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比人類福報更大的一種衆生。就是因爲天衆福報大,他們不要日月燈火,自然有光。他們的身體不須要母親懷胎十月,而是化生。他們生活所不可缺少的衣服飲食住處,是自然而有,而且精妙無比。我們經常贊歎富貴人家住宅裏的陳設,稱他有如天堂,就是受的這個影響。
佛教裏講天,有叁界二十八重天: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欲界六天中的第二天,名叫忉利天,居須彌山之頂。忉利,譯成國語爲叁十叁。因爲本天的構成,是當中一天,四方各八天,合起來爲叁十叁天,就平而講的。四方的叁十二天,受著居中一天的管束。釋提桓因,便是居中一天的天主,他有此福德,堪能作本天的天主,所以叫能天主。這位天主過去因信佛修福德,而感受到現在的福報,所以永遠是佛教弟子,受佛教化,擁護佛教,大小乘多數的經典裏面,都有他在座。
無量諸天,當然是指忉利天以外的諸天,大衆是指天衆以外的人衆,或阿修羅衆,甚至連地獄、餓鬼、畜生,叁惡道的衆生,都在佛光照燭之中,所以說無量諸天大衆俱。以上對于彌陀法會上的聽衆,已經講完了。以下就講到西方極樂世界,和那世界裏的教主,以及人民的情形了。經上說: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
爾時,就是那個時候。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告者告訴。長老是年高有德的尊稱。舍利弗,就是十六位尊者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當大小乘諸大阿羅漢,諸大菩薩,以及無量諸天大衆,齊集在祇樹給孤獨園,聽佛說法的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看到大衆雲集,由大悲心的策動,不等待任何人的請求,自動的要將這持名念佛,得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法門,傳流給天下後世的苦惱衆生,所以直接召呼舍利弗的名字,而告以以下的話。然而爲什麼祇召呼舍利弗一個人呢?因爲他在大阿羅漢中,是資格最老的一個,而且他是智慧第一。持名念佛,得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法門,非大智慧不能信仰。同時召呼了他一個人,在會大衆,當然都可以聽到的。以下是釋迦世尊的話,請各位注意!經上說: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是,是指我們這世界。西方,站在我們這世界,向太陽落的方向看去,那便是西方。過是經過,億,假定十萬爲億、一億、十億百億,一直數到十萬億,這是很大的一個數目。佛土,是佛都有他說法的地方,等于他的教區,那個教區範圍以內,便是佛的依報國土。有世界的世界,世謂時間,界謂空間,有時間上累積起來的曆史;有空間所容納的山河大地,便成爲一個世界。極樂者,是極其快樂,而沒有苦惱。連貫起來說:就是從我們這世界,向西方走去,經過十萬億佛國土,另外有個世界,名字叫極樂世界。釋迦世尊接著說: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其土,就是指那個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裏有一尊佛,名號叫做阿彌陀,即今仍然住在世界上,常常說法,教化他的弟子們。
阿彌陀這個佛名,應該怎樣講,在後面經文裏面有解釋,暫時把他放下來不講。據下文說:阿彌陀佛,成佛以來,于今十劫,這裏說他即今猶在說法,足見這是現在的活佛,而不是過去的古佛,可見阿彌陀佛壽命之長,是無可比擬,這是應先行告訴各位的。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爲極樂?其國衆生,無有衆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釋迦世尊又召呼舍利弗而告訴他說:舍利弗!那位阿彌陀佛的國土,爲什麼緣故叫極樂呢?不等待舍利弗的開口便自己答複這問題說:其國衆生,無有衆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這是釋迦世尊,對于前面提出來的極樂世界的名字,以自問自答的方式加以解釋。我們要了解極樂世界的衆生,爲什麼但有享受快樂的份兒,而無一點苦惱,必得要先行知道我們這世界的衆生,所受的是些什麼,而後才能充分明白極樂世界的極樂,是值得我們仰慕和響往,也才能對念佛求生極樂世界的法門生起信心來。
苦樂是相對的,有苦就有樂,有樂就有苦,而且苦惱的環境過去了,那便是快樂;快樂的環境過去了,那便是苦惱。極樂世界的樂,是沒有苦惱與他相對。是永遠的快樂,所以稱他爲極樂。我們這個世界呢!通常人都這樣說:喜怒哀樂,每個人的一生,不知要經過多少次數。那末,這個所謂喜樂的環境,是短時間的,既有瞋怒與悲哀和他相對,即使有短時間的快樂,決不是絕對的快樂,甚至快樂反而是苦惱的根苗。何況每一個人都有生苦、病苦、老苦、死苦、恩愛分離的苦、怨家相逢的苦、所求不得的苦,因有這血肉身軀所發生的其他諸苦。我們要平心靜氣,詳細的把我們一個人的一生,檢討一下。由呱呱墮地,上學讀書,成家立業,擠進社會去,爲一人或一家謀取生活,所受的苦惱。由少壯至老死,生活的過程中,所受的千變萬化,一如驚濤駭浪,層出不窮的打擊,內心上與身體上,所感受的苦惱,惟有自己知道,而且是不可以數計的。假如不講道德,造下了殺盜淫妄的罪惡,以佛教的因果律來說,還要墮落畜生、餓鬼、地獄裏去,受刀砧烹割,長劫饑餓,一日一夜,萬死萬生的大痛苦。眼前這世界,蠻爭觸鬥,幾時方休,這也是鐵的證據。所以依佛教來說,這世界,但有諸苦,無有一樂。因此釋迦世尊,憐愍我們的苦惱,賜予我們這念佛生西,離苦得樂的好方法。
各位聽衆,上面釋迦世尊將極樂世界,爲什麼叫做極樂,已經簡單的解釋過。也就是說,那個世界的衆生,惟有享受快樂,沒有一切的苦惱,所以叫做極樂。我們知道,人類最低的要求,惟有生存,生存的條件在未完備的時候,要求其完備;既完備了以後,還要求其有多余,更要求精,求美。可是所有的人類,都望這同一方向走的話,就要構成生存競爭的局面。大家起了競爭,則世界演變成個什麼世界,則今日世界的局面,就是一個鐵的證據。釋迦牟尼佛,深知這個世界上的物質是有盡的,而人類的欲望是無窮的。以無窮的欲望來分配這有盡的物質,安得不構成流血的戰爭,反使人類的本身,搞得傾家蕩産,妻離子散,受苦無窮。這都是不知在根本上著眼,所以求進反退,求樂反苦,都是望相反的方向走去,實在愚癡得可憐。釋迦世尊,有鑒于此,因而爲我們另辟一條蹊徑,教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末!西方極樂世界,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好法呢?以下分四點來說明,第一說極樂世界的欄網行樹。經上說: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
釋迦牟尼佛,又呼舍利弗而告訴他說:極樂世界僅就地面上的莊嚴來說,簡直美妙無比。舍利弗!你看吧!欄楯圍繞于樹外,羅網覆于樹上,一重一重的互相間隔,計有七重。而且樹木皆排列成行,羅網皆金銀珠寶所構成,層層相間,既整齊,又美觀。
什麼叫做欄楯呢?這等于我們走廊上的欄杆,橫的是欄,豎的是楯。欄楯羅網,都是用于保護花木的。然而極樂世界,雖然沒有牛羊的踐踏,頑童的破壞,而阿彌陀佛,萬行功德之所莊嚴,福報之所感召,欄楯羅網,是應有的點綴。
如瑞相經上說:「無量寶網,皆以金縷珍珠,百千雜寶,莊嚴校飾,周匝四面,垂以寶鈴,光色華輝,羅覆樹林。」大本彌陀經上說:「其網柔軟,如兜羅綿。」可見這些莊嚴,都不是世間寶物,必須人工雕琢,矯揉造作的虛僞裝飾。經上又說:
是故彼國,名爲極樂。
因爲有這許多寶樹,寶網,寶欄楯的莊嚴,比較我們這個世界,無非是泥土沙石,荊棘蓬蒿,不成個式樣,所以叫做極樂。
向下第二點是池閣蓮華,這裏包括了水池、寶階、樓閣、蓮華的四種。現在講第一的寶池。經上說: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
釋迦世尊,又召呼舍利弗,接著上文告訴他說:舍利弗,極樂國土裏,不但陸地上有欄網行樹的莊嚴,就是池水的莊嚴,也是勝妙無比。你看吧!七寶所成的池,儲滿了具備八種功德的水,水底皆是金沙,而不是泥土。
此方水池,如荷花池、遊泳池,多爲土石所築成,數目很少,範圍也小。極樂世界的水池是用金、銀、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瑪瑙等七寶所建築。大本彌陀經上說:內外左右,有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叁十,乃至百千由旬猶如大海;一寶、二寶,乃至七寶所共合成。可見極樂世界的花池、浴池,遍地都是,而且大小不等,大的竟大到如海一樣。
水有八種的好處,所以叫八功德水。八功德是:一、澄淨,澄渟潔淨,沒有汙濁垢穢。二、清冷,清湛涼冷,沒有煩熱。叁、甘美,水性甘甜,具無上味。四、輕軟,水質輕揚柔軟,可上可下。五、潤澤,津潤滑澤,毫不枯澀。六、安和,安靜和緩,沒有沖激泛漲的禍害。七、除饑渴,水力充分,不僅是止渴而已,且能療濟饑餓。八、長養諸根,諸根是指我們的身體,此水能增長養育我們的全身,使他潤澤康健。以下講到第二第叁寶階樓閣。經上說:
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
四邊者,水池的四周,水池四圍的階道,都是金、銀、琉璃、玻璃,四寶之所合成。池階的上面,有天然的樓閣,而樓閣的質料,並不是土木瓦石,而是金銀等七種珍寶之所砌就。
階,是一級一級的,借以入池出池的斜坡。道,是由此處到彼處的道路。階道之余的平地,則有樓閣。房屋有了兩重以上就叫做樓,屋的四角飛起叫做閣。大本彌陀經上說:阿彌陀佛,講堂精舍,宮殿樓閣,皆以七寶,勝于此界第六天上,天帝所居,百千萬倍。菩薩所居,亦複如是。諸天及人,宮宇樓閣,稱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以一寶二寶,至無量寶。足見極樂世界連人民所居的樓閣,皆是衆寶所成。我們這世界,除開達官貴人,富商大賈,所住的房子,或者有亭園樓閣之美。其余如農夫,窮人所居的都是荜門蓬戶,陰暗潮濕,臭穢不堪,那裏能如極樂世界的平等呢?以下第四說到蓮華。經上說…
《佛說阿彌陀經講話(南亭老和尚)》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