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果第十
81年 1月 11日
若行者!如是修止觀時,即能了知,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緣虛假,不實散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諸法,名字相貌,即體真止也。爾時,上不見佛果可求,下不見衆生可度,是名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谛觀,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若住此觀,即墮聲聞、辟支佛地。故法華經雲:諸聲聞等,自歎言(大正九─一八B):
我等若聞 淨佛國土 教化衆生 都無欣樂
所以者何 一切諸法 皆悉空寂 無生無滅
無大無小 無漏無爲 如是思惟 不生喜樂
是故當知!若見無爲入正位者,其人終不能發叁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見佛性。
若菩薩爲度一切衆生,成就一切佛法故,不應取著無爲,爾時應修,從空出假觀。即當谛觀,心性雖空,緣對之時,亦能出生,一切諸法,猶如幻化,雖無定實,亦有見聞覺知等相貌,差別不同。
行者如是觀時,雖知一切諸法,畢竟空寂,能于定中,修種種行,如空中種樹,亦能分別衆生,諸根性欲,性欲無量故,則說法無量。若能成就無量辯才,則能利益六道衆生。是名方便隨緣止,乃是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亦名法眼,亦名道種智。住此觀中,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了!
菩薩雖複成就,如此二觀,猶是方便觀門,非正觀也。故『璎珞經雲(大正廿四─101B):前二觀爲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觀,雙照二谛,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
若菩薩欲于一念之中,具足一切佛法者,應修息二邊分別止,可于中道正觀。雲何修止觀?若能體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緣真假之心,名之爲正。谛觀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壞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則于心性,通達中道圓照二谛,若能于自心中見中道二谛,即見一切諸法,中道二谛,亦不取中道二谛,以決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觀。如中論偈說(大正叁十─33B):
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空 亦名爲假名 亦名中道義
深尋此偈意,非唯具足分別正觀之相,亦是兼明前二種方便觀門。當知!中道正觀,即是佛眼一切種智。
若住此觀,即是定慧力等,了了見于佛性,即是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風,即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即是可如來行;即是入如來室;即是著如來衣;即是坐如來座;即是以如來莊嚴而自莊嚴;即獲得六根清淨;即是入佛境界 ;即于一切法無所染著;即一切諸佛皆現在前,成就念佛叁昧,安住首楞嚴定,即是得普現色身叁昧,即能普入十方佛土,教化衆生,即是嚴淨一切佛剎,供養十方諸佛,受持一切諸佛法藏,即能具足一切諸行波羅蜜。即入頓悟大菩薩位,與普賢、文殊共爲等侶,常住法性身中,即爲十方諸佛稱歎受記,即是莊嚴兜率陀天,示現降神母胎、出家、詣道場、降伏大力魔怨、成等正覺、轉正*輪、入般涅槃,于十方國土究竟一切佛事,具足真應二身,即是初發心住菩薩也!故『華嚴經』雲(大正九─449C):『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亦雲:初發心菩薩,得如來一身,作無量身。』亦雲:初發心菩薩,具足八相成道。亦雲:『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涅槃經』雲(大正十二─838A):『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
『大品經』亦雲:『須善提!有菩薩摩诃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輪,當知!是菩薩爲如佛。』『法華經』中,童女以獻珠爲證。如是等經,皆明初心具足一切佛法。即是『大品經』中阿字門,即是『法華經』中,爲令衆生開佛知見,即是『涅槃經』中,見佛性故,住大涅槃。是即略說,初心菩薩,因修止觀,證果之相。
次、明後心證果之相:後心所證境界,則不可知!今推教所明,終不離止觀二法。所以者何?如『法華經』中,『殷勤稱歎,諸佛智慧』,智慧即是觀義。此即是約觀以明果也。『涅槃經』中,廣辨百句解脫,以釋大涅槃者,即是約止明果也。
故雲(大正八─256A):大般涅槃,名常寂定,定者即是止義。『法華經』中,雖約觀智明果,即攝于止,故雲(大正九─449C):『乃至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于空。』涅槃雖約止明果,亦攝于觀,故以叁德爲大涅槃。此二大經,雖複文言,出沒不同,莫不皆約『止觀二門』辨其究竟,並據『定慧兩門』以明極果。行者當知!初、中、後果,皆不可思議。故新翻『金光明經』雲(隋寶貴合‧合部金光明經‧大正十六─362C):
前際如來 不可思議 中際如來 種種莊嚴 後際如來 常無破壞
如是皆約修止觀二心辨果。故『般舟叁昧經』中偈雲(大正一叁─909A):
諸佛從心得解脫 心者清淨名無垢 五道鮮潔不受色 有解此者成大道
誓願實行者,須除叁障、五蓋等,如若不除,雖勤用功,終無所益。
今天講證果的部份,但我們不需要刻意專心去講;因爲佛法是講因,修行人是重因,不要重果;因慢慢去努力,果就自然會慢慢成就。所以我今天繼續講幾個問題。
隨息
我們以前大概說過了,如果用數息法數到妄想很少,或者呼吸已很弱時,可用隨息法,不知上次有沒有說過?隨息!就是有時我們數息法,數到最後呼吸變得很細,好象有又好象沒有;甚至有人變得要刻意呼吸,才知道有呼吸,這時就不需要再數了,因爲再數就很困難,可以試著用隨息,就是知道呼吸的進出就好了!隨息:只是知道他有進有出!而不要去數。隨息又分做兩種:
1. 隨鼻息:注意力放在鼻端,鼻端呼吸很細,很弱,我們知道它有進有出。
2. 隨內息:
(1)丹田息:何謂內息?主要就是丹田息,如果我們打坐坐了一段時間之後,氣能夠到丹田,因此在丹田的部位,有像心髒一樣,脹縮的現象,但他的頻率是跟呼吸差不多的。隨內息就是看著我們的胎息─就是小腹的呼吸,知道有呼吸的進出就好了,不需要去數。
(2)隨身息:就是有人氣脈可能更順了,會隨著身體全身循行,他只是看著呼吸在全身的軌道上走的方向。這是第一種稱爲隨息。
觀心
第二種稱爲觀心方法:觀心主要是觀妄念。我們打坐就是心保持著淨清的狀態,然後很警惕到妄念的出現,如果妄念出現,知道了就趕快把他斷掉舍掉,而後回到沒有妄念的狀態;這樣妄念不斷地出來,又不斷地舍掉,妄念就會慢慢減少,心自然會慢慢到入定的狀態。有人會說,如果我妄念很少,心很淨清了,那時怎麼辦?其實如果你還知道你心很淨清了,你還在問怎麼辦?這都是妄念,還是要舍!粗的妄念,我們知道要舍,就是想過去、想未來。但細的妄念我們不知道,細的妄念,就是覺得我存在,覺得我在這裏打坐,覺得我現在心定不定?這都是妄念。把這些狀況的覺知,把這些問題的覺知,都當作妄念也是一樣一樣除,除到最後,念頭都沒有了,當然就入定了!所以很多人都會問這樣的問題:我心很定了怎麼辦?其實這都是妄念,自己不知道。
耳根圓通
1. 耳根圓通:嚴格來講不只是耳根,但一般而言耳根圓通比較好修,耳根主要是我們坐的時候,聽聲音;但這聽聲音,不是我們去聽的;因爲聲音,可能在前面,可能在後面,可能在左邊,可能在右邊。如果你去前面聽,就聽不到後面,到左邊聽,就聽不到右邊,所以不能夠去聽,而只能我們坐著,讓四面八方的聲音進來,讓聲音自己跑進我們自己的心中,不可以去聽,因爲如果你去聽,一定會漏。所以一方面不去聽,而讓聲音進來!
2. 在聽聲音的當下,只能讓聲音進來,讓聲音過去,不能夠在心中留下痕迹,去思惟這是什麼聲音?這聲音好壞?你心中一起分別,也是一樣會漏掉其它的聲音。所以,讓聲音很快的過去,不在心中留下任何遺迹!這樣我們就能夠聽到很多聲音,遠的、近的、大的、小的,甚至說沒有聲音時怎麼辦?沒有聲音時,你還是在聽,是聽到沒有聲音!不是沒有聽到!
這在《楞嚴經》裏講的很清楚,一般人以爲沒有聲音,就是沒有聽到,其實如果你沒有聽,怎麼知道沒有聲音呢?還是在聽,根還是在用。這樣我們可以訓練在一個境界,逗留的時間愈短;我們一般人都是在想過去、想未來。所以你當下能夠了解境界就很有限;有一種說法就說:這是過去,那是未來,如果過去跟未來的時間愈來愈短,這過去思惟的愈來愈少,未來也是愈來愈少,所以這一點,如果變成只有一點時,其實他是會向兩邊延伸的,也就說這時空間的面,就會變得很大。
所以心很定的時候,反而我們的境界變得廣大。這是第叁種稱爲耳根圓通。前面的叁種,不管是隨息法,還是觀心的方法,還是耳根圓通,甚至眼根、鼻根,六根一起用都沒關系,但比較上都還是屬于修定的方法。
參話頭
參話頭:今天比較詳細是要講參話頭的方法,話頭其實有很多,各位如果在禅宗的公案上,可看到有很多話頭可參,譬如:『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念佛者是誰?』、什麼『父母生前的本來面目?』、也是在問『我是誰?』、有的是問『拖死屍的是誰?』,其實主要的問題就是我是誰?而我們今天主要是講『我是誰?』現在先講疑情。
(1)疑情:學佛者都知道,佛法是講無我,尤其從造業受報知道,沒有一個不變的我;或從理論上講諸法因緣所生,因緣所生必然是無自性,無自性當然就是無我!所以在理論上講無我,是很容易理解的;可是在每個人身心當下的感受,都是有我的,譬如:我們說現在在講話的是誰?是我!聽話的是誰呢?是我!看到的是我,造業受報的也是我;打坐、修行、參禅、悟道的也是我。
在理論之中,我們都能夠肯定無我的理論,可是一回到我們身心的當下!還是覺得有這個我的存在,所以理論跟我們身心的實況是矛盾的。理論是應該是沒有我;可是在我們身心覺受的當下,卻冥冥覺得有一個我,那麼我們要問,這我從那裏來?這我是誰?…
《《天臺小止觀》講記 證果第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