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大圓滿——淨土法門(前言)
近幾年來,漢地有不少人在學習漢傳佛法的淨土法門,但是因爲不懂其圓妙高深的道理,故而把淨土法門看成老太婆、沒文化的人修行的法門。因此,他們不願繼續修行淨土法門,而去向往藏傳密教,去修藏傳佛教的“大圓滿”。事實上,曆史上漢人修藏傳密教有成就的實不多見,反而是修行淨土法門,自東晉至今約一千五百多年以來,在漢地有所成就的人非常之多。
佛經上記載,不僅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還是大勢至菩薩,他們都提倡修淨土法門,就連印度的龍樹菩薩、無著菩薩和世親菩薩,也是大力提倡修淨土法門;自佛法傳入中國以來,曆代高僧大德先修禅後入淨,得大成就者比比皆是;更重要的是在佛教史上,特別是在居士的佛教史上,在傳記中可以看到,修淨土法門得大成就者舉不勝舉;不但過去如此,就是現在,我們漢地因修淨土法門而成就金剛不壞體的人也不少。如此圓滿微妙的大乘法門,現在卻被一些諸如“我們漢傳佛教沒有傳承”、“光念念佛沒有用”,這些似是而非的觀念歪曲了。
藏傳佛教中紅教的大圓滿法是密法九乘次第當中最高、最圓滿的一部法。這部法所闡述的道理,事實上跟我們漢傳佛教的禅宗、華嚴、天臺、唯識、中觀是同一個道理。由于很多人錯誤地認爲漢傳佛教就是顯教,藏傳佛教就是密教,所以簡單地把漢傳佛教的叁乘正法——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都判斷爲他們的九乘次第中最底下的叁乘,故而認爲修密教加持快、成就快。實際上,無論是精通藏傳佛教的索達吉堪布,還是精通漢傳佛教的諸位大德,都知道禅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即生成就”跟藏傳佛教的大圓滿是無二無別的。按教理說,它們都是最高、最精髓的法門。漢傳佛教的八大宗派的根本宗旨和最終的目的,無一例外都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有些人會說:“淨土法門並沒有告訴我們開悟成佛啊。”這就是今天我想圍繞“大圓滿”這個主題來展開討論的原因,目的是希望大家知道,實際上,淨土法門就是大圓滿的法門。
真正大圓滿——淨土法門(大圓滿的修行次第)
我們爲什麼說淨土法門是真正大圓滿,首先要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大圓滿。大圓滿是藏傳紅教甯瑪巴的一個重要法門。甯瑪巴紅教的修行分開九乘次第:外叁乘、內叁乘、密叁乘。
聲聞、緣覺、菩薩這叁乘正法被稱爲外叁乘,外叁乘主要是學習教理,用他們的話說就是顯教的法門。其中的解脫道、菩薩道告訴了我們爲什麼要這樣修行,讓我們先認識到人生宇宙的真理,然後按照這些道理去觀察,去開發智慧,接著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按照這些有相的、顯現在外的方法去修,他們認爲這就是顯教的法門。這裏需要說明的是,藏傳佛教中,外叁乘的顯教,實際上指的是天臺宗判教裏藏教的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這講起來教理就比較多了,因爲不僅天臺宗有藏教的聲聞、緣覺、菩薩這叁乘法,通教、別教、圓教都有此叁乘法,而其中圓教的修行法門才是真正圓滿的法門。
內叁乘是:事業部、行部、瑜伽部。他們認爲這些只有密教才有,就是修護法神、供護法神,然後修靜坐、修加行,這其中包括成就事業的一些福德資糧、智慧資糧。
修完內叁乘後還要修密叁乘。密叁乘的法門就是:大瑜伽、無上瑜伽、無比瑜伽。這個最高的無比瑜伽就是大圓滿。大圓滿又分爲修“徹卻”、“脫嘎”兩部法。經過生起次第的過渡後,到了圓滿次第才是密教真正的精髓。
因此,修行藏傳佛教的“大圓滿”要有一定的基礎,包括外叁乘、內叁乘都屬于修行的基礎。基礎階段的修行方法主要就是聽聞教理。我們不懂教理,就不知道怎麼了生死,就不明白生死確實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有時候我們只是解決了一些生活上的小問題,而對生命的根本很迷惑,無從了之,也沒有精力顧及。那麼,真正想通過學習佛法了脫生死,就必須先把教理學懂,先把人做好。同時,還要持咒,修五加行、四加行,需要的時間很長,有些大拜要拜十萬個。有些人十幾年修下來了,加行還沒修圓滿。加行就是修行的基礎,基礎打好了以後,有條件了,師父才傳授他大圓滿的法。大圓滿法最高的、最了不起的叫大圓滿見。
真正大圓滿——淨土法門(大圓滿見的二個條件)
我們的眼睛看這個世界會看偏,眼睛看不准確,不好的當好的看,不正確的當正確的看,偏的當正的看,善的當惡的看。這是因爲我們凡夫的心是顛倒的,心顛倒了,眼睛看世界就會顛倒。因此大圓滿見,簡言之就是先要具足不顛倒的正見。有這種正見要具足兩個條件,第一個就是空性見。空性見是什麼呢?就是要曉得世界的所有一切相都是無我的,沒有自體,緣起性空。我們有我執在這裏,不能看到這種真相,而實際上世界一切萬物,它的本身都是空性。這種空性見如果沒有,修大圓滿見非常難修。第二個就是需要慈悲。慈悲是對一切衆生負責任。衆生有煩惱,我們對衆生要慈悲;衆生在六道當中輪回,我們對衆生也要慈悲;九法界的衆生未成佛不夠圓滿的,我們對九法界的衆生都要慈悲。這種慈悲的心若發出來之後,由于慈悲心是建立在空性見上面,所以空性見和慈悲兩個要統一。
有些人知道空性見是無我無執的,就認爲,既然我無我執,你也無我執,大家都沒有我,度衆生也不用度;一切衆生本來沒有我,怎麼度啊?這是他沒慈悲。有些人有慈悲沒空性,只曉得這人苦,想著衆生苦想度他,把衆生當作真正有苦,實在有苦的實質執著住,不知道衆生也是空性。所以空性要認識到現實的人生如夢一樣,睡夢中一切痛苦煩惱、一切榮華富貴,最終一醒過來一切都沒有。我們現在所執著的是非好壞等一切現象、一切相,實際上真正覺悟之後,這些都不存在,其本質皆是空性,不是真正有個相在。凡夫執著于相,所以沒有空性見。空性見和慈悲,這兩樣若統一了,這樣的人就可以修大圓滿。
真正大圓滿——淨土法門(叁密相應)
要認識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具足兩個方面:一個是空性,一個是慈悲。有空性和有慈悲以後,我們修行當中的叁業,即身業、口業、意業,這叁業就會達到密宗裏面的“叁密相應”。爲什麼叫叁密相應呢,即身密相應、口密相應、意密相應。我們現在身也沒密,口也沒密,意也沒密。密是秘密,秘密在裏面,裏面的道理我們不了解。
譬如我們嘴會講話,說出來的聲音,大家能聽懂是什麼意思,但是真正口密相應的人,他曉得有說沒說都是空性,不論說什麼跟沒講一樣,這就是空性。他若想講是有慈悲心才好講,沒慈悲他一句也不會講,有慈悲了這話才要講,但是不管怎麼說,說出來都是空性,跟沒講一樣。
身體的所作所爲,不管做什麼事,拜佛也好念經也好,幹活也好掃地也好,做的時候有慈悲心才會去做,內心的慈悲心沒有生起來不會去做。慈悲心生起的時候,不管做不做,做也是空性,不做也是空性,做與不做內心沒分別,這是身密相應。
意密是思想,頭腦想什麼東西,除非是對衆生有利益我才想,對衆生、對自身沒利益的不想,這叫意密。所有的想法都是爲利益衆生,雖然爲利益衆生去想,整個想的過程又與沒想一樣,因爲想也是空性。這樣身口意叁密,叁樣就跟佛菩薩的身口意叁業相應,這就叫做空性見和慈悲心,落實到身口意叁密上,完全相應的叫做密宗的大圓滿見。
若修密宗大圓滿見,概括起來有叁句話,即:“一切色相都是佛身,一切聲音皆爲佛語,一切思想皆是佛心。”因爲你看到空性,對一切衆生都可以起慈悲心。對你好,恭敬禮拜,要起慈悲心;對你不好,誹謗你、打你罵你害你,也要起慈悲心。因爲九法界衆生未成佛都要圓滿,十方法界一切所有的相都是空性,不生不滅,所以對一切衆生從內心生起來完全是平等的心,以平等心再來看我們的世界就不一樣了。我們因爲沒有空性見,沒有慈悲心,所以看世界都是是非人我,都是爭執,有煩惱有痛苦,與貪嗔癡叁毒相應。但是你有了大圓滿見以後,看這個世界眼光就會不一樣。
第一種叫一切色相皆爲佛身。所有眼睛看得見的東西,統統都是佛的身體。爲什麼會有這種感覺,見到的一切都是佛的身體?因爲佛的身體是清淨法身,就是空性、無所得、無相,一切世間萬物都是空性,都是無我,所以看見空性就與看到佛身一樣。佛爲什麼有千百億化身?佛千百億化身的目的,就在于內心有慈悲心,希望一切衆生都圓滿成就,這樣就需要千百億化身。所以有空性見、有慈悲心,你看到一切人內心自然平和,不會起貪嗔癡,身體所做的事不會起貪嗔癡,眼睛看見一切色相一切行爲都與佛一樣。因此說一切色相都是佛身。
第二種叫一切聲音皆爲佛語。我們聽見講經說法也是佛所說的話,聽見機器、車開的聲音也是佛的話,風吹草動也是佛的話,不管別人的手機打響的聲音,或不好的聲音,別人罵我、說我,贊歎我,實際都是佛的聲音。爲什麼是佛的聲音呢?因爲佛有兩種功德:一個是福德圓滿,一個是智慧圓滿。智慧圓滿是看到空性。因爲一切萬物緣起皆是性空,看到空性以後,就達到智慧圓滿,就是說智慧圓滿是從空性建立起來的。佛的福德圓滿是因爲慈悲建立起來。看見一切聲音,不管是人的聲音、畜生的聲音,或者地獄苦的聲音,我們對他都可以生起不同于同情的平等的慈悲心。地獄衆生非常苦,我們對苦的衆生起慈悲心。而做人雖然有些人快活,別人贊歎歡喜,但是人生幾十年,迷了以後,轉世又是輪回,我們對他也生起慈悲心;就是聲聞緣覺、十八羅漢,或者是菩薩修行成就了,成菩薩了,但他還沒圓滿,我也要生起這種慈悲心。聽著所有聲音皆可生慈悲心,慈悲心當中都沒生沒滅,契入空性,這叫一切聲音都是佛語。
第叁種叫一切思想皆爲佛心。內心的一切的思想、所有的想法都是佛的思想…
《真正大圓滿——淨土法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