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1~9)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1)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6.10.31

  一、婬戒攝修

  佛語諸比丘 觀淫欲鄙穢 糞器死豬腸 枯骨斷肉想

  勝夜叉獄卒 饑狼毒蠍等 甯入熱鐵網 不墮愛河中

  言視毒箭傷 往來履鋒刃 身手觸斬砍 受物捧刀輪

  入家墮火宅 偕行迎風炬 同坐處深井 通書告死刑

  閻浮有毒樹 觸樹見樹形 齅香聞樹聲 聽名見畫影

  聞談說擬議 悉中毒身死 不識無愛覺 或習護命法

  持律好比丘 雖逢而無害 日六次觀熟 遭敵保不敗

  (摘自《能海上師全集》第一輯第80頁)

  

  ~衆生皆由婬而來,婬乃生死之根本,攝修頌並非戒律之界限,而是怎樣把戒持得清淨的方法。

  

  殺盜淫妄是根本戒 比丘以淫戒爲首

  提要:

  ·殺盜淫妄是根本戒,比丘以淫戒爲首,居士以殺戒爲首

  ·出家人斷淫的戒律要求高,因爲出家的目的就是爲了了脫生死

  ·末法時期要具足出家的因緣也很困難

  ·出家要父母同意,父母不同意,任何出家人都不能給他剃度

  殺盜淫妄是根本戒,

  比丘以淫戒爲首,居士以殺戒爲首

  今天我們講《四根本修心要門》,四根本就是戒律中的殺盜淫妄四根本戒。居士五戒中酒戒是放逸戒,殺盜淫妄是根本戒。比丘、比丘尼也是以殺盜淫妄爲根本戒的。不同之處,比丘比丘尼,淫戒第一,居士殺戒第一,七衆別解脫戒爲什麼各不相同?這是佛的慈悲、方便,爲了使各種層次不同環境的人都能夠受了戒持得起來,所以根據各人情況,在受戒上也有區別。

  出家人斷淫的戒律要求高,

  因爲出家的目的就是爲了了脫生死

  在家修行,上有父母下有妻兒,如果把淫戒放在第一位,居士不可能做到像出家人那樣嚴格。出家人的淫戒非常嚴格,跟居士的淫戒又有區別。居士是斷邪淫,不斷正淫,結婚生子都可以,正當夫妻生活叫正淫。出家人要求高了,非但要斷邪淫,而且不准有正淫,也就是說出家人不得有夫妻關系。出家的理想和目的就爲了了脫生死,一出家你就要完成你出離生死的理想和目的,所以要集中精力去斷掉自己的淫愛。淫愛是生死的根本,如果淫愛不斷,生死了不脫,這跟出家的目的完全相反。所以正淫邪淫都不許可。

  末法時期要具足出家的因緣也很困難

  聽說現在出家有一條要求,假如你是結過婚的,要看你的離婚證書。佛在世時沒有什麼離婚製度,只是在戒律中規定,你一出家就要斷掉夫妻關系,自己要遵守好這條戒。爲什麼現在會有這個要求呢?據我知道是因爲現在有人發心出家了,他的老婆就到寺院裏來吵鬧,鬧得寺院實在沒有辦法,所以就想出這個主意。因爲離婚了,她就不可能再來鬧了。可見在末法時期想要具足出家的因緣也很困難,真是障礙重重啊。

  出家要父母同意,

  父母不同意,任何出家人都不能給他剃度

  附帶說一句,我年輕時進佛門,經常聽到有些人發心出家修行,心很真切,可是障礙很大,父母不同意,他就自己跑掉了。全國寺院這麼多,哪兒去找?真好像大海撈針那樣。這種行爲在中國佛門裏一向是受人贊歎,贊歎他道心堅固。這種作法不管是受道教影響還是受民間的影響,根據釋迦佛的教導來說,是不妥當的,不能提倡。因爲我們佛教是講孝道的,一個佛弟子首先要孝父母,要報父母恩。儒教講的全是世間法,尚且提倡孝道,佛教比儒教更高尚,更偉大,當然也要講孝道。應該是你發心出家,必須經過父母同意,如果父母不同意,任何出家人都不能給他剃度。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2)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6.10.31

  出家是爲了要斷愛了生死,

  因爲生死是我們的重擔

  提要:

  ·如今的佛門脫離釋迦佛教導,只想度你出家,出家後的要求反而放寬了

  ·出家是爲了要斷愛了生死,因爲生死是我們的重擔

  ·死了又投生,自殺不解決問題,佛弟子要斷煩惱來放下生死的重擔

  ·一起男女心就要切斷它,修行就是修這個

  ·男女間的吸引力很厲害,經過無數次的重複,已經形成條件反射了

  ·條件反射面鋪得很廣,在厭惡心上也起作用

  如今的佛門脫離釋迦佛教導,

  只想度你出家,出家後的要求反而放寬了

  按照出家的規矩,出家先要在叢林住幾個月,你表現好,才同意你出家。但是有的地方就怕他家裏人找來拖他回去,馬上就收他做徒弟,頭發剃掉。其實這不解決問題的,頭發剃掉了,父母要拖回去,還是能拖回去,光頭也是我兒子呀,頭發剃光了還可以長出來的。所以佛門的風氣長期以來已經逐漸逐漸離開了釋迦佛的教導,自搞一套,失去了原始佛教的傳統,成了所謂“中國佛教”。有的地方不應該這樣嚴,卻搞得很嚴,有的地方不應該這麼寬,卻搞得很寬,反正只要你能出家就好,千方百計想把你度出家,至于出家以後應該幹什麼?倒不嚴格了。

  出家是爲了要斷愛了生死,因爲生死是我們的重擔

  出家真正的目的是要了生死,今生就要斷煩惱證果,證到阿羅漢,生死就了了。生死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重擔,我們無始以來一直在流轉生死,生死的重擔不知道挑了多久了。有人認爲佛經裏的這種話是一個比喻,可是這個比喻也有現實的真實意義。世俗生活裏人們常說:“我活得很累啊。”活得很累,就是這個“活”的擔子挑得太累了,這不是重擔嗎?

  死了又投生,自殺不解決問題,

  佛弟子要斷煩惱來放下生死的重擔

  可是凡夫愚蠢,他爲了不挑這個重擔,去走上一條錯誤的道路,就是自殺。自殺有什麼用?你死了還得投生,還得挑重擔。我們佛弟子要卸掉這個生死的重擔,就是靠修行。修行就是爲了斷煩惱,了脫生死。經書上講,一等到你煩惱斷盡證阿羅漢果了,就叫生死已了,重擔已下,因爲再也不會投生了,沒有煩惱,怎麼會去投生?有煩惱才會去投生啊。

  一起男女心就要切斷它,修行就是修這個

  有一天我走在路上,看到一個婦女,我就想我死後願不願意鑽到她肚子裏去?一想,沒勁,蠻好一個人鑽到人家肚子裏去幹什麼?你這個時候,如果看到女的迷惑了,你還是會鑽進去,人爲什麼會投胎?就是起了男女的愛心,一起男女的愛心,衆生都會受迷惑。修行人難免也會動男女心,所謂修行就是在這個時候切斷它,哪怕你想得亂七八糟,也要快刀斬亂麻,修行就是修這個。

  男女間的吸引力很厲害,

  經過無數次的重複,已經形成條件反射了

  男女之間的吸引力很厲害呀,經過無數次的重複,形成了條件反射,一受迷惑肯定上當。從前生理學家巴浦洛夫做過實驗,給狗吃紅燒肉,狗的唾液馬上就分泌出來了,這叫無條件反射,無條件反射俗稱本能、天性。條件反射呢?狗一看見紅燒肉來了,還沒有吃到,口水已經滴裏嗒啦流出來了,紅燒肉是個條件,口水流出來就是反射,這叫條件反射。更進一步的實驗,每次給狗吃紅燒肉之前開亮紅燈,結果紅燈跟紅燒肉發生聯系了,狗也懂得,紅燈亮就要吃紅燒肉了,其實紅燈不是紅燒肉,但是紅燈一亮,狗的口水就流出來了。

  從前曹操行軍,士兵們口渴得都走不動了。曹操很聰明,看到前面一片樹林,他就說:大家看,前面是片梅林,大家快點走去吃梅子啊。士兵們一聽到梅林,梅子是酸的啦,口水就流出來了,也不那麼渴了,就跑得個快。結果跑到了,一個梅子也沒有。連耳朵聽到也會起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面鋪得很廣,在厭惡心上也起作用

  前兩天跟同學鬧了一點意見,今天這個同學沒有再惹你,可是一看見心裏馬上不高興,哪怕四年前鬧過矛盾,今天也會起作用。而且條件反射面鋪得很廣,即使這個人不是他,只是臉很像,也討厭,照樣也起條件反射的作用。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3)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6.10.31

  不斷男女愛的吸引力,

  死後就會進入母胎

  提要:

  ·男女愛心,生生世世重複到今世,一見男女的境,反應就很快

  ·如今的家教給孩子錯誤的引導,會引發孩子長大後的男女心

  ·不斷掉男女愛的吸引力,死後就會進入母胎

  ·自己沒有修行功德,忙著超度死人,反背了罪過

  ·釋迦佛最關心出家弟子,好比這裏我最關心常住同學

  男女愛心,生生世世重複到今世,

  一見男女的境,反應就很快

  而衆生的男女愛心,生生世世不知經過多少次的重複,今生經常會出現這種條件反射的作用。比如前面坐下來一位年輕的姑娘,這個小夥子馬上整理衣領,(衆笑)人家又跟你不認得。尤其是青春時期,這種反應更加厲害。

  有一年單位去聽大報告,在路上排隊等車,有個同事就排在我旁邊,眼前走過一個小姑娘,他看到了,頭會跟著眼睛轉的,(衆笑)這個印象我很難忘啊。類似的事生活中很多。小道新聞人人喜歡打聽,假如是講男女的事,這個頭頸伸得長長的,一定要聽明白爲止,有幾句沒聽到,還想問個清楚。

  如今的家教給孩子錯誤的引導,

  會引發孩子長大後的男女心

  這跟成年人對孩子從小的影響也有關系。小孩子不懂,很天真爛漫,可是你給他施加了影響,他腦子裏有了這個印象,他長大了就懂了,那就麻煩了。比如說,家裏來了一個親戚,要走了,媽就跟小孩子說:“阿姨要走了,你飛一個。”還教小孩子怎麼樣飛一個。(衆笑)“飛一個”的意思就是我口裏的細菌全飛到你口裏去。

  報上看到一篇很好笑的事情,一個大人逗小孩玩,給他好吃的,叫小孩叫她一聲。小孩就叫了聲:“阿姨。”這個人說:“叫得親熱一點。”“好好阿姨”,“再叫得親熱一點”。小孩子想了一想:“親愛的。”(衆笑)這個“親愛的”還不是從爸爸媽媽那裏聽來的。小時候受的影響最最重要,可是父母都非常疏忽。小孩子現在不懂,以後仍然回憶得起來的。

  不斷掉男女愛的吸引力,死後就會進入…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