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講話(南亭老和尚)▪P19

  ..續本文上一頁不得而已的一種說法。這又是釋迦世尊,大慈大悲,憐愍我們的苦惱,而賜予我們的一種法布施。

  但是,經文裏面,都是爲稱贊阿彌陀佛,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裏又說:如我今者,稱贊諸佛不可思議功德。這幾句經文,有兩個說法;第一、諸佛的法身,無彼此一異的分別。所以華嚴經上說:「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因此說贊歎諸佛即是贊歎阿彌陀佛。第二、唐朝,玄奘法師,翻譯的阿彌陀經,就是說:如我今者,贊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所以兩個譯本各有不同。其實說阿彌陀佛,就包括了有諸佛在內;說諸佛就包括了有阿彌陀佛在內。如果說:如我今者,稱贊阿彌陀佛,及與諸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那文和義,兩方面,都圓滿無缺了。彌陀經上接著又說:

  彼諸佛等,亦稱贊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衆生濁,能爲甚難箬有之事,能于娑婆國土命濁中,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這意思是說:不祇是我在祇樹園裏,稱贊彼阿彌陀佛,及六方諸佛不可思議的功德;彼諸佛及阿彌陀佛,也各各在他的本國,稱贊我釋迦牟尼佛,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啊!他們各各在他的本國,而作是言,說:釋迦牟尼佛,他有偉大的堅忍力,他能做出很難而希有的舉動。爲什麼說他甚難,爲什麼說他希有,因爲娑婆世界,是一個五濁惡世,他居然能在這備具五種濁惡的娑婆國土,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真是難得!真是希有!

  這一段經文,要分叁點來說明:第一、諸佛之所稱贊釋迦牟尼佛的功德,不是佛身的相好,也不是地面上的莊嚴,而是稱贊釋迦牟尼佛,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偉大精神。因爲娑婆世界,人多弊惡,剛強難化,沒有強大而堅忍的毅力,絕對不能在這五濁具備的國土裏,修行成佛,所以值得稱頌,值得贊揚。

  第二、諸佛贊歎釋迦世尊的話,乃出之于釋迦世尊之口,是不是世尊的僞托,僞托諸佛的贊語,來裝點自己的門面。關于這一點,古人說得好,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君子的胸襟,小人且不得而知,而況于十號具足的大覺世尊呢?我們是具有煩惱的苦惱子,隔了一道牆,耳朵聽不到牆外的聲音;隔了一層薄紙,眼睛看不到紙下面是什麼。娑婆以外的,六方世界,那些世界的諸佛,他們說話的聲音,我們有什麼方法能聽到?他們的色身相好,我們有什麼方法能見到?釋迦世尊,澈悟了諸法的底源,洞見十方世界。他的佛眼,山河不能障礙;他的天耳,千裏萬裏不能減少他的聽聞。圓覺經上說:叁千大千世界以外下一滴子雨,都能知其頭數。金剛經上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然而佛之所以自引諸佛的贊詞,他深信在會的弟子們,對他的信仰,是堅定不移。同時也爲的是,天下後世的衆生,因爲他的稱贊阿彌陀佛,是阿彌陀經的上半部。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囑咐他們的弟子們,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也正是指的彌陀經的上半部。贊揚他所說的法,「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正是因爲他在娑婆世界的說法之難而給予他的幫助。這裏正是贊揚他在娑婆世界的成佛之難。釋迦世尊,引用他們的贊語,好象是對天下後世的衆生,更多了一重保證。這是釋迦世尊的再四叮咛,多方的誨誘。他的恩德,真是超過于我們的慈母,值得我們的感激。

  第叁、這段經文裏面,有好幾個專門名詞,須要一一解釋:第一、釋迦牟尼。釋迦牟尼譯成國語是能仁寂默。能者,佛有曲順衆生機宜的善巧方便之能。因此,他對衆生有極大的恩德,所以又稱爲仁。這在佛教的術語,叫做大悲利物。寂默者,佛、雖然終日忙著度衆生而不斷的在動,然而他的內心,卻澄靜得如止水一樣,湛湛忘言,離諸戲論。這在佛教的術語,叫大智冥理。金剛經上說:「滅度一切衆生已,而無有一衆生實滅度者」。佛世尊的度生工作,都是坐水月道場,作空花佛事,等于無所爲而爲,所以叫做能仁寂默。第二、娑婆。依佛的說法,是虛空無盡,虛空無盡故,則世界無盡,世界無盡故,則國土無盡。這無盡的世界中,每一世界,包含了有一百億個太陽系,這在科學昌明的今日,早經有了證明而不是神話,我們所在的世界,祇是百億太陽系當中的一個。而整個的百億太陽系,才是真正的一個世界。那末!與我們現在所居的太陽系有連帶關系的那許多太陽系,他的名字叫做娑婆世界。娑婆譯成國語叫堪忍,堪忍,也就是能忍。因爲我們這個世界,有成住壞空的變化,人有生老病死的無常。而衆生們偏偏貪著妻子,戀著家庭,刀兵水火,風災、震災,常常予我們最大的打擊,我們卻都能忍受,不想方法出離。所以佛認爲我們是最可憐愍者,而爲我們這世界,定一個名字叫娑婆。

  各位聽衆!上期講的一段經文裏,有釋迦牟尼、娑婆、五濁惡世的叁個名詞,第一、第二的兩個已經解釋過了。今天解釋第叁個五濁惡世的名詞:

  什麼叫做五濁呢?經上已經告訴過我們是:劫濁、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命濁。

  現在先講一個濁字。濁者渾濁。譬如一缸清水,晶瑩澄澈,上下透明,假如有人伏在缸的上面的話,他的頭面很明白的映現在水裏。如果我們拿一堆泥土,放進這清水裏,再用一根棒,在水裏亂攪一陣。那水的清潔,頓時就失去,不能再映現出人的頭面來了,這叫渾濁。

  劫濁的劫,印度話叫劫波,譯成國語叫時分,也就是時間。劫濁,就是一個渾濁的時間。所以劫濁是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命濁的綜合。由于見,煩惱,衆生,命,的四種濁,交湊在一起,昏亂複雜,使這一世界有一個很長時期的不清淨,所以叫做劫濁。

  佛學裏面講的世界,是指叁千大千世界而言。叁千大千世界之中,包括了一百億個太陽系,我們腳下的這一地球,祇是百億分中之一個,真是渺小得可憐。而且這一百億個太陽系是同一命運。據佛學上說:這一世界,有成住壞空的四個中劫,合成一個大劫。而每一個中劫是以二十個小劫爲他的基數。每一個小劫是以一個增減爲標准。一個增減的算法是:假定全世界人的壽命,平均是十歲,每過一百年增一歲,也就是全世界的人壽平均是十一歲。像這樣每一百年增一歲,增加到全世界人壽的平均數,爲八萬四千歲,就不會再增了。人壽八萬四千歲的時間,也祇是一百年。過了這一百年就減一歲,如是每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就不會再減下去了。如是一增一減名爲一小劫。這世界的構成,須要二十個增減的時間。成功以後,供給人類和其他的生物居住,也有二十個增減的時間。過了這二十個增滅,就進入壞劫,壞劫中或以大火,或以大水,或以大風,也須要二十個增減的時間,才能壞盡,然後進入于空。空劫的時間,照樣是二十增減。然後這世界又漸漸的合成。如是世界的成住壞空,是循環不息,永遠不會停止。這是衆生的業力,絕對沒有一個創造的人在創造它。因爲物理學上是:能生他者必由他生,如人由父母而生,父母又有他的父母。而且事物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都如鋼骨水泥在我們認爲是最堅固的,可是若幹年以後,他的堅固力過去,終究是會壞的。所以這世界的成壞,是因果相生的原理在支配,別的沒有什麼力量來能支配他的。然而什麼時候才是進入劫濁的時期呢?這在住劫的二十個增減中,每一個減劫,減到人壽平均二萬歲時,進入劫濁。

  第二、再說見濁。見,就是見解,換句話說,就是思想學說。在佛學上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些名詞很費解,我不想講下去。我就以眼前的話來談吧:都如哲學上的一元論、二元論,宗教家的有神論、無神論、一神論,多神論,這都是邊見。這些邊見,除開無神論而外,祇是在學問上起了許多的爭執,于人類無多大的害處。至于無神論那就壞了,無神論的反面就是唯物論。科學家相信物質萬能,發展的結果,是造了許多殺人的利器。共産主義者,否認了神的存在,信仰了人和物質的萬能,乃利用新的武器和人海戰術,造成全世界的惴惴不安。這都是邊見、邪見的結果,所以叫做見濁。

  第叁、煩惱濁。煩惱濁者,使人心理上昏煩惱亂叫做煩惱。構成這煩惱的是:貪、瞋、癡、慢、疑五個成份。都如個人主義、英雄主義,以至想征服世界,獨霸世界。因爲要達到這目的,不惜殺盡千千萬萬的人,以滿足其私欲。這都是貪瞋癡慢的心理在作祟、在主使。而人與人之間的奸巧欺詐,你爭我奪,使得人與人之間,每一個人都喪失了理智,而以個人、家庭爲前題,這都是叫煩惱濁。所以古人說勞煩我心,不得安甯、熱惱我心,不得清涼;逼惱我心,使我真明不朗,所以叫煩惱。由于貪而感受饑馑;由于瞋,所以感受到刀兵;由于癡,所以感受到病痛。甚至水火風的叁種大災,無非由衆生貪瞋癡感召而來,所以叫做煩惱濁。

  第四、命濁。命者生命,佛學上講,心理與血肉,在一個時間裏,連持在一處,有知覺,能活動,就叫做命。而且這個命,並不是人類的專有品,如馬、牛、羊以至蚊蟲、螞蟻,都有知覺,能活動,這都叫生物或者生命。現在的命濁,且以人而言。人類的最高壽命,可以活到八萬四千歲,減到二萬歲的時候,已經算是短促了,可是自人壽平均二萬歲以後,進入劫濁的時候,人類的貪瞋癡愛,愈過愈利害。殺生、偷盜、邪淫、欺詐、爭奪的惡行爲,也愈過愈多。降至現在,人類的壽命,愈過愈短促,福報也愈過愈薄。莫名其妙的疾病,如血壓高啦、腦溢血啦,什麼癌啦、瘤啦,常常聽到因這些怪病而死的人,越來越多。再加上兵災,以及不可以人力抵抗的許多天災,時時襲擊不幸而生在現在的這些苦惱子。所以叫做命濁。

  第五、衆生濁。衆生的衆是許多的意思,生、就是生命。天上的天衆,人間的人衆、畜生、餓鬼、地獄叁惡道裏有情,都叫衆生。衆生的兩個字,連合起來,就是假借地水火風,許多條件才會有生…

《佛說阿彌陀經講話(南亭老和尚)》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