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密宗法語(超一法師)

  密宗法語(超一法師)

     超一法師 丙子佛成道日開示 蘇州淨心蓮社學密同人弟子能正侍記

  

  “密宗”在佛教的立場上,占著最高的地位,是修行的總持法門,也是修行的簡捷途徑,無論佛教傳布到任何區域,密宗都有一頁燦爛光榮的曆史記載,我國當唐代的時候,密宗好算爲一時之勝。考唐玄宗開元四年,有善無畏叁藏自中印度贲梵策陸行經我國北部天山北路達長安,八年,複有金剛智叁藏亦自印度戴梵策浮搓經我國南部廣州達長安,彼二師者,皆親承密教兩部大法於龍智,根機既異於常人,複於齒德俱盛年富學強之時乘願來華傳教,其教理造詣之精深固不必說。正值我國運昌明,故二師杖錫履華,請經傳法,複備顯靈異,甚得當時在位者之贊歎,因之朝野上下,對於密宗之信仰與受持,蔚爲一時之風氣。更得若幹及門弟子付法眼藏,血脈相承,嗣續佛燈,密宗至此遂臻極盛,盛極之余,可歎大法不幸得很,其後至唐武宗會昌五年,遽遭毀佛之變,燒經毀寺,幾至坑僧,不但密教一宗,即整個之佛教亦同歸于盡,唯有“禅宗”教外別傳,不立文字語言,故不受焚經之大影響,雖無寺字作棲心辦道的道場、而水邊林下,月白風清的場合,大可爲參悟禅機的好境界,故禅宗能獨延殘喘,猶能幹劫灰之後保其孑遺,而密宗則以布置壇場,陳設法器,傳授真言儀軌等故,必須有寺字經濟經典等爲依據,然此等需要,在于當時大動亂的環境當中,皆不能得到滿願,因此,密宗大受教難的摧殘了,所以雖自大中元年後,佛寺漸複,教法漸興,而密宗卒以受創過巨,竟未能重睹前櫥之盛況矣!年代愈久,漸傳漸衰,瀕于式微,怡至宋代有法賢施護之徒出而弘揚密宗,亦僅能譯經而已,求其佩兩部大法之印玺者無有也,故密宗在我國根本傳承之血統,至此已斬斷多時,早成絕學,所余者,唯有潛滋暗長之枝末而已,更可歎者,及明太祖時,複诏禁開壇,特別加密宗以殘酷嚴厲的限止,必災盡而後可,密宗于此時更蕩然無複存在了!所以後來的佛教徒,簡直無人注意于此,並且還染下一種輕視和毀謗密宗的心理,相習成風,遂造成一般衆生對于密宗牢不可破的歧視,流毒至今,致使此無上法寶湮沒不聞者數百余年,不得不歎此土的衆生,根機福分,太覺淺薄一些吧。然而密宗自有其最高無上之價值,所以近年一般學佛者的眼光,大都轉移視線,放棄以前對于密宗輕視及毀謗的封建思想,而漸漸重新加以注意了,自“東密”“藏密”,先後歸國,才不過數年的時間,而密宗已是欣欣向榮,大有風靡全國之勢,無論南北的佛教徒,或者說維新派與守舊派的佛教徒,他們的腦筋中都共同深刻著密宗的影像,其進展之速,教化之普,也可以窺見一斑了,根據這種風氣習尚,來推斷今後中國的佛教曆史上,密宗定有大放光明的時機,而密宗本身,亦決能于今後之佛教曆史上放一異彩,執一個時代佛教的牛耳,這並非是我們站在密宗場合裏的人“姑妄言之”吧!如此迅速而産生偉大進程的動力,半因是班禅大師及蒙藏各大呼圖克圖努力宣化的力量,半因是大勇法師之倡導東遊及繼起者之我們所組織的佛教藏文學院及康藏學法團的成績;可是成績雖有根顯著的象征,但在目前還不少有一種人,他們因爲密宗絕響已久之故,對放密宗非常陌生,同時又因受了傳統下來的封建思想的流毒比較深一點,驟見密宗澎湃挺進之勢,不免仍落前人臼巢,依舊存心毀謗,這,用不著歎氣,我們認爲這是蜜宗複興的過渡期間進程中應有的現象,我們弘闡密宗爲主旨的人,尤當盡力化導、達到揭開密宗與他們的隔膜,和剔除他們對于密宗承襲下來的封建思想,這也是我們在將來應有的努力的結果,這券並非是不能兌現的。諸位是久久信受淨土的人:能在這密宗複興的“草昧時代”,便能夠認識這無上的密宗,放棄門戶之見,不落尋常臼巢,來此學密于我,真是難得的但白的修行的人。

  今天你們既來學密,第一件我當使你們知道密宗是什麼?密教者,大日如來身口意叁種之業用,其體性功德微妙不可思議,非有上根勝慧者不能值遇是等秘密之教,金剛頂經謂自性受用佛身,自受法樂故,與自眷屬各說,“叁密門”,謂之密教。所謂叁密門者,謂印契表身密,真言表語密,觀想表意密。宗此叁密門而修行者曰“真言宗”,真言二字,僅是叁密中之語密,而以之標榜叁密者,取密教重“聲字即實相”之義故,並且叁密中語密最爲殊勝,凡發聲時,兼有轉舌動念之作用,即一語密而可概括叁密,因此密宗雖綜叁密,而特以語密之真言名宗,非過稱也。真言之爲言,謂此是請法實相、不謬不妄,故名真言,凡諸佛菩薩之本誓功德智慧等等,無不概括放真言之中,若以特殊之名詞代表此真言之全義者,可以用“種子”二字,以真言能攝無量義趣而生一切功德故,喻如植物之種子,能出生整個的植物故。或有疑密宗秘密之義,謂佛教是慈悲普度平等博愛之宗教,何以有秘密行爲,須知密宗並非是“保守秘密”,究其實際,密宗乃是以叁密相應之作用,開發衆生心中之秘密,而使之了達宇宙的真相之“大秘密”也,非謂保守秘密不欲人知也。二教論雲:“所謂秘密、具有二義、一、衆生秘密,二、如來秘密,衆生以無明妄想覆藏本性真覺、故名衆生自秘、應化說法,逗機施教、有不虛故,所以他受用身秘內證而不說,其境也,則等覺希夷,十地絕離,是名如來秘。”蓋衆生自以無始來無明妄想,覆藏本具兩部之佛德,無由窺見無盡藏中之莊嚴寶藏,故佛說華嚴經時,二乘竟如聾如啞,各自退席,亦自秘之類也,而此兩部大法,則非時非器不輕以授人,故于如是煩惱衆生,不輕易曉以兩部大法、實則兩部大法正爲衆生而說,衆生只要具足了接受兩部大法的因緣,便無所謂秘密之有了。

  如果已于密宗稍有認識,第二我當使你們知道密宗的殊勝,以堅固你們對於密宗的信念,六波羅密多經分如來所說正法爲五法藏,一契經,二調伏,叁對法,四般若,五陀羅尼,謂契經如琴,調伏如酪,乃至陀羅尼如醍酬,醍酬之味,乳酪酥中,微妙第一,觀此五味分配之次第,前四者皆爲顯教,後一者獨屬密教,密教之殊勝猶如諸教之醍酬,微妙第一,經中如此贊歎者,不勝枚舉,以下再約舉數端,與諸教相比,從較量中求出密宗的特別殊勝的地方來。

  (一)密宗沒有未法時代。我佛在世時嘗記別教法隆替的時間,謂佛法住世分叁個時間,佛滅後一千年爲,“正法”住世時間,此時衆生,依教修行,自可證果,次一千爲“像法”住世時間,此時衆生,雖有修行之士,證果極難,次一萬年爲“未法”,住世時間,此時衆生,修行者寥寥,教化雖僅存,因世法愈壞,邪見橫生,修且不易,證果更是難說的了。今日去佛二千余年,實已降入未法時代數百年,不特較漢晉之際,邈難企及,即較之唐代學人之根器,亦不免有雲泥之差,大集月藏經雲:“我未法時,億億衆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准是論之,吾人既值今日未法時期,雖遇佛法,亦不能達到我們學佛所要求之目的,使人對于是真正皈依處所的信念,根本發生動搖,至少也有惑疑!然而佛所記別正法、像法、未法者,僅就姿婆教主在姿婆世界所說的教法而言之,若密宗則爲大日如來放秘密法界心殿中爲自內所等流之塵數眷屬,宣說自內所證之秘密法門,金剛薩埵積集之,藏於南天竺鐵塔內,及佛滅後八百余年,龍樹大士入鐵塔內,受灌頂位,親承兩部大法後出塔,密教始流布于姿婆世界,是知密教非娑婆教主所說,而不能落於娑婆教主所記別的正法,像法,未法的範圍內,所以密宗決不受時代的變遷而或有差別,如來亦預知後人不免惑疑,故經軌中特示出未法時代密宗有殊勝之利益,如此者多至不勝枚舉,隨摭一二以爲證明:無量壽儀軌雲:“我爲當來未法雜染世界惡趣衆生,說無量壽如來陀羅尼,修叁密門,證念佛叁昧。”文殊師利根本大教王經雲:“當於未來未法時,用此護持法,擁護國王及國界,令諸有情,皆得安樂。”瑜衹經雲:“若未法世人,長誦此真言,刀兵不能害,水火不焚漂,蓮花金剛手,翼從而侍衛,若誦一百八,能滅百劫罪,若誦一千遍,能成滿意願,若誦一洛叉,得大金剛身,若誦一俱胝,得成遍照尊。”由鑒于如上所引經文,我們可以知道修學密宗的人,在這充滿恐怖的未法時代中,可能達到我們學佛所要求的目的,假使能夠修學密法,雖在未法之世,也容易有果可證,興教大師之言曰:“悉地不揀時,信修之時,即是正法。”可見密法不落時間性的,無論在什麼時代都能證果,我們修學密法的人,明白了上面所引經論,使我們的信念堅固,不要生起一絲一毫的動搖與惑疑。

  (二)成佛迅速。佛果至高無上,證之非易,依顯教修行而求佛果者,須要經過叁無數大劫之長期努力,並且在此中間,多數十進九退,譬如作方裏遊,靠兩條腿,憑你銅筋鐵骨健步如飛的好漢,而勤勞至於摩頂放踵,亦必須經長時期的馳驅,並且中間或因天然之山河障礙,或因人事的變遷,往往不易達到目的地,以密行而求佛果者,即身便可以成佛,如駕駛飛機,翺翔于茫茫無阻的太空,千山萬水,瞬息而至,一字頂輪時處軌雲:“修此叁昧者,現證佛菩提。”法華觀智儀軌雲:“若能依此勝義修,現世得成無上覺。”發菩提心論雲:“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又雲:“惟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說叁摩地法,于諸教中,阕而不書。”

  (叁)能滅定業。經雲:“走業不可轉。”佛說有“叁不能”,第一曰不能轉定業,釋迎所以示現金槍馬麥之難也!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二,而卒不免爲外道所害者,定業不可轉也!推修持密法的人,則無不可轉之定業,亦無不可滅之重罪。大隨求陀羅尼經雲:“由隨求威德,定業不受報,文雲:“一切罪障,定受業報,悉皆消滅。”六字文殊咒經雲:“日日隨心,常誦莫忘,定受業報,亦令消災。”無…

《密宗法語(超一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