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十四
六十七、大天捺林經第叁(第二小土城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在彌薩羅的大天捺林中,爲阿難說佛的本生譚。佛昔日經八萬四千代爲轉輪王,都因見頭生白自發而出家,而學仙人修梵行,居于大天捺林中。最後之王名爲尼彌,乃廣行善戒,受叁十叁天所贊歎,並被帝釋天請至天上。佛陀並囑阿難,應轉相繼法,不可使佛種斷絕。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于鞞陀提國,和大比丘衆共俱,都往至彌薩羅(鞞陀提國的首都),住在于大天相樹林裏公摩佉提婆王之庵婆林)。
那時,世尊,行至中途的路上,忽然欣然而笑。阿難尊者見世尊微笑,就叉手(合掌)向佛而白說:「世尊!爲甚麼因緣而笑?據我所聞,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如果沒有因緣的話,終不會妄笑的。願聽聞世尊微笑的原因!」
那時,世尊告訴他說:「阿難!在昔異時(在過去世之時),此彌薩羅捺林之中,在那裏有一位國王,名叫大天(摩佉提婆),是一位轉輪王,爲聰明智慧!有四種軍隊。其整禦天下,能由自己自在,爲如法的法王,而成就七寶,得人王所有之四種如意之德。阿難!那位大天王,成就七寶(擁有七寶),是那些寶呢?是所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就是這些七寶啊!
阿難!那位大天王爲甚麼名爲成就輪寶呢?阿難!有一個時候,大天王在于月的十五日。誦說從解脫(別解脫。波羅提木叉,也就是戒本。將二百五十戒集在一起,布薩時,一一誦之,故雲,沿用爲八衆弟子的個別戒條)時,沐浴澡洗完畢,而升上正殿上。這時有天輪寶從東方而來,寶輪有千輻,一切都具足,爲清淨自然,並不是世人所能造的。其色相有如火焰,光明昱爍。大天王看見後,歡喜踴躍,其心自念而說:這是地道的現生賢輪寶啊!是現生的妙輪寶啊!我也曾經從古人聽說過:如果頂生剎利王(受灌頂過的國王),在于月之十五日,誦說從解脫(戒本)時,沐浴澡洗後升上正殿上。這時,有天輪寶從東方而來,寶輪有千輻,一切都具足,是清淨自然,不是人所造的。其色相乃如火焰,光明昱爍。有了此寶之出現的話,此王必定會當作轉輪王。我是否將作爲轉輪王嗎?
阿難!往昔的大天王,將欲自試天輪寶的虛實與效用。這時,就集四種軍隊,所謂象軍、馬軍、車軍、步軍是。召集此四種軍隊後,就詣天輪寶之處,就用左手撫輪,用右手去轉它,而作此言說:『隨天的輪寶,隨天的輪寶所轉之處而去吧!』阿難!那時,那個天的輪寶,就開始轉動,然後出發,向于東方而去。這時,大天王也隨在其後面,以及四種軍隊也同樣的跟在其後面。如天的輪寶有所住處的話(停止下來),那時大王就會在那個地方止宿下來,以及四種軍隊也同樣。于是,東方的諸小國王們,他們都來詣這位大天王之處,大家都說:『天王!善來!天王!這裏的諸國王,都極大豐樂,有好多的民衆,統統都屬于天王您所管轄的。唯願天王,以正法來教導我們,我們都會輔佐天王您的!』于是,大天王告訴諸小王說:『卿等各各都自領各各的境界,均應用正法,不可用非法,不可使國內當中有諸惡業,以及非梵行之人。』
阿難!那個天輪寶飛東方去,度過東方的大海,然後回轉而至于南方,而至于西方、北方。阿難!隨著天輪寶之周旋回轉而去,則大天王也自隨在其後面,以及四種軍隊也同樣。如天的輪寶有所住處之時,這時大天王就會止宿在那裏,以及四種軍隊也同樣。于是北方(包括南、西方)的諸小國王們,他們都來詣大天王之處,大家都說:『天王!善來!天王!這裏的諸國王,都極大的豐樂,有好多的人民,均屬于天王您的管轄。唯願天王以正法教導他們,我們也當會輔佐天王您。』于是,大天王告訴諸小國王說:『卿等各各都自領各各的境界,均應以正法,不可用非法,不可使國中有諸惡業,以及非梵行之人。』阿難!那個天的輪寶,過北方去,而度過北大海後,即時速還至于本王城。那位大天王坐在于正殿上,在斷理(料理,處理)財物時,該天輪寶即住在于虛空中。這就是所謂大天王成就如是的天輪之寶。
阿難!那位大天王怎樣叫做成就象寶呢?阿難!有一個時候,大天王會自有象寶之出現。那匹象,極爲潔白,而有七支。其象的名叫做于娑賀(象王)。大天王看見後,歡喜踴躍(非常的歡喜,耐不住歡喜而手舞腳舞起來)。大天王想:如果可以調伏的話,就可以使其極爲賢善。阿難!那位大天王就在其後時,告訴象師說:『你快去調伏那匹象,使其極爲善于調伏。如象善調伏後,就來告訴我。』那時,象師受王的教令後,就到象寶之處,就速禦那匹象寶,使其善爲調伏。那時象寶受極調禦之事,有如往昔之時之象壽無量百千歲,而以無量百千歲的期間,受極調禦那樣,很快就能善于調伏。那匹象寶也是如是,受極禦治,而疾得善調伏。阿難!那時,象師快速的調禦象寶後,就使其極爲善調伏。象寶調伏後,便詣大天王之處,向王說:『天王!當知!我乃用極爲調禦之法去治牠,現在象寶已經調伏,可隨天王之意了。』阿難!往昔之大天王,在試象寶時,乃在平旦日出之時,到了象寶之處,去乘那匹象寶,去遊一切地,乃至到了大海,到後,即時速還至本王城,這就是所謂大天王成就如是白象之寶。
阿難!那大天王怎樣名叫成就馬寶呢?阿難!有一個時候,大天王會自有馬寶之出現。那匹馬寶,乃極绀青色,其頭有如烏鴉,用毛莊嚴其身的,名叫髦馬王。天王見後,非常的歡喜,就這麼想:如此馬調禦後,會極使其賢善(會成爲一匹非常好的馬)。阿難!那位大天王就在于後時,告訴馬師說:『你快去調禦此馬,使其極爲善調。如馬調禦後,便來告訴我。』那時,馬師受王的教令後,就至馬寶之處,就去速禦那匹馬寶,使其極爲善調。那時馬寶受極禦治。疾得善調之事,好似往昔的良馬的壽數爲無量的百千歲,而以無量的百千歲之間,接受極爲禦治那樣,馬師乃令此馬極爲善調。馬寶玩調禦後,便詣大天王之處,白王而說:『天王!當知我乃用極禦治牠的,此馬寶已調禦好了,可隨天王之意了。』阿難!往昔大天王當試馬寶時,是以平旦日出之時,到馬寶之處,去乘那匹馬寶,去遊行一切地,乃至到了大海,即時速還而至于本王城的。這就是所謂大天王之成就如是之绀馬之寶。
阿難!那位大天王,怎麼名爲成就珠寶呢?阿難!有一個時候,會自有珠寶之出現。那珠寶乃明淨而自然,並沒有人能造作的。八楞而沒有垢穢,爲極好磨治的。貫之以五色之繩,所謂青、黃、赤、白、黑。阿難!那時,大天王的內宮殿中,欲得燈明,就用那珠寶的。阿難!往昔的大天王,欲試珠寶之效能時,便召集四種軍隊,所謂象
軍、馬軍、車軍、步軍。集此四種軍隊後,就在于夜間之中,豎立高幢,安該珠而置于其上面,然後由城而出至于園觀,其珠光乃照耀四種軍隊,其光明所及的地方,爲周圍半由延(由旬),這就是所謂大天王之成就如是之明珠之寶。
阿難!那位大天王,怎麼名爲成就女寶呢?阿難!那時,大天王自然的有女寶之出現。那女寶的身體非常的光澤,皎潔而明淨,美色超過他人,少些不及于天而已。其姿容非常的端正,使大家都會歡悅。其口常芬馥,出青蓮花之香,身上的諸毛孔都出栴檀之馨。冬天則身會溫暖,夏天則其身會涼爽。這位女寶乃至心誠懇的承事于國王。其發言時,會使人悅樂,其所作都很捷疾,爲聰明智慧,而歡喜行善的女寶。那位女寶,思念王,常不離其心,何況其身與口,怎麼會把大王忘記呢?這就是所謂大天王之成就如是之美女之寶。
阿難!那位大天王怎麼成就居士之寶呢?阿難!有一個時候,大天王自然的會有居士寶之出生。那位居士寶,是極爲豐富,資財爲無量。有好多的畜牧、封戶、食邑。他具足了種種福業之報,而且已得天眼之故,看見諸寶藏的空或有,都能悉見而不誤(庫藏裏是否充滿財寶,或已空無一物,都能看透而知)看見有守護者,或無守護者,或者是金藏,是錢藏,作以不作(作藏、不作藏。有人在認真工作,或沒有在工作)等,統統都能看得見。阿難!那位居士寶,詣大天王,而白王說:『天王!如果欲得金寶,以及錢寶的話,則天王您就不要憂慮了!我自當會知時宜的。』阿難!往昔的大天王,欲試居士實時,那位天王就乘坐在王船裏,進入于恒水中(恒河裏)。天王告訴居士說:『居士!我現在欲得金寶,以及錢寶啊!』居士白王說:『天王!願將船舵回至于岸邊。』這時,大天王告訴他說:『居士!我正欲在此河中得寶啊!正欲在此河中得寶啊!』居士回禀說:『天王!那麼,就請您命令此船停住吧!』阿難!這時,居士寶看看船已停住,就至于船的前頭,長跪,而伸手,便在于水中舉出四藏來。所謂金藏、錢藏、作藏、不作藏是。舉出後,白王說:『天王!請您隨意所欲,不管是金寶,或者是錢寶,都任您取用。如果用後有余的話,就將那些多余之寶,還著于水中就是。』這就是所謂大天王之成就如是之居士之寶的!』
阿難!那位大天王怎樣成就主兵臣寶呢?阿難!有一個時候,大天王自然的會有主兵寶之出生。那位主兵臣,爲一位聰明智慧,辯才巧言,能認識分別一切。主兵臣寶爲大天王設現世之義,勸告大王安立它。也設後世之義,勸告大王安立它。同時設現世之義、後世之義,而勸告大王安立它。那位主兵臣,爲大天王,欲合軍衆時,便能使其和合,欲解散時,便能解散,欲使大天王的四種軍衆,都不令他們有所疲乏,以勸助等事,諸臣也同樣的。這就是所謂大天王之成就如是之主兵臣寶。阿難!這叫做大天王之成就七寶。
阿難!那位大天王怎樣得四種如意之德呢?那位大天王的壽命極長,八萬四千歲爲童子嬉戲的期間,八萬四千歲爲作小國王的期間,八萬四千歲爲作大國王的期間,八萬四千歲爲…
《中阿含經卷第十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