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陀對在家人的教誡

  佛陀對在家人的教誡

  佛陀在世時,雖然孜孜不倦地說法教化了四十五年,但卻從來沒有寫過任何一本著作。所有的佛經都是在佛陀入般涅槃後,由其弟子們結集、傳誦出來的。古代的聖者們將佛陀一生中所教導的法義彙編爲五部:篇幅長的經文編集爲《長部》,篇幅中等的經文編集爲《中部》,按內容分類的經文編集爲《相應部》,與數字有關的經文編集爲《增支部》,其余的詩偈、論文、故事類則彙編爲《小部》。這五部就是佛經的總彙,稱爲《經藏》。

  您想知道佛陀到底說了些什麼嗎?您想知道佛陀是如何教導在家人的嗎?請聆聽佛陀如是說——《教誡新嘎喇經》。本經譯自巴利經藏《長部》第31經,本篇的所有十部經文都是以全譯的方式直接譯自巴利藏經。本經是佛陀對一位名叫新嘎喇的居士子所作的教導,世尊教導新嘎喇居士子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作爲在家人應當避免的不良行爲和應當處理好的人際關系。一、應當避免的不良行爲共有十四種:四種汙垢的行爲、由四種不良心態導致的惡行、六種損耗錢財的行爲。其中還重點探討了人們應如何交朋處友:如何識別冒充的壞朋友和結交真正的好朋友。

  二、應當處理好的人際關系可分爲六種,包括:親子之間的關系、師徒之間的關系、夫妻之間的關系、朋友之間的關系、主仆之間的關系和在宗教方面的僧俗關系。這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是雙向性的,其著重點在于作爲一個在家人所應當承擔的家庭和社會的各種義務與責任。此外,經中還探討了在家人應當如何積累財富和分配財産等問題。一個在家人如果能夠真正地按照經中的指示去實踐的話,他的人生必定是幸福與快樂的。在上座部佛教的傳統中,本經被視爲是在家人日常生活的行爲規範,是獲得幸福生活和美滿人生的最佳指南。

  經文:如是我聞(在佛陀般涅槃當年,有五百位大阿拉漢集會憶誦佛陀的言教,由佛陀的常隨侍者阿難尊者誦出經藏。阿難尊者在每誦出一部經時,即以“如是我聞”開始,意爲“我是這樣聽聞的”):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林喂松鼠處。在那個時候,新嘎喇居士子早上起來,走到王舍城外,將衣服和頭發弄濕,合掌向各個方向作禮拜: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當時,世尊在上午穿好下衣,拿了缽及衣,准備進入王舍城托缽乞食。世尊見到新嘎喇居士子早上起來,走到王舍城外,將衣服和頭發弄濕,合掌向各個方向作禮拜: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見到他這樣做,于是問新嘎喇居士子說:

  “居士子,你爲什麼早上起來,走到王舍城外,將衣服和頭發弄濕,合掌向各個方向作禮拜: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呢?”“尊者(巴利語bhante,意爲可敬的人。是人們對佛陀以及比庫的尊稱。現在,一般稱呼上座部比庫爲bhante或“尊者”),我父親在臨終時囑咐我說:“兒啊,你要禮拜諸方!”尊者,爲了尊重、敬重、奉行、尊敬、敬奉父親的遺囑,所以我早上起來,走到王舍城外,將衣服和頭發弄濕,合掌向各個方向作禮拜: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

  “居士子,在聖者的教導中並不是這樣禮拜六方的。”

  “那麼,尊者,在聖者的教導中是如何禮拜六方的呢?薩度!尊者,願世尊指示我在聖者的教導中所應禮拜六方之法!”“那麼,居士子,認真聽啊,好好地留意!我要說了!”新嘎喇居士子回答世尊:“是的,尊者。”世尊這樣說:“居士子,聖弟子要遠離四種汙染的行爲,不以四種理由來作惡業,又不接近六種導致損耗錢財的途徑。他離開這十四種惡行,保護六方,實行兩世的勝利。他既于今世也于他世成功。當他去世之後,將能往生到善趣、天界。

  四種汙染的行爲:需要遠離哪四種汙染的行爲呢?居士子,殺生是汙染的行爲,不與取是汙染的行爲,欲邪行是汙染的行爲,虛妄語是汙染的行爲。需要遠離這四種汙染的行爲。”世尊這樣說。接著導師又這樣說:“殺生不與取,及說虛妄語,追求他人妻,智者不贊歎。”

  四種理由“不以哪四種理由來作惡業呢?追隨欲望去作惡業,追隨嗔恨去作惡業,追隨愚癡去作惡業,追隨怖畏去作惡業。居士子,聖弟子既不追隨欲望,不追隨嗔恨,不追隨愚癡,也不追隨怖畏,不以這四種理由來作惡業。”世尊這樣說。

  接著導師又這樣說:“欲嗔癡怖畏,被這些征服,他名聲敗落,如月漸變黑。欲嗔癡怖畏,不被征服者,他名聲充滿,如月漸變白。”“不應接近哪六種導致損耗錢財的途徑呢?居士子,沈湎于酒類等麻醉品是導致損耗錢財的途徑,沈湎于在不適當的時間遊逛街巷是導致損耗錢財的途徑,出入娛樂場所爲導致損耗錢財的途徑,沈湎于放縱的賭博爲導致損耗錢財的途徑,結交惡友爲導致損耗錢財的途徑,懶惰爲導致損耗錢財的途徑。

  諸酒類的六種過患:居士子,沈湎于酒類等麻醉品有這六種過患:損失現有的錢財,增加糾紛,滋生疾病,名聲狼藉,暴露私處,第六項是智力下降。居士子,沈湎于酒類等麻醉品有這六種過患。居士子,沈湎于在不適當的時間遊逛街巷有這六種過患:自已無保護、不安全,妻兒也無保護、不安全,自己的財産也無保護、不安全,若有惡事惹人嫌疑,對他招來謠言,遭遇諸多不幸事情。居士子,沈湎于在不適當的時間遊逛街巷有這六種過患。居士子,出入娛樂場所有這六種過患:哪裏有舞蹈?哪裏有歌唱?哪裏有奏樂?哪裏演說?哪裏有手鈴樂?哪裏有鼓樂?居士子,出入娛樂場所有這六種過患。

  居士子,沈湎于放縱的賭博有這六種過患:贏了滋生怨家,輸了悲哀錢財,損失現有的錢財,去裁判所言語無影響,遭朋友輕蔑,婚姻無望——這個男人是賭徒,沒能力養妻。居士子,沈湎于放縱的賭博有這六種過患。

  居士子,結交惡友有這六種過患:賭徒,癡迷者(指癡迷女色、癡迷酒肉、癡迷錢財的人),嗜酒者,詐僞者,欺瞞者,粗暴者。他與他們爲朋友,與他們爲同夥。居士子,結交惡友有這六種過患。居士子,懶惰有這六種過患:太冷了不工作,太熱了不工作,太晚了不工作,太早了不工作,太餓了不工作,太飽了不工作。他基于這些諸多的借口,還沒有獲得的財富將無法獲得,已經獲得的財富也將散盡。居士子,懶惰有這六種過患。”世尊這樣說。

  接著導師又這樣說:“有稱爲酒友,朋友啊朋友,若有利益時,同夥爲其友。日寢.近他妻,生怨又無益,惡友又吝啬,此六事毀人。惡友與惡伴,惡行惡去處,由此與他世,兩世人破滅。賭色酒歌舞,晝眠.非時行,惡友及吝啬,此六事毀人。賭骰子.飲酒,狎近他人女,交賤.不近老,滅如月變黑。無財.無一物,嗜飲如臨井,負債如沈水,加速致破家。白天慣睡眠,至夜厭起來,常酩酊大醉,不適住在家。太冷與太熱,說此太晚了,如此棄工作,錯過青春利。若于冷與熱,不思比草多(勤勞的人對于天氣冷或熱,不會考慮它們甚至比一根草還重要),做人所應作,其樂不消失。”

  “居士子,應知道有這四種非友似友者:應知道什麼都要的爲非友似友者,應知道花言巧語者爲非友似友者,應知道阿谀奉承者爲非友似友者,應知道酒肉朋友爲非友似友者。居士子,可以通過四種方法來判斷什麼都要的人爲非友似友者:什麼都想要拿走,只給一點要求多,因其有難才做事(平時無事就不會來幫助,只有當他自己遇到困難時,才爲朋友做點事情。他幫朋友做事不是因爲友誼,而是因爲有事相求),有利可圖才親近。

  居士子,可以通過這四種方法來判斷什麼都要的人爲非友似友者。

  居士子,可以通過四種方法來判斷花言巧語的人爲非友似友者:以已過去的事情來奉承,以未來的事情來奉承,以無意義的事情來招呼,挑現有事物的毛病(我們可以用例子來說明這四種人:“昨天我有很多好吃的東西,可惜現在都吃完了。”“我最近都很忙,如果明天能抽空的話,也許會過去幫你的。”“你這件衣服太適合我了,再也沒有其他這麼適合我的衣服了。”爲以無意義的事情來招呼。“這件衣服本來是想送給你的,不過,看!紐扣掉了。”爲挑現有事物的毛病)。居士子,可以通過這四種方法來判斷花言巧語的人爲非友似友者。

  居士子,可以通過四種方法來判斷阿谀奉承的人爲非友似友者:認可惡事,不認可善事,當面恭維,背後誹謗。居士子,可以通過這四種方法來判斷阿谀奉承的人爲非友似友者。居士子,可以通過四種方法來判斷酒肉朋友爲非友似友者:沈湎于酒類等麻醉品時的同夥,沈湎于在不適當的時間遊逛街巷時的同夥,出入娛樂場所時的同夥,沈湎于放縱的賭博時的同夥。居士子,可以通過這四種方法來判斷酒肉朋友爲非友似友者。”世尊這樣說。

  接著導師又這樣說:“什麼都要的朋友,花言巧語的朋友,只說阿谀奉承話,以及玩樂時之友。智者應如此知道:這四種並非朋友;猶如危險的道路,應當遠離及回避。”“居士子,應知道有這四種朋友是善心人:應知道能周濟援助的朋友是善心人,應知道苦樂與共的朋友是善心人,應知道好言相勸的朋友是善心人,應知道休戚與共的朋友是善心人。居士子,可以通過四種方法來判斷能周濟援助的朋友是善心人:在你放縱時能挽救,放縱時能挽救其錢財,有危難時能作庇護人,有事業要做時給予兩倍的資助。居士子,可以通過這四種方法來判斷能周濟援助的朋友是善心人。

  居士子,可以通過四種方法來判斷苦樂與共的朋友是善心人:能告知秘密,能幫你保守秘密,危難時不舍棄,爲[朋友的]利益甚至不惜犧牲生命。居士子,可以通過這四種方法來判斷苦樂與共的朋友是善心人。居士子,可以通過四種方法來判斷好言相勸的朋友是善心人:能勸阻作惡,引導向善,使聽聞未曾聞,告知往生天界的方法。居士子,可以通過這四種方法來判斷好言相勸的朋友是善心人。居士子,可以通過四種…

《佛陀對在家人的教誡》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