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 (70)
────────────────────────
歸敬請戒緣起之十義頌解
能海上師編集 傅味琴淺說
結戒十義中“攝取于僧”是因,
“正法久住”是果,其中八條是緣
提要:
·無事製戒,會使後世衆生起埋怨之心
·如來製戒之前,先令弟子明結戒十義
·戒律是針對衆生的病,好比醫生爲治病而製定的處方
·結戒十義中“攝取于僧”是因,“正法久住”是果,其中八條是緣
·這裏的同學就是你的緣,因爲不可能爲你一個人辦學
無事製戒,會使後世衆生起埋怨之心
如果事情還沒有發生就製戒,後世的衆生就要埋怨世尊對弟子沒有事情強行製戒,“令人惱不得自在。若弟子有漏,乃發生後,才能依事製戒”,假如弟子中間由于有煩惱,出生了矛盾,發生了事情,然後再根據這個事情來製戒,弟子就不會起煩惱,覺得不自在,這是講釋迦佛製戒的原則。
如來製戒之前,先令弟子明結戒十義
“然製戒之前,先明結戒十義”,所以在沒有製戒前,釋迦佛就把戒的十種意義告訴大家,讓弟子們先明白。“攝取于僧,乃至正法久住也”,哪十種意義呢?“一攝取于僧,二令僧歡喜,叁令僧安樂,四未信者信,五信已增長,六難調者調,七慚愧者安,八斷現有漏,九斷當有漏,十正法久住,結戒義有十,遍通二百五。”比丘戒兩百五十條,每一條戒都包含這十種意義。
戒律是針對衆生的病,好比醫生爲治病而製定的處方
如來是根據事來製戒,好比醫生是根據病人的病來製定處方的。看醫生吃藥常有這句話:要遵醫囑。否則病就很難治得好。譬如這藥規定一天叁次,一次兩粒,你就要聽話。還要根據你的病情,製定更細的原則,比如藥是飯前吃還是飯後吃。中醫還要你忌口,規定你在生病吃藥期間,不能吃什麼,這些你全要做到。我得了高血壓,醫生就規定我不能吃鹹的,刺激的、辣的都不能吃,容易生火,我就要這麼做。你不遵守醫囑,病怎麼會好呢?豈不是害了自己?你遵守醫囑,就等于保護自己身體健康。所以戒是保護,並不是使你不自在。佛是大醫王,咱們生了種種的煩惱病,就得聽佛的話。弟子有一種病,如來就製一條戒律,針對這個毛病,把它治好,戒就起這個作用。
結戒十義中“攝取于僧”是因,“正法久住”
是果,其中八條是緣
結戒有十義,“十義中,一攝取于僧是因,十正法久住是果,其中八條是緣”,緣是非常重要的。有因必有果,千萬別忘了中間要通過緣的作用,如果沒有緣,因還是因。譬如因在這兒,果在那兒,中間有距離的。有時候距離很短,有時候距離很長,叁世因果的距離長得很,今世的因要流到後世去結果。從因到果,中間就靠緣來完成。舉個例子,種子放在倉庫裏仍然是一粒種子,爲什麼不開花結果呢?因爲沒有緣。要人工把種子播在泥土裏,還要有水分、陽光,這些都是緣。這些都有了,那麼讓它發展,發展到最後才能開花結果,所以緣是很重要的。
這裏的同學就是你的緣,因爲不可能爲你一個人辦學
這中間的緣一共有八條,攝取于僧,就把佛弟子組織起來,這是因,最後的目的是爲了正法久住,這是果。從組織起來到正法久住就要通過中間八個緣。再舉一個例子,你想來佛學苑學佛法修行也要通過緣,有這麼多同學來,這就是一個緣。假如你沒有想通,看見同學就討厭,最好只有我一個人,那麼沒有同學來怎麼辦學?你一個人留在這兒,這不叫辦學,這叫挂單,住幾天還是叫你回去。所以你今天能夠在這兒學法,全靠同學們的功德。我們對集體、對同學感恩都來不及,還有什麼理由可以討厭的呢?
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 (71)
────────────────────────
歸敬請戒緣起之十義頌解
能海上師編集 傅味琴淺說
舍棄如來正法,實乃獅蟲,非實菩薩也
提要:
·不要討厭同學,要討厭所作的種種“破和合僧”的過患
·末法衆生不重視戒,妄語誹謗特別多,不管就沒希望了
·製戒能使正法久住,可見戒之重要
·棄舍如來正法,實乃獅蟲,非實菩薩也
·漢地佛門一向看不起聲聞乘,也就致成了看不起出家人的風氣
不要討厭同學,要討厭所作的種種“破和合僧”的過患
你如要討厭,你最好選定真正的目標來討厭,可別看錯人了。要選什麼目標?以前有些人破壞集體的安定團結,使你學不成法,像這種人,你應該討厭他們。我根據以往的情況,寫了二十五條特別提醒:有這些情況的,請不要來報到。例如你要退學就走呗,卻在寮房裏鼓動大家也走,還說“你走了,到我小廟來。”弄得人心渙散,其他人也想走,還不知道這就是破和合僧。一個僧團要保持安定團結,他來一個破壞,那不是破和合僧嗎?佛學苑每天都在講經說法,人都給他拉走了,講經說法就講不下去了,那不是破轉*輪嗎?過去還有個學生說:“如果不批准我退學,我就要開始搗亂了!”我們嚇壞了,怕她死了下地獄,別讓她造成了無間罪,只好要走就走吧。像這種人你就要去討厭,你鼓動大家走了,我一個人留下來,怎麼學啊?
末法衆生不重視戒,妄語誹謗特別多,不管就沒希望了
女衆部開始的時候始終不安定,我在那時講過一門課,叫“管”,爲什麼要管?從這個階段來看,說假話打妄語特別多,所以愛打妄語也列到二十五條裏去,所以每一條條文都是根據已經出生的事實來製定的。至于你出去以後打妄語,那我們也沒有辦法。沒出去的時候就可以用規章製度來約束你,來管你,犯了還可以挽救你,出去了只能隨各自的因果受報了。譬如有人出去了宣傳,女衆部連窗戶都是封起來的,有這種事情嗎?製造謠言,汙蔑誹謗,講不符合事實的話,一點不怕罪過。妄語戒是根本戒啊,末法時期衆生不重視戒,對自己沒希望,對整個佛教也沒希望。
製戒能使正法久住,可見戒之重要
“二百五十戒,每戒皆具十義,從攝取于僧乃至正法久住,由此可見製戒之重要”,每一條都具備十種意義,可見每一條戒都重要,當然也能明白製戒的重要性。
棄舍如來正法,實乃獅蟲,非實菩薩也
“今人稱爲小乘,實可悲也。經雲菩薩觀衆生痛苦,愍正法數故,發無上心,行菩薩行,乃至舍命護持正法。今人頗于正法無知無解,辄言我是大乘,而棄舍如來正法,實乃獅蟲,非實菩薩也。”棄舍如來正法的實際上是獅子身上的蟲(獅子是指釋迦佛),並不是真正的菩薩。中國佛教是有這樣風氣,受戒只受菩薩戒,不受律儀戒,因爲我是大乘。能海上師說這種大乘叫“輕毛菩薩”,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
漢地佛門一向看不起聲聞乘,也就致成了看不起出家人的風氣
近代佛門有個風氣,看不起出家人,除非你會講經說法,使人聽了很歡喜,名望也很高,別人才會對你尊敬,一般都看不起出家人。這並不完全是因爲出家人在末法時期出現了種種弊端,而是因爲出家人是聲聞弟子,漢地佛教一向看不起聲聞乘。因爲佛門始終還保持著叁歸依的傳統,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所以還稱比丘僧爲師父,可是又玩花樣,只恭敬自己的歸依師,別的出家人就不恭敬了。這個根子很深,年代很久啊!有的居士敢跟出家人吵架,有的居士一定要出家人跟在他後面轉,還有的居士爲了搶廟,把出家人趕出去。
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 (72)
────────────────────────
歸敬請戒緣起之十義頌解
能海上師編集 傅味琴淺說
要正常的大才是好,不正常的“大”都是病態
提要:
·要正常的大才是好,不正常的“大”都是病態
·因爲喜歡“大”,所以精神病又發了
·有丈夫精神病,妻子爲令他高興,稱他“偉大的丈夫”
·供養要不執功德,才是修布施波羅蜜
·要修叁輪體空,首先要隱藏功德
·雖不直說,拐個彎仍是稱己功能
要正常的大才是好,不正常的“大”都是病態
如果對出家人恭敬,怎麼會幹這種事情?心底裏早就有一個不恭敬,這就是對佛法沒有正確的理解,帶著一個凡夫心態:大總是好的,小總是不好。其實要看情況,有的情況下,大也是不好的,要正常的大才是好。如果一個人身體大得不正常,這叫“巨人症”,連坐公交車,頭都要低下來,因爲內分泌出了問題,身高沒有限製地發展。有人往旁邊發展,又矮又扁(衆笑),像一個矮冬瓜。有的是黃胖病,也就是粘液性的水腫。這些大有什麼好?有些人拿了很大的位置,洋洋得意,高高在上,可是一點工作能力也沒有。從前滿清的時候,很多大官並不是真有做官的水平,他是花錢買的。精神病院裏絕大多數都稱自己大,這叫誇大症。
因爲喜歡“大”,所以精神病又發了
我年輕時,有一天早晨到上海的襄陽公園去走走。忽然碰到一個居士家裏的人,她手裏拿著一把寶劍,可能是鍛煉身體練練劍。但是褲子破破爛爛的,用繩子吊起來,這個模樣總有點怪。我說“好久沒見你了。”“你不知道啊,我忙得不得了,晚上都沒空,現在中東的戰爭是我指揮的。”(衆笑)後來才知道她精神病又發了。
有丈夫精神病,妻子爲令他高興,稱他“偉大的丈夫”
五六年我剛開始講課,講的是心理治療,休息時一個男同學朝我招招手,他拿出皮夾子,抽出一張紙條給我看:“這是我的愛人寫給我的。”紙條上寫:我最偉大的丈夫某某人。“我的老婆稱我是偉大的丈夫。”因爲他有精神病,他老婆聰明,稱他最偉大,他就高興。像這樣的大難道也是好的啊?
供養要不執功德,才是修布施波羅蜜
還有一件事,蘇州有個寺院,一次聽講經,來了一個居士,氣勢就很大,一看前排沒他的位置,馬上就冒火了,“怎麼?第一排沒我的位置?我昨天還供養了一個大冰箱!”意思我供養了一個大冰箱我就是大居士,這個“大”恰當嗎?其實應該…
《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70~7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