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叁寶功德(10)
◎ 傅味琴
2006年4月27日在開化文殊院爲開化佛教場所負責人培訓班講課
佛陀圓滿的人格來自斷智悲叁德
本次提要:
■ 醫學上講的人格缺陷,今天佛門裏的人也很普遍
■ 人格缺陷以“我”爲中心,學佛是學習佛陀圓滿的人格
■ 佛陀圓滿的人格來自斷智悲叁德
■ 佛不是神,他是人,他是在人間成佛的
■ 斷德是斷煩惱,貪瞋癡是叁種根本煩惱
■ 對五欲起貪心,就是地獄的根
■ 修行人不爲名利,鈔票最髒
醫學上講的人格缺陷,今天佛門裏的人也很普遍
醫學在心身健康上也講人格,人格在醫學上包括的面就廣了,包含你的心理情緒、思想個性、生活作風以及種種愛好。
今天我們每個人的人格,都不夠圓滿,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在醫學上就稱爲“人格缺陷”,有人格缺陷就容易導致種種心理上的病和生理上的障礙。心理上的病必然會引起生理上的病,因爲心身是一體的。
今天在佛門裏邊,可以看到很多人都有這樣那樣的心理或生理的問題,他們的人格缺陷很嚴重,要不然怎麼會心身如此的多病呢?最容易看到的就是這個人脾氣壞,這個人煩惱重,這個人很古怪,這個人的感情不正常,這個人一天到晚苦惱,從沒笑臉,這個人不喜歡跟人說話,這些都是由于人格缺陷的關系。
人格缺陷以“我”爲中心,學佛是學習佛陀圓滿的人格
人格缺陷有一個核心,就是自我中心:以自己爲中心,從不關心別人。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別人,這不是我們佛教的精神,尤其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你沒有進佛門前,這些缺陷已經存在了,進佛門後,你再不接受佛陀的教育,你怎麼提高呢?你又怎麼發現自己的漏洞?又怎麼去彌補這些漏洞呢?我們學佛,就是爲了學佛圓滿的人格。佛的人格是圓滿的,一點漏洞、一點缺陷也沒有。我們修行就是把我們的漏洞缺陷彌補彌補,錯誤修正修正,將來我們同樣能達到佛陀那樣圓滿的人格,這也是佛所希望的。
佛陀圓滿的人格來自斷智悲叁德
要達到像佛陀這樣圓滿的人格,就要成就佛陀的法報化叁身。佛陀的圓滿人格來自斷智悲叁德,如果你斷智悲叁德成就了,你的人格就圓滿了。你能夠達到像佛陀那樣圓滿的人格,你就是佛。
佛不是神,他是人,他是在人間成佛的
有人對自己能不能成佛有懷疑,不聽佛法的人總以爲佛在天上。釋迦佛到底是在天上成佛,還是在人間成佛啊?他是在人間成佛的呀。佛不是神,佛就是人,我們也是人,同樣是人,區別在哪裏?佛陀的人格圓滿,我們人格有缺陷。那麼把缺陷彌補了,你跟佛陀還有什麼區別呢?
斷德是斷煩惱,貪瞋癡是叁種根本煩惱
斷德,就是斷煩惱,你能夠斷一分煩惱,你就得到一分功德。衆生的煩惱無其數,歸納起來,有叁種根本煩惱,其他的煩惱都是從這叁種煩惱衍生出來的,這叁種煩惱就是貪瞋癡。我們修行人要經常檢查自己,看現在我這顆心有沒有掉在貪心瞋心癡心裏。
對五欲起貪心,就是地獄的根
修行人要離開對五欲的貪心,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釋迦佛說:人間妙五欲,地獄五條根。財、色、名、食、睡哪個人不喜歡?但是如果你貪了,地獄裏就有你的五條根,這是非常可怕的。
修行人不爲名利,鈔票最髒
財,今天來說就是鈔票,五欲裏第一個就是財。修行人不爲名不爲利,尤其是出家人,你要名利何必出家呢?聽說現在社會上的老太太,在路邊擺攤子賣茶葉蛋,一個月也可以賺一兩千元錢。要賺錢你何必在釋迦佛頭上賺呢,那罪過很大的。
出家人連走路都要走清淨的路,路上假如有肮髒的地方,出家人的腳就不能踩上去。我們居士要跟出家人學習,也要走清淨的道路。什麼東西最肮髒?鈔票最肮髒,貪鈔票就是貪肮髒。一個講究衛生的人,哪怕是醫院裏的護士戴了白口罩,穿了白衣服,可她身邊的鈔票從來不洗的。鈔票上堆滿了細菌,貪心一來,照樣拼命的抓。一百元錢丟在糞缸裏,照樣會有人搶。
中國的文字很有意義,“貪”上面一個“今”,下面一個“貝”。“今”就是現在,“貝”就是鈔票,因爲古時候的貨幣是貝殼做的。現在你的心裏盯著鈔票就是貪。修行人再貪財你還修什麼呢?
談叁寶功德(11)
◎ 傅味琴
2006年4月27日在開化文殊院爲開化佛教場所負責人培訓班講課
離貪修布施,離瞋修忍辱
本次提要:
■ 不貪色不貪名,不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佛像上
■ 吃素食貪魚肉味心也不清淨
■ 睡得太多,腦子就笨了
■ 一念瞋恚意,焚燒功德林
■ 唬著臉的人,觀世音菩薩也不歡喜
■ 離貪修布施,離瞋修忍辱
不貪色不貪名,不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佛像上
色是一切美好的東西,當然也包括女色。
名,佛門有些人不貪財,他很喜歡供養布施,但他特別貪名。出錢供養,一定要寫他的名字,不寫名字他就不高興。比如在旅遊場所,經常看到遊客在竹竿上樹上刻上自己名字:某年某月某人在此一遊。你某人誰認得你啊?刻上自己名字又起什麼作用呢?真是好笑。如今這種情況也出現在佛門了,聽說有人發心塑佛像,一定要刻他的名字。一般都刻在佛的腳上,那不是出佛身血嗎?在釋迦佛像上刻你的名字,那麼這尊像就不是釋迦佛了,變成你了。好笑不好笑?
有的覺得刻在佛的腳上不好,就刻在佛的衣服上。你是不是把佛當小孩兒?還有的人在佛面前豎上一塊牌,刻上“某某人造”。那麼人家拜佛,就等于在拜你,要這麼多的人來拜你的名字,你有多大的福氣啊?所以不懂佛法很危險啊,兩分功德八分罪過。你不要以爲進入佛門就不會下地獄,連出家人造了惡業還要下地獄,何況是居士呢?
吃素食貪魚肉味,心也不清淨
食,現在佛門裏的人也貪吃,做生意的人就利用信佛的人貪吃來賺錢,所以他做了很多素雞素鴨素魚素獅子頭素排骨。貪吃的人嘴上說吃素,心裏在吃葷,因爲他心裏想:我吃的是排骨,嘴裏還說:跟排骨差不多,很好吃。弄得佛門也在貪五欲享受了,所以你們能來聽聽佛法,功德無量啊,你們能發心把佛門搞搞好,把正法弘揚出去,這個功德沒辦法說了。
睡得太多,腦子就笨了
睡,有的修行人,不到太陽曬肚皮不肯起來。睡得太多了,腦子就笨了,所以越來越愚癡。
一念瞋恚意,焚燒功德林
貪瞋癡,瞋就是心裏有恨,容易冒火。佛經上說:一念瞋恚意,焚燒功德林。你做了很多的功德,哪怕像樹林裏的樹那樣多,只要起一把火能夠全燒光,也就是說你只要起瞋恨心,能把你的功德全燒完。你會想:可能不見得這麼嚴重吧?那你就是不信佛的話。看看事實吧:哪怕是親戚朋友,無論你幫了他多少忙,只要你向他發一次脾氣,他的臉就不好看了,他再也不會想起你過去幫他的忙,只記得你今天的態度。
唬著臉的人,觀世音菩薩也不歡喜
“瞋”字怎麼寫?左邊是“目”,就是眼睛,右邊一個“真”,這啥意思啊?對小事情太認真了。一怄氣一冒火,首先就是兩只眼睛瞪起來了。所以對小事情不要計較,彼此原諒一下,即使他錯了,你就對他慈悲慈悲,也許明天你錯了呢?人都有錯的時候,何必瞪眼睛唬起了臉?修菩薩法的人要有慈悲相啊,天天念觀世音菩薩的人,你再出現這樣一個臉,觀世音菩薩看見你也不高興。念觀世音菩薩的人首先要學學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因爲你是觀世音菩薩的學生嘛。
離貪修布施,離瞋修忍辱
大家既然都是學大乘法門的,就要修好六波羅蜜。第一波羅蜜要布施供養,免得你起貪心。第二個波羅蜜要持戒,免得你造惡。第叁波羅蜜就是忍波羅蜜,佛弟子是一家人,同學都是師兄師弟,親,親不過道親,凡事忍一忍,不要計較。老年人一著急容易得高血壓,一冒火一怄氣容易中風,那何苦呢?乃至要修到對每個衆生不討厭、不厭惡、不離開他,要慈悲他,要起歡喜心。所以修行要斷掉瞋恨。
談叁寶功德(12)
◎ 傅味琴
2006年4月27日在開化文殊院爲開化佛教場所負責人培訓班講課
癡人重感情,容易毀滅自己
本次提要:
■ 斷愚癡心要學佛的智慧
■ 癡人重感情,容易毀滅自己
■ 癡人至死醒不過來
■ 上橋爲求法,過橋是彼岸,奉勸橋上人,莫墮愛河中
■ 愚人無智慧,佛的道理他不聽
■ 對叁寶起疑,路就錯了,要修好戒定慧、圓滿斷智悲
斷愚癡心要學佛的智慧
還要斷掉愚癡心。我們學佛是學佛的智慧。簡體字的癡,一個“知”再加一個病字頭,就好比這個人頭腦有毛病,他想出來的東西都有問題。尤其是結婚的人,癡得更厲害,所謂“癡漢等老婆,越等越心焦”。癡的人還容易懷疑,繁體字的癡字裏邊是“疑”,癡的人經常有疑心病。比如老婆稍微晚回來就懷疑,越想越不對了。好不容易看到對方回家了,就沒好臉,老婆說:你今天咋生氣啊?“你心裏有數!”
癡人重感情,容易毀滅自己
癡的人容易傷害別人,更容易傷害自己,乃至會把自己毀滅。癡的人重感情,這是愚癡的感情。有了愚癡的感情一輩子受苦無窮,尤其是女性。年輕男女做朋友,結婚成家,但不要太癡了,人總要用理智控製感情啊。有些女孩子只要男朋友稍微給她一點溫暖,不管男朋友是小偷強盜,她也愛。坐牢呢?“我跟你一起坐牢。”你一輩子爲了他這種不值得愛的人痛苦,一輩子爲罪惡的人犧牲,有什麼價值呢?你今天學佛了,智慧才是你的主人,不應再做煩惱的奴隸啊。有的人至死還醒不過來,癡到這樣。
癡人至死醒不過來
報上報道,有一個人,她的男朋友品行很壞,而且也不想和她好了,她還是千方百計地想把這個男朋友抓回來。癡啊,她不想想強扭的瓜不甜,何苦呢?天下男人有的是,何必這樣癡頭怪腦?後來男朋友實在討厭她,她還是糾纏不清。忽然有一天男朋友來看她,她高興了,以爲男朋友回心轉意了…
《談叁寶功德(10~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