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天天天藍(聖印法師)▪P9

  ..續本文上一頁不順心的地方,但他仍然不以爲苦,反而照常感到快樂。他的苦心,可以換來人生真正的快樂。

  比方名人,在開始的時候都要經過困難和惡劣的途徑,而他們都能一一克服,不以爲苦,十年埋頭窗下苦讀,終于一舉成名了。武將親自披甲上陣,不避艱險去殺敵攻城,終能立功異域。這都是先苦而後樂,由苦心得來的快樂。

  世人不加認識,只知貪圖享受快樂終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反而陷入極大痛苦的深淵。

  【前集二0四】

  世人以心肯處爲樂,卻被樂心引在苦處;達士以心拂處爲樂,終爲苦心換得樂來。

  7月26日

  過滿則溢,過剛則折

  當一個人官高祿厚登峰造極的時候,就應當有所准備,萬一有什麼不幸或變故的話,也不至于一蹶而不振。所以,凡事應留余地,就是不爲自身的榮辱打算,也當爲後世子孫的安危著想。

  但是,人多半是在得意時不爲失意時作預先的准備,終至滿盈招禍,等到了窮途末路再後悔就遲了。

  俗語說:“身後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人如果能夠明白這中間的道理,就應當好自爲之,知機善退,才不會招致失敗。

  【前集二0五】

  居盈滿者,如水之將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處危急者,如木之將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7月27日

  冷靜觀人,理智處世

  人在感情沖動的時候,便忘掉了理智的存在,對于判斷事物就免不了發生錯誤,因此必須以冷靜的態度來處理,才可以中正不偏。

  要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情當感,冷心思想。用了這許多的“冷”字,不外是冷靜的去用眼、用耳、用情、用心。冷靜的反面是熱情,熱情並不是壞事,但如果沒有冷靜相對,那熱情一激動,就要壞事了。

  冷靜好比是水,熱情好比是人,以冷靜製住熱情,水火既濟,可以利民而益物,建功而立業。反過來若是熱情沖動,彌漫了理智,就是火水未濟,水與火皆不能當其位,結果是兩敗俱傷。在人事上來說,是既不通情又不達理的。

  【前集二0六】

  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情當感,冷心思想。

  7月28日

  量寬福厚,器小祿薄

  俗語說:“庸人厚福。”其理由是庸人的心地憨直,其性純真,他的心寬而舒暢。至于他待人處世,也少用機巧,所謂不失赤子之心。如能教之以仁愛,則未有不誠心待人的,所以他獲福必厚。天福庸人的道理,即在于此。

  反過來看小人,心地狡詐,行爲奸僞,事事只講利害不講道義。只圖成功,不顧後果,這種人絕不會有福,即或他一時用機謀僥幸成功,但轉眼也會失敗。有時候上天反而還故意使他暫時得志,但在這得意之中,同時給他種下日後悲慘失敗的種子,況且,像這種心地狹小的人,也絕不會成大功、立大業的。

  【前集二0七】

  仁人心地寬舒,便福厚而慶長,事事成個寬舒氣象;鄙夫念頭迫促,便祿薄而澤短,事事得個迫促規模。

  7月29日

  惡不可即就,善不可急親

  在上位的人,聽見了臣下說他人的醜事,不能立刻就聽信。這其間或者是奸人進讒言陷害忠良而假公濟私、公報私仇泄憤的行爲,或者是捏造事實以誣告他人的報複手段。

  同樣的道理,人有向上來報告他人的善行,也不可以馬上就加以信任,因爲這裏面恐怕有心地狹窄的小人,利用機會製造謠言迎合上級,以便于達到他登進享福的不軌企圖。

  【前集二0八】

  聞惡不可就惡,恐爲讒夫泄怒;聞善不可急親,恐引奸人進身。

  7月30日

  燥性偾事,和平徼福

  古語說:“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細。”智圓而行方的人,才有成功的希望,膽大心細的人凡事才不至于失敗。

  如果性燥心粗的人,即使是膽大而不熟考事情的利害成敗,匆忙的去做,結果是不會成功的。

  青年守則上說:“和平爲處世之本。”只有心平氣和,才能待人接物立身處世,並且得到多方面的幫助,事業自然能獲致成功,而福祿自然而然降集在他的身上了。

  【前集二0九】

  性燥心粗者,一事無成;心和氣平者,百福自集。

  7月31日

  酷則失善人,濫則招惡友

  待人不要太刻薄,性情刻薄的人,一定不會有待人有恩,居上位者對部下刻薄無比,則部下紛紛背叛,勢難常久。父子兄弟之間,如太刻薄,則骨肉相殘導致家庭破敗。

  刻薄的起因是吝薔自私,是物欲埋沒了良知,漸漸的習而成性,養成刻薄無情的行爲。所以,要不刻薄,首先得要鏟除自私的觀念。

  古語說:“益者叁友,損者叁友。”交友是不可不加選擇與分別的,朋友也有好的,也有壞的。常言說:“絕無益之朋,交有德之友。”只要不去濫交朋友,就不會招到禍患。交朋友要站在道義的立場,互相幫助增進交誼,如果基于利祿的結合,那就是酒肉朋友,在你有錢有勢的時候,他們如蚊蠅之逐臭蜂湧而來,當你金盡勢衰的時候,他們就掉頭不顧而去,這樣的朋友,還不如早早斷絕來往爲妙。

  【前集二一0】

  用人不宜刻,刻則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濫,濫則貢謏者來。

  8月1日

  急處站穩高處看准,危險境地早日回頭

  在風強而急的時候,必須要有力,才站得穩腳步;在洪流巨濤當中,必須靠全身用力,才能經得起考驗。性路崎岖不平,如果我們對于應對事物沒有飽嘗世故的經驗,很容易被那驚濤駭浪糾纏著而不得脫身。

  花街柳巷中過活的人,日子久了便被花香柳豔的脂粉香氣所迷,如果不能睜大眼,就被情纏綿不得解脫,往往蕩産亡身至死而不悟。此時此地如能把標准提高一點,選擇適當,心情清醒一下,在這理欲交關的當兒,就能得到退步抽身的機會。

  古語說:“憂危啓聖智,厄傑見人傑。”君子處于危險而能及早回頭,及時醒悟,則不但消災遠禍趨吉而避凶,並且越能在憂危困厄的時候,顯露出聖賢豪傑的本色。

  【前集二一一】

  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花濃柳豔處,要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要回頭得早。

  8月2日

  和衷以濟節義,謙德以承功名

  有節義心的人,他的氣質強正剛直,性情也就容易傾向激烈。剛直固然是他的長處,激烈卻是他的短處。爲了去其長而補其短,平素就要養成溫和的心情去待人處世,調和激烈的性情,才能與世無爭,無有後患。

  古詩有雲:“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這是說功業盛大的人容易招人嫉妒,所以必須處世謙恭和藹,做事以禮讓爲先,這樣不但可以杜塞嫉妒之門,還可以永久維持功業。

  【前集二一二】

  節義之人濟以和衷,才不啓忿爭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謙德,才不開嫉妒之門。

  8月3日

  居官有節度,鄉居敦舊交

  做官的人不但處理公文要公正嚴明,在平日私人的書信之間,也要相當節製。凡事不可以等閑視之,隨意的處置。不可使他人輕易的知道你的弱點,這樣就不會給小人觊觎與幸進的機會。等到辭官不作,回歸故鄉,要把一切宦場的習慣與威嚴一一去掉,不可以再擺官架子,這樣舊日的親友鄉鄰才都願和你接近,敦睦舊誼,和合鄉裏。

  公私分明,做事光明正大,自然可以阻止黑暗邪惡;做人不自視太高或是妄自尊大,自然就不會招怨與受謗。

  【前集二一叁】

  士大夫居官,不可竿牍無節,要使人難見,以杜幸端;居鄉,不可崖岸太高,要使人易見,以敦舊好。

  8月4日

  事上敬謹,待下寬仁

  

  敬畏大人就是對上服從。今世能夠居于高位,他的道德學問必定超人一等,否則政府也絕不會用他主持國家大計,人民也不會推選他。下對上如果表示服從,則命令便算有效的成功。一般人民、下級幹部也都能循規蹈矩,勤勉工作而無放縱感情、安逸、偷閑的習性,于是國富民康,國家的一切政治均上軌道,這樣的國家一定是富強康樂的國家。

  孟子說:“民爲貴,君爲輕。”就是一切政事以民爲本,小民是可敬畏,“畏”的意思是親近人民而不欺侮人民。事事能以民意爲依歸,就不會有豪橫專製之名産生了。今天的極權政治與民主政治的區別,其實也就在于能不能畏民而已。

  【前集二一四】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則無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則無豪橫之石。

  8月5日

  處逆境時比于下,心怠荒時思于上

  俗語說:“天下不如意事 十常八九。”萬事不能盡如人意,不可隨自己的意思任意而爲。

  遭遇了困難他絕不悲觀想想一想世間還有不如我的人,我現在還是很幸福的,則自然心安理得,不怨天尤人了。

  當我心中起了怠惰的觀念,不願工作的時候,便想一想世間勝過我的人太多 ,人家尚且勤勉不辍,我又何能後人?于是,怠惰的心理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前集二一五】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則怨尤自消;心稍怠荒,便思勝似我的人,則精神自奮。

  8月6日

  不輕諾、不生嗔、不多事、不倦怠

  心在歡喜的時候,乘著一時喜悅的激動,就不考慮一件事的善惡,而輕易答應他人的請求。但等到答應以後,事情要辦的時候便發生困難了。這就失信于人,招致後悔。所以,我們不可輕易答應人家的請求,一經答應則要實行辦到。但這必須在承諾一件事之先,要仔細考慮這件事情的善惡與後果,能否實行。

  其次,在喝酒喝醉了的時候,不可隨意動怒,動怒是最慎重的事。特別是在酒醉之後,心容易激動,一旦發怒就不可收拾,結果“敗事有余,成事不足”。

  再其次,不可乘著一時的高興而多事,等高興過了必然産生厭倦而不成功,有始無終。所以,當我們感情與平常不同的時候,就要多加注意,不可隨意答應別人的事情,更不可任性處理事情,多管閑事,以免招致後悔與失敗。

  【前集二一六】

  不可乘喜而輕諾,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困倦而鮮終。

  8月7日

  讀書讀到樂處,觀物觀入化境

  書是用文字表現思想的東西,書裏面的文字是思想的符號。因此善于讀書的人,能夠熟讀玩味的理解其中的思想。書讀到妙處,不禁的手舞足蹈起來。這…

《天天天藍(聖印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