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持八關齋戒
蘇達.法拉.布達哥斯阿阇黎(那那瓦拉 上座) 編著
比丘 康塔斯羅 泰譯英
簡介
當我仍然有嘛哈(Maha)之(中文譯者注 )資格時,編寫了《奉持八關齋戒 》一書。那時的原稿有一些錯誤,但是現在這些錯誤得到了糾正。本課文將用在泰國僧侶初級考試(Nak Dhamm Tri) (原注 ) 中,對居士則是考在家戒律。從佛曆2472年(即1929年)(中文譯者注 )開始,將每年舉行這些考試。
(依尊者 蘇達.法拉.僧伽拉曹 囑作此文)
蘇達.法拉.布達哥斯阿阇黎 (那那瓦拉 上座)
于 特斯林塔拉瓦斯 寺 佛曆2472年9月2日(1929年)
譯者序
我希望《八關齋戒經》譯本及解釋將饒益意欲實踐佛法的通曉英語的佛教徒。
原泰文由特斯林塔拉瓦斯寺的大德 蘇達.法拉.布達哥斯阿阇黎在佛曆2472年(1929年)編輯完成。由于大德對經文深刻而全面的理解,本書迄今證實是真實有用的。
此文包含很多巴利文術語,其中一些很難精確翻譯。比如,一些涉及戒律的巴利文術語現今還在使用,但其真正的意思已經不複存在或變化了。
此文翻譯將在佛曆2535年8月12日(1992年) 及時完成。願吉祥!謹此紀念女王陛下 斯裏基特的六十周歲壽慶。
願女王陛下 斯裏基特由《奉持八關齋戒》的付印而獲得功德利樂。
願她在叁寶的加被下,在未來,成就長壽、美貌、快樂和威勢四法。
比丘 康塔斯羅
于 波伏拉尼維斯.維哈拉 寺
佛曆2535年7月17日(1992年)
第二版序
以往的十年,佛教在西方的傳播中,電腦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新的計算機程序給法物的出版帶來了越來越多的便利,促進了表達專業巴利文術語所必需的,但難以複製的字母符號的印刷。
英語有著同樣大的影響,一些巴利文詞源正逐漸並入英語中。有些時候,在運用英語向讀者表述這些術語時,作者和譯者會碰到困難,遇到分歧。
此文的翻譯首先紀念女王陛下 斯裏基特的在佛曆2535年8月12日(1992年)舉行的六十周歲壽慶。
現在第二版修訂版已經准備就緒。將紀念尊者 蘇達.法拉.尼拉那桑瓦拉大師在佛曆2536年10月3日(1993年)的八十歲誕辰時吉祥付印。尊敬的尼羅多提出了有益的建議和修正,使本文得以再版,我同時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謝。
比丘 康塔斯羅
于 波伏拉尼維斯.維哈拉 寺
佛曆2536年9月(1993年)
內容
前言
譯者序
譯者第二版序
《八關齋經》
答疑
詞彙表
八關齋戒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召衆比丘聚,告曰:“比丘谛聽!”
衆比丘一同應言:“世尊!”(衆比丘于是恭敬肅穆,願樂欲聞。) 于是世尊宣說如下八關齋戒教授。
“諸比丘! 八關齋戒包含八條阿羅漢乘行者應遵守之戒條,能得殊勝果報及無量功德。
“諸比丘!何爲阿羅漢乘行者應遵守之八關齋戒,能得殊勝果報利益?”
1. “諸比丘!阿羅漢乘行者作是念:
“諸阿羅漢,盡形壽,無有殺意。不加刀殺。無怨恨心常懷慚愧。有慈心憫一切衆生。””
“汝等不殺生,棄舍一切殺器,無怨恨心常懷慚愧,有慈心憫一切衆生。如是盡一日一夜受持,汝等即如阿羅漢之清淨,守持了八關齋戒第一條。”
2. “諸比丘!阿羅漢乘行者作是念:
“諸阿羅漢,盡形壽,無貪取意,離不與而取。僅受與取物,作意爲與取之物。彼等不偷盜,行爲無有瑕疵。””
“汝等無貪取意,離不與而取。僅受與取物,作意爲與取之物。汝等即是不偷盜,行爲無有瑕疵。如是盡一日一夜受持,汝等即如阿羅漢之清淨,守持了八關齋戒第二條。”
3. “諸比丘!阿羅漢乘行者作是念:
“諸阿羅漢,盡形壽,不做不淨行。彼等所作如清淨梵行。彼等遠離世俗之淫欲。””
“汝等不做不淨行,持清淨梵行,行作遠離淫欲。如是盡一日一夜受持,汝等即如阿羅漢之清淨,守持了八關齋戒第叁條。”
4. “諸比丘!阿羅漢乘行者作是念:
“諸阿羅漢,盡形壽, 不妄語。彼等唯真實語,思念真實。彼等所言堅實有理。彼等所言不離真理。””
“汝等不妄語。汝等唯真實語,思念真實。汝等所言堅實有理。汝等所言不離真理。如是盡一日一夜受持,汝等即如阿羅漢之清淨,守持了八關齋戒第四條。”
5. “諸比丘!阿羅漢乘行者作是念:
“諸阿羅漢,盡形壽, 不飲用諸酒,及一切亂性失智之麻醉品。彼等遠離一切麻醉品。””
“汝等不飲用諸酒, 及一切亂性失智之麻醉品。如是盡一日一夜受持,汝等即如阿羅漢之清淨,守持了八關齋戒第五條。”
6. “諸比丘!阿羅漢乘行者作是念:
“諸阿羅漢,盡形壽,日中一食,不于夜晚進食。彼等不非時食。””
“汝等日中一食(中文譯者注 ),不于夜晚進食。不非時食。如是盡一日一夜受持,汝等即如阿羅漢之清淨,守持了八關齋戒第六條。”
7. “諸比丘!阿羅漢乘行者作是念:
“諸阿羅漢,盡形壽, 不歌舞戲樂及往觀聽,而自清淨身心。不著紋飾、花鬘,不香熏塗身。””
“汝等不歌舞戲樂及往觀聽,而自清淨身心。不著紋飾、花鬘,不香熏塗身。如是盡一日一夜受持,汝等即如阿羅漢之清淨,守持了八關齋戒第七條。”
8. “諸比丘!阿羅漢乘行者作是念:
“諸阿羅漢盡形壽, 不臥高廣大床。卑床草席,思念經道。””
“汝等不臥高廣大床。卑床草席,思念經道。如是盡一日一夜受持,汝等即如阿羅漢之清淨,守持了八關齋戒第八條。”
“諸比丘,八關齋戒如上八條, 阿羅漢乘行者之所奉持,果報殊勝,功德無量。”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八關齋戒答疑
1問:單詞八關齋戒(Uposatha)的詞意?
1答:意爲奉持(齋戒)日。
2問:請簡述何爲八關齋戒?
2答:(1)不殺生
(2)不偷盜
(3)不淫穢
(4)不妄語
(5)不受用亂性失智的麻醉品
(6)過午不食(正午過後至第二天破曉不食)
(7)不歌舞觀聽,不著紋飾,不香熏塗身
(8)不坐臥高廣大床或座
3問:此經是否與居士們在每個聞法日(中文譯者注 )下午念誦的觀想文(中文譯者注 )意義相似?
3答:是。
4問: 讀誦此經,解悟其意,凝神專注,將獲奢摩他心定和無量功德利樂。如此修行,行者或許會從業障中獲得刹那的解脫。從戒律上講,這可認爲是持守戒律嗎?
4答:是。
5問: 簡述八關齋戒的破戒途徑。
5答:總括兩類:言和行。即自作破戒和以言語教他人破戒。
八戒之中,自作破戒行破任何一戒,則八關齋戒爲行所破。對于殺盜二戒,有殺盜心,以言語教人破戒和做破戒行,則戒爲言所破。其余六條戒,僅以言語教他做,教人做者則不破戒(中文譯者注 ) 。行持謹慎,持戒精嚴,稱爲善人。智者說奉持齋戒(梵文屍羅),可令身語清淨,言行無垢。
6問: 犯八關齋戒有何過患?請詳解釋。
6答:過患有兩類,一者名羅卡瓦加(Lokavajja),即世間罪(原注 ),此者在家人所應避免犯之。二者名盤那提瓦加(Pannativajja)。
不管世人是否奉持八關齋戒,如犯前五戒(中文譯者注 ),即名羅卡瓦加(Lokavajja)。此將喪失人格,爲世間所譴。如破後叁條戒,即名盤那提瓦加(Pannativajja)。破後叁條戒時,必爲有心作意破戒。如無破戒心,則無罪業果報。
7問:破八關齋戒會帶來何種惡報?分別是什麼?
7答:有兩種情況:1、能招惡報。2、不會招惡報。破前五條戒中的任一條將給破戒者帶來惡果報。就是說,破戒的惡業果報將跟隨行者,招致如短壽等的報應。如破五戒後的叁條戒,則沒有惡報。(中文譯者注 )
8問:在第一條不殺戒中,“棄舍一切殺器”寓意爲何?
8答:簡而言之,是不殺生害命,不做殺者。如人持殺器(武器)殺生,若棄舍殺生器,則不成殺。依此經,殺器含兩類:鈍和銳。若爲鈍器,則歸棍杖門類;若爲銳器,則歸刀劍門類。殺器範圍很廣,但簡歸兩類:鈍和銳。
9問:第五條戒中,有不沾染麻醉品(酒和發酵品),有多少種麻醉品?分別是什麼?
9答:有十類;酒和發酵品各占五類。
酒:
1. 面粉所做,
2. 糖果所做,
3. 谷米所做,
4. 酵母所做,
5. 混合成分所做。
發酵品:
1. 果物所做,
2. 蜂蜜所做,
3. 甘蔗所做,
4. 混合成分所做。
10問:第五戒中,未提及鴉片及大麻等所作之藥。如果遵守八關齋戒或恒持五戒,但瘾溺于以上物品,是否犯戒?
10答:使用鴉片及大麻破戒。 白蘭地,香槟和其它酒精 (即使未特別指出) 已含攝在酒和發酵品中;如小劑量醫用,不致上瘾失意,不破此戒。
11問:第六戒中,提及日中一食。超過一次違犯嗎?
11答: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必須清楚“飲食時間”這個概念。飲食總共有兩段時間:(1) 食時(日中之前) 。 (2) 非食時(日中之後) 。
從破曉到當日日中(日影正中)爲食時; 從日中到黃昏爲非食時。
在第一段時間(即日中之前,食時),可以按需多次飲食。 黃昏至第二天破曉期間稱爲夜間,這段時間不進食。這也是此節所說不在夜晚進食的原因。
12問: 第六戒條所述行者不應非時食。何爲食時
何爲非食時?
12答:從破曉至日中稱食時(正時)或佛…
《奉持八關齋戒(那那瓦拉 上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