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1

  占察善恶业报经18-11

  梦参老和尚

  【若无觉知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

  上次我们讲到这个心跟外头的境,外头的境是虚妄的,心生一切境界相就有了,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这个就完全讲我们的心,让我们了知我们这个现前的心。我们经常说妄想,妄想就不是真实,是虚妄想像的。这个虚妄想像的生起根很深,哪里生来的妄?依真而起的。因为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无明痴暗而熏习成为现的境界相。你这个念就是你的知见的念着,思念这个念,它自己不知道自己。每位都如是,就是心不能自知心,虚妄的认为是有,在这时候所起的觉察的知、觉知的想法,这个想法就分何是我、何是我所。真实的说,这个没有个觉悟觉知之相的,没有相。因为咱们这个虚妄心没有实体的,但是它变化莫测。我们能见到我们的心吗?没有哪一位能够见心的,见了心你就成道了;都是因外头境界相的熏习所现的,你所能看见的一切现相,我们就叫它虚妄境界相。相由心生,在经里头佛教导我们,你心生才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种种法都是一心。你外面境相历历可见的,虽然可见相,了不可得。

  但是在佛经里面讲的时候,有些专谈心法,夺一切境界相,一切境界相虚妄的。如果我们单谈眼耳鼻舌身意,第七未那,第八阿赖耶,这叫八个心,叫八识心。在你这个心观一切法的时候,心对外头境界相的一切法的时候,识心分别一切法的时候,这叫缘虑觉知,都是缘念而生起的。所以我们看一切事物,长短、大小、方圆,所有一切事物,所有一切形相,总的说都是你虚妄分别,就是让我们认知一切法,所有外边的一切相都叫境界。但是这个境界相是分别,我们在起心动念的要起执着,执着就是好的我们会想把它得到,据为己有,当你不满意的你想舍弃掉,在这个中间你就生了烦恼,想得的得不到,你想去掉的又去不掉,得得不到,舍舍不掉,所以这个就叫业。业就是你所造作的意思,是自己造的。本来一切是虚妄相的,没有,在我们妄心上当为真实,你的感觉、你的分别,所有分别到的全是假的。

  所以在经文上说你的觉知能分别的,分别十方过去现在未来。十方就是方隅,过去现在未来是时间。不论约空间说、约时间说,这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全由心起的。在经上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因为我们有见闻觉知,由于见闻觉知它起的分别,你喜欢的你想得到,想把它保住,让它不变;不可能。你想得到的得不到,你不想得到的,就是你不高兴的东西,你想把它舍离,你又离不开;在你想得得不到、在想离离不开的时候,这个中间你会生到很多很多的烦恼。每个人回想一下子,你所经历的事物是不是都是这样子呢?本来没有,而是虚妄起执着,一切事物都是假的。例如我们做贸易的,一般的说做生意的,这个就告诉你了,意生,生意你把它颠过来,这个发财赚和赔都是你心生的。为什么赔了,没赚钱?方法不对。为什么方法不对?你没这个智慧,你见不到。不只做生意,乃你人生当中,你所做的一切事业全是如是的。那说的都是什么呢?全是妄想,没有一样真实的。从我们的人生来观念,你生下来你带什么来了?你带贪瞋痴烦恼来了,别的没有。哪个小孩生下来不是什么都没有吗?但你死后,你这一段时间命尽了,你把你今生所做的业障带着,舍不掉的。除非业障,你还能得个什么呢?说把他化身烧了,烧了是肉体,能把你业障烧掉吗?烧不掉的,还继续还。

  【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别故有。所谓一切境界各各不自念为有。知此为自。知彼为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则无别异。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内自无故。谓有前外所知境界。妄生种种法想。谓有谓无。谓彼谓此。谓是谓非。谓好谓恶。乃至妄生无量无边法想。当如是知。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依妄心为本。】

  因此在这一段经文,一切法在法的本身它没个有、也没个没有,它的成立是众生的妄想分别,依着众生分别心而建立的一切法,所有外边的一切境界相全是由心起的,一切法都从众生心起,一切法也由众生的心来灭。法本身,它认为它是有为的?它认为它是无为的?它知道这是我自己,其他不是我?没有这个分别,法的本身它没有分别。随便你拈哪一法,一切法不能自己有,也没有差别,都是依着妄心而定的。因为这个缘故,不知不了,不知不了什么呢?内自无故,本来没有,都是虚妄的。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生很多心呢?每个道友都是这样子,因为现前所知的前边境界相,包括我们自己身体,我们自己的身体是我们心的境界相,大家应当这样观、这样来认知的;都是虚妄的而生的种种的想法,这是好的、这是不好的,这是善的、这是恶的,本无一切法,虚妄生起一切法,念念去执着、去分别不舍,你不高兴的又想舍,舍也舍不掉;没有内外,没有长短,没有大小,没有方圆。为什么有这些个东西呢?妄心计度,都是虚妄的心而来把它执着不舍。一切众生都如是,这是烦恼。因为你想得的时候,好的你想得,你得不到也生烦恼;你不高兴的境界,你不想看到的,你舍又舍弃不了。在你想得得不到、想舍舍不掉,你是不是烦恼?在一切诸法,你假使认为它不是实在的,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是假的,这是由你妄想而起的。我们的妄想是我们没办法的,你想得,没有,根本没有得个什么;你想舍也如是。

  所以依经文上说,地藏王菩萨跟那坚净信菩萨说,一切法不能自己有,怎么有的呢?依着妄心分别故有,虚妄分别才产生的。所谓一切执着,所谓一切境界相,各各不能自念为有,何者是自,何者是他;知此执着,这个身体这叫自,知彼为他人,一切法不是自己给你定的自己有;也没有差别,也没有不同。依着什么而生起的呢?就是一个妄心。不知不了的内自无故,这个是我们不知,不能了达,不能明白。我们的身体是没有的,是境界相,谓所见到一切外边的境界相,都是妄想种种的法;妄想种种的生起法想,说有说无,说彼说此,说是说非,说好说恶;乃至妄生无量无边的法想,就是依着这个诸法的形相。但是应当观想一切法皆是妄想生起的,没有真实的;真实是不变不坏不异,一切法不是。地藏王菩萨跟坚净信菩萨说,它是依着虚妄为根本。妄想本身即不可得,妄想所产生的一切法能有吗?虚妄生的,还去执虚妄所生的,没有,假名为境界相而已。人们给它定的假名,没有真实的。因为外边一切境是假的,所以你这个所生起妄想心,心也是假的。心生万法,你妄想心所生的万法,万法唯心,还是个假的。这个心不是真心,妄想心,真心是没有言说的。

  【然此妄心无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谓缘念觉知前境界故。说名为心。】

  咱们能找这个心相吗?心自己没有相。咱们肉体那个心是肉团心,那个不是心,那个肉体的心不是你的心,是个形相而已,都是依着外边境界而产生一切缘念,因着缘念而证实一切外面境界相,给它标个符号说名为心,像咱们心脏脾肺肝这都是假名。心怎生起的?因外边境界相有的,境界相有才有心,心因境生。心本无生因境有,因外边境界相而产生的心,能把心找到吗?等你认识这个心了,所谓明心见性,那个心是真的,说不出来,讲不出来。那个心是什么样子呢?那个心就是咱们成就了。如果到过大陆,看一些庙宇的禅堂,它告诉你们,这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你心要空了就成了。咱们心能空得了吗?

  【又此妄心与前境界。虽俱相依。起无先后。而此妄心能为一切境界源主。所以者何。谓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说心有无明。依无明力因故。现妄境界。亦依无明灭故。一切境界灭。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说境界有无明。亦非依境界故生于无明。以一切诸佛于一切境界不生无明故。又复不依境界灭故。无明心灭。以一切境界从本已来。体性自灭。未曾有故。因如此义。是故但说一切诸法依心为本。】

  咱们现前所用的心都是虚妄境界相,不是你的心。但是我们这个妄心跟眼前所现的一切相互相依赖的,心因境起,看到什么东西,想到什么,心就生了;境由心生,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那个心跟这个外头境界相,哪个在先?哪个在后?你找不到先后,心起时候没有先后。我们认为这个妄心它是一切境界相的根源,心生则种种法生,心就是主,心要灭了种种法灭。为什么要这样子讲?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上讲,因为妄心它不能知道法界一相,这是妄心,它不知道法界一相,因此而说心有无明,不知道法界一相就叫无明,依着这个无明的力量而产生的一切境界。因为无才说有,因为有才说无,有无互相对照的。一切境界相灭了,境界不能自灭,心灭故则境灭,心生故则境生。境界相有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白的意思,境界相有无明,这个无明是因为境界起的吗?境界生于无明,无明又起一切境界。《大乘起信论》讲,这是学佛的心地法门。

  大家要耐心的听,你得观照,心生则种种法生,你一动念,一切法都生起了;心灭,你什么都不想,心灭一切法灭。《大乘起信论》就讲这个问题,多少篇来说明这个问题。一念不觉,当初因为一念失掉念了,不觉就是无明,因为无明而生起的业相、转相、现相,“一念不觉生三细”,这三细是根本无明,等要断这个三细相的时候,八地菩萨才能断现相,九地菩萨才能断转相,十地菩萨才能断业相,等到十一地成佛了,才能把生三细那根本无明一念顿断,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这个生起的时候,业相它就要造业了。智相、相续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一个比一个粗,一个比一个粗,就一念比一念粗、一念比一念粗,感到凡夫地了造业,业就把你系缚住了,你就脱不了手了,咱们现在都在业缚当中。他顿断的时候知道业性本空,业的体性没有,是空的。怎么有的呢?因境有,业性本空因境有,境不是真的,全是假的…

《占察善恶业报经 11》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