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開示
瑜伽十八樂(下)
瑜伽主密勒日巴金剛歌,唱于尼泊爾尤牧老虎洞獅子堡
英譯中 / 馬爾巴佛法中心
密勒日巴以長年住山苦修,示範「即此一生成就佛果」的典型,感動無數後代修行人。
雪域西藏座落在印度菩提迦耶的北方,在那裏的山上,居住著無數的偉大瑜伽士與瑜伽女。而在這些瑜伽行者之中,最偉大的成就者就是尊貴的密勒日巴。
當尊者瑜伽士密勒日巴年紀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雪樂嘉增就過世了。在雪樂嘉增的遺囑中,請求他的哥哥和嫂嫂,也就是密勒日巴的伯父和伯母,代爲照顧密勒日巴的母親、妹妹、密勒日巴,以及他們的財産。然而,這是個錯誤的安排,因爲他的伯父和伯母不但把所有的財産占爲己有,還強迫密勒日巴、他的母親和妹妹做他們的仆人。密勒日巴因此做了一些惡行。你們大概已經從他的生平故事,知道了密勒日巴在當時所造的惡業。但是在那之後,他對于自己的惡行感到非常的懊悔,因而開始去尋求佛法。他遇見了他的上師,也就是大譯師羅紮馬爾巴。接著,密勒日巴爲了淨化自己的罪業,他遵從馬爾巴的嚴峻指令建造了四座塔,象征著「息、增、懷、誅」(編注: 息爲息災,增爲增益,懷即懷愛,誅爲誅魔,又稱降伏, 也就是調伏)四種事業。這四座塔當中,最高的塔樓有九層樓高。他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建造了這些塔,並且經曆了極大的艱辛和困難,爲的就是要能領受法教。
在這四座塔之中,有九層樓高的那一座,藏文名稱是「謝卡古陀」,至今仍然屹立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到此參訪,並在塔前祈願。
由于建造這四座塔所承受的艱辛,密勒日巴淨化了他所有的粗分障礙。後來大譯王馬爾巴,圓滿的授予他禅修所必要的灌頂和教導。密勒日巴接著前往馬爾巴住處的上方,一個名爲臥虎崖洞的山洞,日以繼夜地禅修了11個月,爲了避免睡著,他還在頭頂上放了一盞酥油燈。
在他的一生當中,包括這第一次的閉關在內,密勒日巴一共在六個外山洞、六個內山洞、六個秘密山洞、其他兩個堡、四個著名的山洞、四個不太出名的山洞禅修。他的一生都在山中僻靜處修持,並且在現世便能即身成佛, 這即是金剛乘傳統中,與金剛總持無二無別(注)的果位。
注:此處「無二無別」指結合了二身或證悟的不同層面。色身有形狀與顔色,是肉眼所能接收到的;而法身是心的實相,是感官所無法感知的。
我現在要教導給你們的密勒日巴道歌,曲名是〈瑜伽十八樂〉,這是他在尼泊爾的尤牧岡括這個地方所唱的。尤牧是一個聖地,因爲佛陀在《華嚴經》中曾經預言,這是個非常適合修持的地方;蓮花生大士也曾經預言,這是個修持的聖地;大譯師馬爾巴也預言了密勒日巴會到那裏修持。
歌曲的第一偈,密勒日巴唱道:
我在純正上師的足前頂禮,
由于上師的預言,我來到了這個地方。
敬禮善妙上師足。
我以善樂福德故,得見尊顔受法教,
一如上師之授記,我今依囑來居此。
密勒日巴唱道:因爲馬爾巴的預言,他才會到這個地方修持,而他之所以能夠領受法教,並完成馬爾巴的預言,這全是因爲他積聚了所需的福德,才得以見到他的上師。他能夠見到他的上師,這完全是因爲他已經積聚了足夠的福德,而密勒日巴知道自己已經積聚了足夠的福德,所以他非常的高興。
當我們遇見真正的精神導師時,如果我們對這位上師能夠生起確信、信任和信心,這就是我們在過去世曾經累積大量福德的征兆。否則,相反的,我們也可能遇見了真正的上師,但是對他(她)卻沒有信心。如果我們對上師沒有信心的話,我們就無法遵循他的引導。因此,我們不僅遇見了真正的上師,我們對他們也有足夠的確信和信心,願意遵從他們的教導,這即是我們具備了善業的征兆,而此善業是由累積了大量的福德資糧所産生的。
所以在歌曲的第一句中,密勒日巴唱道:他能見到他的上師,這是他累積了大量福德的征兆,而他現在能夠來到此地修持,也是由于上師的預言。這些都說明了密勒日巴知道自己很幸運,所以這一切才能夠發生,因此他非常的快樂。
我的舒適城堡,即是這樹木繁茂的山林。
蒙境群山多樹木。
有時,我們會用「城堡」來形容喜馬拉雅山區(包括尤牧)森林的景致,因爲所有的樹木都長得粗壯茂密。那兒有廣大的森林和雄偉的雪山,密勒日巴說這是他的「舒適城堡」,因爲他來到了一個可以當成是自己家的地方。更棒的是,他不需要做任何事來建造這個家,也不需要做任何事去維護它。因爲他待在那裏的時候,並不需要做任何維護的工作。他不需要鎖門或做任何事(笑聲),他什麼事都不用做。他可以就只是住在那裏,享受這個地方。而當他離開的時候,他可以什麼都不管地離開。這就是爲什麼對他來說,這是一個非常舒適的家。
就如同我所說的,密勒日巴在許多山洞禅修過。這些地方都非常神奇,因爲他不需要去建造任何一個山洞,一直到現在,這些山洞一個都沒有消失,它們不像人們蓋的房子注定會毀壞。密勒日巴在這些山洞修持之後,許多朝聖者就開始前來參訪。甚至在今日,這些地方都是可以前往朝聖並修持的聖地。這就表示了「密勒日巴的家」有多麼的奇妙。
這盛開的草原是多麼美麗啊。
草原花木極茂盛。
你們曾經去過喜馬拉雅山區的人就會知道,那裏的森林與森林之間,有非常廣闊、開放、而且長滿野花的曠野。舉例來說,靠近密勒日巴在尤牧的老虎洞獅子堡山洞,有一個草原叫大樂廣原,那兒滿布著黃、紅、藍、紫色的花朵,盛開著許多不同的花,看起來很漂亮。
這些草原的景致總是變換著。在一年中的某個時節,草原會布滿白色的花,而其他的時候,又會布滿黃色的花,接著是紅色的花。從來不會是相同的樣子。
樹木在樹林間舞動著。
(于此悅意安樂境),果樹搖擺作舞姿。
在喜馬拉雅森林中有許多高大的樹木,在夏天,當風吹動著樹枝和葉子的時候,樹木看起來就好象在搖擺和跳舞。許許多多的樹蓊郁成林,看起來就好象是群樹在盛大的宴會中婆娑起舞。
當你看到樹木像這樣子擺動,一起跳舞的時候,這是由「無常」這位偉大上師所精心安排的示範演出。樹木如此的舞動,教導著我們: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無自性的。
這是一個猿猴玩耍的嬉戲處,
一個鳥語婉啭的地方。
猿猴撲跌作遊戲,百鳥齊喧悅耳聞。
在尤牧有許多不同種類的鳥,都各自唱著自己的歌。
蜜蜂以輕柔的翅膀四處飛翔的地方。
蜜蜂四飛競嗡嗡。
我們可看到這不是一個冷清清的地方。這地方有許多不同的動物,而所有這些動物都是我們慈悲的對象。
當你看到猴子、鳥和蜜蜂都輕松自在的做著自己的事情,這就證明了對所有的衆生來說,能夠自由、獨立,並且不活在別人的控製下,這一點有多麼的重要。
然後,當你看到這些動物的痛苦,它們的生命所經曆的轉變,以及它們所體驗的痛苦,這就是大自然對于輪回的痛苦所做的教導。
此地白天與黑夜無別, 如畫般的彩虹閃耀著,
夏季與冬季無別,蒙蒙細雨紛飛,
秋季與春季無別,薄霧漸漸彌漫。
虹彩隱顯無晝夜,冬夏細雨降霏霏,春秋谷霧彌山際。
在尤牧,不同的季節沒有太大的差異,夏季與冬季、秋季與春季沒有什麼分別。那裏的環境甯靜自然,有助于佛法的修持。
「白天與黑夜無別」,意思是說,白天黑夜其實沒有什麼差別。「如畫般的虹彩閃耀著」是在描述:雖然此生中的事物看似真實,但實際上卻不是真實的。它們沒有自性──它們是顯空不二的,如同天空的彩虹。
夏季與冬季無別,蒙蒙細雨紛飛,
冬夏細雨降霏霏,
這是一個隱喻,在說明悲心的雲,沛然降下了加持與教導的雨水,讓弟子的信心和善功德豐收。
秋季與春季無別,薄霧漸漸彌漫。
春秋谷霧彌山際。
薄霧遮蔽了事物,讓我們沒有辦法將事物看清楚。這是比喻「暫時的障礙」使我們無法見到心的實性。然而,因爲這些障礙就像薄霧一般沒有自性,所以,可以很容易的去除。
現代人去度假是很平常的事情。度假時,大家喜歡去森林健行或露營,喜歡去尋找平靜優美的自然環境。大家很注重環境。密勒日巴也是一樣的,所以他唱到了他山洞周圍的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最棒的就是,沒有任何人擁有它。某個人可以去享受它,接著另一個人也可以去享受它,然後又有另一個人再享受它。每個人都可以共同分享這個自然環境。
密勒日巴禅修著,然後在每座之間,他會走出山洞,看看這個地方,看看周遭的樣子。他會看看這自然環境,然後對于「所看到的一切,皆是表征顯相的上師」這一點有所體驗。如此,顯相皆成了他的上師。
在這樣的僻靜處,我,瑜伽士密勒日巴。
如是寂寥山隱處,有我密勒習禅定。
現在,他已經描述過了這個美麗的地方──尤牧的老虎洞獅子堡,而是誰在這裏修持呢?就是我,瑜伽士密勒日巴。
當他在那裏的時候,他是如何修持的呢?他在禅修什麼呢?他唱著:
禅修著空性的心時,感覺明光的美好。
樂哉觀心本空寂!樂哉心空顯光明!
當禅修心的真實本性時,第一步是要確定心的本質即是空性。一旦你獲得對空性的確信之後,接下來…
《瑜伽十八樂(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