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童蒙止觀講記(悲華禅師)▪P9

  ..續本文上一頁此功德,願結衆生叁寶緣,祈請上師常住世,輪回苦海願相隨。

   願我福德日增長,願我業障漸輕微,願我爲道能布施,持戒忍進修定慧。

   願我所行無驕慢,慈悲喜舍利人天,信解行證瑜珈行,回向衆生成佛道!

   彌勒尊佛!謝謝大家!祝大家六時吉祥!早成道業!

  《童蒙止觀》第叁講補充教言

  悲華禅師講

   很多人心裏一直在倒來倒去,一直在矛盾之中,我到底是出家還是不出家?其實倒來倒去還是這樣一個問題,因爲出家有兩意,首先第一個還是爲了解脫自已,對不對,你怎麼解脫自已?離欲則解脫。還有一個出家第二意是爲了住持佛法,普法度衆生,就這兩個意思。所以說女子出家最低限度做到修行解脫她自已,但問題是女人業重,因爲各種緣起的緣故,她這個出家非但沒有好好地解脫自已,還經常給佛門添麻煩,所以說爲什麼遮止,不能輕易地令其出家。一樣地,你出家不是解脫自已,那你出家做什麼?出家來出家去,不出家也好,出來出去最重要的一點還是你能不能遠離這個世間的貪愛,對不對,所以我們今天講外具五緣第二诃欲,這個欲都是外在的欲,對這能不能夠生起正確的知見,自已漸漸地逐步地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呢,所以大家很在乎這些,你若是不在乎這些的話,你就不會在乎去觀察這個上師到底有沒有離欲,在這個問題上怎麼樣怎麼樣,這其實就出于你的這顆心。因爲你自已的心對世欲貪著不舍,然後你自已有沒有真正去反觀自照去忏悔去悟道,結果反過來通地外在的東西去評判。有的人掩蓋了自已內心的這種真實發心,一直在研究佛法教理,你研究那麼多做什麼,對不對?然後研究來研究去,看來看去用來評判用來鑒別,結果越滑越遠。你沒有從先止息自已的煩惱開始修道,沒有走上漸漸離欲的正途,對不對,所以他就不重視戒行的操守,覺得那個東西不重要,然後慢慢地他很容易滑向歧途偏道,因爲邪見如此,夫複可救啊,對不對?所以這有內在的因緣的。所以最近這幾天我們討論大家能認識到這樣一個層面上來嗎?很重要啊,甯可破戒不可破正見;持戒得升天,正見得涅槃啊。涅槃是生死解脫,升天暫時升天也只是的福報而已,福盡還墮,所以正見很重要。所以今天講的诃欲第二實際上是诃欲第一了。所以大家要注意,這要點之要點在于獲得正見,回去要好好想,一定要好好想,不要讓自已的內心被這個欲染所迷惑,因爲人要一個東西的時候,他會找種種的借口,世上的男女大抵如此。說來說去,倒來倒去無非爲了一個東西,對吧,欲心蒙蔽不是一朝一夕啊,能夠真正地認識,能夠真正地看破,所以說今生福緣能不能真正讓你走上修道的路,要看你自已了。首先要獲得正知見,不要因爲自已一時做不到而心生邪念拒絕,或者心生邪染,以邪見來散播,一定要認認真真地去思考,靜靜地坐在那裏反複地把這話提起來思考。前幾天跟大家說了,人生修道是爲什麼?人生爲什麼苦,苦在哪裏?爲什麼會苦?我們人世間所做種種什麼是導致痛苦的因呢?到底什麼東西的積聚使我們痛苦不斷?這世間的因果要吃透,要真正地認識獲正見。那出世間的因果呢,什麼樣才是真正地離苦呢?離欲才叫做真正地離苦,你能不能真正地認識到這一點呢?怎麼樣才能夠獲得離欲的道路呢,所以講到八正道,講到種種修道的正道,六度萬行,這都是一樣的道理,他必須圍繞著這個核心而展開。所以說知道這個核心了知這個正道名爲得正見者,得到這個正見就能夠安康地行走在這個正道之上。一樣的道理,從最初皈依叁寶發心來了解佛教去皈依,到後來去深入地去依止一位善知識去修道,他其實所走過的路程都是一樣的,必須朝著這個方向走才會生起正信,只是不斷地深入的區別罷了。所以大家要知道無始劫來習氣難斷,非一朝一夕所能了知。我們一方面修行要破除知見上的障礙,一方面要慢慢明白爲什麼自已很多行爲不如法會導致我們不能解脫。所以說一邊修這個智慧資糧,一邊要積累福德資糧。福慧雙修,定慧等持,這樣就不會迷失正道。

   我過幾天就要走了,有的人心裏著急,因爲他跟著上師現在很多基本的東西還沒搞懂,心裏又急切,有的修法急切,很珍惜。有的人好象覺得無所謂,這跟他的初發心有關系。不管他怎麼發心,人生時日無多,你每天聽法你都要想到這種機會不會很多,所以天天要無常死想,這個不能斷,你一旦忘記了無常死想,你的道心肯定有偏墮,你肯定會墮落的,這是必墮無疑的。所以說你如果念念不忘無常死想,一心向道,那你不會退墮。那這樣慢慢地善根增長,福德禅定智慧增長,那將遠離世間之貪欲,那你就會獲得清涼解脫。大家好好地去想一想,對欲糾纏不舍很苦很苦的,若人心中淡泊離欲心性平等,那麼解脫就在眼前。今天時間還好,不會太遲,大致地給在家說到這裏。下面的時間我想大家聽得也多,思考的時間少,下面是花一點時間答疑還是就這樣結束呢,我把麥交給管理員吧,大家回去好好地思量思量。

   出家的行爲具備很深的意義,也不是一般說有就有的。這裏大家都知道,我們這裏鼓勵男衆出家,不要說堅決反對,對女衆出家持極爲審慎之態度。對吧,但我們這裏也沒有說強製別人出家,因爲出家不出家也都是個人自願,也沒有說別人非得出家或不出家,這樣講就不對了。大家如果這樣講的話,傳出去我們這個網站就有點冤枉,對吧。七月五號我們的網站剛剛通過備案,我們一位的師兄講他的網站沒有馬上被通過,我們的網站倒是很快就通過了。這個說明什麼呢?說明我們的網站所做的一切,起碼來說也表明了我們已被相關部門認可了。因爲對社會沒有一種危害性能,符合國有的法律,對淨化社會人性起到一種輔助的作用,可以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富強安定團結,所以這樣才會被認可。雖然說過幾天我就會離開這裏一段時間,可能時間很長,也可能不是很長,不是很長起碼也得幾個月,但我們現在都在爲這個做准備。當然走了以後,我們這裏能不能夠有一些真正持有正知正見的道友能夠護持我們這個難得的道場,這個極爲重要。所以大家要愛惜這個家。如果你把這個當作修行之家的話就要守護它。我們建起這個來是不容易的,要珍惜它。今生的法緣本身就很難得,其實這一切本身就掌握在自已的手中,我們要善加利用網絡資源來成全自已。當然不要迷失在網絡中,也不要把網絡當作是洪水猛獸,既然大家是因爲網絡而結的這個緣,那麼網絡必有其價值。世上的一切都從因緣而生,因緣會導向哪裏,這個都不太好說。我們的師兄道友裏面程度也不一,最近這段時間經過提煉信心道心堅固的也不少。然後原先存在的問題因沒有引起重視,沒有消失而顯現出來並出現種種違緣這樣的道友也有,雖然是少數,但是這種力量也不容輕視,不容忽略。所以說如何勸進大家的道心,如何獲得正知見不遭迷失這個極爲重要,始終需要保駕護航。因爲我們太脆弱了,我們的脆弱不是說身心脆弱,而是說我們對于修道和今生的佛緣很脆弱,這是往昔福報不夠的緣故,善根不具足的緣故,我們的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都缺乏。有的人是得到提靠,有一部分的同修說跟著上師修行,他連關心上師有沒有正式講法他都抱一種無所謂的態度,這樣的同修也很欠缺,這樣的同修也有啊,他好象處在一種迷迷糊糊的狀態。既然你是來修行的話,上師的法應爲第一寶,如果你說一句話“我的上師說法是真實不虛的”,那麼上師就是真實不虛的,不存在上師的真實不虛的法外面還有另外一個上師,所以你若作另外之想,你不把上師的一切言教視爲對自已的方便教導,不把一切視爲法教,那麼你呢可以說是用兩個頭腦來依止上師修行,這兩個頭腦一正一反要看緣份的,緣份如果朝惡的方面走,那麼你將反其道而行之。我們講《金剛心總持論》的時候講過老來顛倒的公案,大家深入思考爲什麼會老來顛倒呢?這同初發心有關系。所以說你修行能不能把聽到的法從上師身上所感悟到的佛法用來調整自已的內心相續,能不能自淨其意長修忏悔發願,這個極爲重要。大家不要小看這個,有的人對上師說法和聽聞佛法的時候漫不經心,我早就說過,微小之因會構成極劣之果報,以前一直非常貼心極力地提醒你不要忽視這些小因果,這些因果積聚到越來越大的時候,你可能會瞬間蹦潰。所以說有的人之前可能示現爲很有信心,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你的信心很有問題啊,真正的信心是通過如理地依師法聞思修行而增長的,這是唯一之途,除此之外皆是偏道歧途。你跟上師的關系是一種法的關系,也許你是因爲種種因緣而趨入上師法,或者是前世的因緣,或者是今生種種,或者是因爲貪愛,或者是因爲一種情而與上師結緣,但是最終你要知道上師跟你的關系是一種法的關系,所以一切都圍繞著法爲中心而展開。實際上上師跟你的關系是他真正讓你深入理解爲什麼要皈依叁寶,佛法僧叁寶一體不可分割,那麼你在依止上師修法的過程中一定要深深思維爲什麼叫上師叁寶,佛法僧叁寶中以法爲中心,依止上師修行中也是以法爲中心,以師法爲中心,這個是非常非常關鍵之至要。當然不是說我業障這麼重怎麼辦,今天晚上就提到這點了,這並不是說你馬上就要達到某種境界,而是說你有沒有正知見,甯可破濕羅不可毀正見。這點非常重要啊,因爲持戒得升天,正見得涅槃啊,以前的一位大班智達說的話,大家要深思。這幾天我們不斷深入地用一些師兄道友的公案來關起門來大家來深入地探討,我希望大家能夠真實地認識到這個份上來。所以我昨天出了一道題,恭敬你的人其實就是輕慢你的人,說你好的人即是說你壞的人,等等,大家能夠理解這個深意嗎?所以說如何才是真正地來修行呢始終要辨別,這個正知見很重要。

   下面有一個禅喜問的問題:請教輕師慢法的初發心是怎麼樣的?輕師…

《童蒙止觀講記(悲華禅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唐代天臺忏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