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 (40)
────────────────────────
歸敬請戒緣起之十義頌解
能海上師編集 傅味琴淺說
戒的意義和作用像海那樣廣深
提要:
·戒律的意義和作用像海那樣廣深
·把假和尚當真和尚,假的必然泛濫
·佛沒有製訂出家要燙香洞的規矩
·戒條有規定,五戒不能變成六戒
·八戒24小時圓滿,不必規定要整天唸佛
戒律的意義和作用像海那樣廣深
今天繼續講《律海十門》。“律海”,“律”是戒律,“海”表示戒律的作用。大海既廣又深,戒律分得細,它的含義和作用就像海那樣廣那樣深。看一個人的功德要從戒定慧看,看他是否有戒德定德慧德。修行人成就五分法身,也是從戒定慧成就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然後解脫法身,解脫知見法身。沒有戒定慧不可能有解脫,沒有解脫不可能有解脫知見,因爲你沒有修行,就沒法從修行經驗中得到解脫的知見。五分法身是以戒爲首。
把假和尚當真和尚,假的必然泛濫
四衆弟子要和合團結,居士也是佛弟子,居士應該要恭敬出家人。居士和出家人如何區分?有人說居士有頭發,出家人沒頭發,這是形象,如果光憑形象,居士把頭發剃掉了,難道就是出家人了?前幾天我們佛協文教部成立四周年的紀念演出,舞臺上出現了幾個光頭,難道他們也是比丘?那是演員呀,其實都是居士,如果他們說:“我是比丘”,我第一個不承認,因爲他們是假和尚,不管你演得多像,沒有戒怎麼稱出家人?頭發剃起來很方便的,自己可以到理發店去剃個光頭,有許多假和尚化緣就是這樣搞的。出家人穿的衣服是如來的袈裟,可是也不能光憑衣服,因爲衣服可以買,自己買些布來縫紉機一踏也可以。所以有真有假,如果把假和尚當真和尚,假的必然要泛濫了。
佛沒有製訂出家要燙香洞的規矩
真假憑什麼?有人說憑頭上燙香洞,那麼不燙香洞的就不是比丘了?釋迦佛到了晚年自稱老比丘,他頭上可沒有香洞。很多說法都要糾正過來,佛沒有製訂出家燙香洞的規矩,這是中國出家人搞出來的。所以也不能以你頭上燙不燙香洞爲標准。
戒條有規定,五戒不能變成六戒
要根據戒,以戒來定你的身份。你受了五戒,你是居士;你受了十戒,你是沙彌;你受了二百五十條戒,比丘;你受了叁百四十八條戒,比丘尼。
有的人貪多,說越多越好,明明五戒,他還要多一戒,變了六戒,佛沒有製定過六戒。以前上海有個老年人,因爲有腹水,吃了五百貼中藥沒好,我給他按摩就好了,還能騎自行車,所以他的兒子非常尊重我。他兒子的嶽母是唸佛的,他兒子當然對信佛有好感,有一天來問我,“老師,我想受五戒,可是我在單位工作,我吃素有困難啊?我不吃素能不能受五戒啊?”我說可以,五戒第一條不殺生,你不要殺,第二條,你不要偷,第叁條不說假話,第四條不邪淫,第五條,不喝酒,你能做到就可以了。那一天他受了五戒,回到家裏,滿室檀香撲鼻,他懷疑隔壁弟弟在燒香,開門一看,人都沒有,香也沒燒,他總覺得奇怪。後來,他受五戒的事,他的嶽母知道了,老太太碰到老太太話特別多,一個說:“糟了,你女婿受了五戒,不吃素犯戒啊,你害他下地獄了。”不吃素算犯戒?五戒變了六戒,當然吃素要提倡,吃素要贊歎,可法不能搞錯,只有五戒,沒有六戒,不是越多越好。假如比丘因爲比丘尼比比丘戒條文要多,而要受比丘尼戒豈不要鬧笑話嗎?凡夫知見處處在思想行動上違背如來教導,自搞一套。
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 (41)
────────────────────────
歸敬請戒緣起之十義頌解
能海上師編集 傅味琴淺說
受了戒不學戒,犯了戒還不知道
提要:
·八戒24小時圓滿,不必規定要整天唸佛
·受了戒不學戒,犯了戒還不知道
·受了八戒和比丘戒都不能歌舞觀聽
·受了不殺戒不能殺生,也不可惱害衆生
·不要把煩惱輸送給旁邊的人
·不跟人鬥,跟錯誤現象鬥
八戒24小時圓滿,不必規定要整天唸佛
我年輕時常受八戒,受完就去上班了。受八戒,要天蒙蒙亮的時候開始受,24小時圓滿,比如今天早上六點受八戒,到明天早上六點鍾圓滿,學習過一天出家人的生活。八戒只有八條,不知從哪個年代開始,有的地方受八戒要24小時整天唸佛,八戒成了九條了。
有位法師講經的時候,就批評不懂佛法又專門說錯話的老太太,他說“唸佛一定要唸滿多少數字,難道阿彌陀佛是開公司的,你一定要給他唸滿多少數字,他才給你往生啊?”最近聽說南京有個司機,叁天不開車,在家裏關起門來唸佛湊數字,叁天後死掉了,成了一個嚴重問題。
受了戒不學戒,犯了戒還不知道
受五戒,不能多,可以少。這是如來規定的,你受四戒也可以,叁戒也可以。哪一條戒你做不到就暫時不要受,等你有水平再受,但五戒中酒戒你必須受。當授戒的師父問你“如諸佛盡形壽不殺生,汝今亦盡形壽不殺生,能持否?”你做不到不要說話。“汝”就是你,“能持否”就是能做到嗎?能夠做到,就答“能持”。受了比丘戒要學戒五年,不通過五年的學習你搞不清楚。250條戒如果細細地講給你聽廣大得很,因爲它意義很深。例如,一般只知道不殺生,廣大講還包括不惱害衆生。要把戒的廣大和深奧的意義以及開遮持犯都講清楚。現在有的人沒有犯戒,他自己說“我犯戒了”,明明犯戒了,他卻不知道。
受了八戒和比丘戒都不能歌舞觀聽
居士受八戒這一天不能歌舞觀聽。特別要注意不能看電視,因爲電視一開,就會聽到音樂,難免還會看到正在跳舞,說:“這是跳舞,不能看,轉過去,轉過去。”(衆笑)可是你已經看到了。以前還聽說男衆班有個學僧,把電視偷偷地拿到廁所去放,(衆笑)後來被查出來。
受了不殺戒不能殺生,也不可惱害衆生
說傅老師太凶了,凶不凶你們自己說。如果我是真的凶,怎麼學生看見我就笑嘻嘻的?爲你好呀,有覺悟的人就高興,沒覺悟的人就怄氣。我們都要往前進。先進的人拉一把,老師同學在你背後推一推。就拿不惱害衆生來說。以前惱害他人經常是由于不遵守規章製度造成的,例如不按時熄燈,你不熄燈,人家睡不著。有人說,“我是看佛經。”你看佛經也不能影響別人啊。說,“我這一段經還沒有唸完,我又不惱,我是唸經啊”,你唸經人家睡不著呀。晚上睡好是爲了明天好好地修行,你能擾亂嗎?更不准做壞榜樣影響別人。比如吵架,罵人,動手打人,影響不好,會使別的同學看見起煩惱。
不要把煩惱輸送給旁邊的人
你們女衆專修班嘛,是培養高層人才的,將來要當法師的。前一個時期給你們進行了語輪功德訓練,就是爲了你們將來講經說法。要一步一步往上走,還要提高到你的情緒不能影響別人。紀律裏有一條,對同學不得有對立情緒。前幾天我經常到你們女衆部來講紀律要求,我說過,“如果不許你起煩惱,那是不可能的,不起煩惱就證阿羅漢果了。但你起煩惱也得有範圍,就你這個身子範圍,超出範圍就不許可了。”也就是說不許你把煩惱輸送給旁邊的人,因爲你一輸送出去,旁邊人就要受影響,要受你的傷害,也會引起他的煩惱。
不跟人鬥,跟錯誤現象鬥
我的講法實際上都是指導你們的修行,你們不照著做當然是另一碼事。即使你受了委屈想不通,起了煩惱,一種辦法,眼淚往肚子裏吞,微笑送給別人,你心裏生氣,臉上還要笑嘻嘻的。如果你做不到,第二個辦法,你回寮房去,自己想想通。這樣才叫修行。否則,你今生不要說初果證不到,連半個果都證不到。我這個老師從來不跟人鬥爭,我只跟錯誤的現象鬥爭。
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 (42)
────────────────────────
歸敬請戒緣起之十義頌解
能海上師編集 傅味琴淺說
佛門被汙染要以釋迦佛的法來整頓
提要:
·修行不求證果,把一輩子時光浪費了
·修行求出離,行菩薩道都是以戒爲基礎
·四谛法是根本法,小乘應該稱根本乘
·佛弟子都應該有要把佛法繼承下去的好心
·持戒要念念不忘衆生
·學戒學法都是爲了使正法久住
·令正法久住是最大的菩提心
·不學法自然會掉在煩惱苦海裏
·佛門被汙染,要以釋迦佛的法來整頓
修行不求證果,把一輩子時光浪費了
小住同學來聽法,聽完就跑了,你們來佛學苑學習,有組織,有步驟,還有我這個老師隨時隨刻看著你。有人說這是逼上梁山,這叫逼證初果,不得不逼一逼。即使我這個老師沒有證初果,我培養出來的學生有一個證初果,人家也會說,“他的學生證初果,這個老師不簡單啊”。老師也沒有證果,學生也沒有證果,豈不浪費了生命的時光?
修行求出離,行菩薩道都是以戒爲基礎
修行第一步在戒上修。由戒生定,由定發慧。不管你是修小乘大乘,不管你是爲求出離,還是爲求行菩薩道,都是以戒爲基礎。
四谛法是根本法,小乘應該稱根本乘
人們總說東南亞國家是小乘佛教,我們中國是大乘佛教,當年能海上師出席世界佛教會,東南亞國家就提出來,“你們總說我們小乘,法哪有大小?”所以能海上師回來作傳達,希望大家不要再說東南亞國家是小乘佛教,應該說是根本乘。當年釋迦佛一開始講的四谛法就是根本法。有些人常說,小乘是自了漢,不度衆生。如果東南亞國家的佛弟子不度衆生,爲什麼東南亞國家佛教這麼興盛,信佛的人口比例,有的占80%以上,有的占90%以上,再來看看我們大乘佛教的中國,真是慚愧,到底十億人口有多少人是佛弟子?
佛弟子都應該要有把佛法繼承下去…
《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40~4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