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修必讀《禅關策進》

  禅修必讀《禅關策進》

  剛出家的時候就很喜歡禅修,當時,有一個老師父給了我一本線裝的《禅關策進》,可惜自己看不懂,轉送人了。後來在閱藏的時候才仔細地看了一遍《禅關策進》,有很大的啓發,不光是功夫上得到的啓發,還有很多激動人心的古德行履,激勵著自己痛下 狠心,滅絕偷心。

  正如《禅關策進》序中說的:“一覽之則心志激勵,神采煥發,勢自鞭逼前進。” 《禅關策進》列舉了很多古德修行的方法,當然,講得最多的還是精進、精進、再精進。做功夫方面更是列舉了許多古德的開示,當然,講得最多的還是如何扶正祛邪。所以要:“居則置案,行則攜囊。”

  參禅的指導書很少,千七百則公案又很難懂。所以古德在問話的時候往往是問:“請師給個入路?”而參禅如何可以有“入路”呢?因爲有路即非禅,所謂:“擬向即乖。”所以這個事情無法說,就算開悟也只能說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因爲“禅”惟有自己體會得到,別無他途,如果有別路可走,佛陀早幫我們走了。所以佛陀千說萬說,也只是想把自己走過的路再說一遍,希望我們能夠因爲看到他走過的路,而能明白點“禅”。可惜的是我們衆生愚蠢往往無法明白,佛陀不得以示以善法,希望我們因善解脫。

  《禅關策進》中有很多的古德,他們把自己走過的路展示給了我們。或者用古德的精進做法教導我們;或者告訴我們開始做功夫的時候如何難入;或者告訴我們做功夫中要注意什麼;或者告訴我們要如何勞苦精進;或者告訴我們如 何與道相當;如此等等開悟我們。

  說了這麼多,不如大家自己去看吧!

  ------------------------------------------------------------

  禅關策進

  明 袾宏 輯

  禅關策進序

  禅曷爲有關乎。道無內外,無出入。而人之爲道。也,有迷悟。于是大知識關吏,不得不時其啓閉,慎其鎖鑰,嚴其勘核,俾異言服私越度者,無所售其奸。而關之不易透,亦已久矣。予初出家,得一帙于坊間,曰禅門佛祖綱目。中所載多古尊宿。自敘其參學時始之難入,中之做工夫。經曆勞苦次第,與終之廓爾神悟。心愛之,慕之,願學焉。既而此書于他處更不再見。乃續閱五燈諸語錄雜傳,無論缁素,但實參實悟者並入前帙,刪繁取要,彙之成編,易名曰禅關策進。居則置案,行則攜囊。一覽之則心志激勵,神采煥發,勢自鞭逼前進。或曰,是編也,爲未過關者設也,已過關者長往矣,將安用之。雖然,關之外有重關焉。托僞于雞聲,暫離于虎口,得少爲足,是爲增上慢人。水未窮,山未盡,警策在手,疾驅而長馳,破最後之幽關,徐而作罷參齋,未晚也。

  萬曆二十八年,歲次庚子,孟春日,雲棲袾宏識。

  禅關策進

  後學雲棲寺沙門袾宏輯

  前集二門

  △諸祖法語節要第一

  諸祖法語,今不取向上玄談,唯取做工夫吃緊處。又節其要略,以便時時省覽,激勵身心。次二諸祖苦功,後集諸經引證,俱仿此。

  筠州黃檗運禅師示衆

  預前若打不徹,臘月叁十日到來,管取爾熱亂。有般外道,才見人做工夫,便冷笑,猶有這個在。我且問爾,忽然臨命終時,爾將何抵敵生死。須是閑時辦得下,忙時得用,多少省力。休待臨渴掘井,做手腳不疊。前路茫茫,胡鑽亂撞。苦哉,苦哉。平日只學口頭叁昧,說禅說道,呵佛罵祖,到這裏都用不著。只管瞞人,爭知今日自瞞了也。勸爾兄弟家,趁色力康健時,討取個分曉。這些關[木+戾]子,甚是容易。自是爾不肯去下死志做工夫,只管道難了又難。若是丈夫漢,看個公案。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雲,無。但二六時中,看個無字,晝參夜參,行住坐臥,著衣吃飯處,屙屎放尿處,心心相顧,猛著精彩,守個無字。日久歲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華頓發,悟佛祖之機。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頭瞞,便會開大口。達磨西來,無風起浪。世尊拈花,一場敗阙到這裏,說甚閻羅老子,千聖尚不奈爾何。不信道直有這般奇特。爲甚如此。事怕有心人。

  評曰,此後代提公案,看話頭之始也。然不必執定無字,或無字,或萬法,或須彌山,或死了燒了等,或參究念佛,隨守一則,以悟爲期。所疑不同,悟則無二。

  趙州谂禅師示衆

  汝但究理坐看叁二十年。若不會,截取老僧頭去。

  ○老僧四十年不雜用心,除二時粥飯,是雜用心處。

  玄沙備禅師示衆

  夫學般若菩薩,具大根器,有大智慧始得。若根機遲鈍,直須勤苦忍耐,日夜忘疲,如喪考妣相似。恁麼急切,更得人荷挾,克骨究實,不妨亦得觏去。

  鵝湖大義禅師垂誡

  莫只忘形與死心,此個難醫病最深。直須提起吹毛利,要剖西來第一義。瞠卻眼兮剔起眉,反覆看渠。渠是誰。若人靜坐不用功,何年及第悟心空。

  永明壽禅師垂誡

  學道之門,別無奇特。只要洗滌根塵下。無量劫來業識種子。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斷絕妄緣,對世間一切愛欲境界,心如木石相似,直饒未明道眼,自然成就淨身。若逢真正導師,切須勤心親近。假使參而未徹,學而未成,曆在耳根,永爲道種,世世不落惡趣,生生不失人身,才出頭來,一聞千悟。

  黃龍死心新禅師小參

  諸上座,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爾諸人要參禅麼,須是放下著。放下個甚麼。放下個四大五蘊,放下無量劫來許多業識,向自己腳跟下。推窮看,是甚麼道理。推來推去,忽然心華發明,照十方刹。可謂得之于心,應之于手。便能變大地作黃金,攪長河爲酥酪。豈不暢快平生。莫只管冊子上念言念語,討禅討道。禅道不在冊子上。縱饒念得一大藏教,諸子百家,也只是閑言語,臨死之時,總用不著。

  評曰,不可見恁麼說,便謗經毀法。蓋此語爲著文字。而不修行者戒也。非爲不識一丁者。立赤幟也。

  東山演禅師送徒行腳

  須將生死二字,貼在額頭上,討取個分曉。如只隨群作隊,打哄過日,他時閻老子打算飯錢,莫道我不曾說與爾來。若是做工夫,須要時時檢點,刻刻提撕。那裏是得力處,那裏是不得力處。那裏是打失處,那裏是不打失處。有一等,才上蒲團,便打瞌睡,及至醒來,胡思亂想。才下蒲團,便說雜話。如此辦道,直至彌勒下生,也未得入手。須是猛著精彩,提個話頭,晝參夜參,與他厮捱。不可坐在無事甲裏,又不可蒲團上死坐。若雜念轉鬥轉多,輕輕放下,下地走一遭。再上蒲團,開兩眼。掜兩拳,豎起脊梁,依前提起話頭,便覺清涼。如一鍋沸湯攙一杓冷水相似。如此做工夫,定有到家時節。

  佛迹頤庵真禅師普說

  信有十分,疑有十分。疑有十分,悟有十分。可將平生所見所聞,惡知惡解,奇言妙句,禅道佛法,貢高我慢等心,徹底傾瀉。只就未明未了的公案上,距定腳頭,豎起脊梁,無分晝夜,直得東西不辨,南北不分,如有氣的死人相似。心隨境化,觸著還知。自然念慮內忘,心識路絕。忽然打破髑髅,元來不從他得。那時豈不慶快平生者哉。

  徑山大慧杲禅師答問

  今時有自眼不明,只管教人死獦狙地休去,歇去。又教人隨緣管。帶,忘情默照。又教人是事莫管。如是諸病,枉用工夫,無有了期。但只存心一處,無有不得者。時節因緣到來,自然觸著磕著,噴地醒去。

  ○把自家心識。緣世間塵勞的,回來底在般若上,縱今生打未徹,臨命終時,定不爲惡業所牽,來生出頭,定在般若中,見成受用。此是決定的事,無可疑者。

  ○但自時時提撕。妄念起時,亦不必將心止遏,只看個話頭。行也提撕,坐也提撕。提撕來,提撕去,沒滋味。那時,便是好處,不得放舍。忽然心華發明,照十方刹,便能于一毛端。現寶王刹,坐微塵裏。轉大*輪。

  評曰,師自雲,他人先定而後慧,某甲先慧而後定。蓋話頭疑破,所謂休去歇去者,不期然而然矣。

  蒙山異禅師示衆

  某年二十,知有此事。至叁十二,請益十七八員長老,問他做工夫,都無端的。後參皖山長老,教看無字。十二時中,要惺惺如貓捕鼠,如雞抱卵,無令間斷。未透徹時,如鼠咬棺材,不可移易。如此做去,定有發明時節。于是晝夜孜孜體究經十八日,吃茶次,忽會得世尊拈花,迦葉微笑,不勝歡喜。求決叁四員長老,俱無一語。或教只以海印叁昧一印印定,余俱莫管。便信此說,過了二載。景定五年六月,在四川重慶府,患痢,晝夜百次。危劇瀕死,全不得力。海印叁昧,也用不得。從前解會的,也用不得。有口說不得,有身動不得,有死而已。業緣境界,俱時現前。怕怖慞惶,衆苦交逼。遂強作主宰,分付後事。高著蒲團,裝一爐香,徐起坐定,默禱叁寶龍天,悔過從前諸不善業。若大限當盡,願承般若力,正念托生,早早出家。若得病愈,便棄俗爲僧,早得悟明,廣度後學。作此願已,提個無字,回光自看。未久之間,髒腑叁四回動,只不管他。良久,眼皮不動。又良久,不見有身,只話頭不絕。至晚方起,病退一半。複坐至叁更四點,諸病盡退,身心輕安。八月至江陵落發。一年起單行腳。途中炊飯,悟得工夫須是一氣做成,不可斷續。到黃龍歸堂。第一次睡魔來時,就座抖擻精神,輕輕敵退。第二次亦如是退。第叁次睡魔重時,下地禮拜消遣。再上蒲團,規式已定。便趁此時,打並睡魔。初用枕短睡,後用臂,後不放倒身。過二叁夜,日夜皆倦,腳下浮逼逼地。忽然眼前如黑雲開,自身如新浴出。一般清快。心下疑團愈盛,不著用力,綿綿現前。一切聲色,五欲八風,皆入不得。清淨如銀盆盛雪相似,如秋空氣肅相似。卻思工夫雖好,無可決擇。起單入浙。在路辛苦,工夫退失。至承天孤蟾和尚處歸堂。自誓,未得悟明,斷不起單。月余工夫複舊。其時遍身生瘡…

《禅修必讀《禅關策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