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恩上師解惑答疑集錦
——在法會期間、網上和日常中對弟子所提問題的解答(摘錄)
弟子問:在初步修法時,需要單獨修皈依和發心嗎?另外,如何供燈?
上師答(大意):皈依和發心和金剛薩埵一起修就不用單獨念11萬遍。念皈依發心主要是爲了調心、轉變心念,透過觀想衆生讓自己的心從自私轉向關心他人,這個部分修金剛薩埵已含有了。所以按儀軌修金剛薩埵就可以,不用單獨修皈依、發心。念修金剛薩埵時,關鍵在于觀想金剛薩埵上師要專注,然後從自己的身口意去忏悔。
關于壇城的供燈,可以用一個酥油燈,24小時不滅;也可買一種小型的工藝電燈,也一定要晝夜不滅。
弟子問:1、請問上師一般在什麼時間打座修法較好?一座的時間以多長爲宜?時間修得太長會不會有問題?2、修法時頭頂上時有挺大的壓力感,就是感覺不到像上師說的有什麼氣在串,這個正常嗎?要怎麼樣才能感覺到有氣在串呢?
上師答:1、(一般在什麼時間打座修法較好?)上午和下午3-6點。(一座的時間以多長爲宜?)看你自己要修多長了。(時間修得太長會不會有問題?)剛開始時坐10-15分鍾就起來,走走再坐,分多次坐。2、每天勤修靜坐,約兩月後會有反應。
弟子問:1、上師給的蓮花生大士護身符,在諸如洗澡、睡覺等情況下是否要拿下來?2、修法在持咒觀想時,因觀想百字明在頂上旋繞,自己的頭及上身有時也會跟著搖動,此如法不如法?3、修百字明時,我爲了計數好算,不是念108遍,而是110遍,如法嗎?
上師答:1、洗澡要拿下來,睡覺不用。2、這是氣輪在轉引起幻覺,身體最好不動。3、這個不重要。不過念珠加叁個隔珠,應是111遍。
弟子問:1.上師曾經有過開示,大意是,世俗生活是世俗生活,修法是修法,不要混爲一談。弟子愚鈍,請上師再開示明晰一些。2.弟子從上次法會後,由于工作緊張,比以前更懈怠了。請上師開示對治之法。
上師答:1、世俗是染汙的行爲,修法是清靜的行爲,所以不能混爲一談。在世俗染汙的時候,即升起警覺之心,此爲覺性;在修法的時候,暫時放棄世俗之一切想法,即爲清靜。2、世俗如意,勝義不可得,所以得意之時,須更加緊修法,如不然世俗之得意也無常。
弟子問:弟子日漸覺得,心生任一善念,基本都爲造作而生;而所起惡念,倒是自然生發。此種狀態令弟子心存疑惑?
上師答:所有一切有爲法,都是造作的,包括菩提心,以及善念。這是一種對治法,亦是針對由心所生之惡念,所以是正常的,不需要執著。只要時時心存善念,則惡念漸退。
弟子問:生活中違緣多應如何應對?請上師明示。
上師答:前已開示,所以業力現前,才是福報。繼續念金剛薩缍,業自會慢慢消除。快則半年、慢則一年,自然會轉運。
弟子問:1、龍欽巴尊者在《心性休息論——大車疏》提到,每月的初十白天和二十五晚上,空行聖衆紛紛聚在修行者的住處。孤樹下、山岩、海島是諸空行所住的地方叫“外近聚處”。請問上師,外的空行是否象我們人一樣的存在?如果有,我們現在修行,在吉祥日會有外的空行到我們的住處嗎?2、、證悟諸法無自性之空性後,可以斷除對外境的執著;但未證悟空性,僅僅得到相識的見解,容易出現不怕因果的事情,原因應該是沒有深信因果報應。弟子就處于這麼一種狀態:似乎對所謂空性有點相識的“見解”,另一方面很多時候又覺得不怕因果,但靜心思維時又很怕因果報應 。應如何對治這樣的狀態呢?3、弟子歸結自己的主要問題:因爲開開始學佛時的動機不純,自恩師攝受後也未能真正“四轉心念”,對“大法”更執著,業力深重,修法越來越懈怠。恭請上師呵責。
上師答:1、空而有妙有。未證入真空,則空行是虛幻的。若證入真空,空行自現身。2、同樣的,證悟真空,則業不沾染,因果自無;若未空,果報是很可怕的,慎之。3、大法小法都是有爲法,都是方便,無須執著,修到最後根本沒有法。
弟子問:1、最近我去看望了一些年邁體弱的長輩,這樣等我將來有能力超度他們時,是否會有些幫助呢?還是會加重我的世俗業力糾纏?2、炒股是否是不善業啊?看著股價起伏,心受牽動,感覺很不好!3、公司出差,吃飯和交通憑票據可以在一定額度內據實報銷,弟子有時就找一些票據來充數,其實並沒有真正消費。這樣算犯不予取戒和妄語戒嗎?
上師答:1、動機純真,業力決不會加重,所以不用煩惱。2、心隨股起伏,當然不好。最好是長線投資。3、原則上算。
弟子問:看上師開示時,提到每天上供時可結法界淨印,上香時可結契克印。這些印我們都未經上師面授口傳,請問在現階段是否要結印呢?
上師答:沒問題,若你會即可。若不會,下次教你。
弟子問:怎樣理解大圓滿見最究竟?
上師答:1、是的。依見、修、行、果而決定。2、大圓滿見超越一切有、無、生、滅、四邊及常斷等八邊,所以才是最究竟。
弟子問:我們真誠地回向,能夠利益衆生嗎?或者回向只是一個心理訓練方法?密法傳到藏地,藏人並沒有以梵文讀誦法本,現在上師把密法從藏族傳到了漢地,那麼,漢人在修法時是否可以按照法本的漢文翻譯讀誦呢?
上師答:當然是一個心理訓練,就是訓練菩提心。藏人以藏音念誦經典,然經典裏面關鍵的真言皆爲梵音,並未舍棄,故加持力不斷。漢人雖可念誦漢語,然某些部分不可舍棄梵音。這一部分由已開悟之上師指導,若師未悟、則一切法淪爲空談,無義。
弟子問:可否于每座修金剛薩垛法後這樣發願:我往昔因爲貪嗔癡故,身口意所犯諸多惡業,願這些惡業現在就成熟,願我曾經傷害的怨親債主現在就來,仰仗上師本尊加持故,我將坦然面對,還清宿業,無怨無悔。
上師答:很好。
弟子問:上師,我的睡眠一直非常不好,精神很差,對修法影響很大。我認爲,是一直以來的怨憎、貪愛等念頭,使自己陷入心緒迷茫雜亂的境地,過往的業力太重,也只有多念百字明忏悔。可是感覺好像不知是不是觀想不到位、或念修數量不夠,自己感覺似乎沒什麼反映或轉變?
上師答:睡眠不好,不一定全是業力的原因,也可能是神經衰弱、或者想的東西太多造成心裏壓力太大所致,我會開一些藥給你調節睡眠。平時要多念百字明,每天至少念100遍,即使數量不夠,每念一遍都會有用的。另,平時多打坐,對自己的調節會很有好處,就算思緒紛飛也不要緊,不要去理它,慢慢地心緒會調整好的。
弟子問:修法方面,因爲來得比很多師兄晚些,在修法上有一些條理不太清晰。今天想到成辦二利的事業感到非常難過,覺得自己精進不夠,沒能明確和規劃好自己的修行。
上師答:這方面,多找一些相關的書看看,也不要太急。修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需要立足長遠去規劃好,該精進時要精進。首先要自利,才能夠利他。自利都做不到的話,要利他是沒可能的。
弟子問:有人贈送的附佛外道的書,可已經不能送回去了,可以燒掉嗎,該如何處理?
上師答:念“嗡啊吽”叁遍後,點火化成空。
弟子問:重的習氣很不容易轉化,通過記日記的方式,把錯的事情每天寫下來忏悔,是否好一些?
上師答:是會好一些,我雖說過不用對治,但不用對治不代表不起警覺心。所以每當夜深人寂之時,先想想自己的習氣是否加重了,若是,應立刻忏悔。
弟子問:象這樣修法,要一、二十年才能有點成就,那怎麼度人
和小乘的區別在哪裏?弟子現在沒有機會整座地修法,采用散步時背誦漢文儀軌,然後念百字明等,行嗎?應該怎麽辦?
上師答:小乘與大乘之分別,是在菩提心。小乘是獨覺,而本門之修法即使在初階也有許多願力,這就是在利益衆生。你不需要去背誦漢文儀軌,只要把前行八吉祥祈請文背熟,做任何事之前先念一次,即可獲得不可思議之效果。
弟子問:上次上師您說要我們多打坐,但弟子所了解到的關于打坐方面的知識很少,弟子是否可以按照南傳佛法的方法來打坐,即什麼都不觀想,將注意力放在肚子的起伏上就可以了,或者是放在自己的周圍,不知道這樣是否違背傳承,請上師明示。還有就是弟子聽說有個內供修法,不知道可不可以接受上師關于這方面的教導?
上師答:南傳之打坐,與我們之打坐基本雷同,肚子起伏就不需要了,因爲這也是數息法之一種。八供是外供,飲食食物也是外供,所謂的內供即是藥、血、食子等內護摩之理趣,另有密供或真如供,這些都是大圓滿生起次第必修的。
弟子問:因爲每修一座法需要很長的時間,時間一長,身體也有些僵硬。弟子想每次少修一點,增加次數,這樣總體上也不少,並且身體上也很舒服,不知道這樣可以不?請上師明示。
上師答:可以。
弟子問:1、上師我想求一個觀音菩薩修行法門的修持儀軌,我聽別的師兄講修持這個法門要一定的基礎,我想問一下上師——龍清甯提傳承裏有沒有一個不需要太好的基礎的觀音菩薩修行法門修持方法?2、我還希望上師能推薦給弟子一些關于戒律的書,以及如何保持戒律的清淨的方法,弟子經常違背戒律。對不起!3、弟子可否聽講《實相寶藏論》?
上師答:1、當然有,下次法會時會給簡單的觀音法本,等心咒修滿一千萬遍,方可修《救苦自度空行觀音》。2、另者,戒律之書不用太執著。每個人每天都在犯業,重點是在你要造業之時,是否知道你正在造業,如此心生警覺,才是修行的重點。《實相寶藏論》太深,即使是堪布,真正能領悟的也只有一二。我期待你們可以領悟,將來會講解。若是基礎圓具,則水到渠成。
弟子問:我在世俗中面臨著許多幹擾和困惑,煩惱時常會占據自己的心,從而對修行懈怠…
《解惑答疑集錦(吉美衮桑滇貞仁波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