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占察善惡業報經 11

  占察善惡業報經18-11

  夢參老和尚

  【若無覺知能分別者。則無十方叁世一切境界差別之相。】

  上次我們講到這個心跟外頭的境,外頭的境是虛妄的,心生一切境界相就有了,所謂“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這個就完全講我們的心,讓我們了知我們這個現前的心。我們經常說妄想,妄想就不是真實,是虛妄想像的。這個虛妄想像的生起根很深,哪裏生來的妄?依真而起的。因爲一切衆生從無始以來,無明癡暗而熏習成爲現的境界相。你這個念就是你的知見的念著,思念這個念,它自己不知道自己。每位都如是,就是心不能自知心,虛妄的認爲是有,在這時候所起的覺察的知、覺知的想法,這個想法就分何是我、何是我所。真實的說,這個沒有個覺悟覺知之相的,沒有相。因爲咱們這個虛妄心沒有實體的,但是它變化莫測。我們能見到我們的心嗎?沒有哪一位能夠見心的,見了心你就成道了;都是因外頭境界相的熏習所現的,你所能看見的一切現相,我們就叫它虛妄境界相。相由心生,在經裏頭佛教導我們,你心生才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種種法都是一心。你外面境相曆曆可見的,雖然可見相,了不可得。

  但是在佛經裏面講的時候,有些專談心法,奪一切境界相,一切境界相虛妄的。如果我們單談眼耳鼻舌身意,第七未那,第八阿賴耶,這叫八個心,叫八識心。在你這個心觀一切法的時候,心對外頭境界相的一切法的時候,識心分別一切法的時候,這叫緣慮覺知,都是緣念而生起的。所以我們看一切事物,長短、大小、方圓,所有一切事物,所有一切形相,總的說都是你虛妄分別,就是讓我們認知一切法,所有外邊的一切相都叫境界。但是這個境界相是分別,我們在起心動念的要起執著,執著就是好的我們會想把它得到,據爲己有,當你不滿意的你想舍棄掉,在這個中間你就生了煩惱,想得的得不到,你想去掉的又去不掉,得得不到,舍舍不掉,所以這個就叫業。業就是你所造作的意思,是自己造的。本來一切是虛妄相的,沒有,在我們妄心上當爲真實,你的感覺、你的分別,所有分別到的全是假的。

  所以在經文上說你的覺知能分別的,分別十方過去現在未來。十方就是方隅,過去現在未來是時間。不論約空間說、約時間說,這一切境界差別之相全由心起的。在經上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因爲我們有見聞覺知,由于見聞覺知它起的分別,你喜歡的你想得到,想把它保住,讓它不變;不可能。你想得到的得不到,你不想得到的,就是你不高興的東西,你想把它舍離,你又離不開;在你想得得不到、在想離離不開的時候,這個中間你會生到很多很多的煩惱。每個人回想一下子,你所經曆的事物是不是都是這樣子呢?本來沒有,而是虛妄起執著,一切事物都是假的。例如我們做貿易的,一般的說做生意的,這個就告訴你了,意生,生意你把它顛過來,這個發財賺和賠都是你心生的。爲什麼賠了,沒賺錢?方法不對。爲什麼方法不對?你沒這個智慧,你見不到。不只做生意,乃你人生當中,你所做的一切事業全是如是的。那說的都是什麼呢?全是妄想,沒有一樣真實的。從我們的人生來觀念,你生下來你帶什麼來了?你帶貪瞋癡煩惱來了,別的沒有。哪個小孩生下來不是什麼都沒有嗎?但你死後,你這一段時間命盡了,你把你今生所做的業障帶著,舍不掉的。除非業障,你還能得個什麼呢?說把他化身燒了,燒了是肉體,能把你業障燒掉嗎?燒不掉的,還繼續還。

  【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別故有。所謂一切境界各各不自念爲有。知此爲自。知彼爲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則無別異。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內自無故。謂有前外所知境界。妄生種種法想。謂有謂無。謂彼謂此。謂是謂非。謂好謂惡。乃至妄生無量無邊法想。當如是知。一切諸法皆從妄想生。依妄心爲本。】

  因此在這一段經文,一切法在法的本身它沒個有、也沒個沒有,它的成立是衆生的妄想分別,依著衆生分別心而建立的一切法,所有外邊的一切境界相全是由心起的,一切法都從衆生心起,一切法也由衆生的心來滅。法本身,它認爲它是有爲的?它認爲它是無爲的?它知道這是我自己,其他不是我?沒有這個分別,法的本身它沒有分別。隨便你拈哪一法,一切法不能自己有,也沒有差別,都是依著妄心而定的。因爲這個緣故,不知不了,不知不了什麼呢?內自無故,本來沒有,都是虛妄的。爲什麼有時候我們生很多心呢?每個道友都是這樣子,因爲現前所知的前邊境界相,包括我們自己身體,我們自己的身體是我們心的境界相,大家應當這樣觀、這樣來認知的;都是虛妄的而生的種種的想法,這是好的、這是不好的,這是善的、這是惡的,本無一切法,虛妄生起一切法,念念去執著、去分別不舍,你不高興的又想舍,舍也舍不掉;沒有內外,沒有長短,沒有大小,沒有方圓。爲什麼有這些個東西呢?妄心計度,都是虛妄的心而來把它執著不舍。一切衆生都如是,這是煩惱。因爲你想得的時候,好的你想得,你得不到也生煩惱;你不高興的境界,你不想看到的,你舍又舍棄不了。在你想得得不到、想舍舍不掉,你是不是煩惱?在一切諸法,你假使認爲它不是實在的,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是假的,這是由你妄想而起的。我們的妄想是我們沒辦法的,你想得,沒有,根本沒有得個什麼;你想舍也如是。

  所以依經文上說,地藏王菩薩跟那堅淨信菩薩說,一切法不能自己有,怎麼有的呢?依著妄心分別故有,虛妄分別才産生的。所謂一切執著,所謂一切境界相,各各不能自念爲有,何者是自,何者是他;知此執著,這個身體這叫自,知彼爲他人,一切法不是自己給你定的自己有;也沒有差別,也沒有不同。依著什麼而生起的呢?就是一個妄心。不知不了的內自無故,這個是我們不知,不能了達,不能明白。我們的身體是沒有的,是境界相,謂所見到一切外邊的境界相,都是妄想種種的法;妄想種種的生起法想,說有說無,說彼說此,說是說非,說好說惡;乃至妄生無量無邊的法想,就是依著這個諸法的形相。但是應當觀想一切法皆是妄想生起的,沒有真實的;真實是不變不壞不異,一切法不是。地藏王菩薩跟堅淨信菩薩說,它是依著虛妄爲根本。妄想本身即不可得,妄想所産生的一切法能有嗎?虛妄生的,還去執虛妄所生的,沒有,假名爲境界相而已。人們給它定的假名,沒有真實的。因爲外邊一切境是假的,所以你這個所生起妄想心,心也是假的。心生萬法,你妄想心所生的萬法,萬法唯心,還是個假的。這個心不是真心,妄想心,真心是沒有言說的。

  【然此妄心無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謂緣念覺知前境界故。說名爲心。】

  咱們能找這個心相嗎?心自己沒有相。咱們肉體那個心是肉團心,那個不是心,那個肉體的心不是你的心,是個形相而已,都是依著外邊境界而産生一切緣念,因著緣念而證實一切外面境界相,給它標個符號說名爲心,像咱們心髒脾肺肝這都是假名。心怎生起的?因外邊境界相有的,境界相有才有心,心因境生。心本無生因境有,因外邊境界相而産生的心,能把心找到嗎?等你認識這個心了,所謂明心見性,那個心是真的,說不出來,講不出來。那個心是什麼樣子呢?那個心就是咱們成就了。如果到過大陸,看一些廟宇的禅堂,它告訴你們,這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你心要空了就成了。咱們心能空得了嗎?

  【又此妄心與前境界。雖俱相依。起無先後。而此妄心能爲一切境界源主。所以者何。謂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說心有無明。依無明力因故。現妄境界。亦依無明滅故。一切境界滅。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說境界有無明。亦非依境界故生于無明。以一切諸佛于一切境界不生無明故。又複不依境界滅故。無明心滅。以一切境界從本已來。體性自滅。未曾有故。因如此義。是故但說一切諸法依心爲本。】

  咱們現前所用的心都是虛妄境界相,不是你的心。但是我們這個妄心跟眼前所現的一切相互相依賴的,心因境起,看到什麼東西,想到什麼,心就生了;境由心生,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那個心跟這個外頭境界相,哪個在先?哪個在後?你找不到先後,心起時候沒有先後。我們認爲這個妄心它是一切境界相的根源,心生則種種法生,心就是主,心要滅了種種法滅。爲什麼要這樣子講?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上講,因爲妄心它不能知道法界一相,這是妄心,它不知道法界一相,因此而說心有無明,不知道法界一相就叫無明,依著這個無明的力量而産生的一切境界。因爲無才說有,因爲有才說無,有無互相對照的。一切境界相滅了,境界不能自滅,心滅故則境滅,心生故則境生。境界相有無明,無明就是不明白的意思,境界相有無明,這個無明是因爲境界起的嗎?境界生于無明,無明又起一切境界。《大乘起信論》講,這是學佛的心地法門。

  大家要耐心的聽,你得觀照,心生則種種法生,你一動念,一切法都生起了;心滅,你什麼都不想,心滅一切法滅。《大乘起信論》就講這個問題,多少篇來說明這個問題。一念不覺,當初因爲一念失掉念了,不覺就是無明,因爲無明而生起的業相、轉相、現相,“一念不覺生叁細”,這叁細是根本無明,等要斷這個叁細相的時候,八地菩薩才能斷現相,九地菩薩才能斷轉相,十地菩薩才能斷業相,等到十一地成佛了,才能把生叁細那根本無明一念頓斷,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由這個生起的時候,業相它就要造業了。智相、相續相、起業相、業系苦相,一個比一個粗,一個比一個粗,就一念比一念粗、一念比一念粗,感到凡夫地了造業,業就把你系縛住了,你就脫不了手了,咱們現在都在業縛當中。他頓斷的時候知道業性本空,業的體性沒有,是空的。怎麼有的呢?因境有,業性本空因境有,境不是真的,全是假的…

《占察善惡業報經 1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