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講解(20~29)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講解(20)

  傅老師講于2004年6月1日清涼山佛學苑

  佛法法義引導我們趨于寂靜

  提要: 

  ■ 佛法法義引導我們趨于寂靜

  ■ 外物少,雜念少,容易修空

  ■ 內心要寂靜,佛門不能太熱鬧

  ■ 書法莊嚴,法可沒有活起來

  ■ 佛教可不能被人作古董欣賞

  ■ 法的生命力一死亡,就不起任何作用了

  ■ 佛法講“無壽者相”,何必祝壽湊熱鬧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叁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法法義引導我們趨于寂靜

  “其義備足,歸寂無爲。”所有的法義都是引導我們趨于寂靜,都是爲了把我們的心修成像虛空那樣廣大,像虛空那樣寂靜。雖然空中會有種種緣生,但是對空本身來說,還是空無所有,寂靜寂靜。

  外物少,雜念少,容易修空

  所以我們修行人,尤其是修禅定的人,最好雜念少些,同時自己的東西,包括房裏的雜物越少越好。在沒有風寒的情況下,修禅定最好在露天修,一個大草坪,或者山上有這麼一塊空地,天地爲大廬,那時你就會有種空無所有的感覺。環境的影響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即使在房裏修,一開始就要觀想把房子空掉。

  內心要寂靜,佛門不能太熱鬧

  同時我們應該要做到內心寂靜,環境寂靜,懂佛法的人就應該有這樣的覺悟。佛門太熱鬧了,會變成遊樂場所。有的寺院還特別喜歡吵吵鬧鬧,所謂香火旺,賣出的門票也多,丟進功德箱裏的錢也多,這樣寺院也變成搞錢的旅遊場所了。

  書法莊嚴,法可沒有活起來

  雖然按照老傳統,大殿門口還是挂著“大雄寶殿”這塊匾,但是佛弟子有沒有大雄大力的精神呢?有的門洞上還寫著“寂靜”,佛弟子是不是做到了寂靜呢?每個殿的兩邊都有挂著對聯,對聯的意義都很好,但是又有誰做到?都變了一種裝飾品,不懂佛法的人只是欣賞這些古色古香的風格。客廳裏挂著“以戒爲師”的書法,挂著毛筆寫的《心經》,是不是真的在以戒爲師啊?有沒有人在看《心經》啊?如果沒人看,看不懂豈不全成了空架子?

  說沒有法,沒有戒,但寺院還在啊,大雄寶殿匾還在啊,兩旁對聯還在啊,書法也寫得挺莊嚴啊——如果沒有佛法的理解,這跟死人的莊嚴有什麼差別?好比人死了總要給他換一件幹淨衣服,可是人死了!

  佛教可不能被人作古董欣賞

  佛教事業有法才能活,沒有法就等于死。沒有法就沒有佛教,只是供旅遊的人欣賞的古董罷了,可是古董從來也不派用場的,如果把古董派上用場,就會有人把你罵死。一個仆人好心把古董去洗洗幹淨,擦擦亮,結果就被主人罵。古董嘛就是這樣,只能看,不能用。

  法的生命力一死亡,就不起任何作用了

  現在佛教幾乎也變成那樣,你越把它看成古董,好像越受人欣賞,價值越高,叫作古代文化。你要想讓它活起來,極力弘揚正法,努力培養人才,好好修行,就被人家罵。如今魔道當世,魔王波旬就是希望你把佛法變成古董。法的生命力一死亡,就不起任何作用了。

  佛法講“無壽者相”,何必祝壽湊熱鬧

  爲名爲利,哄熱鬧,出風頭,講排場,離開了佛法搞另一套,全是在促使佛法生命力死亡。但有些人什麼也放不下。有的老和尚退了位,到了80歲,乃至90歲,仍然放不下,要擺壽席,搞世俗一套,釋迦佛當年有沒有祝壽啊?佛法講無壽者相,他壽者相執著得厲害,還在佛門裏擺闊,簡直在佛門裏當起老太爺來了。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講解(21)

  傅老師講于2004年6月1日清涼山佛學苑

  執著相就不是無爲法,

  愛熱鬧就耐不住寂靜

  提要: 

  ■ 喜歡熱鬧的人,死後能到寂靜的地方去嗎

  ■ 一切都是空,還有什麼放不下的

  ■ 執著相就不是無爲法,愛熱鬧就耐不住禅定的寂靜

  ■ 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

  ■ 說法歸向于寂靜無爲,才有福德

  ■ 說法引導錯誤背大罪過,貪名貪利就下地獄

  喜歡熱鬧的人,死後能到寂靜的地方去嗎

  從前有個退位的老和尚要祝壽,指定這個寺院的上客堂要供應他十間房間,因爲他有很多親戚會來祝壽,把寺院看成他私人的行宮,這樣心不寂靜,身不寂靜,環境也不寂靜,死了能到寂靜的地方去嗎?肯定是到熱鬧的地方去了。

  什麼地方最熱鬧呢?六道輪回中,在人間活著的時候喜歡熱鬧,肯培福,盡做好事,死後生到天上去,天上很熱鬧。在名利場中湊熱鬧,死後到熱鬧的地方去,地獄最熱鬧,地獄裏的衆生沒有一時一刻是寂靜的,聽聽他們悲慘的叫聲,已經夠熱鬧了。畜生道也很熱鬧,畜生道裏的衆生因爲愚蠢,沒有智慧,也特別喜歡湊熱鬧,像我們這只小狗,跑得快,蹦蹦跳,很少見它好好地坐一會兒,連我下法座走出大殿時也奇怪,怎麼我兩只腳總是有東西纏著?(衆笑)一看,是小狗在我腳邊轉啊跳啊。餓鬼整天找吃的喝的,也很熱鬧。寂靜的反面就是熱鬧。

  修行人不歸向寂靜無爲,不是走反路了嗎?你即使一直想保留世俗的生活,世俗的生活還是要完的。違背如來教導,沒有定力,沒有智慧,還以爲自己這麼做很榮耀似的。

  一切法因緣生,緣生的東西都虛假不實,你又何必投入到熱鬧裏去?修菩薩法的人,在人世間心一執著就會投入,可不能投入到對這種熱鬧的執著裏去啊!

  一切都是空,還有什麼放不下的

  今天淩晨一點鍾醒來,就聽到外面有呼叫的聲音,後來又沒了,一會兒又有了,挺恐怖的,後來想想也沒事,原來是風(衆笑)。這麼一想心裏也就沒什麼了,放下了,世上的一切到最後什麼都空了,你還有什麼放不下的?

  修行人放不下祝壽,也不知道祝壽的人希望他活到幾歲?世間上的人活得太長壽了,感觸萬分啊,因爲兒子女兒都死在他前面,連孫子也變了老頭子,活著也夠傷心的了

  執著相就不是無爲法,愛熱鬧就耐不住禅定的寂靜

  “無爲”,無壽者相就是無爲法,想祝壽就是有爲法,因爲他有所作爲嘛,想祝壽熱鬧一番,敲起來,吹起來。這種人肯定不會禅定,這種習氣去修禅定的話,肯定耐不住禅定的寂靜。

  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

  《金剛經》有說,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有爲法哪個不壞啊?成住壞空,有聚必有散,有成也必有壞。無爲法就不會壞,無爲法就是空。空,一萬年之前是這樣,一萬年以後還是這樣,從來沒壞過,永遠也不會壞。

  說法歸向于寂靜無爲,才有福德

  所以一個講經說法的人,你朝什麼方向引導衆生,後果大不相同。你對衆生引導錯誤,就背極大的罪過。要使衆生在熱鬧有爲法中醒過來,覺悟過來,趨向于寂靜無爲,你這樣法布施才有功德,才有福報。

  說法引導錯誤背大罪過,貪名貪利就下地獄

  要不然的話,人家看你是法師就對你恭敬供養,但你說法引導方向不對,非但沒有功德還背大罪過。自己受名利供養,還消耗福氣,所以有人說像這樣的法師啊,十個倒有九個半要下地獄,因爲你引導錯誤,貪名貪利,你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爲什麼現在常聽到有人臨死時或是中風,昏迷,或是老年癡呆症,癌症?這全有因果。因爲他們活著時太忙,既不寂靜,做點好事又執著,不該做的事又特別起勁。有因必有果報嘛。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講解(22)

  傅老師講于2004年6月1日清涼山佛學苑

  沒有法,搞表面,是摧毀佛教的手段

  提要: 

  ■ 老師父有規矩,不准做“佛事”

  ■ 明知不對偏要做,一心只爲富起來

  ■ 將來的果報在今世的因上已經形成了

  ■ 沒有法,搞表面,是摧毀佛教的手段

  ■ 好殺之人聞法即止不殺

  ■ 地獄裏的苦報,都是人自己造出來的

  ■ 死囚犯實是自己槍斃自己

  老師父有規矩,不准做“佛事”

  以前有個佛學苑請我去講法,有一天我問她們:“你們這兒怎麼不做佛事?”她們說:“這是老師父規矩,不准做佛事。因爲老師父說,你替人家超度亡人,如果你自身沒有功德,亡人超度不出來,你死了下地獄,要受多少劫的苦。”所以她們不敢做。

  明知不對偏要做,一心只爲富起來

  很多年前我們在莫幹山,有個我從前佛學院的學生來看我,他就在我們附近找了一個小廟挂單,他勸小廟裏的和尚:“你們別趕經忏做佛事了,將來會受苦報的。”小廟裏的和尚說:“這個道理我們懂,事實也看到了,我們這個寺廟過去有個老和尚做經忏、佛事特別起勁,死的時候痛苦萬分。”“你們既然知道了,爲什麼還要這麼做呢?”“不做不行啊。”現在佛門變了樣,不做佛事不行,或者說不做佛事搞得這麼清苦,哪個人受得了啊?

  前兩年有個出家人講過,從前的老修行,兩根蘿蔔幹可以吃一頓飯,看樣子他特別提倡修行要清苦,誰知道一轉身,他做佛事做得特別起勁,一做佛事就能富起來。

  將來的果報在今世的因上已經形成了

  修行人最怕谄曲,心腸谄曲的人死後到哪裏去了?什麼衆生走起路來彎彎曲曲?就是蛇啊,再加上動起瞋恨心來很厲害,心很狠毒,那下一輩子就是一條毒蛇,將來的果報在今世的因上已經形成了。

  沒有法,搞表面,是摧毀佛教的手段

  一個在家的佛弟子尚且要趨向清淨無爲,何況是出家人?比丘比丘尼是內護正法啊。不懂法義,不修清淨無爲,沒有法,搞表面一套,這就是摧毀佛教的手段。所以一個說法的人要法義具足,導引衆生趨向寂靜無爲,像這樣說法的人才能夠稱爲賢者。

  好殺之人聞法即止不殺

  “好殺之人聞法即止不殺”,沒有聽到法之前,他非常喜歡殺生,小一點的殺,踩死螞蟻小蟲,大一點的殺,殺雞殺鴨殺牛殺羊,更大罪過的殺,殺人。在有生命的動物中,智慧越高,殺了他,你罪過也越大,假如殺死一位阿羅漢,你下無間地獄。可是在生死流轉裏的愚癡衆生,還是喜歡殺,造了殺業他還感到痛快。所以叁惡道的苦報,都是人自己搞出來的。好殺之人聽到了佛法也會立即不殺了

  …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講解(20~2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