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講解(10~19)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講解(10)

  傅老師講于2004年5月29日清涼山佛學苑

  賢者說法即名譽遠聞

  提要: 

  ■ 懂得法,才是修行人的真莊嚴

  ■ 什麼心,就會現出什麼相

  ■ 整天在法上轉,修行人就轉成智慧相

  ■ 聰明智慧,可使全身發生變化

  ■ 要從叁世因果看問題

  ■ 今世法布施,今世也能得福德

  ■ 說法者名譽遠聞是爲四福德

  懂得法,才是修行人的真莊嚴

  其實儒教也講威儀,眼睛不斜看,走路踱方步,坐下來像口鍾,站起來像棵松,他可能在學儒教的時候已經學會了。那些親近他的人,崇敬他的人,受他影響的人,慢慢也以不懂佛法、不弘法、不講經才叫真修行,結果影響了後世佛弟子越來越不主張學法,甚至認爲當法師十個倒有九個要下地獄,這種錯誤的影響實際上成了一種消滅佛法的手段,結果這種莊嚴反而成了迷惑人的假相。聽說這個人唸佛唸了一輩子,臨終還是小中風。人們都說他肯定往生極樂世界,其實中風時意識模糊,怎麼能肯定呢?

  所以我們講的莊嚴,最重要的一句話,莊嚴從法來。只有懂得法的人,他才能真正做到心莊嚴和行爲的莊嚴。

  什麼心,就會現出什麼相

  佛叫我們修慈悲心,我們心裏一慈悲,臉上就現出慈悲相。如果心裏一動瞋恨心,臉上就現凶相。如果心裏谄曲,臉是什麼相?笑面老虎相。心裏想把你抓住,哄你騙你,你的就是我的,盡是笑嘻嘻說你好話,這種就是迷惑人的相。

  整天在法上轉,修行人就轉成智慧相

  所以,修行首先要把心修好,如果一個修行人,一切都表現得很端正莊嚴,人家就說這個人有定力。有時候,當老師的一開口,學生就能體會出這個老師有智慧還是沒智慧。有些人說我這個老師思考力很強,他是從我眼神中看出來的,他認爲眼睛往遠方看的人思考力強,那麼你也裝模作樣,兩只眼睛直直地看,人家會說你這個人傻乎乎的(衆笑)。假如你整天講經說法,整天在法上轉,你的心就會變成有智慧,人的相就會轉成智慧相,乃至全身都會變的。

  聰明智慧,可使全身發生變化

  咱們不主張算命看相,可以舉個例子,只是啓發一下。我年輕時碰到這麼一個人,他是在你身上量尺寸來說你屬于哪一格,說我是聰明格。我聽了蠻高興,但又想不通,我連考試都考不出來,還說我聰明(衆笑)?

  後來我想想也有點道理,他不一定是說我唸書聰明,可能是指我在學佛法上能夠得上聰明這一格,那麼豈不是一個人的聰明與全身的變化都有聯系。

  要從叁世因果看問題

  我今世喜歡說法,而且能夠說得你們喜歡聽,我看也得從叁世因果看問題。從前上海有個人,據說能看五世因果,後來被清定上師訓了一頓,不准他到處亂說。他說我前世是個大法師,結果我女兒就取笑我,說我退步了,前世是個大法師,今世做了一個居士(衆笑)。但是做居士至少我也很喜歡說法,這主要跟前世因果有關系。

  今世法布施,今世也能得福德

  所以經中說前世能夠經常講經說法,今世就能得端正無比的莊嚴相。如果今世我們喜歡講經說法,喜歡做法布施,那麼非但來世,就是我們今世也能轉變,也能得到現世報,這是第叁福德。

  說法者名譽遠聞是爲四福德

  “其人所生,即名譽遠聞,是爲四福德。”由于前世講經說法種下的因,今世就能夠得到聲譽遠播的果報。因爲你前世講經說法跟很多衆生結下了法緣,這麼多的衆生跟你的緣分就好了,今世一看到你,他們就會發歡喜心,乃至看到你的名字也會發歡喜心。如果你今世又做了很多有功德的事情,那麼你的名譽慢慢地傳開去了,這些前世聽過你法的人,聽到了心裏就會有反應,而發起歡喜心,所以今世的好名聲就容易遠揚。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講解(11)

  傅老師講于2004年5月30日清涼山佛學苑

  得到法,才是真正得到了安樂

  提要: 

  ■ 賢者說法,即得名譽遠聞,是爲四福德

  ■ 菩薩的大悲心都是從法上來的

  ■ 人和鬼神,跟菩薩的救苦有什麼區別

  ■ 得到法,才是真正得到了安樂

  ■ 菩薩救苦救難,但菩薩是教育家

  ■ 不知道在法上得利益,實在是一種悲哀

  ■ 大悲心能使火坑變成清涼池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叁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賢者說法,即得名譽遠聞,是爲四福德

  “其人所生,即名譽遠聞,是爲四福德。”昨天講到這裏。

  一個善知識能夠把正法弘揚,做法布施,他的好名聲就會遠揚開去,這就是法布施的第四種福報。

  菩薩的大悲心都是從法上來的

  關于這一點,從世出世法來說,都是很容易明白的。觀世音菩薩名聞十方,大家都知道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可是如今不懂法的人只知道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其它就不知道了。

  觀世音菩薩之所以具足大悲心,其實菩薩的大悲心都是從法上來的。我們唸《普門品》,知道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種種事迹,所以一遇到苦難就求觀世音菩薩。

  人和鬼神,跟菩薩的救苦有什麼區別

  天神也會救苦救難,連已經死亡變了鬼的也會救苦救難。樹有樹神,山有山神,你求他也是有感應的。

  我聽說有那麼回事,媽死了,留下兩個孩子,一天家裏發生了一件怪事,中午家裏沒大人,給兩個孩子留的一鍋飯,飯鍋的蓋子怎麼也掀不開,街道裏幹部來也開不開,覺得奇怪。其中一個孩子還很小,卻在旁邊笑,問他爲什麼笑,他說:“我媽坐在上面,怎麼打得開?”後來才把蓋子開了,拿鍋裏的飯去化驗,飯裏有毒老鼠的藥。經過調查,是後媽要毒死這兩個孩子。

  信神的人求神保佑,人間照樣有做善事的人,慈善事業也是救苦救難,那麼到底菩薩跟人跟神有什麼區別?所以如果光停留在救苦救難上,我們就變成一個普通人,連觀世音菩薩也變成普通人了。所以離開了法,一切都不殊勝。

  得到法,才是真正得到了安樂

  末法時期衆生,由于受邪師邪說的影響,逐漸離開了殊勝的佛法,菩薩的大悲心也逐漸被世俗化了,這樣就很難突出佛法的偉大,連菩薩都變成了世間上的大善人。《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裏有說,對于饑餓的人,我們首先要以上好的飲食救濟他,讓他吃好吃飽,不是到此爲止了,還要以法味安樂之,然後要跟他講法,法是微妙的甘露,得到了法味,才是真正得到了安樂。

  菩薩救苦救難,但菩薩是教育家

  觀世音菩薩悲心極大,他救苦救難使無數衆生都得到利益,所以名聞十方,可是千萬不能夠把觀世音菩薩看成一位慈善家。有的慈善家,做了些慈善事業,內心就傲慢,認爲他才是真正在幹實事,在救苦救難,慢慢這個人在法師面前也傲慢。後來有位法師就對他說:“佛是教育家,不是慈善家。”教育遠遠超過于慈善。菩薩也是如此,菩薩雖爲一切衆生救苦救難,但菩薩是教育家。

  不知道在法上得利益,實在是一種悲哀

  如今佛法不斷在衰落,末法時期衆生不知道觀世音菩薩是教育家。唸《普門品》,只看到苦難時求觀世音菩薩就能夠得到解脫,卻不知道這些既是事實也是比喻。只知道在現世生活中得利益,而不知道在法上得利益,這實在是一種悲哀。

  大悲心能使火坑變成清涼池

  《普門品》說,遇到大火坑,唸觀世音菩薩就能使火坑變成池塘。其實這火坑是比喻瞋恨心,觀世音菩薩是大悲心。在瞋恨的時候,你念觀世音菩薩而起大悲心,那麼瞋火就熄滅了,變成清涼的池塘,這就是法義。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講解(12)

  傅老師講于2004年5月30日清涼山佛學苑

  貪圖名利的人會變成弘揚正法的阻力

  提要: 

  ■ 瞋恨心會吃掉法身慧命

  ■ 受人尊敬,他的名聲就會遠布

  ■ 只有在實際中産生的作用,才能完成因果

  ■ 檀香的香氣會隨風飄揚,說法的利益能送到遠方

  ■ 以名聞利養心說法,結果起了反作用

  ■ 貪圖名利的人,會變成弘揚正法的阻力

  ■ 有做好事成名,有走邪道得勢

  ■ 出錢揚名,就不清淨

  瞋恨心會吃掉法身慧命

  前天刮大風,我說了句笑話:“別把我吹到羅刹鬼國去。”《普門品》裏說:乘船遇到黑風,被吹到羅刹鬼國去,你就會被羅刹鬼吃掉。其實這也是表法,黑風表瞋恨心,你心裏的瞋恨心會把你吹到羅刹鬼國,結果瞋恨心會把你法身慧命吃掉。所以衆生只圖世俗生活上的利益,而疏忽了法上的利益,這實在是一種愚昧。

  受人尊敬,他的名聲就會遠布

  說法的人,能對衆生進行法布施,能把佛法的極其好的教育,在衆生心理上起作用,那個福德極大。在國外,教師和醫生是最受人們尊敬的,醫生能夠解除你的病苦,教師能夠鋪平你人生道路。由于受人尊敬的關系,他們的名聲就會遠布。

  只有在實際中産生的作用,才能完成因果

  佛既是偉大的教育家,也是大醫王,而教育衆生去除愚昧,醫治衆生的煩惱病,這些極好的方法全在佛法裏。所以能夠做法布施,必然會受到人們尊重和贊歎,一傳十,十傳百,當然你的好名譽就會遠揚。所以佛教講因果並不玄虛,並不是說說罷了,它有實際的作用産生,只有這種作用才能完成我們講的因果。

  檀香的香氣會隨風飄揚,說法的利益能送到遠方

  佛經上有個比喻,如果你是一塊檀香,自身就充滿著香氣,你發出來的香氣會隨風飄揚,飄揚到極其遙遠的地方,飄到哪裏,哪裏的衆生就能得到利益。檀香是比喻佛法,佛法能使衆生頭腦清醒,消除汙染,能像檀香那樣隨風飄揚。風表說法的人,一個能夠做法布施的人,經常爲大家說法,他說出來的法能夠通過聽到法的人到處傳播,自己也得到名譽遠聞,這就是說法的因果。

  以名聞利養心說法,結果起了反作用

  但是說法的人不能有貪名聞利養的心,一貪名聞利養,心就不清淨了,他說出來的法難免也會加入煩惱的知見,很難保證說出的法會很清淨。如果把不清淨的知見,通過他的口…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講解(10~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