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慈航大師全集(一)相宗十講 捌、因明入門講話

  捌、因明入門講話

   人類生存之維護厥賴知識之聯系,知識門類繁多,“論理學”爲其中之一。其應用如律師,如法官,如演說家,如傳教師,尤以外交家爲甚;如領事、大使、特使,一言興邦辱國,其關于國家大計何其重而且大

  學校中更用此爲治學辯論之工具。

   論理學規式,法分二流,即希臘之“邏輯”與印度之“因明”,而應用于社會中者,多采取“邏輯”。然“因明”之法式多應用于佛典,尤于《成唯識論》中常見;故凡研究“唯識”,必兼研究“因明”,如鳥之雙翼、車之二輪,有不可相離之勢。

   唯因明法式文簡義深,注疏亦不易閱,蓋其舉例,多引印度當時之人物,時移地異,誠有捍格之憾。航不揣固陋,隨事援征,設問作答,聊助研究因明者,作一入門,亦無不可。

   【何謂因明學?】

   “因”就是“因由”。

   “明”就是“明了”。

   “學”就是“學問”。

   “因明學”就是一種明了因由的學問。

  

測驗一甚麼叫做因? 甚麼叫做明?
甚麼叫做學? 甚麼叫做因明學?

   【何謂宗、因、喻叁支?】

   “宗”就是“宗旨”,也就是“主義”。

   “因”就是“原因”,也就是“理由”。

   “喻”就是“譬喻”,也就是“事實”。

   “叁支”就是因明學上叁個基本條件——“宗、因、喻”。

  

測驗一甚麼叫做宗? 甚麼叫做因?
甚麼叫做喻? 甚麼叫做叁支?

   【何謂“八名詞”

   】

   (1)“前陳” (2)“後陳” (3)“有法” (4)“法”

   (5)“所別” (6)“能別” (7)“自性” (8)“差別”

   【何謂“前陳”與“後陳”

  】

   “陳”是“陳白”或“陳設”。

   “前陳”就是安在句子前面。

   “後陳”就是安在句子後面。

   例如:“這花很美麗。”

   “這花”就是“前陳”,也就是“主語”,叫做“前名詞”。

   “美麗”就是“後陳”,也就是“述語”,叫做“後名詞”。

  

測驗因明學上八種詞類,是那八種

  

甚麼叫做陳

  

甚麼叫做前陳

  

甚麼叫做後陳

  

前陳有幾個名詞

  

後陳有幾個名詞

  

   【“法”有二義,是什麼

  】

   (1)“能持自性”,堪能保持法的自體。

   (2)“軌生他解”,又能執範生他了解。

   “前陳”但具一義,僅表自體,即是“能持自性”。

   “後陳”具足二義,更助了解,即是“軌生他解”。

   前例:“這花很美麗。”

   “這花”是“能持自性”。

   “美麗”是“軌生他解”。

   【何謂“有法”與“法”

  】

   “有法”是“前陳”,“法”是“後陳”。就是說,前陳的名詞但有作後陳述語法上的主語而已;換句話說,“前陳”可作“後陳”的“主語”,“後陳”可作“前陳”的“述語”。

  

測驗法有幾種意義

  

怎樣叫做能持自性

  

怎樣叫做軌生他解

  

前陳爲甚麼要叫做有法

  

後陳爲甚麼要叫做法? 

   【何謂“所別”與“能別”

  】

   “別”就是分別。“前陳”的“主語”是“所分別”,是給“後陳”分別的。“後陳”的“述語”是“能分別”,是能分別“前陳”的。

   【何謂“自性”與“差別”?】

   “所別”又名“自性”,就是“前陳”的“主語”。

   “能別”又名“差別”,就是“後陳”的“意義”。

   前例:“這花很美麗。”

   “這花”是“前陳”的主體。

   “美麗”是“後陳”的意義。

  

測驗甚麼叫做別

  

甚麼叫做所別

  

甚麼叫做能別? 甚麼叫做自性?
甚麼叫做差別? 前陳是主語,還是述語?
後陳是述語,還是主語

  

 

   【何謂“宗依”與“宗體”

  】

   “依”是“依托”。

   “體”是“全體”。

   前例:“這花很美麗。”

   “這花”是“前陳”的“宗依”。

   “美麗”是“後陳”的“宗依”。

   “這花”和“美麗”連起來,方叫“宗體”。

  

測驗甚麼叫做依?甚麼叫做體

  

前陳是宗依,還是宗體

  

後陳是宗依,還是宗體? 前後陳連起來是宗依,還是宗體?

   【何謂“立者”與“敵者”

  】

   “立者”是說話的人。

   “敵者”是對話的人。

   規則:

   前後兩個“宗依”是要立敵共許的。

   “宗依”連成“宗體”,是要敵者反對的。

   【何謂“差別性故”

  】

   例如“聲是無常”:

   是說“聲”是“無常”,不是說“色”是“無常”。

   是說“無常”之“聲”,不是說“苦等”之“聲”。

   又例:

   是說張二同李四,不是說同李大等。

   是說李四同張二,不是說同張大等。

   以上兩例就叫做“差別性故”。

  

測驗甚麼叫做立者

  

甚麼叫做敵者

  

前後兩宗依是要敵者反對嗎

  

宗依連成之宗體是要敵者共許嗎?
怎樣叫做差別性故

  

試舉差別性故之例。

  【何謂“不相離性”

  】

   (1)“前陳宗依”,例如“頭”。

   (2)“後陳宗依”,例如“足”。

   (3)“中間連詞”,例如“腹”。

   (4)頭、腹、足叁部分“相連”起來,方成“宗體”。

   (5)頭、腹、足叁部分“缺一”或“相離”,都不成“宗體”。

   數例:

   (1)“龜毛很美麗”,這是缺“前陳”的“宗依”。

   (2)“這梳篦是兔角”,這是缺“後陳”的“宗依”。

   (3)“兔角上生龜毛”,這是缺“前、後陳”的“宗依”。

   (4)“牛田”,這是缺“中間”的“連詞”。

   (5)“地球似方石”,地球和方石雖然是許有,然不許地球似方石,故成诤論了。

  

測驗前陳譬如甚麼

  

後陳譬如甚麼

  

連詞譬如甚麼

  

前後宗依可以缺嗎?
要怎樣方成宗體的條件? 

  【何謂“隨自樂爲所成立性”

  】

   “隨”是“隨從”,“自”是“自己”,“樂”是“歡喜”,“…

《慈航大師全集(一)相宗十講 捌、因明入門講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