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趙州著甚死急。然雖如是。歲月長。討個叁二十年不異心者也難得。
趙州雲。老僧十八歲便解破家蕩産。又雲。我當時被十二時辰使。如今使得十二時。
評。在家産上作活計。被十二時辰使。破得家産者。便使得十二時。忽有僧問。如何是家産。博山答雲。卸卻皮囊即向汝道。
趙州雲。你若一生不離叢林。不語五年十年。無人喚你作啞漢。已後佛也不柰你何。
評。不語即是不雜用心。若不向衣線下究理。則太遠在。
天臺韶國師雲。假饒答話揀辨如懸河。只成得個顛倒知見。若祗貴答話揀辨。有甚麼難。但恐無益于人。翻成賺誤。
評。今時人學得一肚皮。尋常問來答去。將佛法爲戲具。非但無益。多成罪過。而今恣閑言閑語以當宗乘。看古人說話。面皮厚多少。
國師雲。諸上座從前所學揀辨.問答.記持。說道理極多。爲甚麼疑心不息。聞古人方便。特地不會。只爲多虛少實。
評。揀辨.記持皆屬緣慮。生死根不斷。如何會得古人意。所以雲。微言滯于心首。返爲緣慮之場。實際居于目前。翻爲名相之境。
國師雲。上座不知從腳跟下一時觑破。看是甚麼道理。有多少法門與上座作疑求解。始知從前所學底事。只是生死根源。陰界裏活計。所以古人道。見聞不脫。如水裏月。
評。見聞緣慮。誰人不有。要有大轉變始得。若不與工夫相應。從水晶宮裏穿下過來。終沒交涉。古德雲。知解入心。如油入面。永無出期。不可不謹。
紹岩禅師雲。諸仁者。今日國主致請。只圖諸仁者明心。此外別無道理。諸仁者還明心也未。莫不是語言譚笑時。凝然杜默時。參尋知識時。道伴商略時。觀山玩水時。耳目絕對時。是汝心否。如上所解。盡爲魔魅所著。豈曰明心。
評。語不是。默不是。見聞不是。離見聞亦不是。作麼生會。即今禅者莫亂統好。
岩雲。更有一類人。離身中妄想外。別認遍十方世界。含日月。包太虛。謂是本來真心。斯亦外道所計。非明心也。
評。此喚作偏空外道。又安得身心一如。身外無余耶。即今禅和子不曾遇人。自作主宰。多落斯見。
又諸仁者要會麼。心無是者。亦無不是者。汝擬執認。其可得乎。
評。前二種是病。過在執認二字上。此段是藥。但無是非執認。病即愈矣。
瑞鹿禅師雲。大凡參學。未必學問話是參學。未必學揀話是參學。未必學代語是參學。未必學別語是參學。未必學撚破經論中奇特言語是參學。未必撚破祖師奇特言語是參學。若于如是等參學。任你七通八達。于佛法中倘無見處。喚作幹慧之徒。豈不聞。聰明不敵生死。幹慧豈免苦輪。
評。今時人類皆如是。正所謂抛卻真金拾瓦礫。不肯真實參究。恣口頭叁昧。如香岩問一答十。問十答百。豈不是通達。于佛法中。無有見處。父母未生前一句子便不柰何。今時學語之流。且道濟得甚麼邊事。
瑞鹿禅師雲。若也參學。應須真實參學始得。行時。行時參取。立時。立時參取。坐時。坐時參取。眠時。眠時參取。語時。語時參取。默時。默時參取。一切作務時。一切作務時參取。既向如是等時參。且道參個甚麼人。參個甚麼語。到這裏。須自有個明白處始得。若不如是。喚作造次之流。則無究竟之旨。
評。要切究此參底語是甚麼語。參底人是甚麼人。若不究此語。不識此參底人。是謂空過。非參學也。
芭蕉雲。如人行次。忽遇前面萬丈深坑。背後野火來逼。兩畔是荊棘林。若也向前。則墮在坑塹。若也退後。則野火燒身。轉側。則被荊棘林礙。當與恁麼時。作麼生免得。若也免得。有出身之路。若免不得。墮身死漢。
評。直須不顧危亡。始得個徹頭。稍生疑議。則喪身失命。芭蕉此語。最爲工夫緊要。學者多求知解。墮在玄奧窠臼裏。不向這裏留意。是謂空過一生。
雲門雲。有一般掠虛漢。食人涎唾。記得一堆一擔骨董。到處馳騁驢唇馬嘴。誇我解問十轉五轉。饒你從朝問到夜。論劫恁麼還曾夢見麼。
評。雲門當時正罵十者一二人而已。今時紛紛皆是。何曾向衲衣下體究。設或坐片向之時。不是昏沈。便是散亂。蓋爲一肚子落索吐不去。割不斷。若是個伶俐的漢。才聞恁麼舉。具大慚愧始得。
雲門示衆雲。諸兄弟。切莫容易過時。大須仔細。古人大有葛藤相爲處。只如雪峰道。盡大地是汝自己。夾山道。百草頭上薦取老僧。鬧市裏識取天子。洛浦雲。一塵才起。大地全收。一毛頭獅子。全身總是。汝把取翻覆思量看。日久歲深。自然有個入處。
評。此叁段語牽你入門。要你肯入。不然盡在鬼窟裏作活計。你若入得門。自然怗怗底。不見有山河大地。不見有自己。薦與不薦。是兩頭語。
雲門雲。光不透脫。有兩般病。一切處不明。面前有物是。又透得一切法空。隱隱地似有個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脫。又法身亦有兩般病。得到法身。爲法執不忘。己見猶。坐在法身邊是一。直饒透得法身去。放過即不可。仔細點檢將來。有甚麼氣息。亦是病。
評。此病全在境量上作活計。不曾坐斷。不曾透脫。不曾得轉身吐氣。這裏若別生異念。則成魔作怪有分在。
玄沙雲。夫學般若菩薩。須具大根器。有大智慧始得。若有智慧。即今便出脫得去。
評。大根器者。一聞千悟。得大總持。說個出脫字。早是方便之辭也。何以故。從來不曾系縛故。
玄沙雲。若是根機遲鈍。直須勤苦。日夜忘疲。無眠失食。如喪考妣相似。恁麼急切。盡一生去。更得人荷挾。克骨究實。不妨易得構去。且況如今誰是堪任學底人。
評。盡大地人都堪任。惟除無知不具信根者。縱是釋迦佛放光動地。其柰爾何。
玄沙雲。仁者。莫祗是記言記語。恰似念陁羅尼相似。蹋步向前來。口裏哆哆啝啝。被人把住诘問著。沒去處。便嗔道。和尚不爲我答話。恁麼學事。大苦。知麼。
評。記言語者。謂之雜毒入心。礙正知見。世間讀書人記文字多。便不能融化。何況究出世法。肯食他人涎唾耶。
玄沙雲。有一般坐繩床和尚。稱善知識。問著搖身動手。點眼吐舌瞪視。
評。此等之流。通身是魔。通身是病。到臘月叁十日。未免鬧去在。
玄沙雲。更有一般說昭昭靈靈。靈臺智性。能見能聞。向五蘊身田裏作主宰。恁麼爲善知識。大賺人。知麼。我今問汝。汝若認昭昭靈靈是汝真實。爲甚麼瞌睡時又不成昭昭靈靈。若瞌睡時不是。爲甚麼有昭昭時。汝還會麼。這個喚作認賊爲子。是生死根。妄想緣氣。
評。此是弄精魂漢。瞌睡時既做不得主。生死到來作麼生折合。一生胡亂做去。豈但哄人。皆自哄耳。
玄沙雲。汝今欲得出他五蘊身田主宰。但識取汝秘密金剛體。古人向汝道。圓成正遍。遍周沙界。
評。秘密金剛體。即圓成正遍。遍周沙界。分明向汝道。須是全身拶入始得。
玄沙雲。佛道閑曠。無有程途。無門解脫之門。無意道人之意。不在叁際。故不可升沈。建立乖真。非屬造化。
評。若會得此意。不費纖毫功行。立地成佛。還多了個成字。
玄沙雲。動則起生死之本。靜則醉昏沈之鄉。動靜雙泯。即落空亡。動靜雙收。颟顸佛性。
評。行人多厭動取靜。靜久複思動。須剔起眉毛。打破動靜窠臼。始是道人用心也。
玄沙雲。必須對塵對境如枯木寒灰。臨時應用。不失其宜。鏡照諸像。不亂光輝。鳥飛空中。不雜空色。
評。如枯木寒灰。蓋無心不失其宜。蓋應物豈與灰心泯智者同日而語哉。其不亂光輝。不雜空色雲雲。自彼于我何爲。
玄沙雲。所以十方無影像。叁界絕行縱。不墮往來機。不住中間意。個中纖毫道不盡。即爲魔王眷屬。句前句後。是學人難處。所以一句當天。八萬門永絕生死。
評。此語貴在一句當天八萬門。盡十方世界無纖毫空缺處。無纖毫影像。無纖毫行迹。可謂光爍爍。活潑潑。佛祖衆生沒處安著生死二字。是阿誰恁麼道。
玄沙雲。直饒如秋潭月影。靜夜鍾聲。隨扣擊以無虧。觸波瀾而不散。猶是生死岸頭事。
評。坐禅人萬一不到恁麼田地。到得尚是生死岸頭事。須是自尋個活路始得。
玄沙雲。道人行處。如火銷冰。終不卻成冰。箭既離弦。無返回勢。所以牢籠不肯住。呼喚不回頭。古聖不安排。至今無處所。
評。道人之心。合當如是。但將此段細抹。將來自然省力。沾連些兒不得。若將識心湊泊。正所謂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玄沙雲。今時人不悟個中道理。妄自涉事涉塵。處處染著。頭頭系絆。縱悟。則塵境紛纭。名相不實。
評。處處染著。頭頭系絆。只是究心不切。命根不斷。不肯死去。真正參學人。如過蠱毒之鄉。水也不可沾著一滴。始得個徹頭。
玄沙雲。便擬凝心斂念。攝事歸空。閉目藏睛。才有念起。旋旋破除。細想才生。即便遏捺。如此見解。即是落空亡外道。魂不散底死人。冥冥漠漠。無覺無知。塞耳偷鈴。徒自欺诳。
評。病在不起疑情。不究公案。不肯全身入理。只是將識心遏捺。縱是澄澄湛湛。畢竟命根不斷。終不是做工夫人。
玄沙雲。仁者。莫只長戀生死愛網。被善惡業拘將去。無自由分。饒汝煉得身心同虛空去。饒汝到精明湛不搖處。不出識陰。古人喚作如急流水。流急不覺。妄爲恬靜。
評。識心不斷。縱煉得身心如虛空。終被惡業牽引去。精明湛不搖處。正是識陰。如何免得生死。總而言之。不究徹大理。悉是虛妄。
玄沙雲。恁麼修行。盡出他輪回不得。依前被輪回去。所以道。諸行無常。直是叁乘功果。如是可畏。若無道眼。亦不究竟。
評。總收上數段法語。皆非究竟。叁乘行人縱行六度萬行。皆生滅法。于實際理地。且喜沒交涉。
徑山雲。今時有一種外道。自眼不明。只管教人死獦狙地休去歇去。若如此休歇。到千佛出世。也休歇不得。轉使心頭迷悶耳。
評。不肯起疑情。則命根不斷。命根既不斷。休亦不去。歇亦不得。即此休歇二字。便是生死根本。縱百劫千生。終無了底日子。
徑山雲。又一等人。教人隨緣管帶。忘…
《漢傳禅觀遺珍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