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 (20)
────────────────────────
歸敬請戒緣起之十義頌解
能海上師編集 傅味琴淺說
以法培養徒弟,才是報佛恩
提要:
·以法培養徒弟,才是報佛恩
·傳燈是比喻正法久住,可不是遊戲項目
·戒律是防護,有層次高低和因性別差別而不同
·居士八戒,是出家生活的簡單模式
·比丘尼在青春期有特別注意的事項
·女衆煩惱重,對治煩惱的戒律也多一些
·規章製度不是惡意的束縛
·學生怄了氣,對老師的好心也會有逆反心理
·犯根本戒的人,不能跟他共住
以法培養徒弟,才是報佛恩
佛弟子最高的報恩,就是在法上報恩,如果師父只貪徒弟在錢上報恩,那可糟了。比如說:“你在我這兒十多年了,你也應該報恩啊。等我死了,你拿幾萬元錢給我在山上修一個墳墓。”師父哪會這麼說?師父希望徒弟能把法傳下去,這叫傳燈,師父的智慧火焰點亮了你這盞油燈,你要用智慧的火焰去點亮下一代的油燈,這叫報恩。
傳燈是比喻正法久住,可不是遊戲項目
你們別嫌我說話啰嗦,因爲現在有些事情,大家挺感興趣,可是離開了佛法的含義,反而把佛教搞壞了。一般人都不知道傳燈是怎麼一回事情,只知道點亮一盞油燈,我傳給你,你傳給他,這叫遊戲!傳燈是個比喻呀!師父把法的智慧傳給徒弟,徒弟接受了,又傳給他的徒弟,使法不滅,是這個意思!因爲火表智慧。現在海外的傳燈法會搞得很熱鬧,其實並不是收了那麼多的徒弟,准備培養他們成才,而是把燈傳來傳去,那只是一種象征。聽說有一次傳燈從海外傳到國內來,又不是開運動會,拿了火炬搞接力賽跑。衆生不學佛法,佛法不懂,兩手空空,怎麼依法去報恩?佛弟子不懂法義了,佛法就消滅了。
戒律是防護,有層次高低和因性別差別而不同
關于戒律,多識教授在他寫的書上說:“沙彌和比丘是受戒的層次高低的差別。如沙彌要受持叁十六條戒。”一般只知道,沙彌十戒,還有二十六條講如何維持威儀的,“比丘要受持250條戒。比丘尼由于性別的關系,防護自身的戒條更多,要求更嚴。”
居士八戒,是出家生活的簡單模式
佛是慈悲的,爲了度各種層次的人,爲了度各種生活環境的人,所以戒律也有變化。居士只有五戒,你想學一學出家人的清淨,可以給你一個簡單的模式,叫八戒,要求也不高,受持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時圓滿。
比丘尼在青春期有特別注意的事項
比丘尼就是女生,戒律有特別保護女生的條文,在安全方面或者衛生方面,年輕的女性在發育時期有特別要注意的事項。
女衆煩惱重,對治煩惱的戒律也多一些
有些人說:“爲什麼比丘受兩百五十條戒?比丘尼要受叁百四十八條戒,那不是對女衆壓製了?”這是不懂佛法的人說的話。佛法是藥,用來治煩惱病,女衆病重,所以用藥多一點。佛製戒是出于菩提心、慈悲心,世間上的大丈夫主義或者女權至上,這些都是世間上的不平等,怎能搬到佛法裏來這麼看問題。
規章製度不是惡意的束縛
女衆部定的規章製度很多,學員守則很多,細則也很多,應該理解,這樣照顧更細致,更有利于學修上軌道,不容易造成紊亂,而不能夠理解成這是惡意的束縛,條條框框這麼多。
學生怄了氣,對老師的好心也會有逆反心理
有的女衆怄氣了就要走,在外面說閑話,或者臨走的時候說,“你們老師都很好”,但是因爲怄氣的關系,難免加一句:“你們老師真像母親,照顧得無微不至,連我上廁所,老師都在門口等著。”我想沒這回事吧,你又不是叁歲小孩。如果真能理解老師的慈悲愛護,這倒好了。也許你在生病,老師不放心,就在門口守著,這也是好心啊,難道是怕你翻牆跑掉?一個人起了煩惱,一開口就沒好話。
犯根本戒的人,不能跟他共住
多識教授說:“佛教有在家出家兩種弟子,出家弟子過獨身生活,不結婚,在家弟子沒有這條戒律,其它根本戒大致相同。”根本戒就是四根本,殺盜淫妄。佛在人間的時候,製定了許多製度,如今在東南亞國家原始佛教那裏,有的地方還保持著。犯根本戒的人,不能跟他共住,就是你不能跟他住在一個地方,也沒有一個地方給他挂單。
犯根本戒稱爲斷頭罪,好像頭斷掉了。雖然可以忏悔,但忏悔也很困難,嚴重一點的,不通忏悔。在大乘佛教裏,如果你發菩提心,目的爲了廣度衆生,戒律有開許。在聲聞律中是甯舍生命也不犯戒。
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 (21)
────────────────────────
歸敬請戒緣起之十義頌解
能海上師編集 傅味琴淺說
比丘哪可陪姑娘去旅遊
提要:
·出家淫戒爲首,不能有男女愛欲
·出家人男女互不通信
·出家人男女並行是“迎風炬”,攝影留念會中毒死
·比丘哪可陪姑娘同去旅遊
·比丘尼不跟男老師一起拍照
·出家人見男女要遠離,更不能主動去握手
·居士受八戒,男女接近如畏虎
出家淫戒爲首,不能有男女愛欲
在家弟子可以娶妻子,嫁丈夫,成立家庭,所以在家學佛只受五戒。居士五戒中的淫戒,是指不邪淫。出家人不能娶妻子,正淫都不可以,因爲出家的目的是爲了了生死,愛欲心不斷,生死了不脫。生死的根源就是男女的愛。
出家以淫戒爲首。一人一張床,絕對禁止兩個人睡一個被窩。所以戒律是愛護,防止你發生罪過,産生墮落。
出家人男女互不通信
出家比丘不跟女的通信,比丘尼不跟男的通信,除非確實爲了共同搞好弘揚佛法的事業。按照叢林規矩,客堂有權檢查你的信。我們這裏女衆部男衆部從來不拆來信,還說我們管得太嚴。戒律就是管人的嘛,不管能修成就嗎?從小廟裏來的不懂叢林規矩,自由散漫,沒有一個佛製的觀念,這種人習氣煩惱可厲害啦。
出家人男女並行是“迎風炬”,攝影留念會中毒死
《律海十門》的“淫戒攝修”有說,“通書告死刑”,出家人如果男女通信,好比在宣告死刑,因爲法身慧命被毒死了。“偕行迎風炬”,如果一個比丘跟一個女的並著走路,火就是你旁邊這個女的,她一發聲很動聽,就等于風把火吹過來了,她朝你笑一笑,露出一顆白牙齒,又一把火燒過來,你非被燒死不可。“閻浮有毒樹”,南贍部洲有棵很毒的樹。“觸樹見樹形”,“聽名見畫影”你觸到了樹身,乃至于聽到樹名,見到這棵樹的畫像影子,“皆中毒身死”全中毒死亡,這棵樹是什麼呢?對男的來說樹就是女的,對女的來說樹就是男的,你只要起一個愛欲的心,就完了。
什麼叫畫影呢?從前沒有拍照,只有畫像,你只要看到女的圖像就會中毒,現在叫攝影。如果一個女居士年輕美貌,當然老太婆是例外了,(衆笑)寄一張照片給你,你心一動,馬上中毒身死,法身慧命死掉了。如果一個比丘跟女居士單獨一起拍照呢?那就好比邪教*輪的癡迷者在天安門去自焚了(衆笑)。
比丘哪可陪姑娘同去旅遊
現在有許多年輕的知識分子出了家,世俗心可重啦,竟然跟年輕的姑娘一起去旅遊,嘻嘻哈哈在一起拍照,犯了戒要下地獄的。
比丘尼不跟男老師一起拍照
有一年我到四川成都,同去的有六七個人,有男的,也有女的,到愛道堂去見隆蓮法師。請法師給我們講開示,開示完了,請法師跟我們一起合影,隆蓮法師很慈悲:“好好好。”又有女同學提出:“我們幾個人跟法師合影一下。”隆蓮法師也同意。後來又有同學要求:“讓老師跟隆蓮法師和影一張”,只見隆蓮法師朝女同學說:“來來來,你也來,你也來”,那麼又是四五個人一張合影。後來同學又說了:“同學不要過來,讓老師跟隆蓮法師合影一張。”那時隆蓮法師不客氣了,說:“我不跟老師合影。”我才想到,這是戒律關系。幸虧隆蓮法師這麼一說,我才明白,否則我這個罪過就大了。
出家人見男女要遠離,更不能主動去握手
男居士看見比丘尼要遠離,女居士看見比丘也要遠離,連衣服也不要碰到。如果你碰上了,這件衣服就不清淨。
有一年我在成都昭覺寺,因爲要算一點財務帳,就進了比丘的寮房,正好有幾位出家同學在談話,一個說:“如果有個女的抓住你的手死不肯放,你怎麼辦?”這個出家人回答很幹脆:“拿把刀把自己這只手砍掉,因爲不幹淨。”佛在人間的時代,聽說出家人都有把小刀子藏在衣縫裏,幹什麼?如果比丘被女的糾纏不清,或者比丘尼被男的糾纏不清,很危險,要破戒體了,這時就把這把小刀子取出來刺自己。所以居士不聽法,不懂法,去拉出家人的手,背了多少罪過哦!有的人出家了,看見女的,竟然主動去握握手,這樣也太隨便了。
居士受八戒,男女接近如畏虎
有人說:“佛法講信因果,造了這些惡怎麼不害怕?”只能說:“他已經不信了。”他留在佛門裏只是爲名爲利爲享受,自由散漫敗壞佛教。
居士受了八戒,男女就不能接觸,連自己的妻子,這一天也要保持距離。我年輕時候早上去師父那裏受八戒,受完八戒去上班,五二年的上海還有有軌電車,就是司機站著把住方向盤,腳底下踩著鈴:當當當,門是鐵柵門,鐵柵門上橫穿一根鐵鏈條。那天我受了八戒特別小心,免得碰上女的,我想躲在司機那一面的角落裏最安全。上班擠車的人越來越多了,看到一個男的來了,我高興了,你在我前面保護我。看見一個女的上車,我心怦怦跳,她越來越靠近,加上我面前這個男的呢,看見女的擠過來他就讓開了,這個女的就站到我面前啦,我緊張了,我只能把身子倒向鐵鏈斜到車子外面去了,這個女的眼睛朝我瞪瞪(衆笑):從來也沒看見你這樣神經病。今天下課。
(2001.6.8 第五講完)
…
《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20~2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