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長阿含經》的【叁學·定型句】▪P3

  ..續本文上一頁主物,余財足用,彼自念言:我本舉財,恐不如意,今得利還,還主本物,余財足用,無複憂畏,發大歡喜。

  (d)如人久病,從病得差,飲食消化,色力充足,彼作是念:我先有病,而今得差,飲食消化,色力充足,無複憂畏,發大歡喜。

  (e)如人久閉牢獄,安隱得出,彼自念言:我先拘閉,今已解脫,無複憂畏,發大歡喜。

  (f)又如人多持財寶,經大曠野,不遭賊盜,安隱得過,彼自念言:我持財寶過此崄難,無複憂畏,發大歡喜,其心安樂。

  (g)摩納!比丘有五蓋自覆,常懷憂畏亦複如是

  (h)如負債人、久病在獄、行大曠野,自見未離。

  

  此段要義,在于去除五蓋,《瑜伽師地論》說:

  

  雲何清淨諸蓋?謂彼如是住阿練若或複樹下或空室等,于五種蓋淨修其心,所謂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及以疑蓋。從彼諸蓋淨修心已,心離諸蓋安住賢善勝叁摩地。

  

  【12.依叁摩地】經文:

  

  (1a)諸陰蓋心,覆蔽暗冥,慧眼不明,彼卽精勤舍欲、惡不善法,與覺、觀俱,離生喜、樂,得入初禅。

  (1b)彼已喜樂潤漬于身,周遍盈溢,無不充滿。

  (1c)如人巧浴器盛衆藥,以水漬之,中外俱潤,無不周遍。

  (1d)比丘如是得入初禅,喜樂遍身,無不充滿。

  (1e)如是,摩納!是爲最初現身得樂。所以者何?斯由精進,念無錯亂,樂靜閑居之所得也。

  (2a)彼舍覺、觀,便生爲信,專念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禅。

  (2b)彼已一心喜樂潤漬于身,周遍盈溢,無不充滿。

  (2c)猶如山頂涼泉水自中出,不從外來,卽此池中出清淨水,還自浸漬,無不周遍。

  (2d)摩納!比丘如是入第二禅,定生喜、樂,無不充滿,是爲第二現身得樂。

  (3a)彼舍喜住,護念不錯亂,身受快樂,如聖所說,起護念樂,入第叁禅。

  (3b)彼身無喜,以樂潤漬,周遍盈溢,無不充滿。

  (3c)譬如優缽花、缽頭摩華、拘頭摩花、分陀利花,始出淤泥而未出水,根莖枝葉潤漬水中,無不周遍。

  (3d)摩納!比丘如是入第叁禅,離喜、住樂,潤漬于身,無不周遍,此是第叁現身得樂。

  (4a)彼舍喜、樂,憂、喜先滅,不苦不樂,護念清淨,入第四禅。

  (4b)身心清淨,具滿盈溢,無不周遍。

  (4c)猶如有人沐浴清潔,以新白疊被覆其身,舉體清淨。

  (4d)摩納!比丘如是入第四禅,其心清淨,充滿于身,無不周遍。

  (4e)又入第四禅,心無增減,亦不傾動,住無愛恚、無動之地。

  (4f)譬如密室,內外塗治,堅閉戶扃,無有風塵,于內燃燈無觸娆者,其燈焰上怗然不動。

  (4g)摩納!比丘如是入第四禅,心無增減,亦不傾動,住無愛恚、無動之地,此是第四現身得樂。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不懈,念不錯亂,樂靜閑居之所得也。

  

  此段要義,在于修習四靜慮,《瑜伽師地論》說:

  

  雲何依叁摩地?謂彼如是斷五蓋已,便能遠離心隨煩惱,遠離諸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安住。尋伺寂靜,于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第二靜慮具足安住。遠離喜貪,安住舍、念,及以正知,身領受樂,聖所宣說:舍、念具足、安樂而住,第叁靜慮具足安住。究竟斷樂,先斷于苦,喜憂俱沒,不苦不樂,舍、念清淨,第四靜慮具足安住。

  

  (叁)【慧˙定型句】

  

  【13.勝緣】經文:

  

  (1a)彼得定心,清淨無穢,柔濡調伏,住無動地,自于身中起變化心,化作異身,支節具足,諸根無阙,彼作是觀:此身色四大化成彼身,此身亦異,彼身亦異,從此身起心,化成彼身,諸根具足,支節無阙。

  (1b)譬如有人鞘中拔刀,彼作是念:鞘異刀異,而刀從鞘出。又如有人合麻爲繩,彼作是念:麻異繩異,而繩從麻出。

  (1c)又如有人箧中出蛇,彼作是念:箧異蛇異,而蛇從箧出。又如有人從簏出衣,彼作是念:簏異衣異,而衣從簏出。

  (1d)摩納!比丘亦如是,此是最初所得勝法。所以者何?斯由精進,念不錯亂,樂靜閑居之所得也。

  (2a)彼已定心,清淨無穢,柔濡調伏,住無動地,從己四大色身中起心,化作化身,一切諸根、支節具足,彼作是觀:此身是四大合成,彼身從化而有,此身亦異,彼身亦異,此心在此身中,依此身住,至化身中。

  (2b)譬如琉璃、摩尼,瑩治甚明,清淨無穢,若以青、黃、赤綖貫之,有目之士置掌而觀,知珠異綖異,而綖依于珠,從珠至珠。

  (2c)摩納!比丘觀心依此身住,至彼化身亦複如是,此是比丘第二勝法。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念不錯亂,樂獨閑居之所得也。

  (3a)彼以定心,清淨無穢,柔濡調伏,住無動地,一心修習神通智證,能種種變化,變化一身爲無數身,以無數身還合爲一;身能飛行,石壁無礙;遊空如鳥,履水如地;身出煙焰,如大火[*];手扪日月,立至梵天。

  (3b)譬如陶師善調和泥,隨意所在,造作何器,多所饒益。

  (3c)亦如巧匠善能治木,隨意所造,自在能成,多所饒益。

  (3d)又如牙師善治象牙,亦如金師善煉真金,隨意所造,多所饒益。(80e)摩納!比丘如是,定心清淨,住無動地,隨意變化,乃至手扪日月,立至梵天,此是比丘第叁勝法。

  (4a)彼以心定,清淨無穢,柔濡調伏,住無動地,一心修習,證天耳智。彼天耳淨,過于人耳,聞二種聲:天聲、人聲。

  (4b)譬如城內有大講堂,高廣顯敞,有聰聽人居此堂內,堂內有聲,不勞聽功,種種悉聞。

  (4c)比丘如是,以心定故,天耳清淨,聞二種聲。摩納!此是比丘第四勝法。

  (5a)彼以定心,清淨無穢,柔濡調伏,住無動地,一心修習,證他心智。彼知他心有欲無欲、有垢無垢、有癡無癡、廣心狹心、小心大心、定心亂心、縛心解心、上心下心,至無上心皆悉知之。<…

《《長阿含經》的【叁學·定型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