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力、法力、師力 (1)
傅味琴講于吉祥寺法雨山佛學苑 2007.11.13淩晨
修行人很少去研究業力,這是個大漏洞
提要:
■ 修行人很少去研究業力,這是個大漏洞
■ 流轉生死的力量實際上是業力
■ 業力往往是通過煩惱表現出來,在修行上形成了障礙,所以稱“業障”
■ 不懂佛法,不知道怎麼去修行,不掃除前進路上的障礙,你能達到穩速嗎
修行人很少去研究業力,這是個大漏洞
今天要給你們講的是叁種力量:業力、法力、師力,首先講業力。大家要知道修行就是斷煩惱,可是在修行過程中對于業力很少有人去研究,這是一個很大的漏洞。
流轉生死的力量實際上是業力
照我的看法,煩惱還不一定會使你下叁惡道,使你流轉生死下叁惡道的力量實際上是業力。比如說阿羅漢的斷德智德悲德不算圓滿,即使說圓滿也是小圓滿而不是大圓滿,所以阿羅漢還保留著習氣。雖然保留了習氣,他煩惱斷盡照樣能不流轉生死。其實我想,習氣本身就是煩惱,可以說是一種極細極細的煩惱吧,僅僅這種極細極細的煩惱,不至于産生流轉生死的力量。打個比方說,我們爲了維持生命要吃飯,要割稻,你一割,這棵植物的生命就斷了。同樣是斷命,你斷草的生命不算你造惡業,也不算你犯戒,你斷動物的生命就算你造惡業,就算你犯戒。這是從斷德方面來講。
從悲德方面來講,阿羅漢既然保留了他的習氣,他不可能悲德圓滿,因爲他還是按照他的習氣辦事。也不等于說阿羅漢一點悲心也沒有,阿羅漢也度衆生,可是他發不起度廣大衆生的菩提心。
智德呢,阿羅漢學完了怎麼樣斷煩惱的智慧,在了生死上他已達到了無學位。可是他沒有圓滿菩薩的智慧。只有從斷智悲叁德的圓滿中,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業力往往是通過煩惱表現出來,
在修行上形成了障礙,所以稱“業障”
今天,剛進佛門的人都有一個普遍的問題,修行怎麼修?進了佛門很久的人,佛法學了很多,也懂得修行的方法,可也存在一個大問題,這個大問題不解決,會使你各方面都後退。自己嘛苦惱,束手無策,假如在僧團裏,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一下,那還起一點作用,要不然,肯定會變成一個苦惱人。這就是進步慢,好像被一股力量擋住了。一方面看不到自己的進步,覺悟的力量發揮不出來,再加上時久生疲厭,就這麼一直拖到老死。說起來還是一個修行人,實際上他整個的生命全拖光了。
這股力量最可怕了,如果我們被這股力量擋住了,修行很難往前進。這股力量到底是什麼呢?那就是業力。煩惱容易轉變,業力很難消除,煩惱還是有形的,業力因爲它很細,是無形的,隨時隨刻都存在,人們很難發現它。業力往往是通過煩惱表現出來的,煩惱爲什麼難斷?因爲業力在你身上産生了障礙,所以叫業障。修行修不好,死了還是生死流轉,那怕你不願意,那怕沒有人把你拖過去,你還是受業力的牽引,這根無形的繩索非常可怕。
不懂佛法,不知道怎麼去修行,
不掃除前進路上的障礙,你能達到穩速嗎
可是今天的修行人很少在研究這個問題,修行能修到煩惱上去,這還是好的呢,修行修到業力上的能有幾個?修行要穩當要快速,將來成就要有把握,你不研究這個問題,不消除前進路上的障礙,你能達到穩速嗎?你不懂佛法,不知道怎麼樣去修行,經常要鬧笑話。口裏說的好,可不是真正的好。現象往往最會迷惑人。
拿小孩子的玩具來說,現在玩具越來越先進了,玩具汽車有四個輪子,自己還會走,因爲是電動的。從前玩具汽車,輪子自己不會動的,小孩子就用一根線在前面牽著跑,他照樣會說:我的穩當。以今天玩具的標准來看,這算什麼穩當?同樣道理,如果你修行不能深入研究佛法,你的修行不會穩當,也不會自在的。
業力、法力、師力 (2)
傅味琴講于吉祥寺法雨山佛學苑 2007.11.13淩晨
法緣很好,卻用不上去,這是業力起了障礙
提要:
■ 只有照佛法去修才能成就,因爲佛的智慧圓滿,沒有漏洞
■ 學了佛法用不上去,修行人成了苦惱人、空架子,卻很少有人在研究這個問題
■ 修行要通過聞思修,思是關鍵,一切的悟,都是從思來
■ 今天佛門裏漏洞太多啦,使末法時期衆生的修行,越來越困難了
■ 沒有法只有門怎麼能稱法門,有法沒有門你怎麼走得進去
■ 境界高,話說得少,不好理解,致成法緣不足
只有照佛法去修才能成就,
因爲佛的智慧圓滿,沒有漏洞
爲什麼要學佛法,爲什麼要照佛法的方法去修?因爲佛法不會有錯,它是絕對的真理。因爲一點錯誤也沒有,所以你能夠得到圓滿的成就,能成佛。有一點錯誤你能成佛嗎?有一點錯誤就是有漏法。佛的智慧圓滿,一點漏洞也沒有,所以叫無漏法。曆史證明,古今中外沒有一個人的智慧能夠達到像佛陀那樣圓滿。你要穩當,要快,最後能夠自在,你不依靠佛的智慧怎麼行?
學了佛法用不上去,修行人成了苦惱人、空架子,
卻很少有人在研究這個問題
我們天天在學佛法,名義上也叫修行,可是修得非常苦惱,苦惱在什麼地方?“你們所講的我全懂,”因爲這些佛法你也聽到過的,同學們不過是再提醒你一下,後面一句話,“可是我到時候用不上去啊”,問題就在這裏!有的人還根本不想用。學了法沒有實踐,成了空架子,哪怕講法的人頭頭是道,很會講,沒有實踐仍是數食不飽,包括講的人,也得流轉生死。可是現在很少有人在研究這個問題。
修行要通過聞思修,思是關鍵,
一切的悟,都是從思來
這裏插一句,修行要通過聞思修,思是個關鍵,末法時期的修行人,有一個錯誤的方向,就是把思抽掉。他認爲,聽法要聽的,修行要修的,動腦筋用不著。一鼎叁足,少了一只腳就是廢品。不通過思,法仍是法,你仍是你,你根本掌握不了法。一切的悟,都是從思來的,哪怕理悟也要靠思維去理悟的。
今天佛門裏漏洞太多啦,
使末法時期衆生的修行,越來越困難了
這種風氣總有個來源吧,哪怕是魔王波旬的破壞,他也總得有個空子好鑽吧。比如一只蚊子要飛進來吃你的血,那總要有個小洞洞才能鑽進來。由此可見,今天佛門裏的漏洞實在太多啦!導致現在外道猖獗,魔道當世,使末法時期衆生的修行越來越困難了。
沒有法只有門怎麼能稱法門,
有法沒有門你怎麼走得進去
比如末法衆生都喜歡高,聽不懂不理解就認爲是高,這就是一個空子。舉個例子,“無善亦無惡”,這話人家都聽不懂也不理解;還有句話,叫無門關,沒有門你怎麼進關啊?這個境界高,結果大家都去追求高,基礎的法沒人學了。慢慢就形成了有法沒有門,有門沒有法,修這個法門那個法門的人,可是他佛法不懂。沒有法只有門怎麼能稱法門?有法沒有門你怎麼走得進去?
境界高,話說得少,不好理解,
致成法緣不足
明明有善有惡,卻說無善無惡。既然無善無惡,煩惱就是菩提,那麼修行也用不著了。我不是說“無善無惡”這句話是錯的,我是說:話沒有說清楚。講的人別的話都不講,專門講這幾句非常簡單扼要、境界非常高的話,聽的人真正的道理不懂,只會按照文字去理解,全理解錯誤,用起來全用錯,這就是魔鑽的一個空子。要懂佛法的人才明白,無善無惡是指無分別的境界。那麼怪誰呀?說“誰叫你理解錯誤呀?祖師可沒有講錯。”在我看來,如果當初你講講清楚,後人就不會理解錯誤了。就是由于這些那些的漏洞,使得今天的佛弟子法緣不足。
業力、法力、師力 (3)
傅味琴講于吉祥寺法雨山佛學苑 2007.11.13淩晨
業障難逃但能轉。如不能轉,衆生還能成佛嗎
提要:
■ 法緣很好,卻用不上去,這是業力起了障礙
■ 業障難逃,但能轉。如不能轉,衆生還能成佛嗎
■ 種子和現行相互影響,造成惡性循環,可怕就在這裏
■ 業障要消除到痕迹都沒有才稱究竟
■ 八識田中的種子沈下去了,可不等于死亡,到時候還會重現
法緣很好,卻用不上去,這是業力起了障礙
再從另一面來看,我們這裏講的法都是圓滿的法,我們講得非常清楚明白、非常細致,也非常具體,怎麼會到用的時候用不上去呢?可見你即使遇到一個圓滿的法流,遇到一個非常耐心地給你指導的善知識,你的面前還是有障礙,這就是業力。是業力阻擋了你的進步,就稱爲業障。
業障難逃但能轉。
如不能轉,衆生還能成佛嗎
我們經常會聽到“業障”這兩個字,人人都會說,尤其是不懂佛法的人說得最起勁,一不對就說:“這是你業障啊。”問他:“我今世也沒幹什麼壞事。”“你前世業障啊。”既然業障來了,有什麼辦法?“因果是決定的,你只好受報呗。老和尚說,東逃西逃,業障難逃。”其實說的人、聽的人對業障都不清楚,如果真的沒有辦法,衆生修行還有希望成佛嗎?一切都能轉的,衆生成佛就是轉成佛的。轉變轉變,關鍵在一個轉上,只有轉才能變。就拿變戲法來說,本來兩個指頭夾一個球,怎麼變了兩個球?是他這麼一轉,變出來的。你眼睛盯著他,不許他轉,他變不出來了。要變必須轉!
種子和現行相互影響,
造成惡性循環,可怕就在這裏
因果能轉不能滅,業障當然也能轉了。即使我們造了惡業要受報,轉一轉,重報也可以輕受。我們轉一轉,把受報的時候推遲一下,那不是對我們修行有利了嗎?業力隨時隨刻都存在,你知道了它也存在,你不知道它也存在。業力現前你就受苦了,業力不現前,它還是存在。我們生活裏面,哪怕你眼睛看到,耳朵聽到,鼻子聞到,舌頭嘗到,你的一舉一動乃至于心裏活動一下,就在你八識田中投下了一顆種子,這叫現行熏種子。這顆種子你看不到的時候它不是沒有,它是沈在底下;你看到的時候,它是浮起來活動了,到這時你才會有感覺,這叫種子成爲現行。種子力量增…
《業力、法力、師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