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選讀講記(淨界法師)▪P7

  ..續本文上一頁不一樣了。你心中有目標,再來念佛,那你就容易做到一心歸命、通身靠倒。

  我們有些人拿到錢,他也無所謂。但是,當你有目標的時候,你說,我要買一棟房子。我要這個房子,我必須要靠這個錢才能完成我的目標。這個時候,你看到錢的時候,感覺就不一樣了。因爲它可以幫你達到目標,一個人沒有目標的時候,這個錢 他也覺得沒什麼關系的。所以,當你有目標的時候,而靠這個錢才能達到目標,你今天很想要買一棟房子來安住,而你完成目標一定要靠很多的錢,這個時候,你對這個錢會産生很大的好樂。因爲你有這個目標,而這個目標是靠這個錢來完成的。那諸位知道,你的目標跟佛號的關系了,對不對?所以,現在諸位不是急著去念佛,你要去想一想,你來生要去哪裏?而這個不是別人告訴你的,不是。你自己發自內心的思維,産生一個很明確的想法。佛教的功德都不能從外而內,要從內而外,先有思想才有行動,別人講的是別人的東西。所以,我們不能夠本末倒置,淨土宗先有目標,才有佛號,就是這個意思。那麼怎麼建立目標呢?就是學四十八願。好,我們明天再講,把四十八願講清楚,今天講一個綱要,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第叁卷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選讀》,諸位法師慈悲,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放掌。

  我們昨天講到淨土法門的內涵,我們整個淨土法門的內涵,簡單地講,它是一個他力門、果地教。也就是說,身爲一個淨土

  宗的學者,不管是你今生的離苦得樂,或者是你來生的究竟解脫,都不是我們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完全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加持所成就的,所以它是一個本尊相應法。

  那麼這個法門的特色,慧遠大師說是下手易、成就高。爲什麼叫下手易呢?因爲你不必去成就自己的功德,你只要把已經成就在法界當中的功德啓發起來就好。我們修大乘的人相信佛陀的功德是隨時存在的,你只要有正確的方法把阿彌陀佛存在法界的功德,把它啓動。所以這樣子是很容易的。

  而且更重要是,它成功率特別高。我們看不管是印度佛教史、中國佛教史,在早期的階段,修淨土的人並不多。你看龍樹菩薩、天親菩薩,雖然很多淨土的著作,但是他們本身並沒有明顯地修淨土。但是到了末法時代——我們現在進入末法時代的初期,修淨土的人有增加的趨勢。你看近代的大德:廣欽老和尚、忏公師父、夏蓮居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爲什麼這樣子呢?因爲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已經從一個正法、像法的清淨時代而變成了一個五濁惡世的時代。這個時候,特別是大乘的弟子,開始會很務實地面對生死的問題,會比較務實。也就是說,重點不是你喜歡修什麼法,重點是哪一個法門能夠讓你成功。這個是到了末法時代,大家會務實地看待法門的成功率。因爲你修這個法門,你很喜歡,你過去跟這個法門很相應,但是你失敗了,你就完了。我們今天一個大乘佛弟子,我們有很多理想:要親近十方諸佛,要廣度一切衆生……而你理想要實現,第一個基本條件:你先得自己站起來。如果你一個菩薩,你連叁界都沒辦法離開,你什麼事都辦不了,你光是一期生命當中生死的煩惱業力就弄得

  你團團轉了。什麼理想抱負,什麼上求佛道、下化衆生……什麼事都做不了。

  所以我是覺得,我們現在要開始務實地面對生死問題,而不是說你喜歡什麼法門。所以說這個下手易、成就高,這個就很重要了。你的成功率相當的高。那麼淨土法門成功高,當然它也有它的一個關鍵點,你要掌握它關鍵的心法,我們前面剛剛講過,它是一個他力法門。也就是說你今天所謂的成功失敗,不是你本身的戒定慧,而是你要能夠跟彌陀感應道交,你的這個明了的心跟佛陀的功德兩個要産生心心相印,這個是所有淨土宗的共同追求的目標。你只要沒辦法啓動彌陀的功德,那你就不是淨土法門,就變成自力法門了。

  那麼怎麼樣來啓動彌陀的功德?我們昨天也講很多了,簡單地說就是:你要能夠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這個是你的內心要准備的狀態:一心,你內心當中沒有二心,一心一意地求生淨土,一心一意地憶念這句佛號,而且把你的心全部地靠在這個佛號上面,一心歸命、通身靠倒。當然這樣的一個內心狀態的前提,就是你要有一個生命的目標,我們講信願行從教理上的生起,由信心産生願望,由願望帶動修行。但是實際修行的時候不是這樣次第的,等你信願行上路以後真實地操作的時候,是先有願望,你一定是要求生淨土,然後再依止信心來念佛。目標是第一個,這個信願行在實際修行的時候,願望是擺在第一個。

  很多人打佛七的時候,佛號一直上不了路。你看我們過幾天會打佛七,很多人這個佛號在心中一轉的時候,這個佛號再也跑不掉,他總是能夠把這個佛號咬住,他就能夠很容易地跟佛號兩個在一起,妄想插不進來。有些人努力地,佛一過去了、佛二過

  去了、第叁天過去了,他永遠抓不住佛號。其實這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生命沒有目標,你沒有設定一個來生的願景,你一定要求生淨土,你一定要了生脫死,所以你必須要去靠這個佛號。我講實在話,一個修淨土宗的人心中完全無所求,你這個佛號念不好的。你看善導大師怎麼說,善導大師說,你今天設定了一個往生目標以後,你要相信你自己沒有能力做到,相信阿彌陀佛會救拔你,這個時候你才能夠一心歸命、通身靠倒。所以我們今天淨土宗很多人都一直在說,佛號沒有辦法抓住,但是我們沒有真正了解根源在哪裏。你今天根本的問題沒有解決,你佛號永遠抓不好。就是你沒有下定一個決心,你一定要成功。你沒有下定決心,你一定要求生淨土,所以佛號對你來說是可有可無,你就很難抓住佛號了。

  那麼爲什麼我們到現在還沒有下定決心要求生淨土呢?就是我們對淨土宗了解太少,對淨土這兩個字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簡單地說善根不夠、智慧不足,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這兩叁天,我們透過四十八願——因爲淨土宗的成就來自于彌陀四十八願——我們帶大家把淨土走一遍,到底什麼叫作極樂世界。你不了解淨土,你很難下定決心的。目標不明確,佛號也就抓不住了。所以我希望我們今天透過四十八願的學習,帶大家實際地把淨土的整個功德莊嚴走過一次。走過一次以後,你心中先規劃出一個你未來的願景,而這個願景,你要不斷地告訴你自己,你一定可以成功,但是你要靠這句佛號來幫助你。這個時候念佛的力量就不一樣了,你變成一個有目標的行動,那是一個有意樂的行動,跟你過去完全沒有目標念佛是完全不一樣的。好,那麼我們現在就正式地要帶大家進入淨土的功德莊嚴。

  入文分四,我們把這個四十八願的整個結構分成四大段:第一個,國土莊嚴,講依報的環境;第二個,身心安樂,這個講到正報,你在極樂世界你會得到一個什麼樣的正報的身心;第叁個,出世解脫,前面的國土莊嚴跟身心安樂是約著有爲的快樂,這個出世的解脫是講到聖道的功德,講出世的解脫,前面講到安樂道,這個講到解脫道。那麼國土莊嚴、身心安樂跟出世解脫,這個是約著往生以後的功德,就是來生才得到的功德。那麼聞名得益就是你在念佛的當下,你今生因爲念佛的關系會産生什麼樣的好處。這個地方有八個好處,我們也帶大家走一次。就包括了你今天念這句佛號,你今生會有什麼樣的受益,你來生會有什麼功德,我們把它全面地做一個了解。好,我們看第八面,講到往生以後的淨土的功德,就是我們來生的一個規劃。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來生要去的地方,先介紹它的依報環境。那麼這個地方的第一個願叫作一切嚴淨願,就是極樂世界是一個莊嚴清淨的環境。我們看經文,大家請合掌: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衆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數者,不取正覺。

  好,我做一個簡單的消釋。就是說在我成佛以後,國中的天人,這個天人指的是我們一般的帶業往生的,這個叫凡聖同居土的這些衆生。那麼我們衆生所受用的是什麼呢?一切的萬物,這個地方指的是我們依報的環境,包括我們所住的房子,或者是我

  們所受用的樹木、山河大地等等…那麼極樂世界這個依報環境是什麼樣的相貌呢?這以下從兩段來說明:第一段從它內在的本質上來說,簡單地說,它是一個“嚴”,它是莊嚴的,極樂世界是一種功德莊嚴相。這個功德莊嚴當中,經文當中講出了叁個內涵:第一個,清淨而不雜染;第二個,光明而不昏暗;第叁個,美麗而不醜陋。那麼當然這個地方特別講出了光明,極樂世界的整個環境都會釋放光明,所以極樂世界沒有所謂的晚上的這種情況,沒有說白天、晚上,它全部都是白天,因爲它每一個寶物都會放光。所以基本上你到了極樂世界,你整個世界是一個光明的世界,而且是一個美麗的、清淨的世界。這個是指它的內在的本質上來說。那麼它外表是怎麼樣呢?它的形狀、它的五顔六色也特別的殊勝,不是世間所有的。那麼這樣的一種光明的、美妙的形狀跟顔色,窮微極妙、無能稱量,是一個微妙、不可思議的世界,我們沒辦法用言辭來加以形容,甚至于無能稱量,就是你根本不能用一個凡夫的心思來測量它到底是怎麼個微妙法。其諸衆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數者,不取正覺。前面是講到整個依報環境光明清淨美麗,是指的它的質,本質上來說;這個地方講它的數量,那麼這樣的一種清淨光明的環境,它的數量是多大呢?這裏講出一個譬喻,即使你得到了天眼通,你用這麼一個廣大能力的天眼通來觀察極樂世界,你都不能去明了它的數目,來辨別它的數目。那麼我們從這個願文可以得到一個概念,就是極樂世界的莊嚴美麗是無限量的。這個經文當中,你看它一再強調窮微極妙、無能稱量,你根本沒辦法去明了,去辨別它的…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選讀講記(淨界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