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由「入真言门住心品之余」中介绍十缘六句(上)
药师山紫云居士
前言
笔者早期译《大日经》时只说明十缘六句是修行的过程,没有详细说明,愿今日能略知一二的说明。
(1)十缘
十缘是指幻、阳焰、梦、影、干闼婆城、响、水月、浮泡、虚空花、旋火轮。十缘是大乘密法修本尊及渡生的过程,最后由本尊修成一个佛身。自己的前行功课如须具清净心、有渡生愿、并得佛力加持下可修本尊。本尊会进入一些境界,应如是观、如是修、以不贪、不执着、不放逸、不攀缘为戒律。由此可以学习渡生、入空性、住空起相用种种变化,包括了三观的修行。这是大乘不可思义的成就,小乘及学者无法证到。
(2)六句
六句即大乘句、心句、无等等句、必定句、正等觉句、渐次大乘生句。六句是由十缘法本尊成就为庄严佛身相时,对佛的一种赞叹。无法用人间词,只能以六句赞叹其实在如此的成就。
(3)功德成就
由十缘法本尊修成佛身相时,此时圆满具足指空性、渡生成就,其功德包括了福成就、慧成就、佛身庄严成就、阿阇梨成就。
下文由经中叙出修本尊时与十缘显现时,须以清净心且发大悲心,用各种方便法渡生,由此入法界及其他国土世界,唯有如来能穷此十喻。此时进入法界不可思议幻。最后明白本尊、空性,修成佛身具有一切种智,是要渡法界一切众生的修持。愿同修及有缘大众参考并感恩佛的教导及一行阿阇梨大师的说明。
经云,秘密主。若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深修观察十缘生句。当于真言行通达作证。乃至如实遍知一切心相着,是略答前问中修行句也。如下文万行方便中。无不藉此十缘生句净除心垢(修清净心)。是故当知最为旨要。真言行着特宜留意思之。……(须有渡众生的愿,由真言三密加持法,以十缘现象除心垢。此时以所有相皆虚妄,不可有执着、贪法的心)且如行着于瑜伽中。以自心为感佛心为应(修本尊)。感应因缘。实时毗卢遮那。现所喜见身说所宜闻法。然我心亦毕净。佛心亦毕竟净(因心清净、本尊相应,于定中得毗卢遮那开示教导,修一切种智)。若望我心为自。即佛心为他。今此境界。为从自生耶。他生耶。共生无因生耶。以中论种种门观之(即三观,空观、假观、中观)。生不可得。而形声宛然即是法界。论幻即幻。论法界即法界。论遍一切处即遍一切处。论幻故名不可思议幻也。(进入渡生时要如是观,如是修)。
复次言深修者。谓得净心已去。从大悲生根。乃至方便究竟。其间一一缘起。皆当以十喻观之。由所证转深故……直示娑婆世界已有无量无边差别名。又况无尽法界中逗机方便。何可穷尽(如此依佛教导,一一世界,一一各道中觉知一切无可穷尽)。
今行者于一念净心中。通达如是尘沙四谛。空则毕竟不生(空性现光不现相,属空观修行方式)。有则尽其性相(相显现,属假观修行方式)。中则举体皆常(中观则是内观本心,外观本尊,体性常在)。以三法无定相,故名不思议幻(用三观方式修持最后互用,随众生因缘入法界,现各种相名不思议幻)。如四谛者。余一切法门例耳。是故唯有如来。乃能穷此十喻。达其源底。此经所以次无垢菩提心。即明十喻者。包括始终综该诸地。既触缘成观。不可纬说(菩萨道50阶位。最后十个果位修行者应了解十喻修行境界,地指心的状态,也表示心的阶段)。今且依释论明其大归耳(今依佛的教导明白本尊成佛其实修道理)。
(一)十缘又名十缘生句法
今且依释论。明其大归耳。经云。云何为十。谓如幻阳焰梦影。干闼婆城响。水月浮泡。虚空花旋火轮。
◎今且依释论,明其大归耳,经云,云何为十:由十缘句的修证过程认知,可以入法界渡生,入空性及可成就佛身、佛心,但须不执着、不生疑、不骄慢。
‧大归:归入空性,成就佛身佛心。
‧云何为十:乃指1.幻 2.阳焰 3.梦 4.影 5.干闼婆城 6.响 7.水月 8.浮泡 9.虚空花 10.旋火轮。指修本尊有十种境界中某一种现象出现,皆是修行过程。
(1)幻:幻即不真实的现象
1.众生以神识轮回时,人界觉知神识,神识无法有实体的众生,此种感觉即曰幻。
2.佛菩萨大悲心,为渡众生也幻化各种身相,此为由空性显现的佛身是实相,以幻化之佛身渡生也叫幻。
乃至云何为幻。谓如
术药力。能造所造种种色像。惑自眼故见稀有事。辗转相生往来十方。然彼非去非不去。何以故本性净故。如是真言幻。持诵成就能生一切者。佛说药力不思议。如人以药力故。升空隐形履水蹈火。此事非诸论师等。能建立因量出其所由。亦非可生疑。谓定应尔或不应尔。过如是筹度境界。唯亲行此药执持行用者。乃证知耳。又如药术因缘。示现能造所造种种色像。虽于众缘中一一谛求都无生处。而亦五情所对明了现前。虽辗转相生。往来十方。然亦非去非不去。是事亦非筹度思量之境。
◎云何为幻。谓如
术药力。惑自眼故见稀有事:幻是什么?就好像以咒术及药力,迷惑障碍眼所见一些不可证之事。
◎辗转相生往来十方。然彼非去非不去:但众生轮回,以自心业力轮回时,不是自己去与不去的问题。
‧辗转相生往来十方:指轮回,轮回是由自心业力,由此形成各道众生。
◎何以故本性净故。如是真言幻。持诵成就能生一切者:为什么以清净心修持真言入如幻三昧时,则因持诵真言,可以幻化各种相入各道渡生。如因需佛身渡即现佛身,需菩萨渡即现菩萨身。
‧能生一切者:由空性中现各种相,指幻化各种相,如光中化佛无数亿之佛身。
◎佛说药力不思议。如人以药力故。升空隐形履水蹈火。此事非诸论师等。能建立因量出其所由。亦非可生疑:佛说以药力方式入如幻,此药力也是不可思议。如人以药力,神识就可以升空、隐形、蹈火,此种是魔术,不是佛菩萨在法界渡众生之事。经论师说出其所由之理论,一般人不生疑惑。
◎谓定应尔或不应尔。过如是筹度境界。唯亲行此药执持行用者。乃证知耳:修行定中是如此或不应如此,只要经过此修行境界时,以持咒或以药方法是可以证到。
◎又如药术因缘。示现能造所造种种色像:又如以用药方法持咒修行之因缘,亦能现出各种相。(如:吗啡、麻醉)。
◎虽于众缘中一一谛求都无生处。而亦五情所对明了现前。虽辗转相生。往来十方。然亦非去非不去。是事亦非筹度思量之境:须一一解开众生所有过往昔因缘,才能入空性,所以定中所现此相非空性实相,此相是妄想,由名色中过往昔对众生五情之执着显现的相会现出。因此过往的因缘会使众生轮回,非自身去与不去,此种是显现出名色中业力指引下的相,不是第六识可以想象出来的。
释论云。佛问德女。譬如幻师幻作种种事。于汝意云何。是幻所作内有不。答言不也。又问外有不。内外有不。从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后世不。幻所作有生者灭者不。实有一法是幻所作不。皆答言不也。佛言。汝颇见闻幻所作伎乐不。答言我亦见亦闻佛言若幻空欺诳无实。云何从幻能作伎乐。女言。大德是幻相法尔。虽无根本而可闻见。佛言。无明亦如是。虽非内有乃至无生灭者。而无明因缘。诸行生。若无明尽行亦尽。乃至广说。今此真言门。喻持诵者亦复如是。如下文广说。依三密修行。得成一切奇特不思议事。虽一一缘中谛求毕竟离于四句。法尔如是。不异净心。而自在神变宛然不谬。此事亦非诸大论师等。聪辨利根者所能测量。独有方便具足得成悉地者。自证知耳。
◎释论云。佛问德女。譬如幻师幻作种种事。于汝意云何:释尊问德女,你对如幻中做幻事的看法为何。
◎是幻所作内有不。答言不也。又问外有不。内外有不。从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后世不。幻所作有生者灭者不。实有一法是幻所作不。皆答言不也:如幻渡生事有内、有外、有内外吗?从以前到现在,幻化所作渡生者,事会有生灭,不是确有一个法是幻所做的吗?德女答:不是如此。
◎佛言。汝颇见闻幻所作伎乐不。答言我亦见亦闻佛言若幻空欺诳无实:佛问德女:你听由如幻法所做的渡生法吗?德女答:我知道。释尊言︰若如幻说空是骗人不实在事。
◎云何从幻能作伎乐…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由「入真言门住心品之余」中介绍十缘六句(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