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童蒙止观讲记(悲华禅师)▪P9

  ..续本文上一页此功德,愿结众生三宝缘,祈请上师常住世,轮回苦海愿相随。

   愿我福德日增长,愿我业障渐轻微,愿我为道能布施,持戒忍进修定慧。

   愿我所行无骄慢,慈悲喜舍利人天,信解行证瑜珈行,回向众生成佛道!

   弥勒尊佛!谢谢大家!祝大家六时吉祥!早成道业!

  《童蒙止观》第三讲补充教言

  悲华禅师讲

   很多人心里一直在倒来倒去,一直在矛盾之中,我到底是出家还是不出家?其实倒来倒去还是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出家有两意,首先第一个还是为了解脱自已,对不对,你怎么解脱自已?离欲则解脱。还有一个出家第二意是为了住持佛法,普法度众生,就这两个意思。所以说女子出家最低限度做到修行解脱她自已,但问题是女人业重,因为各种缘起的缘故,她这个出家非但没有好好地解脱自已,还经常给佛门添麻烦,所以说为什么遮止,不能轻易地令其出家。一样地,你出家不是解脱自已,那你出家做什么?出家来出家去,不出家也好,出来出去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你能不能远离这个世间的贪爱,对不对,所以我们今天讲外具五缘第二诃欲,这个欲都是外在的欲,对这能不能够生起正确的知见,自已渐渐地逐步地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呢,所以大家很在乎这些,你若是不在乎这些的话,你就不会在乎去观察这个上师到底有没有离欲,在这个问题上怎么样怎么样,这其实就出于你的这颗心。因为你自已的心对世欲贪着不舍,然后你自已有没有真正去反观自照去忏悔去悟道,结果反过来通地外在的东西去评判。有的人掩盖了自已内心的这种真实发心,一直在研究佛法教理,你研究那么多做什么,对不对?然后研究来研究去,看来看去用来评判用来鉴别,结果越滑越远。你没有从先止息自已的烦恼开始修道,没有走上渐渐离欲的正途,对不对,所以他就不重视戒行的操守,觉得那个东西不重要,然后慢慢地他很容易滑向歧途偏道,因为邪见如此,夫复可救啊,对不对?所以这有内在的因缘的。所以最近这几天我们讨论大家能认识到这样一个层面上来吗?很重要啊,宁可破戒不可破正见;持戒得升天,正见得涅槃啊。涅槃是生死解脱,升天暂时升天也只是的福报而已,福尽还堕,所以正见很重要。所以今天讲的诃欲第二实际上是诃欲第一了。所以大家要注意,这要点之要点在于获得正见,回去要好好想,一定要好好想,不要让自已的内心被这个欲染所迷惑,因为人要一个东西的时候,他会找种种的借口,世上的男女大抵如此。说来说去,倒来倒去无非为了一个东西,对吧,欲心蒙蔽不是一朝一夕啊,能够真正地认识,能够真正地看破,所以说今生福缘能不能真正让你走上修道的路,要看你自已了。首先要获得正知见,不要因为自已一时做不到而心生邪念拒绝,或者心生邪染,以邪见来散播,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思考,静静地坐在那里反复地把这话提起来思考。前几天跟大家说了,人生修道是为什么?人生为什么苦,苦在哪里?为什么会苦?我们人世间所做种种什么是导致痛苦的因呢?到底什么东西的积聚使我们痛苦不断?这世间的因果要吃透,要真正地认识获正见。那出世间的因果呢,什么样才是真正地离苦呢?离欲才叫做真正地离苦,你能不能真正地认识到这一点呢?怎么样才能够获得离欲的道路呢,所以讲到八正道,讲到种种修道的正道,六度万行,这都是一样的道理,他必须围绕着这个核心而展开。所以说知道这个核心了知这个正道名为得正见者,得到这个正见就能够安康地行走在这个正道之上。一样的道理,从最初皈依三宝发心来了解佛教去皈依,到后来去深入地去依止一位善知识去修道,他其实所走过的路程都是一样的,必须朝着这个方向走才会生起正信,只是不断地深入的区别罢了。所以大家要知道无始劫来习气难断,非一朝一夕所能了知。我们一方面修行要破除知见上的障碍,一方面要慢慢明白为什么自已很多行为不如法会导致我们不能解脱。所以说一边修这个智慧资粮,一边要积累福德资粮。福慧双修,定慧等持,这样就不会迷失正道。

   我过几天就要走了,有的人心里着急,因为他跟着上师现在很多基本的东西还没搞懂,心里又急切,有的修法急切,很珍惜。有的人好象觉得无所谓,这跟他的初发心有关系。不管他怎么发心,人生时日无多,你每天听法你都要想到这种机会不会很多,所以天天要无常死想,这个不能断,你一旦忘记了无常死想,你的道心肯定有偏堕,你肯定会堕落的,这是必堕无疑的。所以说你如果念念不忘无常死想,一心向道,那你不会退堕。那这样慢慢地善根增长,福德禅定智慧增长,那将远离世间之贪欲,那你就会获得清凉解脱。大家好好地去想一想,对欲纠缠不舍很苦很苦的,若人心中淡泊离欲心性平等,那么解脱就在眼前。今天时间还好,不会太迟,大致地给在家说到这里。下面的时间我想大家听得也多,思考的时间少,下面是花一点时间答疑还是就这样结束呢,我把麦交给管理员吧,大家回去好好地思量思量。

   出家的行为具备很深的意义,也不是一般说有就有的。这里大家都知道,我们这里鼓励男众出家,不要说坚决反对,对女众出家持极为审慎之态度。对吧,但我们这里也没有说强制别人出家,因为出家不出家也都是个人自愿,也没有说别人非得出家或不出家,这样讲就不对了。大家如果这样讲的话,传出去我们这个网站就有点冤枉,对吧。七月五号我们的网站刚刚通过备案,我们一位的师兄讲他的网站没有马上被通过,我们的网站倒是很快就通过了。这个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网站所做的一切,起码来说也表明了我们已被相关部门认可了。因为对社会没有一种危害性能,符合国有的法律,对净化社会人性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可以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安定团结,所以这样才会被认可。虽然说过几天我就会离开这里一段时间,可能时间很长,也可能不是很长,不是很长起码也得几个月,但我们现在都在为这个做准备。当然走了以后,我们这里能不能够有一些真正持有正知正见的道友能够护持我们这个难得的道场,这个极为重要。所以大家要爱惜这个家。如果你把这个当作修行之家的话就要守护它。我们建起这个来是不容易的,要珍惜它。今生的法缘本身就很难得,其实这一切本身就掌握在自已的手中,我们要善加利用网络资源来成全自已。当然不要迷失在网络中,也不要把网络当作是洪水猛兽,既然大家是因为网络而结的这个缘,那么网络必有其价值。世上的一切都从因缘而生,因缘会导向哪里,这个都不太好说。我们的师兄道友里面程度也不一,最近这段时间经过提炼信心道心坚固的也不少。然后原先存在的问题因没有引起重视,没有消失而显现出来并出现种种违缘这样的道友也有,虽然是少数,但是这种力量也不容轻视,不容忽略。所以说如何劝进大家的道心,如何获得正知见不遭迷失这个极为重要,始终需要保驾护航。因为我们太脆弱了,我们的脆弱不是说身心脆弱,而是说我们对于修道和今生的佛缘很脆弱,这是往昔福报不够的缘故,善根不具足的缘故,我们的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都缺乏。有的人是得到提靠,有一部分的同修说跟着上师修行,他连关心上师有没有正式讲法他都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样的同修也很欠缺,这样的同修也有啊,他好象处在一种迷迷糊糊的状态。既然你是来修行的话,上师的法应为第一宝,如果你说一句话“我的上师说法是真实不虚的”,那么上师就是真实不虚的,不存在上师的真实不虚的法外面还有另外一个上师,所以你若作另外之想,你不把上师的一切言教视为对自已的方便教导,不把一切视为法教,那么你呢可以说是用两个头脑来依止上师修行,这两个头脑一正一反要看缘份的,缘份如果朝恶的方面走,那么你将反其道而行之。我们讲《金刚心总持论》的时候讲过老来颠倒的公案,大家深入思考为什么会老来颠倒呢?这同初发心有关系。所以说你修行能不能把听到的法从上师身上所感悟到的佛法用来调整自已的内心相续,能不能自净其意长修忏悔发愿,这个极为重要。大家不要小看这个,有的人对上师说法和听闻佛法的时候漫不经心,我早就说过,微小之因会构成极劣之果报,以前一直非常贴心极力地提醒你不要忽视这些小因果,这些因果积聚到越来越大的时候,你可能会瞬间蹦溃。所以说有的人之前可能示现为很有信心,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你的信心很有问题啊,真正的信心是通过如理地依师法闻思修行而增长的,这是唯一之途,除此之外皆是偏道歧途。你跟上师的关系是一种法的关系,也许你是因为种种因缘而趋入上师法,或者是前世的因缘,或者是今生种种,或者是因为贪爱,或者是因为一种情而与上师结缘,但是最终你要知道上师跟你的关系是一种法的关系,所以一切都围绕着法为中心而展开。实际上上师跟你的关系是他真正让你深入理解为什么要皈依三宝,佛法僧三宝一体不可分割,那么你在依止上师修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深深思维为什么叫上师三宝,佛法僧三宝中以法为中心,依止上师修行中也是以法为中心,以师法为中心,这个是非常非常关键之至要。当然不是说我业障这么重怎么办,今天晚上就提到这点了,这并不是说你马上就要达到某种境界,而是说你有没有正知见,宁可破湿罗不可毁正见。这点非常重要啊,因为持戒得升天,正见得涅槃啊,以前的一位大班智达说的话,大家要深思。这几天我们不断深入地用一些师兄道友的公案来关起门来大家来深入地探讨,我希望大家能够真实地认识到这个份上来。所以我昨天出了一道题,恭敬你的人其实就是轻慢你的人,说你好的人即是说你坏的人,等等,大家能够理解这个深意吗?所以说如何才是真正地来修行呢始终要辨别,这个正知见很重要。

   下面有一个禅喜问的问题:请教轻师慢法的初发心是怎么样的?轻师…

《童蒙止观讲记(悲华禅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唐代天台忏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