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童蒙止觀講記(悲華禅師)▪P43

  ..續本文上一頁 我們作好這樣的發心,進入今天的講題。

   今天我們是第十講,第十講承前面已經講到善根發相第七。善根發相有兩種,一種是外善根發相,一種是內善根發相。那麼講到內善根發相就是所謂種種禅定法門的善根開發,分爲叁種意思,第一種意思講明白善根發相一共有五種善根發相,這個已經講完了。今天講第二種,第二種講的是如何分別真僞。第叁者講的是明白如何用止觀來長養諸種善根。我們今天講第二種如何辨別真僞。我們先看下原文。

   “二辨別真僞。有二。一者辨邪僞禅發相。行者若發如上諸禅時。隨因所發之法或身搔動。或時身重如物鎮壓。或時身輕欲飛。或時如縛。或時逶迤垂熟。或時煎寒。或時壯熱。或見種種異境界。或時其心闇蔽。或時起諸惡覺。或時念外散亂諸雜善事。或時歡喜躁動。或時憂愁悲思。或時惡觸身毛驚豎。或時大樂昏醉。如是種種邪法。與禅俱發。名爲邪僞。此之邪定若人愛著。即與九十五種鬼神法相應。多好失心顛狂。或時諸鬼神等知人念著其法。即加勢力令發諸邪定。邪智辨才神通感動世人。凡愚見者謂得道果皆悉信伏。而其內心顛倒專行鬼法惑亂世間。是人命終永不值佛。還墮鬼神道中。若坐時多行惡法。即墮地獄。行者修止觀時。若證如是等禅有此諸邪僞相。當即卻之。”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如何辨別真僞可以分兩大點來說。首先要辨別哪些是僞禅,何謂真禅。先講何謂僞禅,僞禅就是說種種現象,雖然種種神奇,但是不是我們真正要修的禅定。很顯然,修禅去辨別這些非常非常之重要。根據我們剛才所讀的就知道,如果不加辯別的話,胡亂行持,念著不舍,那就是墮入鬼神惡道之中的果報,心性诳亂,失去正法。所以不可不仔細辯查。是什麼樣的一種邪僞之相呢?所謂邪僞者,就是說看起來好象是那麼一回事,但實際上不是,而且還是偏邪,名爲邪僞。講到這個邪僞禅發相,就是前面所說的,在修行止觀的過程當中出現的象前面所說的善根發相的時候,隨因其所發之法而感覺到,或者身體騷動;或者感覺身體很重,就象被物體所重壓著鎮壓著;或者感覺到有時身體輕飄飄的,好象要飛起來一樣;或者這個時候感覺到捆綁了一樣。或者感覺到逶迤垂熟,逶迤就是精禅衰退的樣子,垂熟就是頭低著好象無精打采一樣。“或時煎寒”,發冷,一陣陣的。“或時壯熱”,壯熱就是非常地熱。“或見種種異境界”,或見種種稀奇古怪的境界,種種異境界。或者有時候感覺他的心非常的暗蔽,什麼都好象不能明白,整個人迷迷糊糊的,昏昏暗暗。或者這個時候起種種惡覺觀,感覺很不好,就象有的人說的,我一邊念佛一邊生起這種惡念。或者這個時候感覺念頭不斷地向外攀緣散亂,散亂在種種這些繁雜的雜事上,雖然他也在想明天我要不要去放生呢,放生是放多少條呢等等,這些都是繁亂的善事,但是心念這個時候是外散,不能控製。“或時歡喜躁動”,有的時候歡喜,很高興,所謂的興奮,這時候是躁動不安的狀態,失去這種甯靜。或者這個時候感覺憂愁思,心裏很憂愁,或者不斷地思索著,引發種種悲情,所謂悲思。或者這個時候可能感覺惡觸身毛驚豎,惡觸就是感覺到這種接觸的感覺很不好,全身的漢毛孔都驚豎起來。“或時大樂昏醉”,大樂昏醉就是這時候他感覺好象非常地殊勝,全身心感覺好象非常地舒服,但是卻是一種昏迷沈醉的感覺,就象喝醉了酒一樣。

   “如是種種邪法。與禅俱發。”在隨著修禅定的時候,前述種種邪法統統暴發出來,這種情況就叫做邪僞,若人執著于此,入此定則名爲邪定,邪定就是他心定在此境界上就稱爲邪定。如果人心生愛著,那就危險了,貪著不舍,覺得這種境界太好了,天天希望進入這種境界,稱此爲善境界並且心生愛著,那麼就會與九十五種鬼神法相應,與鬼神之法相應,迷失正道。大家要注意看這一段。如果對這種境界心生愛著,那麼非常容易跟這些鬼神法相應,爲什麼呢?這個跟鬼神法相應以後,他會失心顛狂,我們平常所說的走火入魔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失心把自已這個正念禅心迷失了,然後表現爲顛表現爲狂。這個時候會有各種各樣的鬼神,因爲這些鬼神有一定的神通,他知道有些人念著他所修的這個邪法,那麼鬼神就會加持你,即所謂加勢力,也就是說鬼神通過與你心性相通增加了你這種貪著邪法的力量,然後讓你開發種種邪定邪智,也有定,智就是慧,但是是邪的,甚至辯才神通,講經說法好象感覺能言善道,好象你也有一些神通,這神通哪裏來的,鬼神加持的緣故,加勢力的緣故。如是內心貪著邪僞禅定而蒙鬼神加持引發的神通,以及種種邪定邪智辯才等等。這樣表面看上去這個人是不能得道了,以此這個人就惑動世人,世間的人凡夫俗子基本上都看外在的這種有沒有靈異之相,我們有很多人在世間法中貪求的也是這些東西,所以說惑動世人,這裏面有很大的欺騙性,也能夠牽動世俗的凡人。凡愚見者,這些凡人俗人愚癡的人見到這個人就會說這個人得到道果了,而且大家都統統地相信他,臣服,所謂皆悉信伏。雖然外在上世人信伏這樣的人,但是這個人其內心實際上是顛倒的。“而其內心顛倒專行鬼法惑亂世間。是人命終永不值佛。還墮鬼神道中。”這個人生前貪著鬼神附以他的神通,行這種鬼法,然後他一上坐一打坐他就來了,就有感覺了,行種種的惡法,這樣的人就會墮入鬼神道中,永遠不能值遇佛陀。如果這樣打坐的時候多行惡法,有句話叫多行惡法必自毖,這種惡業如果很沈重就會墮入到地獄道中。所以說這種法生時就與鬼神爲伍,死後墮入鬼神道中,如果惡業重還會墮入地獄道中。所以說行者修止觀如果證得這樣禅定現象和這樣種種邪僞的禅定相,應當馬上去除之,所謂當即卻之,這個可不是開玩笑的,這不是正道,這點很重要。你看我們前面說種種邪僞禅相的時候,一般用功修行的人,他一邊摸索一邊修行,就象跟著,更何況很多人自已在那裏盲修瞎練,很少在善知識的指導下如理如法地去進行修練,那麼用功人的這種境界也是難免的。實際上我們在正修止觀在用功加功的時候都是真心和妄心交織在一起的,內魔與外魔群起,這時候最關鍵要善加辯別。所以這樣的邪定一旦心生染著,如果不以這個正念分明,稍有不慎,那麼就是天上地下,其害無窮。所以說是毫厘之差,天鑲之別,所以要非常地慎重。象這種邪僞禅定境界非常地繁複,很多,各種現象都有。但是一律不可生愛著之心,有愛著之心就會有如上所說的這種鬼神法,就會著上來。古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枯木彈琴錯謬多,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從這裏面看,更加讓我們堅信學佛學禅的人依止善知識修行有多麼的重要。在沒有真正明白爲什麼修行如何修行之前,修行是一件不重要的事情,這樣勉強地去修行其實也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有時候我們一看到出現這種邪禅邪定的人,感覺好象他就是一個得道人一樣,他充滿了誘惑性,大家皆悉信伏,肯定會依之而學,那這樣的人就會妄言說愚怒癡就是戒定慧,大家經常說的,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等等妖言惑衆之言,以此唯識。其實大家不知道,這些的修行者內心顛倒,可以說是專行鬼法,所謂的看其人堂堂一個道人相,如果你去觀察他的行爲,其實是專行魔道,這樣的人果報非常的不好,墮入魔鬼神道中,不能遇佛,甚至墮入地獄道中。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這個完全是兩條道路,所謂的一迷一悟,絕然不同,一個朝左一個朝右,一個朝上一個朝下,所以這兩個道路想交彙是不可能的,這是越走越遠的,當然就見不到佛了。所以我們一個修禅的人首先要知道,禅定中不管發生什麼樣殊勝境象,皆不可心生貪著,不可尋其法,順其道,愈著愈深,這些沒有用的。可以講,如果魔王專門來破壞修道的人,破損他的道行,那麼這個時候就是魔王大行其道的時候。所以修行者要非常地警惕,于一世境相不可心生貪著,如果心生貪著要馬上去除,去除的方法就是去除內心的貪著,所謂貪著都爲我,若不貪著一切即名善境界。這個要牢牢地記住,怎麼卻之。

   其實我們看前面的種種魔境,無非就是種種令我們感到非常可樂可喜之事,種種讓我們感到恐懼害怕之事,種種讓我們感到不能明了迷醉之事,這些統統是魔境,而其中以顯現種種爲神通爲主要。也就是說,若人貪著神通而修法,以神通爲解脫,那就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人不爲其所動,不爲求神通而解脫,不爲剛才所說的,見好的心生貪愛,見恐懼的不好心生嗔恚心生恐懼,對這種昏迷境界不知不覺境界不樂著,所謂從迷醉鄉中醒來,朗朗正念,這樣就能走在正道上,就會走上一個了解生死圓成佛道的道路。所以修行的人應該端正其心,沈其意,不染不著,不驚不怖,不喜不怒,能夠做到遠離嗔愛二種過失,在其中不生分別,念念無著,念念無生,念念禅喜,念念正覺,那麼必然能夠照破這種邪魔的陰暗,而得到法性的光明,如果産生絲毫的情境染著就會墮落鬼道魔道中去。所以古人有這樣一句話,毫厘系念叁途業因,片語情深萬劫之所,所以聽到這句話應該心生怖畏,不可不小必啊。

   象這樣的情況很多,舉個例子,比如說以前有一個修行的人,他打坐的時候勇猛精進,因爲勇猛精進他很容易就得定,可以他得這個定中他顯現種種境界,比如說大家聽說過的,有一個人說他每當打坐入定的時候就會看到一只大蜘蛛,那只大蜘蛛個子特別大,樣子好象挺有意思的,所以他每一次打坐都會見到這個境界,然後他請問他的師父,他說:師父,我每次打坐都會看到一只很大很大的蜘蛛,他感覺這樣修得挺好的,怎麼會有這樣一個境界,然後師父跟他說,這樣吧,你下次打坐的時候我給你一個毛筆,然後再看到這個蜘蛛你就在他肚皮上打個叉作個記號,然後再看。好了,他就去打坐了,然後一打坐,這個境界真的又現起來了,他說…

《童蒙止觀講記(悲華禅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唐代天臺忏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