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面,他因爲遲到,所以他遠遠地在講堂外面坐著。那麼佛陀就宣說妙法。這個時候目犍連尊者想:哎呀,我以前坐在前面的時候,聲音是這麼大,怎麼今天我坐在後面聲音也這麼大呢?好象沒有任何的改變?這個真是起好奇心了,說,佛陀的聲音到底有多遠?他就起來以後,用神通力,一直飛,一直飛,一直飛……就往最遠的地方飛——結果,飛到他方世界去了。一不注意,離開了娑婆世界,到另外一個佛世界去了。那一個佛的色身都很大 高大。那麼那個菩薩說,哎呀,我們這個世界怎麼來一個小蟲啊?佛陀說,哎,你們不要這樣講,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哦!他要測試他師父的聲音,跑到這邊來了。這個時候,目犍連尊者到了這個地方的時候,還聽到釋迦牟尼佛的聲音,還是一樣的清楚。然後,這個時候,目犍連尊者想要回去的時候,飛不回去了,因爲他的神通力只能夠到一個叁千大千世界,只有一個佛國。他那個時候不曉得爲什麼,潛能發揮,超越了,他飛不回去了。那麼他就請教這個佛陀說,那怎麼辦呢?他說,你現在憶念你的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聖號,他就會幫助你飛回去。所以目犍連尊者就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結果就飛回去了。
一個大阿羅漢的神足通只能夠到一個佛國,你到了極樂世界,那個果報體,它的五種神通,其中一個神足通,它是什麼相貌?它能夠遍至無量無數億億諸佛國,而且是在一頓飯的時間這麼短。當然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可以很快地去親近諸佛,而積
集廣大的福德資。親近佛陀不完全只是聽法,成就智慧,在某種程度來說,佛是一個最殊勝的福田。什麼叫福田呢?就是你這個種子種一點點,水果就長很多。我們舉一個實際的例子。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釋提桓因——當然釋提桓因很多了,很多很多的叁十叁天,其中有一天的釋提桓因,他的壽命將盡,天上的花枯萎了,他身上開始流出臭汗等等……他的天福將盡的時候,他旁邊那些眷屬——那些美女開始遠離他,因爲他身體産生臭穢的味道,福報享盡了嘛——開始遠離他了,他知道他要死掉了。而不幸的是,天人又有神通,他知道他來生要生長在一個鄉村,裏面有一只母豬,它懷了六只小豬,其中一只就是他,他知道他的來生,所以他很害怕。你想,這個落差太大,一個是天王,一個是一只豬啊!這怎麼辦呢?他就在還沒有死之前,趕快用神通力就飛到大梵天去了,請叁界的王——大梵天來爲他想辦法。他說,我的壽命快盡了,你可不可以傳授我一個延長壽命的辦法?大梵天說,我有很多很多的法門,但是我沒有增長壽命的法門,這個我做不到。釋提桓因說,那我怎麼辦呢?他說,這樣子了,現在人世間有佛陀出世,有釋迦牟尼佛出世,你求他可能會有辦法,我是做不到。你趕快趁你現在壽命還沒結束,趕快去!
那麼這個時候釋提桓因就用他最後的神通力,最後那一點力量趕快飛到釋迦牟尼佛的地方去。那個時候佛陀在精舍說法,他一到的時候,他已經是精神都快要結束了。他最後到達的時候,趕快頂禮,拜下去,身業禮拜,口業稱念佛陀,意業産生強烈的歸依,身口意叁密相應。這個時候他的內心的虔誠,跟釋迦牟尼佛的福報感應道交。他拜下去的時候就死掉了。死掉以後,業力的關系,就馬上投胎到這個母豬的肚子裏面去了。但是因爲他在
死亡之前,他親自地供養佛陀——你說,他沒拿東西啊!他這個叫作叁業供養,法供養,身口意叁業供養,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念、意業的觀想。所以我們打佛七也是一種供養。那麼,他因爲這樣強烈的供養,因爲他今天重點是,他不是面對一個佛像哦,他面對是一個真的佛陀,所以他死掉以後,那個母豬——因爲它懷的胎是一個大福報的,它怎麼受得了——這個母豬象發瘋一樣到處亂撞,就把它的主人的花瓶打破了。這個主人一生氣,拿棒子就打它,就流産了。流産了,他又死掉了,又回複到他原來的位置,再做一次的釋提桓因。你看,只有拜一拜佛陀,稱念一句聖號,一念的歸依,換取一期的釋提桓因的壽命。爲什麼?因爲他可以遇到佛陀,我們做不到。
澫益大師說,成就善根不必等待因緣,你修習智慧,你在佛堂裏面,佛陀在世不在世,跟你成就善根沒有關系。你成就智慧,你只要語言文字看得懂,你能夠參透道理,跟佛陀在世不在世沒有關系,它不必等待因緣。但是成就福德,你一定要等待因緣。我們現在爲什麼很難創造大福德的人出來?因爲你很難遇到一個好的福田,我們很難去遇到一個初果聖人、二果聖人、四果聖人,乃至于遇到佛陀,你的培福報的速度太慢。所以,我們今天不要以爲到極樂世界好象都在損福報,受用很多快樂,不是的。你看,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馬上遍至無量無數億那由他諸佛國。你可以在極樂世界培植福德,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緣。
到這個地方我們等于介紹了極樂世界的依報環境的莊嚴,跟正報的身心的種種的安樂,我們到這個地方告一段落。那麼出世的解脫,至于極樂世界在這樣的一種依正莊嚴當中,是怎麼樣修
學聖道的,它是怎麼用功的、怎麼增上的,我們明天再加以說明 出世解脫。我們剩下時間回答問題。
請問法師可以呼吸念佛嗎?
當然,你念佛的時候,你是要配合呼吸比較好。但是你吸氣的時候不能念佛,要吐氣的時候才能念佛。你吸氣的時候念佛,你的氣會出狀況的。
師父,阿彌陀佛!我有一個朋友,工作上的地方有一間小房間,他安裝了無主孤魂的牌位。這個朋友在工作的時候,他看到有衆生幹擾他,結果他就請這個無主孤魂不要去打擾他。這當下他就感受到這個衆生握住他的脖子。他口中念不出佛號,但是他心中一直念佛,因爲佛號的感應,這個無主孤魂當下就消失了,他的身體感到很輕松。請問這是阿彌陀佛的感應嗎?
當然哪!因爲你的因地是念佛嘛!你因地是念佛,那當然是感應阿彌陀佛;你因地念地藏王菩薩,就感應地藏王菩薩。我問大家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你念阿彌陀佛,跟念地藏王菩薩,念本師釋迦牟尼佛,功德有沒有一樣?功德有沒有一樣?一樣?怎麼會一樣呢?因緣所生法是各式各樣的。你念阿彌陀佛,你是感應阿彌陀佛的本願嘛!你念釋迦牟尼佛,你是感動釋迦牟尼佛的本願。他們因地發的願不同,名號是由他的願力創造出來的,以後你成佛以後,你也可以丟出一個名號,你來念我的名號,但是,這個名號會産生什麼效果,跟你因地發的願有關系,不是每一尊佛發的願都一樣的。但是,大方向來說都能夠消業障。但是,念
阿彌陀佛跟其他不同,他多了一個特別,臨終接引往生淨土,這一點其他的佛的本願就比較沒有。你說十方世界這麼多的佛世界,爲什麼單單阿彌陀佛?因爲你容易去,十念必生。其它的佛世界,你絕對不可能十念就去的,做不到的。因爲它成功率特別高。那你因地的時候念阿彌陀佛,那當然是感應阿彌陀佛了。你不可能念阿彌陀佛,感應地藏王菩薩,那不可能,因果不符嘛!所以,智者大師說,說你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出現地藏王菩薩,你就要小心了。因爲因果不符嘛!可能是魔障。你因地念佛,出現地藏王菩薩,這就不對了。
弟子的弟弟患了癌症,到觀音廟求簽,簽上說,弟子業障太重,所以,雖然開了刀,還是沒有效,必須誦《地藏經》來減輕他的痛苦,使令他走的時候比較輕松。請問師父有沒有什麼辦法延長他的壽命,讓病好起來?
延長壽命不是很容易的。如果說他的壽命沒有盡,壽命還在,但是他有一個很強烈的業障過不去,這一點還容易做到,只要你破障就好了。如果他陽壽已盡,而且業障又現前,那就很難,這個就比較麻煩。很多人死亡的時候是陽壽沒有盡就死掉了,突然的業障現前,這種要救,只要遇到好的法門是可以救的。當然,延長壽命的話,我們一般來說,大乘佛法放生、誦經、念佛都可以。忏公師父說,誦《金剛經》對延長壽命很有幫助,《金剛經》。我覺得都可以嘗試。如果你真心念阿彌陀佛,你該好的時候就好起來,該走的時候就走,但是你要對這句佛號很有信心,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一心歸命,通身靠倒。修習所有的法門,你內心的狀態是很重要的,你看一句佛號跑到不同的人心裏面,産生的效果不一樣。這表示什麼?表示念佛,你的過
程是很重要,你用什麼心態來念他是很重要。有些人根本沒辦法把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開展出來,你做不到,你沒有掌握到正確的方法。有些人的心跟阿彌陀佛一接觸的時候,他就可以把他的功德開展出來,就是你要掌握他的心法。我覺得念阿彌陀佛,如果他的心理准備夠的話,應該是可以,會有效果。
請問法師要怎樣做才能夠不打妄想而安住佛號呢?
我們一般來說,我們這一念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中間有一道牆壁。這道牆壁諸位知道是什麼嗎?對啊,就是妄想。所以我們就覺得剛開始的時候,你看打佛七的時候,我們覺得離佛好像距離很遠,因爲你中間有妄想。你差不多念了兩天、叁天以後,你會覺得,哎,好象感覺你跟佛陀距離拉近了。這表示你妄想減少了。一個人要念佛要少妄想,就是你沒有什麼原則,多訓練。當然,我剛剛也提出一個觀念,你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你是先有目標,才有佛號的。就好像一個人,先有目標,才去賺錢的。如果你一個人沒有目標,你也不會很在乎賺錢的。我要去蓋一棟大廈,我要成立一個基金會,你有這個目標,這個目標只有錢可以幫助你完成,這個時候你就會努力地賺錢。你一定是先設定你來生的願景,你希望成就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種種的願景,而這個時候只有佛號可以幫助你,你才能夠死心塌地地安住在佛號上。所以你要沒有妄想,第一個,你要有一個目標;第二個,你要多訓練。剛開始都是跑掉了,再拉回來,跑掉了,再拉回來。我們打佛七也會有方法,到時候會告訴大家。這個妄想,你要能…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選讀講記(淨界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