◎佛言。汝頗見聞幻所作伎樂不。答言我亦見亦聞佛言若幻空欺诳無實:佛問德女:你聽由如幻法所做的渡生法嗎?德女答:我知道。釋尊言︰若如幻說空是騙人不實在事。
◎雲何從幻能作伎樂…
《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由「入真言門住心品之余」中介紹十緣六句(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