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70)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结戒十义中“摄取于僧”是因,
“正法久住”是果,其中八条是缘
提要:
·无事制戒,会使后世众生起埋怨之心
·如来制戒之前,先令弟子明结戒十义
·戒律是针对众生的病,好比医生为治病而制定的处方
·结戒十义中“摄取于僧”是因,“正法久住”是果,其中八条是缘
·这里的同学就是你的缘,因为不可能为你一个人办学
无事制戒,会使后世众生起埋怨之心
如果事情还没有发生就制戒,后世的众生就要埋怨世尊对弟子没有事情强行制戒,“令人恼不得自在。若弟子有漏,乃发生后,才能依事制戒”,假如弟子中间由于有烦恼,出生了矛盾,发生了事情,然后再根据这个事情来制戒,弟子就不会起烦恼,觉得不自在,这是讲释迦佛制戒的原则。
如来制戒之前,先令弟子明结戒十义
“然制戒之前,先明结戒十义”,所以在没有制戒前,释迦佛就把戒的十种意义告诉大家,让弟子们先明白。“摄取于僧,乃至正法久住也”,哪十种意义呢?“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未信者信,五信已增长,六难调者调,七惭愧者安,八断现有漏,九断当有漏,十正法久住,结戒义有十,遍通二百五。”比丘戒两百五十条,每一条戒都包含这十种意义。
戒律是针对众生的病,好比医生为治病而制定的处方
如来是根据事来制戒,好比医生是根据病人的病来制定处方的。看医生吃药常有这句话:要遵医嘱。否则病就很难治得好。譬如这药规定一天三次,一次两粒,你就要听话。还要根据你的病情,制定更细的原则,比如药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中医还要你忌口,规定你在生病吃药期间,不能吃什么,这些你全要做到。我得了高血压,医生就规定我不能吃咸的,刺激的、辣的都不能吃,容易生火,我就要这么做。你不遵守医嘱,病怎么会好呢?岂不是害了自己?你遵守医嘱,就等于保护自己身体健康。所以戒是保护,并不是使你不自在。佛是大医王,咱们生了种种的烦恼病,就得听佛的话。弟子有一种病,如来就制一条戒律,针对这个毛病,把它治好,戒就起这个作用。
结戒十义中“摄取于僧”是因,“正法久住”
是果,其中八条是缘
结戒有十义,“十义中,一摄取于僧是因,十正法久住是果,其中八条是缘”,缘是非常重要的。有因必有果,千万别忘了中间要通过缘的作用,如果没有缘,因还是因。譬如因在这儿,果在那儿,中间有距离的。有时候距离很短,有时候距离很长,三世因果的距离长得很,今世的因要流到后世去结果。从因到果,中间就靠缘来完成。举个例子,种子放在仓库里仍然是一粒种子,为什么不开花结果呢?因为没有缘。要人工把种子播在泥土里,还要有水分、阳光,这些都是缘。这些都有了,那么让它发展,发展到最后才能开花结果,所以缘是很重要的。
这里的同学就是你的缘,因为不可能为你一个人办学
这中间的缘一共有八条,摄取于僧,就把佛弟子组织起来,这是因,最后的目的是为了正法久住,这是果。从组织起来到正法久住就要通过中间八个缘。再举一个例子,你想来佛学苑学佛法修行也要通过缘,有这么多同学来,这就是一个缘。假如你没有想通,看见同学就讨厌,最好只有我一个人,那么没有同学来怎么办学?你一个人留在这儿,这不叫办学,这叫挂单,住几天还是叫你回去。所以你今天能够在这儿学法,全靠同学们的功德。我们对集体、对同学感恩都来不及,还有什么理由可以讨厌的呢?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71)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舍弃如来正法,实乃狮虫,非实菩萨也
提要:
·不要讨厌同学,要讨厌所作的种种“破和合僧”的过患
·末法众生不重视戒,妄语诽谤特别多,不管就没希望了
·制戒能使正法久住,可见戒之重要
·弃舍如来正法,实乃狮虫,非实菩萨也
·汉地佛门一向看不起声闻乘,也就致成了看不起出家人的风气
不要讨厌同学,要讨厌所作的种种“破和合僧”的过患
你如要讨厌,你最好选定真正的目标来讨厌,可别看错人了。要选什么目标?以前有些人破坏集体的安定团结,使你学不成法,像这种人,你应该讨厌他们。我根据以往的情况,写了二十五条特别提醒:有这些情况的,请不要来报到。例如你要退学就走呗,却在寮房里鼓动大家也走,还说“你走了,到我小庙来。”弄得人心涣散,其他人也想走,还不知道这就是破和合僧。一个僧团要保持安定团结,他来一个破坏,那不是破和合僧吗?佛学苑每天都在讲经说法,人都给他拉走了,讲经说法就讲不下去了,那不是破转*轮吗?过去还有个学生说:“如果不批准我退学,我就要开始捣乱了!”我们吓坏了,怕她死了下地狱,别让她造成了无间罪,只好要走就走吧。像这种人你就要去讨厌,你鼓动大家走了,我一个人留下来,怎么学啊?
末法众生不重视戒,妄语诽谤特别多,不管就没希望了
女众部开始的时候始终不安定,我在那时讲过一门课,叫“管”,为什么要管?从这个阶段来看,说假话打妄语特别多,所以爱打妄语也列到二十五条里去,所以每一条条文都是根据已经出生的事实来制定的。至于你出去以后打妄语,那我们也没有办法。没出去的时候就可以用规章制度来约束你,来管你,犯了还可以挽救你,出去了只能随各自的因果受报了。譬如有人出去了宣传,女众部连窗户都是封起来的,有这种事情吗?制造谣言,污蔑诽谤,讲不符合事实的话,一点不怕罪过。妄语戒是根本戒啊,末法时期众生不重视戒,对自己没希望,对整个佛教也没希望。
制戒能使正法久住,可见戒之重要
“二百五十戒,每戒皆具十义,从摄取于僧乃至正法久住,由此可见制戒之重要”,每一条都具备十种意义,可见每一条戒都重要,当然也能明白制戒的重要性。
弃舍如来正法,实乃狮虫,非实菩萨也
“今人称为小乘,实可悲也。经云菩萨观众生痛苦,愍正法数故,发无上心,行菩萨行,乃至舍命护持正法。今人颇于正法无知无解,辄言我是大乘,而弃舍如来正法,实乃狮虫,非实菩萨也。”弃舍如来正法的实际上是狮子身上的虫(狮子是指释迦佛),并不是真正的菩萨。中国佛教是有这样风气,受戒只受菩萨戒,不受律仪戒,因为我是大乘。能海上师说这种大乘叫“轻毛菩萨”,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
汉地佛门一向看不起声闻乘,也就致成了看不起出家人的风气
近代佛门有个风气,看不起出家人,除非你会讲经说法,使人听了很欢喜,名望也很高,别人才会对你尊敬,一般都看不起出家人。这并不完全是因为出家人在末法时期出现了种种弊端,而是因为出家人是声闻弟子,汉地佛教一向看不起声闻乘。因为佛门始终还保持着三归依的传统,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所以还称比丘僧为师父,可是又玩花样,只恭敬自己的归依师,别的出家人就不恭敬了。这个根子很深,年代很久啊!有的居士敢跟出家人吵架,有的居士一定要出家人跟在他后面转,还有的居士为了抢庙,把出家人赶出去。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72)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要正常的大才是好,不正常的“大”都是病态
提要:
·要正常的大才是好,不正常的“大”都是病态
·因为喜欢“大”,所以精神病又发了
·有丈夫精神病,妻子为令他高兴,称他“伟大的丈夫”
·供养要不执功德,才是修布施波罗蜜
·要修三轮体空,首先要隐藏功德
·虽不直说,拐个弯仍是称己功能
要正常的大才是好,不正常的“大”都是病态
如果对出家人恭敬,怎么会干这种事情?心底里早就有一个不恭敬,这就是对佛法没有正确的理解,带着一个凡夫心态:大总是好的,小总是不好。其实要看情况,有的情况下,大也是不好的,要正常的大才是好。如果一个人身体大得不正常,这叫“巨人症”,连坐公交车,头都要低下来,因为内分泌出了问题,身高没有限制地发展。有人往旁边发展,又矮又扁(众笑),像一个矮冬瓜。有的是黄胖病,也就是粘液性的水肿。这些大有什么好?有些人拿了很大的位置,洋洋得意,高高在上,可是一点工作能力也没有。从前满清的时候,很多大官并不是真有做官的水平,他是花钱买的。精神病院里绝大多数都称自己大,这叫夸大症。
因为喜欢“大”,所以精神病又发了
我年轻时,有一天早晨到上海的襄阳公园去走走。忽然碰到一个居士家里的人,她手里拿着一把宝剑,可能是锻炼身体练练剑。但是裤子破破烂烂的,用绳子吊起来,这个模样总有点怪。我说“好久没见你了。”“你不知道啊,我忙得不得了,晚上都没空,现在中东的战争是我指挥的。”(众笑)后来才知道她精神病又发了。
有丈夫精神病,妻子为令他高兴,称他“伟大的丈夫”
五六年我刚开始讲课,讲的是心理治疗,休息时一个男同学朝我招招手,他拿出皮夹子,抽出一张纸条给我看:“这是我的爱人写给我的。”纸条上写:我最伟大的丈夫某某人。“我的老婆称我是伟大的丈夫。”因为他有精神病,他老婆聪明,称他最伟大,他就高兴。像这样的大难道也是好的啊?
供养要不执功德,才是修布施波罗蜜
还有一件事,苏州有个寺院,一次听讲经,来了一个居士,气势就很大,一看前排没他的位置,马上就冒火了,“怎么?第一排没我的位置?我昨天还供养了一个大冰箱!”意思我供养了一个大冰箱我就是大居士,这个“大”恰当吗?其实应该…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70~7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