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文殊真實名經(蔣孜曲傑仁波切講解)▪P6

  ..續本文上一頁自在,就是稱呼佛陀,請佛陀來饒益我、來成熟我,「益我慈悲于我故」請佛陀悲憫眷顧我的意思。「于幻網中成究竟 願我真實獲菩提」,這邊的《幻網》是一部密續的名字,這一部密續當中有講到究竟的無上菩提,在這邊我們祁請的這些眷屬衆就向遍主,就是佛陀來祁請說,請你恩賜我,《幻化網》當中所說的究竟無上大菩提,請佛陀恩賜他。「有諸煩惱亂其心 不解泥中而沒溺」,意思也就是說,由于有煩惱這種關系,所以心非常的混亂,被煩惱所攪亂心的意思,「不解泥中而沒溺」也就是沈溺在無知、無明的泥沼當中。「爲利一切有情類 令獲無上之果故」意思就是說,沈溺在無知的泥沼當中的這些有情,爲了要拯渡他們、爲了要饒益他們出離泥沼的緣故,所以我務必要證得無上的佛果位,也就是現前使得所有衆生能夠脫離無知、無明的這種泥沼,究竟安置有情于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

  「究竟正覺諸有壞 是有情師及導師」,也就是來稱呼佛陀他是圓滿的正等正覺,是薄伽梵,是衆生的上師、衆生的導師,也就是在稱揚佛陀的功德,他已經圓具一切德相,是一切衆生的上師、一切衆生的導師。「亦大記句達真性」這邊的「大記句」就是指大誓言,因爲我們知道我們如果要以一個身軀在一世當中來成就無上佛果的話,那必須依著無上瑜伽部來修持才能夠獲得,你如果不依著無上瑜伽部的法門來修持的話,是難以在一世當中證得佛果的,所以「大記句」就是指大誓言,就是指無上瑜伽部而言。「達真性」特別是指無上瑜伽部本尊壇城當中的眷屬衆而言。「了知根心殊勝者」這邊是指我能夠了知金剛乘無上瑜伽部的咒壇城裏面所有這些法門的意思。「了知根心殊勝者」也有一個講法就是說了知所有這些所化機、這些徒衆,他們各個不同的意樂、不同的戒、不同的根器的意思。「彼出有壞之智身」,「出有壞」又稱爲薄伽梵,藏文是炯滇爹,意思就是他去摧壞什麼呢?摧壞四魔。「智身」也就是指智慧身,並非是我們這種粗糙的身軀,而是指空樂無二智所化現的究竟的本尊身就稱之爲「智身」。

  「是大頂旋言詞主」這邊的「大頂旋」就是指佛陀的頂髻,佛陀的頂髻它的最尖端的地方是我們無法真實的觀見到的。佛陀的叁十二相當中其中一項就是頂髻,另外就是梵音、白毫,這叁者是最主要的。這邊說佛陀的頂髻是難以完全觀照到的,意思並不是說佛陀的頂髻是非常的高,像泰國的佛像的頂髻高高聳聳的並不是那個意思,而是說它是超乎我們的想象之外的,即使你再怎麼往上去觀看,想要看到佛陀的頂髻是很難以看到的,在以前曾經有一位菩薩他想要看佛陀頂髻的最頂端,他用他的神通超越很多很多的世間,不管他再怎麼騰上去,都是無法近觀到佛陀的頂髻。下面的「言詞主」這邊就是稱揚佛陀的語的功德。剛才也有講到「大頂旋」是稱揚佛陀的身的功德,這邊的「言詞主」,就稱揚佛陀語的功德,就好象我們在稱文殊菩薩他是語自在。這邊就是稱揚佛陀的語功德,就是稱揚佛陀宣說佛法的時候,是具有無礙辯才,他可以依著弟子的根器、他的意樂,來作種種不同的宣說。「亦是智身自超出」,這邊的「智身」也是像剛才所說的一樣的是「智身」,如果是下叁續部而言,就是指 不二智,這邊如果是就無上瑜伽部而言,就是指空樂無二智而言。「自超出」也就是自然湧現那個意思在,是指佛陀的智慧身,他是由證得空樂無二的智慧所湧現的,而不是由他人所給予的,而是佛陀他自己修道所證得的一個智慧身。尤其是指佛陀行于無學雙運道所證得的身,又稱爲自超出的智慧身。

  「妙吉祥智勇識者」這邊就是稱文殊菩薩妙吉祥,這個「智」也是一樣就是指他的智慧身,「勇識」就是指菩薩那個意思,這邊的妙吉祥這個「蔣貝」的「蔣」字,就是像昨天所說的是很柔軟的意思,也就是他超越了這些煩惱,不爲煩惱所困惑,所以他的心非常調伏不粗糙,不被煩惱所困而粗糙,所以「蔣」字是柔軟的意思。這邊的智慧身就是指他的智慧是非常的殊勝異于他人,而是由他自己修道所證得的,所以是自成的。「蔣貝」的「貝」是吉祥的意思,也可以說是具有功德的意思,具有何種功德?具有二支圓滿的功德。這邊的智慧勇識可能就是指智慧尊的意思,一般在密咒裏面都有講到智慧尊還有誓言尊,這邊是指智慧尊,智慧尊是由何而成的呢?是由極微細的風心,也就是極微細的識,所以智慧身是由極微細的風心所成就的這一尊就是我們所稱的智慧尊,就是這邊所講的「智勇識者」。「誦其殊勝真實名」,這邊的「名」就是指文殊菩薩的佛號,所以這邊就是真實來宣說文殊菩薩的名號,所以「誦其殊勝真實名」的意思。「是甚深義廣大義」,也就是文殊菩薩他的名號是非常的深奧,難測其底,非常的寬廣,非常的廣博,我們難測其邊。「無比大義勝柔軟」,「無比大義」意思也就是說文殊菩薩的名號,他對于所有這些徒衆、這些所化機而言,是具有無比的大意義的,是無以擬比的大意義,是異于一般的名號的,所以說「無比大義」。極柔軟也就是他極爲寂靜。

  「初善中善及後善」也就是在初、中、後這叁個階段,一切皆爲善。「初善」也就是指我們初聞文殊菩薩的名號的時候,會在我們的心相續種下非常善的、非常好的習氣,之後,思惟他的名號也會帶給我們很大的利益,在「後善」就是在後來我們加以去實修的話,也可以帶給我們很大的利益,所以稱「初善中善及後善」。「過去正覺等已說 于未來中當演說」如過去諸佛他們一再來稱揚文殊菩薩的名號,在未來的諸佛他們也當演說文殊菩薩的名號,現在的諸佛也正演說文殊菩薩的名號,所以祁請世尊演說文殊菩薩的名號。所以下面就是「現在究竟等正覺 亦遍數數皆宣說」,現在圓滿的正等正覺的果位的諸佛,「遍」的意思就是一而再,再而叁,普遍的來數數的宣說文殊菩薩的名號。「大幻化網本續中 持大金剛持密咒 如彼無邊諸佛敕」,「大幻化網本續」這是一部很大的密續,稱爲《幻化網》,在那裏面也有講到說,「持大金剛」這邊就是大金剛持,「持密咒」就是密咒的持有者,也就是持明咒的持明者,無量無邊的所有這些聖衆,他們心裏面非常的歡喜。再來就是「妙音宣暢今當說」,這邊的「妙音」應該是指金剛歌,能夠堪稱爲金剛歌者,就是指它裏面所歌詠的,如果下叁續部而言,就是指它所歌詠的內容是 無二智,如果無上瑜伽部,就是他所歌詠的是空樂無二智,所以如果是歌詠這種內容的這些歌曲,就稱爲金剛歌。「世尊究竟正覺等 願成真實持咒故」,這邊的「世尊」就是我們所稱的怙主,有情的依怙主,究竟正覺就是指圓滿正等覺的果的意思,就是一切的意思,這邊就是祁請世間的怙主,世尊以及所有圓滿正等正覺的諸佛,我爲了要成辦能夠摒持密咒的一個持有者的緣故,藏文是這個意思,所以「願成真實持咒故」。「如我決定未出間 當勤堅固而受持」這意思也就是爲了要饒益等同虛空般的如母衆生的緣故,乃至于我尚未證得圓滿佛果之前,我一定要堅持來摒持這一條密咒道來修持,意思也就是乃至還沒有安置一切有情于無住涅槃之前,我絕對要來修持此法而言。「遠離煩惱令無余」先前就是祁請佛陀務必要爲我宣說《文殊真實名經》,爲什麼呢?爲了要斷除無知、無明,遠離一切煩惱的緣故。所以下面那一句,「于諸謬解舍離故」這邊就是剛才所說的,就是爲了要斷除無知、無明的緣故。「即以無別無異心」就藏文看起來就是請佛陀依著這些徒衆不同的根基、不同的意樂、不同的戒,而請你作不同的宣說。剛才那一句就是說「爲諸有情願宣說」,請佛陀爲一切有情依著衆生不同的根器來宣說。

  「密自在者持金剛 向如來前說是言 告白畢已而合掌 以身恭敬坐其前」,也就是秘密主金剛手菩薩他向如來如是的啓白之後,然後就在佛陀的面前非常恭敬的坐在他前面合掌的坐著。意思也就是當我們在聞法、求法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要效法金剛手菩薩這種威儀,心中非常的恭敬,然後身體的威儀也要非常的虔誠。「複次釋迦出有壞 究竟正覺兩足尊」這邊的「複次」也是一樣是一個銜接詞,「釋迦」是佛陀的種姓的名字,「出」是能仁的意思,釋迦能仁出有壞這個釋迦正好是 ,能仁是釋迦出有壞,「究竟正覺兩足尊」也就是他是圓滿的正等正覺佛,他是二足尊,二足尊也就是指他是空樂無二,方便、智慧無二的二足尊,勝于天人。除了空樂無二,方便、智慧的這種意思在,是二足尊所有這意思在,還有就是說天和人類都是兩足,這邊的「尊」就是在兩足當中的最殊勝者,就是指佛陀,在下叁道他們雖然也有心在,可是他們並不足以堪爲接受佛陀的教法的一個容器。剛剛我們在念誦釋迦佛贊的時候,其中有一句說,「當汝二足中尊降生時」,那一句的意思,一樣是講到二足,意思也就是說,在天和人這二足類的當中,佛陀是屬于最尊勝的。「于自面門殊勝舌 廣長橫遍令舒演」也就是指佛陀他的殊妙的舌頭,是非常的長而且非常的廣大,足以覆滿我們的面,雖然可以那麼的長、那麼的大,可以布滿整個面,可是卻不會因爲這樣講話而不方便,結結巴巴,不會。舌頭是非常柔軟而且是非常的細薄,這邊就是稱揚佛陀的舌頭。

  「顯現叁種世界內」,也就是放出光芒,這個光芒可以遍布叁世間。「調伏四魔諸冤敵」佛陀能夠調伏四魔,這個四魔就是指死魔、五蘊魔、煩惱魔以及天子魔。「有情皆具叁惡趣 爲現清淨微笑相」也就是佛陀他所放出的光芒爲衆生來說法,爲了要拯渡一切衆生出離叁惡趣痛苦的緣故,所以他的臉上就現出了微笑。他這個微笑並不是像一般的微笑,佛陀微笑可以遍滿叁世間,他也不輕易的展現這個微笑,爲了要拯渡有情出離叁惡趣苦的緣故,所以他才展現出這種微笑。當他展現微笑的時候,也同時放出無量的白色光芒。佛陀展現微笑主要是對著金剛手菩薩來展…

《文殊真實名經(蔣孜曲傑仁波切講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