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發願文」講得很清楚,他說他每一次在加行用功的時候、他的心跟聖道快要相應的時候,功夫剛剛相應,病痛就現前,就被病痛給破壞了。所以你看他講一個偈頌說「病是吾輩良藥」,他說這個病是我最好的藥,佛陀說的法都沒有病這麼好。爲什麼呢?消滅我無始的妄想,看破此身虛妄,深達苦空無常無我觀門。你看蕅益大師本來有很多的妄想,要使令正法久住、要五個比丘如法住世,後來病痛現前以後,他整個向外攀緣有所作爲的妄想全部消失掉,對色身的執取也慢慢的消失掉,看破此身虛妄,最後通達苦空無常無我觀門,成就了四念處,成就了一個修道當中非常重要的出離心。蕅益大師是一個大修行者,他能夠轉識成智,他能夠把病對他的傷害,轉成一個修道的力量,他能夠對身心世界的苦空無常這麼深刻的體驗,可見得病痛對他的刺激是既深且遠的,非常深遠的;我們一般的人很難體驗到,那你要是轉不過來那就是傷害了。我們極樂世界的人民,我們後面會講到,他不但是在極樂世界念佛、念法、念僧,他一般來說是做二件事:第一個、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他供佛,極樂世界人民相當忙的,他經常到十方世界遨遊、供養佛陀、親近佛陀;第二個、他到十方法界去成熟教化衆生。這麼一個莊嚴、具足五種神通功能的果報體,如果經常生病的話,那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所以說到了極樂世界的果報體,他本身是一個不老、不病的一個色身,叫做「金剛那羅延身」,這樣子對于我們修習善法、對于我們度化衆生,這件事情是非常有幫助的。
丁十六、蒙光柔軟願(叁十叁)
經文
看經文: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衆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體者,身心柔軟,超過天人,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消釋
十方無量不可 衆生
┌─ ─ ┐
│ 思議諸佛世界 之類│┌若不爾者
設我得佛┤ ├┤
│蒙我 觸其┌身心柔軟│└不取正覺
└ ─ ┤ ┘
光明 體者└超過天人
我們前面講到核心五願,這個阿彌陀佛是光明無量願,這個願就進一步的講到彌陀的光明,對我們衆生所産生的一種力量。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這個光明所加被的根機,先看這個「機」,在「十方無量不可思議」這麼多的「諸佛世界」當中的有情「衆生」,當然這個地方也包括我們這些顛倒的生死凡夫,這是光明所加被的根機;這以下說明它的利益,這些「衆生」只要「蒙我光明」照「觸其」身「體」的話,他的「身心」會有一種「柔軟」安樂的感受,而這樣一種快樂的感受是「超過天人」的快樂。假設「不」如是的話,「不取正覺」。
我們在「發願文」當中經常說「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希望我們在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這個「淨光」是指著光明來照我的色身,「慈誓」是願望來攝我的心,以願望來攝持我的內心、以光明來照攝我的色身。爲什麼我們希望彌陀的光明來照我的色身呢?就是這個地方有罪滅、善生,能夠破惡生善的作用。一般來說佛菩薩對衆生加持的神通力,主要是以光明的方式表現出來,你看佛菩薩只要顯神通,大部分都是用光明,因爲它速度最快。我講一個佛菩薩顯現光明的公案給大家作一個參考,在臺中蓮社的《念佛感應見聞錄》裏面講到一件事:說在臺中有一個陳師兄、陳居士,這個陳師兄平常是做一個建築的包商,平常他跟太太二個人是虔誠的佛教徒,定期的參加念佛共修。有一天陳師兄晚上睡覺的時候做夢,夢到他自己在客廳裏面坐,今天晚上突然間進來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家,跟他聊天,聊得還很愉快。聊完以後這個老人家就說:诶,我帶你到一個好的地方去,好不好?陳師兄說:好啊,我現在也沒有事,跟你去跑跑也好。這個老人家就領著陳師兄到郊外去了,走著走著就走到墳墓去了。到了墳墓有一個地方的墳墓是新開挖的,挖了一個大洞,裏面還放著一個棺木。這個老人家就說:诶,這個地方就是你要下去的地方,你現在可以下去了。這個陳師兄:哎呀,這個是棺木啊,我下去就死掉了,我不下去。但是這個時候有一股很大的力量要把他推下去,這個時候陳師兄心中就趕快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念念念,那麼在夢中就看到一個金黃色的光明慢慢慢慢的出現了,這個光明出現的時候,那個要推他下去的力量就消失掉了,乃至于那個老人家也消失掉了,他這個時候內心感到很輕松、很柔軟,這個時候那個光明就跟他講說「你現在趕快回去」(哈──),他就回來了。回來以後,他醒過來,诶,這是一個夢,還很清楚,像真的一樣。但是工作還是要做啦,他第二天還是照正常的到工地去工作,這個時候他剛好是包了一個叁層樓的整修工程,就地震以後的整修工程。按照過去的工作慣例,他到了以後都要領著工頭巡巡工地,看看昨天做得怎麼樣、今天要怎麼做,作一個准備。正當他領這個工頭要上去的時候,诶,突然有人找他,他跟工頭說「你先去看看,我馬上上去」,他就去招呼那個找他的客人,結果那個工頭一上去那個木製的鷹架以後,不到五分鍾,那整個鷹架就「劈啪」垮下來,那個工頭當場腦震蕩摔死了,這個陳師兄逃過一劫。諸位你們猜猜看,陳師兄爲什麼逃過一劫?是啊,阿彌陀佛光明的照攝。雖然業力不可思議,但是我們相信佛力更不可思議。世間上的事情是無自性的,「諸法無自性,一切從緣起」,在生命的結果還沒有出現之前,因緣會變化。
我再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這一篇故事的隔一篇,講到張師姐。這個張師姐她以前因爲結了婚以後身體不好,吃藥也吃不好,所以她是信奉外道,看到廟就拜,拜土地公、拜城隍爺等等;後來她經過人家的介紹,她就認真學佛,受了叁歸五戒做佛弟子。學佛以後當然她就不再參加這些道教的法會,但是突然有一天她過去的道友來找她,她說:某某人啊,我們那個地方有一間很大的百姓公廟,很大,今天剛好有一個盛大的法會,我們去那個地方拜拜。張師姐說:我現在受叁歸五戒了,不能再去了。她說:沒關系啦,去湊個熱鬧也好。張師姐就在對方盛情的邀約之下就參加了,參加以後拜完以後,對方就要買金紙燒。張師姐說:你不要燒這個金紙,這個沒有用的,你要燒金紙,你不如念「往生咒」回向給他比較好。對方就說:哦,這樣子,那就不要燒了。不要燒,二個拜一拜就走了。到了晚上就有事情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有二個鬼跑進來,他說「你是不是某某人」,「诶,我就是」,這個鬼二話不說就把她捉走,他說「诶,我大王有話問你」,就捉走了,就把張師姐半推半拉的拉到一個好像是古代衙門的地方去。這個張師姐一上去:哎呀,不得了啊,二邊站著十幾個當差的,拿著木棍在旁邊,中間坐著一位非常高大威嚴的鬼王。這鬼王就說「你今天在我廟裏面妄發議論(衆笑),害我今天金錢收入少了很多,我要懲罰你」,就叫旁邊當差的「拿這個棍子給我打」,打這個張師姐。張師姐說:诶,慢慢慢慢,你不能打我。所以這個人對叁寶有信心,她說:我是叁寶弟子啊,你要敢打我,我就把我的菩薩請出來(衆笑)。說完以後就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一個人有信心他就有力量,法界當中我們深信諸佛皆充滿,佛菩薩是無時無刻存在的,所以她觀世音菩薩一念的時候,她當場看到觀世音菩薩拿一個甘露瓶從空中降下來。這些鬼王、當差的看到觀世音菩薩,就跪滿在地上,觀世音菩薩就把她帶回去了。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怎麼樣?隨時在我們的身邊,但是你要去憶念他的聖號,你就可以「蒙我光明,觸其體者,身心柔軟,超過天人」。我們可以這樣說,就著消除業障這個角度來說,其實諸佛菩薩的功德都是有他的加持力的,你看你念觀世音菩薩也是有光明加持你,不過他的量應該有所不同,因爲他的本願不同;但是阿彌陀佛的量不可思議啊,「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衆生之類」,他那個光明所加被的範圍特別的大。我們前面講到色身的沒有病痛;這個地方是色身的柔軟,能夠破除種種的鬼神障跟業障,破障:這個地方都是跟正報的身心有關系。
丁十七、樂如漏盡願(叁十九)
經文
我們看經文: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消釋
設我 國┌天┐┌所受─快樂───┐
─ ┤ ├┤ ├不取正覺
得佛 中└人┘└不如─漏盡比丘者┘
我們前面講到正報的身心,講到五個主題:第一個、遠離惡道;第二個、身相莊嚴;第叁個、衣食自然;第四個、具足五通;第五個、壽命久遠:構成極樂世界整個正報的功德莊嚴。這以下再說明這五種功德莊嚴所産生出來的作用,這五種功德有什麼樣的作用呢?這個作用我們分成二個部分:第一個是自受用的作用,第二個是他受用。自受用就是你在受用這種種果報體的時候,你是什麼感受,先講自受用;他受用就是供養佛陀,乃至于度化衆生。極樂世界的人民,我們看經文的消釋。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天人」,這些凡聖同居土的天人,今天我提供給他這個果報體,當我們去受用這個果報體的時候,你會産生一種快樂的感受,而這種「快樂」的感受就好像是「漏盡比丘」。這個漏盡比丘什麼意思呢?就是四果阿羅漢,他入了滅盡定以後,要入滅盡定哦,阿羅漢要入滅盡定。沒有入滅盡定的時候,他的色身還有微細的苦、還有微細的痛苦;但是阿羅漢入了滅盡定以後,他會産生一種非常殊勝的、寂靜的快樂,類似于涅槃寂靜的快樂。極樂世界人民的果報體,他所顯現出來的快樂,就好像是阿羅漢入了滅盡定這種寂靜的快樂。
我們的色身,它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構成的,而這個四大它的一個結構體是跟你的煩惱、業力有關系:我們一個煩惱愈重的人,他那個地水火風的結構就比…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講記(淨界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