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最關鍵的基礎教理——叁殊勝、五圓滿、智慧的信心
主要內容及相關視頻:
一、叁殊勝(前行發心殊勝、正行無緣殊勝、結行回向殊勝);
二、五圓滿;
叁、以智慧的信心祈禱上師;
四、如何聽法
五、自己做好了,才能度化別人
六、加行是基礎,漢藏弟子都要保證修行的質量
在平時的修行中,我們經常有這些疑問:
* 身語意叁者的關系如何?怎樣才是真正的修行?如何調整自心?
* 在家人、老人可以修行成就嗎?
* 父母恩德大,怎樣做才是真正報恩?怎樣對待“父母對我不好”?怎樣發菩提心?
* 修行中該如何觀想?胡思亂想怎麼辦?四種不如法的行爲是什麼,如何避免?
* 如何隨喜、如何回向可得到同樣的功德?
* “上師知”是知道什麼?如何以智慧的信心祈禱上師?
* 學佛後爲何還沒有解決困難?該如何做才能解決?
* 修行的基礎、關鍵是什麼?
(龍欽巴尊者說過,如果知道很多其他的法,卻不知道叁殊勝法,那還不是解脫道!)
最重要、最關鍵的基礎教理:
修行從內心開始 --- 叁殊勝、五圓滿、智慧的信心
丹真絨布上師2011年作明佛母法會開示實錄
一、叁殊勝
(一)、前行發心殊勝
今天我講講有關佛法基礎的內容。我們學佛的人,平時無論是聽法、打坐,還是念經、燒香等,最關鍵的都是內心。如果內心沒有調整好,只是身體或者形式上在拜佛、念經、磕頭,那是沒什麼作用的。
那這些是不是佛法呢?當然也是佛法。那這些有沒有功德呢?當然也有,佛菩薩的加持是不可思議的。那這是真正的法嗎?是真正的修行嗎?這就很難說了,可以說這並不是真正的學佛。我們修行人有真正的學佛和表面上的學佛。真正的修行在哪裏修行呢?從內心去修行,不是在表面修行。形式上的修行,不算真正的修行人,真正的修行是從內心上去修。
比如說,一個人內心裏並不喜歡某個人,但嘴裏卻誇贊他,說他怎麼怎麼好。這不是真正的誇,只是假話而已;而另一個人是真心真意地從心裏面很喜歡這個人,那麼他講出來的話,不管贊揚也好批評也好,都是真話,不是假的。社會上也是這樣,比如說,你自己喜歡做某件事,內心上喜歡做,那麼你做事的過程與效果都會很好;如果不是很喜歡做某件事,做的過程也不會很開心,做出來的東西也不會很好。所以從世間法來說,最主要也是我們的內心,內心沒有用功的話,做什麼事情是絕對不會好的,這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說內心非常非常的重要。比如一位出家人,穿著紅色的僧衣、黃色的袈裟,漂漂亮亮地穿在身上,非常好看,口中念了幾億遍的觀音心咒,或者從五臺山一路磕頭到印度的菩提迦耶聖地,看起來這像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真正學佛的人、真正很清淨的人。但是,如果他內心沒有調整好的話,這也絕不會是真正的修行,最主要的是他自己的內心。
因此,我們所作所爲都是內心最重要。不管是聽法、修法還是磕頭,最重要的是內心,內心沒有調整好的話,修什麼也沒有太大的作用,功德雖然是有,但還不是真正的修行;如果內心調整好了,那具體修什麼法都可以,功德也都會大。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提過一個公案:釋迦牟尼佛曾經轉生爲一位船長,一次,五百個商人坐船去大海中取珠寶,突然來了一個強盜,准備殺死這些人。船長想:這五百個商人都是不退轉的菩薩,如果強盜把他們殺了,這個強盜死了以後一定墮入地獄,永遠也出不來,非常痛苦。于是他發心:不如我把這個強盜殺掉,我一個人去地獄承受痛苦也無所謂。于是,他把這個強盜殺掉了。看起來殺人是非常不好的一個惡業,但是他的發心好,是爲了救五百個商人的性命,更重要的是爲了避免這個強盜造極大的惡業、承受極大的果報,他發心即使自己去地獄也無所謂。因爲這個發心而把強盜殺掉,他反而圓滿了七萬劫的資糧。可見,只要內心調整好了,表面的行爲並不是太大的問題。
我經常聽到有些漢人說,我人老了,學不了佛、修不了法;有些人說我很想出家,出家才能真正修行。其實,學佛並不是老不老的問題、也不是出家不出家的問題。漢地有很大的超市,你可以買到好的、貴的東西,也可以買到便宜一點的東西。佛陀的法就像超市,針對出家人有出家人的修法,在家人也有在家人的修法,不是只有出家人才能修行。可以說,出家人可以學,在家人也可以學,老人家可以學,大人、小孩也都可以學。關鍵就是內心,內心是最重要的。如果內心調好,大家都可以學,可以修。你們認爲只有像我這樣的出家人,才可以真正的修行嗎?其實如果內心沒有調好的話,就算像佛陀一樣穿著漂漂亮亮的僧衣,那也沒有什麼用。所以,這一點大家必須搞清楚。
內心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有叁位畫家,其中一位是老師,畫得非常好,另外兩位是徒弟,剛剛學畫畫。他們叁人去畫唐卡,如果以老師爲主、兩位徒弟幫忙畫,那畫出來的唐卡會非常漂亮,非常專業。如果老師天天出去玩,只是讓兩位徒弟去畫的話,這個唐卡畫出來絕不會好看。我們的心就像這個老師,身和口就像兩位徒弟,內心修好,身和口再配合好,這才是真正的修行。如果心裏充滿了亂七八糟的想法,任憑身體怎樣拜佛,嘴巴怎樣念經,也是沒有太大作用的。因此內心才是最重要的,學法最重要就是在內心裏修。
那具體怎麼修呢?怎麼去調整我們的心呢?
第一、要相信六道輪回。
我們要知道並且思維,從無始以來自己一直在六道輪回中轉生,天下所有的衆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現在的父母對我們怎麼好,大家應該都清楚。
有些漢人說,我的父母對我怎麼不好。但是我覺得,父母不可能對你不好。如果沒有父母,絕對不會有你的。如果父母把你生出來以後,丟到垃圾裏面或者溝裏面,又或者不好好照顧,那今天你也不會活得好好的。看看你現在活得好好的,那都是父母的辛勞。
如果我們剛出生就像現在一樣健康高大,想去哪裏都可以、想做什麼都能做得到的話,那不用靠父母也行。但就像阿格旺波尊者在《前行備忘錄》裏所說的,我們剛出生時非常小,而且內氣沒有斷,外氣還不知有沒有,是這樣一個半死不活的小生命。從這麼小養成到現在這麼大,沒有父母是不可能的。父母養這個孩子,從小到1歲、2歲、3歲……
像我們藏地要好一些,到了十幾歲之後,就放羊、放牦牛去,父母沒有其它的壓力了;而漢地的話,我覺得父母真的很可憐,從一年級讀到六年級,然後讀到中學、大學,畢業以後,父母還很擔心、很著急他的工作與家庭等等。有些同修還沒有結婚,自己不著急,父母卻很著急,他就覺得很煩。這是因爲父母對你好,關心你,才著急,才對你有壓力。如果父母對你不著緊,你好不好無所謂,父母也不會操心這些。所以希望大家理解天下父母心,父母的恩德真的是非常的大!
我們要好好地想一想,現世父母這麼好,而天下所有的衆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當他們做我們父母的時候,同樣也是對我們這麼好的。他們舍不得自己吃、舍不得自己穿,一切好的都是先給孩子們。我們從出生到長大完全都依靠父母,所以父母們對我們來說都是恩重如山。
在我們學佛的人裏面,有些剛剛入門的人認爲,我現在的父母確實是我的父母,但所有的衆生怎麼可能都曾經做過我的父母呢?這種想法是還沒有真正聞思的表現。我們都是佛陀的弟子,佛陀講了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首先講的就是這一點:所有天下衆生都曾經是我們的父母!
我們追隨佛陀,那就是說我們相信佛陀,相信輪回。如果你不相信輪回的話,那你怎麼去學佛呢?佛陀講過,學佛的人,相信輪回、相信因果,這兩個是最起碼、最基礎的,如果沒有這些基礎的話,那就談不上學佛。
藏人這樣說,我騎馬從這個村子到另外一個村子去辦事,藏獒也跟著我去。我是有事去的,狗沒什麼事,也跟著一起走。如果有人像沒事的狗跟著湊熱鬧那樣學佛的話,他只是名義上、表面上的學佛。
像漢地、藏地都有一種鳥叫鹦鹉,它會學人的聲音。我的上師仁波切那裏就有這種小鳥,你說嗡嘛呢呗美吽,它也說嗡嘛呢呗美吽,其實這個“嗡嘛呢呗美吽”是什麼意思,它並不知道。學佛不能只是像這樣跟著做個樣子的。漢地也有這樣的人,我親眼見到,我們真正學佛的人在拜佛、打坐、念經,他也一起跟著拜一下,跟著念一下,其實他的心裏什麼都不知道,而且不相信輪回,也不相信因果。我問他,你相信因果嗎?他說我不懂,死了就死了。所以,我們首先要相信佛陀,要相信存在輪回,這是很重要的。
那麼,我們相信了輪回以後,就知道我們從無始以來到現在,一直在六道輪回中流轉。在輪回中流轉,必須要靠父母養育。除了天人和地獄裏的衆生不需要靠父母,除此之外的其它所有衆生,大大小小的都是靠父母養育,沒有父母就沒有生命。所以,我們的父母是非常慈愛孩子的,慈愛孩子是我們人的天性。如果你不知道的話,那你可以看一下,比如說小雞、小鳥等小動物,它對自己的孩子也是非常慈愛的;包括老虎、豹子、熊等很喜歡吃肉、喝血,很喜歡傷害其它生命的動物,它們對于自己的孩子,也是非常慈愛的。父母對孩子就是這樣的慈愛,連動物都這樣,何況是人。所以大家可以通過很多類似的事情去思維。
第二、要相信因果。
我們現在這一世的父母和前世的父母,他們想的都是要幸福,不要…
《最重要、最關鍵的基礎教理——叁殊勝、五圓滿、智慧的信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