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心靈成長——空海法師2012年實修開示 第四章 融入法界

  第四章 融入法界(4.23)

  1、關于淨土思想

  有學員問道:“尊敬的空海法師您好,法師所講的安住當下的這個心,和闡述法界實相的境界,和以下的境界相同嗎?目前在全國念法會的比較多。這個書中提到淨土即四方,四方即淨土。還有一個唯心淨土,心淨則佛土淨。還有能所雙亡,到家之說,不容再疑,要信即信,唯心自現。不假方便,也提到淨土有六信,第一是信自己,信自己的清淨本性,和以下的境界有什麼區別嗎?”

  師父:因爲有些,如果我講實話,很容易會得罪人耶。很多方面,我說實在的哦,本來淨土的思想信仰是蠻不錯的,很好。但是後來變質了。那像剛才你所講的,裏面有很多觀念知見是正確的。問題是,就像很多人一樣會講心淨佛土淨啊,唯心淨土啊。一樣啊,會講啊。

  問題是你實際在做時往往就是帶領著衆生心外求心外追,而把那個“唯心淨土,心淨佛土淨”把它變成一個口號,不是這樣在做。這樣知道嗎?所以修、修、修到後來都變成是在求啊,求啊,求阿彌陀佛哀憐攝受,都在那裏祈求、祈求,而不是真正回來淨化我們的意跟身。就像學禅的人一樣啊,到後來都很會講啊,一即一切。無所住而生其心啊。講都很會講,實際做出來呢,處處在展現我慢,他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一樣啊,幾乎弘揚淨土的人都知道,要平等心平等覺啊,對。很多人都會講,但實際上做出來呢,很少看到真正平等心的流露。講到後來,我們法門才是最好,淨中淨又淨。這個是五濁惡世啊,這是苦海、娑婆世界啊,我們要求生什麼?淨土。所以前面講的那些平等心、平等智、平等覺都只是一些口號、抽象,把佛經裏面的名詞拿出來讓你們看一看晃一晃就這樣。那真正裏面的深意很少人這樣去做。要來到平等心、平等智這是不錯,這是來到非常高的境界,是不錯。問題是真正流露出平等心的不多。

  所以有些,有些我就不便于講太明。就像剛才提到的很多,禅宗後來爲什麼變質,變到形成爲狂傲、狂禅、口頭禅。就是有些人很會耍嘴皮啊。你一講哦,他什麼經典經論、什麼高深的理論都很會講,因爲這方面的這種劍仙哦,我在臺灣看過很多,在大陸也遇到很多。背著劍哦,劍仙劍客啊。看到很多,很會講。他是把佛經裏邊的那些無上甚深微妙法呢,把那些很好的詞句搬過來,然後貼出標語,然後成爲他心中的可以跟別人射箭的標語。但曆緣對境,他都沒有回來看當下我有沒有我慢在展現,當下我有沒有真正在淨化反觀。

  所以弘揚淨土的人幾乎都會講唯心淨土啊,心淨佛土淨啊,都會講啊。但你看他從頭整個到後邊整個的帶領過程幾乎都引導你向心外求。如果你真的扣住這個核心,心淨佛土淨的話,你不會向心外求。你不會還再描述一個阿彌陀佛幾大願幾大願啊,那個世界多麼好。不會這樣,而是會回來反觀淨化我們自己。如果是這樣的話你會跟原始佛法一定會相應會契合,絕對不會有抵觸排斥的。這樣知道哦?

  因爲佛教本來講的就是淨化我們的身口意。當下來淨化。這個淨化不是標語啊,而是真的曆緣對境你怎麼樣回來看,怎麼樣去反觀到我們當下有沒有貪心、有沒有嗔心、有沒有我慢,我們有沒有在製造二元對立,有沒有在那裏劃分種種界線製造不平等,嘴巴講平等,然後製造不平等。有沒有把一體的世界分割開來,這裏是五濁惡世那裏是淨土,我們要厭離這個地方,追求那個地方。那都是不平等心,而且那是不斷地在分割分類。這樣知道啊?

  2、如何聞聽聲音而融入當下?

  有學員問道:“師父慈悲,我剛才看放那個錄像的時候,看到說觀世音菩薩在聽海潮音的時候悟道,所以說打坐的時候和身心形成一體。我可不可以觀,可不可以這樣理解,鳥叫它本身就是鳥叫聲,聽到它了就好像自己沒有了,然後沒有給它這個鳥叫聲好聽不好聽,不做出任何判斷。只是客觀去聽這個鳥叫聲。其實這個鳥叫聲只是個鳥叫聲,如果說你不存在了它也是個鳥叫聲。如果你聽見了在你大腦裏留下痕迹,就是一個經驗。這個東西是什麼樣的,不加任何評價。當自己思惟一念不動時,實際上我不存在了。當我不存在的了,慢慢會意識到,如果我不存在了,也就不在意這個念頭,沒有我是、我能、我慢。可以這樣理解嗎?”

  師父:這個跟斷滅空蠻相同。因爲你來到我不存在,然後也沒有任何的起心動念。這個很容易落入所謂的斷滅空。這個跟裏面所講的那種無我然後溶爲一體,這個不一樣,不一樣。

  因爲,包括聽聲音能夠開悟,那也是讓我們活在當下,放松放開,讓我們放下那個大腦的習性思維、運作、審判,但並不是變成麻木不仁沒有覺知。它是用心靈來感受來體會。那是有感受有體悟的,但不是用大腦在思惟。至于好不好聽?因爲我們講好聽,是我們大腦在思維。但這個鳥有沒有悅耳,你是用心靈去感受,感受直覺的當下跟用大腦去解析好不好聽這是不同的層次。但並不是說鳥叫好不好聽悅不悅耳自己不知道,並不是不知道,但這個知是所謂的言語道斷,真正當下的體會,心領神會言語道斷,並不是不知不覺,不是這樣。然後,這時候因爲是你真正活在當下用心靈在聽的時候。它是跟跟整個法界就好像一起在舞動在流動,沒有這個我見身見,當下消失,主客消融。但並不是沒有覺知。啊?這樣知道哈?

  3、如何把自我融入法界?

  有學員問道:“師父啊,你講把自我溶入法界,我覺得,覺得我好像是我把實相中的一部分納入了自我而已。請師父講講這之中的差別”。

  師父:這個差別啊,一個是你本身就好像鹽巴哦,鹽巴你放到水中,你這個自我是消融的。然後它鹽跟水是溶爲一體。這樣知道吧?這樣知道哈。那她講的這種情況是就好像說你本身是個石頭,你這個石頭放在水中,因爲這個石頭有聽聞法,那石頭我現在把心量打開,包容,你們都在我的世界裏面。這個是有爲法地把心打開,但是他的身見還是存在,然後那個我見還是存在。因爲石頭,因爲這個自我還是沒有跟水溶爲一體。這個是通過有爲法,把心打開啊,有這個我在,你們都在我的世界裏面。這樣知道吧?這樣不一樣。

  好!那我再把她的問題念一遍你們就比較清楚:“你講把自我溶入法界”。我講的自我溶入法界就是講你這個鹽溶入水中跟水溶爲一體,但一般衆生沒有相當正確理解的話,你是自我是抓住的,是很怕自我消融掉的。

  你沒有正知正見,沒有相當的體會,那個自我是放不掉放不開,因爲他說我這樣消失了我怎麼辦?我要樹立一個權威的自我,樹立一個修行者的榜樣。我這樣消融,沒有自我,我跟衆生平等,那這樣不可以啊。你沒有正知正見,沒有相當的體會,那個自我是放不掉、放不開,他不敢消融,所以他會怕,會怕哦。但是這個是過程啦,這是一個過程。

  “所以把自我溶入法界。我忽然覺得我很像是把實相世界中的一部分納入了自我的世界之中而已”。這樣知道哈?這兩者不一樣。所以空,一樣,可以用有爲,有爲法的修出來。我入了空無邊處定啊,色無邊處定,我入了四禅八定,我那時候我找不到我啦。那時候我以爲我已經證悟到無我。不是啊,不是這樣。所以有的人他一樣啊會強調,你要修深定啊。用自我修出的無我,跟實際做到的無我,是兩回事。所以爲什麼要有正知正見。這樣了解喔?這個比較深,那因爲你們都是天才班的,天才生,資優生。所以就跟大家講比較深的,這樣你們了解吧?如果你們不了解是我的責任,因爲我講得不夠好:-(。

  4、每一吸每一呼都是生命的供養

  有學員問道:“如果說植物有生命,那我們的每一吸每一呼也是生命的供養,是嗎?”

  師父:對的,我們的每一吸每一呼也是生命的供養。如果我要講比較清楚一點哦,就是生命才能養育生命。整個法界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才能養育生命。母親母體是一個活的生命,裏面的胎兒才能夠長大才能夠有生命。如果這個母體是死亡的,胎兒也會死掉。再來,爲什麼說每一吸每一呼也是生命的供養,包括空氣,空氣本身我們吸入的氧氣每一粒這個氧,氧分子,氧,一樣它是個生命啊。氧是由電子、原子、能量這些所構成啊,都是生命啊。每一粒原子也都是衆生一個生命啊。

  現在科學家更深入地去探討電子、質子、中子、然後誇克,現在還探討到什麼大強子,比誇克更小的。但是科學家現在發現很奧妙的是,這些非常微小的粒子它們都有生命的,都有生命。所以真的我們對這個宇宙,對宇宙真相了解要深入。不要用很膚淺的去看生命。不要用以前的看法來看,哦,這個會動的才叫生命,不會動的,那個植物不會動沒有生命,錯了,植物它有生命。還有空氣,都是有機的。都是有機的。我們吸收的空氣,它是有機啊,它能夠養育我們的生命。

  5、看到別人不好,是否要反觀自己?

  有學員問道:“如果看到別人的不好,比如說看到別人的這個錯誤或者不對,或者說見到別人,自己心裏面覺得他哪方面不好,哪方面做得不對,是否要然後馬上回來反觀自己。”

  師父:現在有一個蠻重要的重點,就是你認爲別人不好,未必是真的別人做的不好,而只是不符合我們的預設立場,不符合我們的觀點角度而已。所以如果我們順著我們以前的習性的話,我們會帶著以前的習性來審判。你這樣不對不好,應該怎麼樣。這裏面實際上,這裏面有我們的意思食、主宰欲,讓別人照我們的意思去做。所以一般習性是這樣,所以很容易形成沖突。我們透過很多理由認爲別人不對啊,不好啊,所以那個不好裏面有很多都是因爲我們看法的問題,我們去審判別人。對對方而言未必是錯、未必不好。所以這一點一定要過濾出來。

  還有另外一點,往往這裏面有好爲人師。我們界定別人不好界定別人不對,一方面好像我懂得比你多比你高,然後我可以指導你。這裏有意思食、主宰欲、好爲人…

《心靈成長——空海法師2012年實修開示 第四章 融入法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