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傳心法要講記(11)

  【既若如是,十方世界,不出我之一心。一切微塵國土,不出我之一念。】是不是?動一個念頭,微塵國土全部具足嘛!如果是這樣【若然,】平等平等,沒有任何的相、沒有任何的對立,【說什麼內之與外?】因爲有內才講外嘛,爲什麼講外?因爲它不是內嘛,對不對?爲什麼說:你們是女人?因爲:我不是男人,是不是?師父爲什麼是男人呢?因爲我不是女人。它就是這樣,你講這裏,因爲不是那裏;你講那裏,因爲不是這裏,對立的東西,它才可襯托,那你虛空,你說哪裏是哪裏?哪裏跟哪裏啊?虛空,你說哪裏跟哪裏啊?東南西北是人定位出來的嘛,是不是?人定出來的嘛,因爲有地球嘛,作爲原點嘛,那開始就定位出來,當然這個是假相的東西,是不是?你有內才講外嘛,是不是?你有外才講內。【如蜜性甜,】這個是甜性的,哎呀!這個水果很甜。譬如說這個,那個素食的餅,哦!那個很好吃。象屏東,我覺得那個吳記的餅,素食的做得滿好的,第一口咬下去很不錯啦,是不是?哪裏咬下去都是一樣的啦,我吃過的餅,這個可能是最好吃的,素食的。【一切蜜皆然。】哪裏都是甜的,蜜當然哪裏都是甜的嘛!【不可道:這個蜜甜,余底苦也。】其他是苦的。【何處有與麼事?】【與麼】就是這種事情。哪裏有是這邊甜的,那邊是苦的,不可能!所以說,我們修行要進入絕對的狀態,就是處處放下、放下,然後與虛空印可,你的放下與虛空印可,用大智慧,用大智慧放下,也就是無所放,沒有什麼可以放的東西,本來就不生不滅,你放什麼東西?是不是?何處有這些事情呢?本自不生,哪裏有滅?是不是?本自無外,哪裏有內呢?本來無內,也沒有所謂的外。【所以道:“虛空無內外,法性自爾。】法性就是絕對的空性,就是這樣子。【虛空無中間,】你用手指,指著虛空,指哪裏是中間?有兩邊才講中間嘛!說:你要走馬路的中間。因爲馬路有左邊跟右邊嘛,對不對? 你有東邊跟西邊,你才有講中間嘛,東西兩邊都沒有,你哪裏是中間呢?法性本來,就沒有對立性的東西,【法性自爾。”】【自】,本來就是如此啦!【故衆生即佛,佛即衆生。衆生與佛,元同一體。生死、涅槃,有爲、無爲,元同一體。】也是一體的,是不是啊?生死涅槃等同空華,有爲、無爲,有爲是對無爲講的,無爲是對有爲講的,但是體性不二啊,元同一體的。【世間、出世間,乃至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有性、無性,】有性就是有情喽,無性就是無情喽,【亦同一體。】爲什麼?畢竟空啊!【言同者,名相亦空。】說一個【同】字呢,這個名字也是不可得。【有亦空,無亦空。】簡單講,這些的描述,都是要讓我們進入絕對的、平等的、空寂的思想,我們內心,不可以存有任何的恩怨、善惡、是非,這是是非非,都與不生不滅的清淨本體了不相幹,妄動,它就是妄立,妄動就會妄立,虛妄的對立,是不是啊?你妄動,虛妄的執著、虛妄的分別,你就會虛妄的對立,苦的是自己啊,苦了自己啊,對不對?所以修行人他很聰明的,他不會苦了自己,他不會苦自己的,不會那麼笨的!所以爲什麼要恨你?哪有笨到這個程度的?你的好壞,跟我的心性也沒什麼關系,你的生死,你自己負責。學佛不是自私,但是如果你真的學自私,那就是大慈大悲,我的生死重要,我回光返照,那個個如是,那天下太平了!就是怕你自私不起來,對不對?趕緊照,二六時中,照顧你這一顆清淨心,莫讓它落入對立的煩惱,那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個個自掃門前雪,那大地就無雪可掃了,各人自己的門前,都已經掃得很幹淨了,那還須要掃什麼呢?處處都很幹淨了,對不對?就怕你不會自私,你自私得很有藝術,一切衆生都得度了,是不是啊?所以有也是空,無也是空,【盡恒沙世界,元是一空。】所以佛是個大智慧的人,是真正大徹悟的人,那麼我們這個黃檗希運禅師,也是大徹大悟的人,所以佛佛道同,證入同一個空性的本體,哪一個人講的法,都是一樣的。【既若如此,何處有佛度衆生?】對不對?所以見一切相,如同虛空,虛空跟虛空,然後說:我度你?還是你度我?是不是?雖度無量無邊衆生,實無衆生可度,你想想看,我們今天來說法,是五蘊本空,諸位在座下聽法,你們的五蘊本空,哪來有來去相?哪有生滅相?說法者無說法相,聞法者也無聞法之相啊,傳法也無傳法之相啊,何以故?一切空!所以當然沒有所謂的佛度衆生啦,【何處有衆生受佛度?】何以故?元是同一個空性嘛,方便說度衆生,這是對立的角度來說的。【何故如此?萬法之性自爾故。】一切寂靜,所以悟道的人,心不喧嘩,心不妄動、心不妄執,不受虛妄生死,也不得虛妄的涅槃,生死涅槃等同空華,不落入生死,亦不得涅槃,這是真正的涅槃。【若作自然見,】在自然的旁邊寫兩個字:就是【無因】,沒有任何的原因,這就是外道,苦作自然,【自然】就是無因,那無因,那就糟糕了!【即落自然外道。】無因就不重視因果了!我們要講畢竟空,那不可以離開因果講畢竟空的,要對因果負責,因果的當下就是非因非果,這樣講才對的。

  122頁,【若作無我、無我所見,墮在叁賢、十聖位中。】如果認爲有一個無我,那麼無我所見:哎呀!我有這樣的功夫。那也不行!墮在叁賢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聖就是十地,十聖位就是十地位。【你如今雲何將一尺一寸,】你現在爲什麼要拿那個有形相的東西,【便擬量度虛空?】這就是告訴我們,絕對的本體,是不容許你有任何的位次、階位,不容許我們有任何的名相安排,不可以有次第的。【他分明向汝道:】他分明向你說:【“法法不相到,法自寂故。”】注意聽這個【法法不相到】,是什麼意思,法法不相到,好了!在坐諸位!用師父的,用師父的角度,你們注意聽哦,什麼叫法法不相到?我昨天跟今天,我請問你:師父的色身有沒有改變?有啊!細胞增增減減嘛,是不是啊?昨天是因,今天就是果喽,好!我講:昨天的因是什麼?是緣起,可是怎麼樣?是性空,昨天的因已經過去了,可是昨天的因,說過去是方便說,當下它就是空性,對不對?到今天來講的話,我們說昨天的師父,一直流動到今天的師父,煞是有那麼回事,在因果的法來講的話,是有這麼一回事情,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沒什麼兩樣,其實大不相同,昨天的緣起,跟今天的緣起大不相同,細胞增增減減了,是不是?一定的道理。可是今天的緣起呢,可是它也是性空,空跟空,我問你:有這邊的空,來到這邊的空嘛?你有看到臺北的虛空,來到高雄的虛空嗎?高雄的虛空,來到臺北的虛空嗎?啊?你看過這樣的嗎?火車可以讓你開來開去的,虛空可以讓你開來開去的呀?啊?法法不相到。簡單講,什麼叫法法不相到?就是當體即空,哪裏都是絕對的本體,無所謂來去相,不相到,這個法沒有來到這個地方,這個地方,也沒有去那個地方,何以故?站在空性的角度,它都是平等的。法自寂故,這個一切法本身,它就沒有所謂的貪嗔癡,是我們起心動念、妄執、妄想,就有這個東西,本來就是很寂靜的。【當處自住,】自住,注意哦!自住是什麼?就是唯有絕對的空性、法性,自己安住在絕對的空性、絕對的法性,叫做自住,當處自住,住于無所住,叫做當處自住。講自住,就是方便說,因爲空性的東西,它不能讓你住,所以只好講:住在無所住,應無所住。【當處自真。】你放得下,絕對的,然後再有空慧的思想,當下相應,那你就是,當處就是真實的,爲什麼?悟道是真實境,不是理念的。【以身空,】因爲身空是色法嘛,【故名法空;】爲什麼叫做法空?因爲身空有這個色、受、想、行、識哦,對不對?有地、水、火、風哦,這種種的法喽,那麼色受想行識空,地水火風空,那就是叫做法空。那麼爲什麼講心空?因爲心是覺性的,它是有情的東西,覺性的東西,只有統一的一合相,所以它不是種種的法,那麼既統一的一合相,就必須用性來描述,那性就是畢竟平等,沒有種種的法啦,它唯一的法,就是性空,就是純一覺性嘛!所以身有地水火風,這是色了,受想行識了,它種種的法,我們講法空,心沒有這麼多名詞,是不是啊?心,雖然有一切貪嗔癡,同是一心,菩提心也是心,慈悲心也是心,喜舍心還是這個心啊,但是一切心都是不可得,【以心空,故名性空;身心總空,故名法性空。】故名法性空,法也空,性也是空,所以說法性空。【乃至千途異說,】【千途異說】就是千種方式不同的說法,【皆不離你之本心。如今說菩提、涅槃,真如、佛性,二乘、菩薩者,】這些二乘菩薩的人,怎麼樣?【皆指葉爲黃金,】什麼叫做指葉爲黃金?小孩子在哭了,他的媽媽沒辦法了,拿了一個黃色的葉片說:哎喲!你不要哭了,這個黃金給你。那個小孩子拿到那個葉片,也不曉得那是樹葉,以爲是黃金,有黃金就好了,就不哭了,騙一騙,騙得過去,只要你不哭就好了!所以這一些啊,什麼菩提、涅槃啊、真如佛性啊,二乘菩薩者都是方便,這個指葉爲黃金,空拳诳小兒。【拳掌之說。】空拳诳小兒,騙一騙小孩子而已啦,一切都是方便。【若也展手之時,】如果展手說:你看!什麼都沒有。這是真正的手啊,一看,真正的空性就顯現出來了,手掌什麼都沒有了。【一切大衆,若天、若人,皆見掌中,都無一物。】這就是本來面目了,真的拿出真的東西,真的珍珠你卻看不懂,我說我們會玩都玩那個假的珍珠,爲什麼?珍珠放在這個地方,(師伸手)啊!這個是珍珠哦,你看哦!我們就在這裏:哇!這是珍珠哦,會搖動還會發亮哦!會變的,那就不是真的啦!所以就說:師父啊!你要不要看看珍珠?你傻瓜!我說:你那一顆是假的,你看我這一顆!師父!在哪裏?在這裏啊!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清淨無色相,永恒不變的,這個珍珠在我手中啊,你看不出來?不用…

《傳心法要講記(1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