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雨天曼陀羅華。其土衆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衆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昨天晚上我們這兒打雷了,但雷聲跟極樂世界是不一樣的。 極樂世界是常作天樂,播放的都是念佛念法念僧的音樂。極樂世界以黃金爲地,跟我們這邊的水泥爲地是不一樣的,所以這裏也可以看到極樂世界的莊嚴。“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曼陀羅花從天上落下,美好適悅人意。這裏要說明的是“晝夜六時”,晝夜六時是晝叁時夜叁時,合成爲晝夜六時。晝叁時是早晨、中午、晚上;夜叁時是初夜、中夜和後夜。所以說我們經常說晝夜六時,六時吉祥。我們現在是中國的計時方法24小時,即12時辰。西方的計時方法是晝夜分六時。“其土衆生”,就是極樂世界的衆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 ,在早晨,以衣裓盛著妙華, 到十萬億佛土去供養十萬億佛陀。“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在吃飯的時候,他們又從十萬億佛土回到了極樂世界。“飯食經行”,吃了飯之後,就在黃金爲地的七寶行樹之間來經行。
第四是花鳥說法的莊嚴。
複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衆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衆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叁惡道。
這裏是說花鳥說法。這兒的鳥是不是真的鳥?不是的,它是變化的,是阿彌陀佛的示現,爲了讓極樂世界的衆生長期精進勇猛,所以說他就變化那些鳥兒來說法。有種種雜色之鳥,即不同的鳥兒:“白鶴、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衆鳥”。有這麼多的鳥晝夜六時發出非常和雅的聲音,都是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些都是名相,可見我們修行淨土法門不但要念佛,還要學經。如果不學,就不知道“五根、五力、七菩提分”這些名相,而這些是在《阿彌陀經》裏敘述的。西方極樂世界裏阿彌陀佛變化的那麼多鳥來爲衆生宣說的就是這些法門。你在這個時候不學,以後到極樂世界你還是要學。“如是等法。其土衆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這麼多鳥說了這麼多法,這麼多衆生聽了這麼多法之後,都生起了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娑婆世界裏,樹上也有很多鳥,大家聽到喜鵲叫都非常開心,“喜鵲叫貴客到”。聽到烏鴉叫會非常的不高興, 因爲那個聲音非常的難聽。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有這麼多鳥在叫,可都是讓你去念佛念法念僧的,不像娑婆世界的這些鳥,叫了只讓你生分別心。這裏我們要解釋的是什麼呢?極樂世界本來是無叁惡道的,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已經脫離了衆苦,西方極樂世界怎麼還有鳥呢?這些鳥屬于畜生道?極樂世界自然沒有叁惡道,經文下面就來介紹了。“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佛就告訴舍利弗,你不要認爲這些鳥是罪報所生的,西方極樂世界是沒有叁惡道的。既然沒有叁惡道,怎麼會有這麼多鳥呢?“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衆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所以說,經文大家都喜歡,因爲前面提出的問題,後面馬上就給解釋了。“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尚且沒有叁惡道的名,怎麼會有真正的叁惡道呢?這麼多的鳥,是阿彌陀佛欲以佛法之音能夠宣布于世間,而變化所作的。爲什麼念佛念法念僧呢?念佛能讓我們覺而不迷,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我們念佛就可以覺而不迷;念法是正而不邪,相信正法,來抵禦邪道。現在這個末法時期,法門太多了,我們究竟依哪個法?依法不依人。學習佛法,首先是學習佛陀的正法。念佛是正而不邪,念法是淨而不染。念僧能讓我們心裏清淨。也許有人會說,我們有些僧人是不是清淨呢
僧人清淨不清淨,不在這裏交代。現在有很多地方對這些僧人有些看法。我們來解釋什麼是僧人。僧是清淨福田僧,是六和敬中的清淨僧衆。要示現一個出家僧,沒有多少修行,沒有這個福報,想穿這個衣服也難。沒有這個福報,你在登比丘戒、菩薩戒的時候,也登不上去。我們在寶華山傳戒的時候,每年都有一部分沙彌登不上比丘臺。爲什麼登不上去?人間福田僧就那麼好當嗎?我們接受的是社會大衆的供養,是傳播佛法的。如果我們自身沒能達到佛陀的要求,要想去登那個佛戒——難。既然已經登上了這個佛戒,都是我們過去世有這種因緣,有這種福報。所以說,法師也好,在家學佛居士也好,對僧人應該生起恭敬心,因爲有了僧人,我們才能夠看到莊嚴的寺院,才能聽聞到清淨的佛法。因爲有了這麼多僧人無私的奉獻,才能有這麼一個清淨莊嚴的地方讓大家集中起來共修。至于說個別僧人的一些不如法行爲,那只是絕少部分。在佛陀在世的時候,仍然有六群比丘。所以說我們要念僧,淨而不染,畢竟我們處在末法時期,爲什麼把這些出家人與佛寶、法寶並列起來稱爲僧寶呢?因爲這個是很難做到的,出家非大丈夫所能爲。所以說我們不要看到有些僧人(像濟公),對于濟公生起了瞋恨心,你濟公怎麼還弄鴿子去吃?人家吃的是死鴿子,吐出來的是活鴿子,你吃吃看,也吐吐看,那些都是在度化。我們是叁寶弟子,佛陀的教法是依賴于僧人來弘揚的,我們的僧人要肩負起責任,法師們要依法而行,才能得到社會大衆的尊重,才能無愧于叁寶之一。
第五是風樹說法的莊嚴。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我們現在看到飓風、臺風造成的傷害很大,可是西方極樂世界是微風吹動。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都發出這種微妙的聲音來,譬如百千種樂。我們金山、焦山等寺院的殿堂檐角上就有很多風鈴,微風吹動的時候,風鈴的聲音非常的好聽。所以說微風吹動的時候,就能發出很多微妙的聲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極樂世界裏有那麼多七寶行樹,一旦有風,就能發出這麼多微妙的聲音,所以說這個國土能夠成就這麼多的莊嚴功德。
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
以上說的是極樂世界依報莊嚴。下面看看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
極樂世界有哪些正報莊嚴呢?正報指的是佛及衆生。“舍利弗,于汝意雲何”,佛對舍利弗說,你覺得怎麼樣啊?“彼佛何故號阿彌陀”,釋迦牟尼佛問舍利弗,爲什麼極樂世界的佛叫阿彌陀佛呢?這個是佛的提問。大家如果有新帶的《阿彌陀經》,會看到“于汝意雲何”後是一個問號, “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後又是一個問號,兩句問話。下面佛陀自己回答說,“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爲阿彌陀。”阿彌陀佛的光明是無量的,能夠普照十方國土,無所障礙,就像天上的太陽一樣(太陽在天上普照我們娑婆世界,他是沒有障礙的), 故名阿彌陀佛。我們說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就是從這句來的。無量光是超越空間,沒有空間隔礙的。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于今十劫。
這裏是說時間無限。阿彌陀的壽命及其極樂世界的衆生,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于今十劫。”這個是很長很長的時間,用我們這個算術是不能知的。所以無量的壽命超越于時間。我們現在的壽命只有一百年,所以大家都要念佛念到西方去,因爲生到西方去可以跟阿彌陀佛一樣具有無量的壽命。壽命無量就不用恐懼一百年人生之後不知道幹什麼、去往什麼地方了。
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衆,亦複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介紹了法緣的殊勝。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的聲聞弟子,這個聲聞弟子都是阿羅漢,還有很多的菩薩衆,也是無量無邊的,彼佛國土有成就了這麼多的功德莊嚴。
如何往生極樂
我們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之人的依報這麼好,正報這麼好,依報莊嚴,正報則光明超越空間,壽命超越時間。這麼好的極樂淨土,怎麼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呢?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衆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佛又告訴舍利弗,極樂國土,其諸衆生,皆是阿鞞跋致, 阿鞞跋致意爲不退轉。什麼不退轉呢?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的位不退,我們的行不退,我們的念不退。
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
我們所知的極樂世界一生補處的菩薩是觀世音菩薩(一生補處就是再過一生就可以補佛陀之位)。我們這個世界一生補處是誰呢?是彌勒佛,經過五億六千萬年之後,彌勒佛就可以在龍華盛會成就聖果。其實西方極樂世界一生補處菩薩非常多,不是算數所能知之的。所以經文說:
舍利弗,衆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又告訴了舍利弗,衆生聽聞了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和正報,應當發願往生到極樂世界去。爲什麼呢?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可以跟阿彌陀佛聚會一處,可以跟聖弟子和那麼多的大菩薩和阿…
《彌陀大意略講(心澄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