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現微笑,同時也放光到叁千大千世間去,所有的這些眷屬衆,他們都能夠了解到說現在佛陀要說法。佛陀展現這個微笑也放出光芒,一方面也可以拯渡一切衆生,就是防止衆生墮入叁惡趣裏面。「于其清淨梵音中 遍滿叁種世界已」,這邊的梵音,就是指佛陀的叁十二相之中的其中一個就是非常悅耳的梵音,遍滿這叁種世界,梵音的梵是指真實的意思,不說假的、也不說歪曲的那個意思,非常正直的言語,就好象說我們在作沙壇城的時候,我們在壇城的第一條線就是要先畫下梵線,就好象我們今天所說的經緯線,梵線畫得正確的話,其他的線再畫下去就不會錯誤,梵線一旦歪掉的話,其他的線全部都會歪掉,所以這個梵的意思,就是非常正直的、真實的意思。梵音是具有六十種特色,所以我們說六十妙音,意思就是梵音都是非常柔軟的,非常溫和的,非常的悅耳,而且非常的適意等等的有這些特色在。梵音也跟頂髻一樣,是我們無法測其究竟的邊境是哪裏?所以我們說那是無邊的,就是無遠弗界的意思,而且梵音它是不剌耳的,不論你身處或近或遠,你聽到佛陀說法的音,都好象是對著你在講一樣,不論你身處何處。目 連他曾經有一次要測測佛陀說法的佛音到底會達到什麼地方?所以他用神通到很遙遠的地方去,可是不論他到任何一個遙遠的地方,他所聽到的佛音,就好象在佛陀的跟前聽到的聲音是一樣的。「遍滿叁種世界」,這叁種世界就是指天上、地上以及地下這叁世間。「爲持金剛大力者 密自在主而答說」也就是佛陀爲了金剛手菩薩,這邊說「持金剛大力者」是指金剛手菩薩具有大威勢力,而且他是一個密自在主,也就是密主,所以佛陀是爲他的祁求而開始來作答複。
「具足有大慈悲者 汝爲利益有情故 具足智身妙吉祥 誦真實名是大益」,佛陀就答複金剛手菩薩說:「您具有大悲心,您不忍衆生受苦,你爲了要拯渡一切衆生,你不爲一己之利,而以利他爲主,爲了要饒益一切有情的緣故,所以你應該來誦文殊名經」,所以說「具足智身妙吉祥 誦真實名是大益」,也就是你來念誦《文殊真實名經》是具有大利益的。「能作清淨除罪業,于我精勤應谛聽」,也就是這一部經能夠去除掉我們的罪業,所以你應該非常勤快的在我的跟前來谛聽。下面「善哉」是佛陀所說的,佛陀在稱贊金剛手菩薩:「善哉吉祥持金剛 手持金剛汝善哉」意思就是來稱贊金剛手菩薩說,「善哉!善哉!」很好!很好的意思。「密主我爲此事故 爲汝巧妙令宣說 汝今一心應谛聽」,也就是秘密主金剛手菩薩,我爲了你的祁求的緣故,我現在要爲你來宣說這一部《文殊真實名經》,您應該一心谛聽。這邊就是請金剛手菩薩要一心谛聽,叫他要非常的專注,不要渙散的來谛聽,遠離叁器過,遠離器皿倒覆之過,遠離器皿穿漏之過,遠離器皿染垢之過。「唯然薄伽梵善哉」,就是金剛手菩薩他作這樣子的回答世尊說,世尊,善哉,好,好,我會專心的聽的意思,我們今天就暫時講到這裏。
文殊真實名經(二)
種性,以密咒而言,一般稱爲種性。密咒的種性必須是大種性,也必須是總攝一切的種性者。這邊提到說「密咒大種性」,密咒大種性就是指這方便分而言,持明種性是指智慧分而言。這邊有提到叁個種性,一個是一切大種性,還有一個密咒的種性,一個是持明種性,這叁種種性,也可以稱爲是身種性、語種性以及意種性這叁種性。所以這邊的叁種性就是下面這邊,「于其叁種令觀察」這「叁種」就是指這身、語、意叁種性。「世間及出世間性」,也就是世間種性以及出世間種性,這邊的世間種性就是指附寶種性。出世間種性就是指金剛種性、蓮化種性、寶生種性等等這五種性。「顯作世間大種性」這個就是指這些天神的種性,比如說梵天、遍日天這些種性。「殊勝廣大手印種」這邊就是指大手印的殊勝種性,這一個種性跟前面的那一個「一切密咒大種性」是相關的。「大種大髻應觀察」這邊所指的種性就是更爲殊勝的種性,就是頂髻種性。「言詞之主演偈頌」這邊言詞之主,就是指世尊宣說密續,所以他可以說是言詞之主,「演偈頌」就是他宣說密續。這邊就講到說,到底文殊是何種性?世尊就隨順文殊菩薩的種性而作宣說此《妙吉祥真實名經》。所以這邊的「演偈頌」也就是世尊隨順文殊的種性而作宣說這一個《妙吉祥真實名經》。所以《妙吉祥真實名經》這一部續可以說是總攝一切密續。所以這一句就是世尊他來稱揚文殊菩薩。
下面我們會看到咒語「啞啞 依依 烏烏…」這些咒語,這些咒語一一都是在贊頌文殊菩薩的。這邊下面的咒語可以說是自在咒,所以下面這一句,「密咒王者具六種」這些咒語它具有六種好象是密咒王的特色在。「將令顯出于無二 無生法者自宣說」,這邊的「無二」就是指方便、智慧無二,由方便、智慧無二而出生,「無生法者」就是自性無生之法者作此宣說。接著就進入到咒的部份了。首先從「啞啞 依依 烏烏 耶耶 窩窩 吭啞」,這邊一共有十二個字。兩個一組,兩個一組,所以共有二個六組。這邊我們如果加以解說的話,這個可以代表我們所要淨化的所淨機,也就是不清淨的世間,在南瞻部洲當中的具六界之人。在這邊就是指出我們的所淨機,我們所要淨化的基礎在什麼地方?這是指具六界的人,這六界是指什麼?就是地、水、火、風以及父精、母血,父精又稱爲是白界,母血又稱爲紅界,這六界就是我們的所淨機。也有另外一個計算法,就是這六界是指地、水、火、風、空、須彌,這是就外器世間而言,這個也是我們的所淨機。內情世間就是剛才所說的,地、水、火、風、白界、紅界,內情世間是我們的所淨機。就外器世間而言,就剛才所說地、水、火、風、空、須彌,如果是就另外一種講法的內情世間,也可以指六道而言。能淨道是來淨化不清淨的所淨機,能淨道就是指六種性的壇城。能淨道依著所淨機而區分成外器世間的能淨道以及內情世間的能淨道。外器世間的能淨道就是指六如來的壇城,就是譬如說金剛持、五方佛的壇城,一共是六如來的壇城,這是外器世間。如果是內情世間就是指譬如時輪金剛圓滿次第裏面所應當要修持的加行六支。剛才所說的是將這十二個咒字把它用兩個一組、兩個一組把它區分下去變成六組,這六組解釋的方式就像剛才所說的。
我們如果不將這十二個字兩個一組來區分的話,就變成十二個字了,十二組的意思,這同樣也可以依著所淨機和能淨道來作解釋,所淨機十二個如果依著時輪金剛的根本續裏面所說的,這個世間是屬于大世間,由十二塊所組成的,如果是就《俱舍論》所說,它說這是一個小世間。時輪金剛的根本續裏面有講到說這個世間是由十二個大塊所組成的,裏面也有講到一些野蠻人所住的地方,文字上是野蠻人,意思就是說他們不信因果。這些野蠻人或者說外道,他們所居住的地方,就占了八大洲了這麼多。在時輪金剛的根本續裏面,就有講到說他住在香巴拉王國的哪個地方,香巴拉王國之外的每一個地方都有講得很清楚,比如說中國、印度或西藏等等,等等的意思就是很多地方都是這些外道所住的。當他們在畫整個世間的地圖的時候,他們都會根據時輪金剛的根本續來畫。這邊所講的就是指外器世間的所淨機,這是地上而言,就是我們說的地支,如果是就天上而言就是我們說的天幹,有包括十二宮,不論是地支或者是天幹的十二宮,這些都是這邊所講的外器世間,是我們所應該要淨化的所淨機。如果是就內情世間的所淨機,就是指無明到老死這之間的十二緣起支。如果就十二個字而言,它的所淨機可以是外器世間的所淨機以及內情世間的所淨機,內情世間的所淨機就是指這無明等十二緣起支,外器世間的所淨機就是指天幹還有地支等這些所淨機。
如果是就能淨道而言,能淨道就是能淨化之道而言,就是指信解地等,信解地就是指資糧道還有加行道,另外還有聖者地,聖者地就包括有十地,有資糧、加行之外的見道、修道、無學道這叁道而言。所淨果也就是淨化之後所獲得之果。所淨機剛才有提到一個十二緣起支,這是順轉的十二緣起支,這邊所淨果就是證得逆轉的十二緣起支,例如說順轉的十二緣起支一開始是無明,這邊的逆轉十二緣起支,就是斷除無明,以此爲例。所以如果能夠斷除叁有的根本,也就是依著這一條能斷我執無明的叁有根本這一條能斷道來修持,然後證得空性慧,隨著這一條道而修持的話,我們必然可以證得果位。以上就將這「啞啞 依依 烏烏…」這十二個種子字把它用兩種方式來解釋,一個是把它歸類成六組,一類是歸類十二個字的解說,到此爲止。
我們繼續看咒語,也可以分成六等份,「薩剃朵 纥裏低」,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是「加納目兒帝」,第叁個就是「啰合」,第四個就是「蔔多」,「蔔答喃那你」這是第五個,「答耶答啦 巴帝答那」這是第六個,可以分爲這六等分。第一個「薩剃朵 纥裏低」是安住于心,再來「加納目兒帝」是智身,「加納」是智慧的智,「目兒帝」是身。第叁個「啰合」是我。「蔔多」就是通達、了悟的意思。再來「蔔答喃那你」就是諸佛。再來就是「答耶答啦 巴帝答那」,這個是安住于叁世。所以這一段的咒語可以區分成六等份,這六個部份它的解釋就像剛才所說的。
接著下面就開始解釋第十六頁的第一行,「密咒王者具六種」,這六種是什麼?下面就會開始講到,首先我們看「本劄客ㄟ喀啊」這個就是金剛力,「本劄」是金剛,「客ㄟ喀啊」是曆,月曆的曆,再來就「度巴傑答」就是斬斷痛苦,再來就是「本劄蔣那暮地」這個是智慧頂髻,「蔣那塔亞耶」是智身者,再來是「哇喀一下啦」是語自在。再來就是「啊惹巴劄拿亞地拿瑪」這個就是指禮敬成熟衆生的一個尊者。以上這邊就是來解釋十六頁的這一行,「密咒王者具六種」。這邊就是指六種性的咒語。以上就是將「啞…
《文殊真實名經(蔣孜曲傑仁波切講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