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阿含經卷第十一

  中阿含經卷第十一

  中阿含王相應品第六:(有七經,王相應品本有十四經,分後七經爲第二誦。)

  七寶相四洲牛糞摩竭王鞞婆麗陵者天使最在後

  (七寶經、叁十二相經、四洲經、牛糞喻經、摩竭王〔頻鞞娑邏王迎佛經〕、鞞婆陵耆經、天使經排在最後面)

  五十八、七寶經第一(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轉輪王出世時,會有七寶之出現于世間。像如是的,如來出世時,也有七覺支之寶之出于世間。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于舍衛國,住在于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如果轉輪王出現于世間時,當知便會有七寶之出現在于世間。那七寶呢?所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就是所謂的七寶。

  如轉輪王出現于世間時,當知會有此七寶之出世,像如是的,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之出現于世間時,當知也有七覺支之寶,出現于世間。那七覺支呢?所謂念覺支寶、擇法覺支寶、精進覺支寶、喜覺支寶、息覺支寶、定覺支寶、舍覺支寶,以上就是所謂的七寶。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出現于世間時,當知會有此七覺支之寶之出現于此世間。」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五十九、叁十二相經第二(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敘述如具足叁十二相的話,在家可爲轉輪聖王,如出家時,則爲如來。其名稱會流布,會周聞于十力。同時詳述叁十二相。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于舍衛國,住在于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諸比丘們。在中食後,集坐在于講堂,共論如下之事:「諸位賢者們!甚奇!甚特!如大人成就叁十二相的話,必定會有二處的去處,是真谛,而不虛的事:(1)此人如果爲在家人的話,必定會爲轉輪王。是聰明有智慧,具有了四種軍隊,可以整禦(統治)天下,由自己可以自由自在,爲如法的法王,而成就七寶。那七寶就是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就爲之七寶。同時千子具足,顔貌端正,勇猛無畏,能降伏其它之衆。他必定會統領這裏的一切地,乃至大海,都不須用刀杖,都以法教令,使大家都能安樂。(2)如果爲剃除須發,著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爲無家庭牽累的學道者的話,必定會證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其名稱會流布,會周聞于十方。」

  那時,世尊正在燕坐(禅坐),曾用淨天耳,出過于人(優勝于人耳),而聽到諸比丘在于中食之後,集坐在于講堂,共論如下之事:「諸位賢者們!甚奇!甚特!如有大人,而成就叁十二相的話,所行之處,必定有二處,是真谛而不虛的:如果爲在家的話,必定會爲轉輪王,是聰明而有智慧,有四種的軍隊,能整禦天下,由于自己可以自在的運行,是如法的法王,而七寶成就。那七寶就是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爲七寶。有千子之具足,顔貌都端正,都勇猛無畏,能降伏他衆生。他必定統領此一切地,乃至于大海,然而不用刀杖,都以法去教令人,使人得到安樂的。倘若他剃除須發,著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爲無家庭牽累的學道者的話,必定能證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會流布,會周聞于十方。」

  世尊聽聞他們共論此事的聲音後,就在于晡時(申時),從燕坐起來,往詣講堂,在于比丘衆之前面敷一座位而坐在那裏。佛陀垂問諸比丘們說:「你們今天到底是共論何事,而集坐在于講堂呢?」

  這時,諸比丘們白佛說:「世尊!我們今天集坐在講堂裏,所共論的爲如下之事:『諸位賢者們!甚奇!甚特!如有人成就叁十二大人

  之相的話,必定會有二處之去處,是真谛而不是虛妄的:如果爲在家的人的話,必定會爲轉輪王,是一位聰明而有智慧的王者。有四種軍隊,能整禦天下,由自己之意,可以自在運行,爲如法的法王,而成就七寶。那七寶就是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這些爲之其七寶。有千子之具足,顔貌都很端正,都很勇猛而無畏,而能降伏他衆生。他必定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都不用刀杖,都以法教令,使人得到安樂的。倘若剃除須發,著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爲無家庭牽累的學道之人的話,必定能證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其名稱會流布,而周聞于十方。』世尊!我們都在共論這些事之故,而集坐在講堂的。」

  于是,世尊告訴他們說:「比丘們!你們欲得從如來之處,聽聞叁十二相之事嗎?所謂大人所成就的,必有二處之去處,是真谛,而不是虛妄的:如果爲在家的話,必定會成爲轉輪王,是聰明有智慧,有四種軍隊,能整禦天下,可以由己而自在運行,如法的法王,而成就七寶。那七寶就是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就是他的七寶。有千子具足,顔貌都很端正,都勇猛無畏,而能降伏他衆生。他必能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都不用刀杖,都以法教令,使人得到安樂的。倘若剃除須發,著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爲無家庭牽累的學道之人的話,必定能證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其名稱會流布,而周聞于十方。」

  這時,諸比丘們聽後,白佛而說:「世尊!現在正是時候。善逝!現在正是時候。如果世尊爲諸比丘們說叁十二相的話,諸比丘們聽後,當會善于受持(納受)。」

  世尊垂告而說:「諸比丘們!你們要谛聽!你們要谛聽!聽後要善思念,吾當會爲你們詳細的分別而說。」這時,諸比丘們,就受教而

  注意的傾聽佛說。

  佛陀說:「1.大人之足,安平而立(足下平滿相,足底乎直柔軟,安住密著地面)。這叫做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2.大人的足下生輪,輪有千輻,一切都具足(千輻輪相,足心現一千輻輪寶之肉紋)。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3.大人的足指纖長(指纖長相,兩手、兩足皆纖長端直)。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4.大人之足周都正直(足周正直相,身體正直如梵天)。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5.大人之足之跟踝,其後面的兩邊都平滿(足跟廣平相,足踵圓滿廣平之相)。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6.大人的足,其兩踝都(足趺隆起相,爲足背高起圓滿之相),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7.大人的身毛上向(身毛右旋相,佛的一切發毛,由頭至足皆右旋,色绀青柔潤)。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8.大人的手足有網缦,猶如鴈王(指網缦相,手足之一一指間,有缦網交互連絡之紋)。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9.大人的手足極妙而柔弱軟敷,猶如兜羅華(手足柔軟相,手足極其柔軟,有如細劫波毳之相),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10.大人的肌皮軟細,塵水均不著(皮膚細軟相,皮膚細薄、潤澤,一切塵垢都不染)。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

  又次,11.大人爲一一之毛。一一之毛就是說,身上的每一孔,都有生一毛,其色爲如绀青,有如螺之右旋那樣(孔生一毛相。指孔均生一毛,其毛爲青瑠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的香氣)。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12.大人爲鹿腸,有如鹿王(腨如鹿王相,指股骨如鹿王之纖圓)。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13.大人爲陰馬藏,猶如良馬王(馬陰藏相,指男根密隱于體內,如馬陰之相)。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14.大人的身形圓好,有如尼拘類樹,上下都圓而相稱(尼拘樹相。指佛身縱廣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圓滿,有如尼拘律樹-縱廣樹)。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15.大人之身,並不阿曲,身體不曲,則平立時,伸手可以摩著其膝(垂手過膝相。立正時,兩手垂下,其長可越膝)。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16.大人之身爲黃金色,有如紫磨金(金色身相,佛身全體都呈露出真金色,有如衆寶莊嚴之妙金聚)。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17.大人之身,七處都滿。所謂七處都滿,乃指兩手、兩足、兩肩,以及頸(七處隆滿相,七處之肉均隆滿、柔軟)。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18.大人的上身大,有如師子(上身如師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廣大,行住坐臥威容端嚴,都如獅子王)。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19.大人爲師子的頰車(獅子頰相:指兩頰隆滿如獅子頰)。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20.大人的脊背平直(大直身相。指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

  又次,21.大人的兩肩都上連通,頸均平滿(肩膞圓滿相。指佛兩腋下之骨肉圓滿不虛)。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22.大人有四十齒(四十齒相。佛具有四十齒),23.牙平(佛齒幹齊),24.齒不悚(佛齒密無間隙),25.齒白、齒通味第一味(四牙白淨相。齒鮮白光潔,銳利如鋒)。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26.大人的梵音令人可愛,27.其聲猶如加羅毘伽(梵聲相)。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28.大人爲廣長舌,所謂廣長舌,就是說其舌從口出後,能遍覆其面(廣長舌相,舌廣而長,柔軟細薄,展之則覆面至于發際)。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29.大人的承淚處都滿,猶如牛王(眼睫如牛王相,指睫毛整齊而不雜亂。)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30.大人的眼,其色爲绀青(目绀青色相,指佛眼細青如青蓮華)。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31.大人的頭頂有肉髻,團圓相稱,發螺向右而旋(頂髻相,頂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32.大人的兩眉之間,有生毛,潔自而右萦(白毫相。雙眉中間生白毫,柔軟如兜羅綿,右旋而卷收,因常放光,故稱毫光,或眉間光)。這就是大人的大人之相。

  諸比丘們!大人如成就這種叁十二相的話,必定會有二處可去,是真谛,而不是虛妄的。(1)如果爲在家的話,必定會…

《中阿含經卷第十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