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講話(南亭老和尚)▪P14

  ..續本文上一頁我們爲貪瞋癡愛,喜怒哀樂,把自己的心,搞得昏天黑地,糊裏糊塗,變成一片黑暗,永遠與光明不能接近。現在將一句阿彌陀佛,拴住了心猿意馬,不管日裏、夜裏,行也阿彌陀,住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臥也阿彌陀,如貓子看老鼠,一息不能松懈;如母雞孵卵,一刻不能讓他離開溫暖。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將這一顆紛紛擾擾的心,使他澄清下來。水澄靜下來便有光,心澄靜下來更有光。我們的心變成一片光明,就能和阿彌陀佛的光明,光光相接。如這一盞燈的光,和那一盞燈的光一樣,兩盞燈的光,可以能渾融一氣。念佛的人念到一心不亂,整個兒的身心都化成一片光明,自然感動阿彌陀佛親來接引。所以阿彌陀經上說: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

  其人,是指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的人。臨命終時,這一位念佛的人,他的生命將要終了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衆,就分明顯現在這念佛人的面前來接引他。諸聖衆就是極樂世界的諸大菩薩,或大阿羅漢。

  人們在一生數十年的光陰中,在行爲上有純粹是善的,也有純粹是惡的,也有善惡相雜的,善善惡惡,極複雜而不可指陳。古人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們在身體健康的時候,誰也顧慮不到死的一著。及至由老而病,醫藥無效,自知必死的時候,則萬念俱灰。而良心發現,一生的善惡行爲,一幕一幕的都在心上打轉,這時就要看你的善惡業力如何?如善的業力大而且成熟,那末!就隨善的業力,投生善道;如果惡的業力大而且成熟,那末!就隨惡的業力往生惡道。善道則天道、修羅道、人道;惡道則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都如男人生平愛好女色,並且在這上頭造了不少的罪惡,臨命終時,你就看見如花似玉,國色天香的女人。因爲你生平愛好女人,這時一念好色心動,剎那間就隨他而去。爲什麼這樣呢?因爲你心心念念,只有女人,一切唯心所現,而你這好色的業力強盛,所以臨終不期然而然的現前,投你所好,你安得不跟住他跑呢?既去了以後,可不是美女,而是鐵床銅柱,讓你臥鐵床,抱銅柱,這叫做隨業往生。

  念佛的人,身心清淨,心心念念,祇有阿彌陀佛,所謂眼見阿彌陀,耳聞阿彌陀,無處不是阿彌陀。因爲念佛的力量強,即使未學佛以前,有許多殺盜淫妄的惡業,以常久念佛的緣故,這股力量,能壓製那股力量不發生作用。所以臨命終時,佛念強盛,再加以他人幫助念佛,聲聲給你提醒;或再供養佛像,佛像莊嚴,也能吸住你的念力。所以一口氣斷了以後,性靈就隨佛光而去上,這叫做帶業往生。這裏面如加以分析,還有自力他力的不同,自己精進念佛,使之成熟,是自力;阿彌陀佛與諸聖衆,親來接引,是他力。他力就是佛力。佛教裏修禅定修止觀,都是靠自己的力,唯有念阿彌陀佛,是自他兩力。所以修行的工夫,比較容易成功。楞嚴經上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成佛,這是自力。大本彌陀經上,法藏比丘曾經發願說:我作佛時,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有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願生我剎,臨壽終時,我與大衆,現其人前。這就是他力。然而憑著自力,和阿彌陀佛的接引力,接引到什麼地方去呢?所以彌陀經上又說: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是人,還是指那念佛的人。終時,就是身上的暖氣,逐漸冷下去,神識將離開軀殼的時候。心不顛倒者,因爲一心不亂,所以不再顛倒。即得往生,即得,言其很快,往者去也。生,就是托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是去托生的地方。

  顛倒者,事不順理,名曰顛倒;心理上的思想不正,也叫做顛倒。一個人在平常的時候,不修禅定,又不肯念佛,每日終朝,皆隨順貪瞋癡愛打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亂。一到了將死的時候,夫妻兒女的愛情放不下,舍不得自己掙下來的財産。假如沒有夫妻兒女,窮得不堪,那景像更覺得淒慘。所以任何人到了這最後一著,都是手忙腳亂,生平所作的善善惡惡,一齊現前,心神惶怖,如果應當入地獄的,他把刀山劍樹,看作花園。應當墮落畜生的,他把驢胎馬腹,認爲很好的住宅。即使善業力大,轉生人道、天道,還是離不開生死輪轉的痛苦。這都是事理顛倒的表現。

  至于念佛的人,已將夫妻兒女,看得如幻如化。貧窮的人,更是一無牽挂。因爲念佛的工夫得力,臨終一心在定,心目中所想所見的,唯有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的微妙而偉大的莊嚴。再加上阿彌陀佛與諸聖衆,顯現在這念佛人的面前。這念佛的人,當然就跟阿彌陀佛的光明,一剎那間,往生西方。由于不可思議的念佛力量,托生在蓮花中,花開的時候,自然化生而成人形,因爲不是血肉身,所以也不需要喂養,馬上可以見阿彌陀佛,與文殊、觀音、大勢至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常聞佛法,悟無生忍,再回到這世界來,廣化衆生。各位看!這是多麼理想的一個樂園。

  各位聽衆!上期講的是:信願行叁個條件中的一個行字。行,就是腳踏實地的去做,這做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老老實實,念一句阿彌陀佛。經上雖然有若一日至七日的規定,我們盡可每日念佛,作爲恒課。古人說:多念一句佛,少說一句話,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印光老法師也常教人老實念佛。人們如果終身牢牢記住這一句阿彌陀佛,常常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以佛心爲心,以佛的行爲爲行爲,保管你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在這裏我可說個故事給大家聽聽:我二十五歲在安徽安慶,佛教學校上學。那學校董事會裏有一位董事徐平軒居士。徐居士的母親,是一位虔誠而念佛的信徒。那是民國十叁年的事吧,十叁年的秋八月,徐老太太,僅有一點小病,很安詳的念佛而終。這消息一經傳出,四方八面的親友,都來行禮吊慰。可是從四方八面來的親友,見面的時候,都不約而同的說:奇怪啊!我在路上向這裏走來的時候,嗅到很濃烈的檀香味,同時還聽到隱隱約約的音樂聲,大家都很驚奇!徐居士聽到這一番話,對于母親的去世,不但不感覺到悲哀,反而非常之欣慰。因爲人生都有一死,恩愛別離總歸難免。只要死者得到一個好的去處,這是何等的難得。所以徐居士據親友們衆口一詞的傳說,確信這是他母親念阿彌陀佛,得生西方的一個現象,因此心理上得到非常的安慰。我當時還寫了一篇徐平軯太夫人生西記,登在海潮音月刊上。叁十六年,我住在上海老北門的沈香閣,徐居士因事到上海,特別去訪我,還談起此事。如果把淨土宗的書打開來,像往生傳之類,古往今來,因念佛而生西方的男子女人,不知有若幹數呢?

  念佛既然有這樣的把握,而且這是教主釋迦牟尼佛爲我們這末法時代,多障的衆生,開發的一條特殊方便的易行道。所以釋迦世尊,苦口婆心的如阿彌陀經上說: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衆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是利的利,不是財利的利,是便利的利。比方說吧!同樣的一段路程,拿腳跑要一整天,假如坐汽車的話,一兩小時就達到了目的地,汽車不是比兩只腳便利多了嗎?念佛和其他修行的法門,正好象汽車和兩只腳的比喻。所以釋迦世尊,因有此便利,故說此念佛生西方的方法。若有衆生。就是指天下後世的衆生。若有者,是不一定有,也不一定沒有,因爲衆生根機不一。這是就有善根的衆生說:天下後世的衆生,如果聽到我這方便法門,都應當發起願心來,准備生到彼西方極樂世界去。

  然而念阿彌陀佛,何以就比較便利的呢?這有兩個道理:第一,如果學佛的人,都必須把佛教的教理弄通了,你首先要具備國學的根底,還要有錢備辦那許多經書,還要有時間環境的許可,更要有人來教授。修禅定,修密宗,皆要有安靜的處所。試問社會上有幾個人能辦得到。念佛就不須要了,你只要對釋迦牟尼佛說的這方法,確信不疑,不論什麼時候,什麼環境,你有空就念,或者心裏總記住這一句佛號,積久純熟,自能心佛打成一片。

  第二,在這個社會裏想修行,障礙太多了,事業上的鈎心鬥角,一般交際上的應酬,聲色貨利的誘惑,家庭生活的負擔,這許許多多,足以使你忙得透不過氣來。即使你肯修行,也是一曝十寒。所以學佛的人盡可多,成功的人可太少了,要想成佛,那就更難了。如果因念佛而生到西方,可以與諸上善人,日夕相處,沒有這世界上那許多的障礙,精進純一,自然就容易成佛了。

  假如有人問,這世界上如果人人都念佛生西,那豈不是絕滅了人種嗎?這一疑問,似乎是很有道理,其實是杞人憂天之談。因爲人類都是貪圖著眼前的快樂,不見得每一個人都肯信仰的;無快樂可貪而貧窮不堪的人,終朝爲衣食奔走,爲生活的壓迫,已經透不過氣來了,又有什麼興趣來學佛。佛教徒舌蔽唇焦,也只想在千萬人中撈救一二;而貧富的階層中肯學佛而念佛的人,也只是千萬中一二而已。我也可以問:這世界上究竟有什麼可貪戀的呢?刀兵、水火、臺風、地震、水潦、旱荒,哪一年沒有。人事上的紛擾,如奸淫劫盜,爾虞我詐。假如沒有警察的維持,法律的製裁,宗教的感化,那還不等于一個禽獸世界嗎?恐怕連禽獸世界還不如呢!所以釋迦牟尼佛說:「叁界無安,猶如火宅。」假如能夠每一個人都念佛生西方,那是何等的幸事!比方說吧:監獄裏各各都有很好的組織,形成另外一個社會。如果因爲犯人的刑期已滿,不斷的保釋出獄,有沒有人害怕監獄會空無一人,而愁慮囚犯絕種呢?假如有的話,那我們會譏笑這個人是百分之百的傻瓜。然而愁慮這世界上人類絕種的人,不也是一種可憐蟲嗎?更何況學佛的人,不但自己的行爲走上了正軌,同時也影響到他的眷屬親友。而且念佛的人,大多都能見義勇爲,救苦恤貧而熱忱助人。所以念佛的確是一個淨化社會,淨化人心的好方法。名目上是求生西方,但不要誤會他是等死,西方只是念佛的人最後的一個歸宿。比…

《佛說阿彌陀經講話(南亭老和尚)》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