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往生論注講解 第七集

  第七集

  

  

原文:

  

〖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成就者,有十七種,應知。何等十七?一者莊嚴清淨功德成就,二者莊嚴量功德成就,叁者莊嚴性功德成就,四者莊嚴形相功德成就,五者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六者莊嚴妙色功德成就,七者莊嚴觸功德成就,八者莊嚴叁種功德成就,九者莊嚴雨功德成就,十者莊嚴光明功德成就,十一者莊嚴妙聲功德成就,十二者莊嚴主功德成就,十叁者莊嚴眷屬功德成就,十四者莊嚴受用功德成就,十五者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十六者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十七者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

  

  先舉章門,次續提釋。

  

  〖莊嚴清淨功德成就者,偈言“觀彼世界相,勝過叁界道”故。〗

  

  此雲何不思議?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叁界系業,畢竟不牽。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

  

  〖莊嚴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故。〗

  

  此雲何不思議?彼國人天,若意欲宮殿、樓閣,若廣一由旬、若百由旬、若千由旬,千間、萬間,隨心所成,人各如此。又十方世界衆生願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一時一日之頃,算數所不能知其多少,而彼世界常若虛空,無迫迮相。彼中衆生,住如此量中,志願廣大,亦如虛空無有限量。彼國土量,能成衆生心行量。何可思議?

  

  〖莊嚴性功德成就者,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故。〗

  

  此雲何不思議?譬如迦羅求羅蟲,其形微小。若得大風,身如大山。隨風大小,爲己身相。生安樂衆生亦複如是。生彼正道世界,即成就出世善根,入正定聚。亦如彼蟲,非身而身。焉可思議?

  

  〖莊嚴形相功德成就者,偈言“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故。〗

  

  此雲何不思議?夫忍辱得端正,我心影響也。一得生彼,無瞋、忍之殊。人天色像,平等妙絕。蓋淨光之力也。彼光非心行,而爲心行之事。焉可思議?

  

  〖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者,偈言“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故。〗

  

  此雲何不思議?彼種種事,或一寶、十寶、百千種寶。隨心稱意,無不具足。若欲令無,倏焉化沒。心得自在,有逾神通。安可思議?

  

  〖莊嚴妙色功德成就者,偈言“無垢光焰熾,明淨曜世間”故。〗

  

  此雲何不思議?其光曜事,則映徹表裏。其光曜心,則終盡無明。光爲佛事,焉可思議?

  

  〖莊嚴觸功德成就者,偈言“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故。〗

  

  此雲何不思議?夫寶例堅強,而此柔軟。觸樂應著,而此增道。事同“愛作”,何可思議?

  

  有菩薩字“愛作”,形容端正,生人染著。經言:“染之者,或生天上,或發菩提心。”

  

  〖莊嚴叁種功德成就者,有叁種事,應知。何等叁種?一者水,二者地,叁者虛空。〗

  

  此叁種所以並言,以同類者故也。何以言之?一者六大類,所謂虛空、識、地、水、火、風。二者無分別類,所謂地、水、火、風、虛空。但言叁類者:識一大,屬衆生世間故;火一大,彼中無故;雖有風,風不可見故,無住處故。是以六大、五類中,取有而可莊嚴叁種並言之。

  

  〖莊嚴水功德成就者,偈言“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微風動華葉,交錯光亂轉”故。〗

  

  此雲何不思議?彼淨土人天,非水谷身,何須水耶?清淨成就,不須洗濯,複何用水耶?彼中無四時,常調適不煩熱,複何須水耶?不須而有,當有所以。

  

  經言:“彼諸菩薩及聲聞,若入寶池,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欲令至膝,水即至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頸,水即至頸。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還複,水辄還複。調和冷暖,自然隨意。開神悅體,蕩除心垢。清明澄潔,淨若無形。寶沙映徹,無深不照。微瀾回流,轉相灌注。安詳徐逝,不遲不疾。波揚無量自然妙聲,隨其所應,莫不聞者。或聞佛聲,或聞法聲,或聞僧聲,或聞寂靜聲、空無我聲、大慈悲聲、波羅蜜聲,或聞十力無畏不共法聲、諸通慧聲、無所作聲、不起滅聲、無生忍聲,乃至甘露灌頂衆妙法聲。如是等聲,稱其所聞,歡喜無量。隨順清淨離欲寂滅真實之義,隨順叁寶力無所畏不共之法,隨順通慧菩薩、聲聞所行之道。無有叁途苦難之名,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其國名曰安樂。”此水爲佛事,安可思議?

  

  〖莊嚴地功德成就者,偈言“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故。〗

  

  此雲何不思議?彼種種事,或一寶、十寶、百寶、無量寶,隨心稱意,莊嚴具足。此莊嚴事,如淨明鏡,十方國土淨穢諸相、善惡業緣,一切悉現。彼中人天見斯事故,探湯、不及之情,自然成就。亦如諸大菩薩,以照法性等寶爲冠。此寶冠中,皆見諸佛,又了達一切諸法之性。又如佛說《法華經》時,放眉間光,照于東方萬八千土,皆如金色。從阿鼻獄,上至有頂,諸世界中六道衆生,生死所趣,善惡業緣,受報好醜,于此悉見。蓋斯類也。此影爲佛事,安可思議?

  

  〖莊嚴虛空功德成就者,偈言“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故。〗

  

  此雲何不思議?經言:“無量寶網,彌覆佛土。皆以金镂、真珠、百千雜寶、奇妙珍異,莊嚴校飾。周匝四面,垂以寶鈴。光色晃耀,盡極嚴麗。自然德風,徐起微動。其風調和,不寒不暑,溫涼柔軟,不遲不疾。吹諸羅網及衆寶樹,演發無量微妙法音,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皆得快樂。”此聲爲佛事,焉可思議?

  觀國土十七種

  

《往生論注》的學習我們今天繼續進行。這個本子不太一樣,我們就根據自己的本子打開自己的書籍。

  

昨天我們把這個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作了一個讀誦。十七種阿彌陀佛國土莊嚴成就的這種功德次第,天親菩薩把它羅列出來,讓我們一一審觀,來如數家珍,來了解這個,我們通過阿彌陀佛修德建立起來的這個清淨報土,如實知自心本具莊嚴功德。這個本具莊嚴功德實是我們自心所擁所有,只是被分別、執著、妄想、業習、塵垢蒙蔽,不能得見,以阿彌陀佛殊勝願力回施令衆生了知、運用此莊嚴。了知——要是不了解,我們難以來運用它,通過了解自身莊嚴、本具莊嚴才能來運用這種莊嚴。這裏先有認取的過程,才有實踐成就安住無疑的這種抉擇。

  

“觀彼佛國土莊嚴功德成就者,有十七種,應知。何等十七?一者莊嚴清淨功德成就”

  

阿彌陀佛國土是順應法性建立的這樣一個清淨國土,無染無著,次于泥洹,雖假于後天之修持,識其本質來說清淨平等,真實不虛,這個真實者皆因順性而建立故。此建立就是可以威德普利世間,無散無壞,是故稱爲“清淨功德成就”。

  

“二者莊嚴量功德成就”

  

阿彌陀佛國土,有無量的莊嚴功德,如《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都有具述。其國土平整廣大,七寶所成,其水、其樹皆亦是七寶,隨衆生意。象水之說,欲軟則軟,欲暖則暖,欲寒則寒,可以循下而上,自在隨心,欲深則深,欲淺則淺。那麼飲食、七寶缽器自然現前,需要什麼飲食、天衣、宮殿隨身,欲大則大,欲小則小,一切莫不如意莊嚴,具足功德,所以稱爲莊嚴功德,當然正報之威德,所有的神通變化,無量自在,亦複具足。

  

“叁者莊嚴性功德成就”

  

順應衆生各類之願,鹹令滿足。所以這四十八願,願願顯衆生需求之願望,令其歸于究竟覺。那麼是性功德成就。

  

“四者莊嚴形相功德成就”

  

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一切衆生皆是無極之身、太虛之體。此體相莊嚴,非色界天、無色界天,非我們欲界有情所能知曉。往生彼國之莊嚴,如《無量壽經》有次第說,形相莊嚴有次第說。

  

“五者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

  

後面昙鸾法師的譯義,用文字來引導、述說。

  

“六者莊嚴妙色功德成就,七者莊嚴觸功德成就,八者莊嚴叁種功德成就”

  

後邊我們可以看到文字的實際內容。

  

“九者莊嚴雨功德成就,十者莊嚴光明功德成就,十一者莊嚴妙聲功德成就,十二者莊嚴主功德成就”

  

《往生論注講解 第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