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3)

  修習。

  怎麼樣修行分叁個階段。叁賢位經過一大阿僧只(讀qi)劫,叁賢,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薩的十住、十行、十回向稱做叁賢。道力比較差,爲煩惱所伏,意思是他還不能克製這個煩惱,所以就是遠波羅蜜。所謂遠波羅蜜就是說到達彼岸還很遠的意思,還有好幾百公裏,離得太遠了。從初地到七地,就經過一大阿僧只劫,從一地到七地。從初地到七地菩薩,也必須經過一大阿僧只劫,道力能夠慢慢地增,能夠伏煩惱,名叫近波羅蜜,接近到彼岸的功夫了。八地到十地菩薩,再經過一大阿僧只劫,道力就比較強,能夠盡,也能夠伏煩惱,所以盡伏煩惱,名大波羅蜜,這個大就是到達的意思。

  看46頁,

  心。這個[心]是中國話,這個心,解釋的有很多。簡單講,就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華、精要,精要者圓,圓就是說圓滿的中道,實相的道理,圓。這個心就像人的心髒,人的心髒一停人就要死。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講實相,所以在大智度論裏面講到,持戒律還是初步的功夫,要把般若悟到實相,才是列爲最究竟的。如果一個持戒的人,不會歸到悟入實相的道理,那麼持戒多

  福,他有福報。如果沒有無相無不相,實相的道理,持戒是升天,因爲沒有空一切法。所以在大智度論裏面,把般若實相的道理列爲最重要的課程,持戒當然很重要,但是以實相的持戒爲最重要。所以持戒無持戒相,名真持戒人。那麼這個心就像我們人的心髒一樣,爲百體之要,意思就是道理要合乎中道的道理。這個心在世間來講,有這個草木心,草也有心,花也有心,樹也有心,這也産生一個心字,無情之物只有生長,沒有什麼作用,草木的心。第二個,就是我們生理物質,這個五髒六腑的肉團心,我們的心髒肉團心,只有形質,完全沒有知覺的,這是肉團心。第叁個,叫做緣慮心,那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專門攀緣。第七意識是專門執著的,緣慮,慮就是思慮的[慮],一天到晚煩惱這個煩惱那個。我們無量億劫以來,生老病死,來作爲這個生死的題材,就是這個緣慮心。這個緣慮心來自于多種的,第一、緣慮心就是對真理不能透視,妄想顛倒所産生的。第二、爲欲望所驅使,第叁、對死亡的恐懼。所以交織成現在以及未來,對死亡的恐懼,變成我們的緣慮心。而且衆生又是莫可奈何,因爲他沒有碰到佛法。沒有碰到佛法,今生今世的生命,就完全掌握在過去的習氣當中,過去的習氣,一直存留到今生今世,他雖然學佛,道力不強,沒有開發自己本來的真正面目,沒有真正自己的東西,沒有真正自己的東西,見到境界他就會轉,他見到境界就會轉,佛是隨緣不變,衆生是隨緣就變,隨緣就變,隨緣就變,所以這個緣慮心是我們生死的根本,這不是我們今天所要追求的。第四種心,叫做精要心,就是用比喻的,譬如說一個木板畫個圓圈,那就是中心,高雄市的中心在哪裏?比喻這個精要心,這是比喻的心。 所以我們已經講過,一草木心;二、肉團性;第叁、緣慮心;第四、精要心;第五、那就是真如心,那就是我們今天最重要的課程。真如,這個[真]就是不假,[如]那當然就是不變、不動。真如意思就是說,我們遠離顛倒夢想,我們看到的就是真正的東西。如就是不變的東西。我常常用一種比喻,因爲我過去喜歡看電影,我一生一切最大的嗜好,就是很喜歡電影,看電影。當然也限窮,沒有很多錢常常去看電影,不過如果你問我說:我的興趣是什麼?我喜歡看看那個導演的手法是什麼?所以我在講經說法也學用電影來比喻。譬如說我們看到這個電影,看到可憐的會哭,有一種人慈悲心、憐愍心比較重的,如果演喜劇的就會笑,哈哈大笑;演淘金的,就會讓你起貪,哇,這麼多金銀珠寶!電影怎麼演就很逼真。還有像[火燒摩天樓],這是很恐懼的,這個災難片。一直演,演到最後電影一結束,就剩下一塊熒幕而已,什麼都沒有,了不可得!我們衆生,自己扮演一個主角的角色,認爲這個地球是隨他而轉動的,人都是會幻化成自己是宇宙的主宰者,他不曉得是緣生緣滅的東西,每一個人都剛愎自用,驕傲、狂妄、自負,認爲這個地球是隨他而轉動的,這個地球是爲他而生存的,他扮演在這個世界上都是一個主角的崗位,正因爲有這種心,所以我們用執著妄想心,然後看出去的,就像我們在看電影的熒幕,而你演的就是裏面其中一個角色。殊不知,我們所演的任何一個角色,看到最後就是一塊白布而已,裏面也沒有所謂的生老病死;也沒有所謂的空難;也沒有所謂可憐的;也沒有所謂鬼怪的。看到鬼片晚上就不敢睡覺。我們顛倒夢想,認假爲真,正因爲我們沒有真如心。我們有真如心,透視著強烈的智慧,超越的這種智慧,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會讓你動到念頭的。我常常用這樣比喻,比如說我今天我去舞廳,我去看人家跳舞,當然我是不跳舞,我就這樣坐著,也喝咖啡,然後就坐在那個地方,看他們跳,你說我們怎麼會迷惑顛倒呢?怎麼迷呢?因爲你內心已經很清楚這個是生滅法的東西,你化妝化得這個女孩子化得再漂亮,晚上睡覺也會流口水。這個電燈,只是藍色、綠色的閃光,這個會破壞我們的眼睛。然後這個四聲道的音響轟隆隆的,超過七、八十分貝,就會震耳欲聾,就會傷害到我們的耳朵。我們在錯覺當中做了,像我們這樣子的心境,到那種場合去,你叫我們怎麼樣迷惑呢?怎麼去顛倒呢?你說如何顛倒起呢?因爲一看就知道這是假的東西,你從哪裏顛倒呢?這不可能的事情!或是打牌,打得幾天幾夜不吃飯,喝酒喝到胃出血,你沒有這樣會死嗎?所以一個學佛人的快樂,不是說你世間人的喝酒、打牌、玩女人、跳舞可以比的,沒有。我不必搞這一些,我這樣坐著就非常舒暢,擁有大智慧的人,他就擁有真正的生命。我整天在房間裏面,我也不會覺得無聊,我也不會找人說,你跟我講講話好嗎?我一個人好難過!我一天到晚,像我昨天看書,昨天十二半睡覺,叁點多起來,我就看觀無量壽經,看到六點多,整個晚上沒睡覺,我覺得很快樂!是不是?我不需要伴侶,我整天關在房間裏面看大藏經,也不會說你坐在我旁邊,幫我一起看。神經病!我也不會有這種心態。因此學佛就是一種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學習在二十四小時裏面就能夠不藉任何的依靠,而當下就是解脫,不藉任何的依靠。我們人,你依靠這種東西,將來就會是這種東西讓你失望和痛苦的,你要記住師父這一句話。我這一句話,體會了十多年了,你依靠某一種東西快樂,你就必需靠,這種東西就會讓你痛苦。不要!學佛不要!學佛不需要!所以,有很多人看到師父一直在看書,都在用功,奇怪也沒有什麼說需要很多的伴。沒有必要,我不需要這樣做。因此這個真如心不要說全部顯現,你只要懂得運用,那一種生命觀、那一種智慧、那一種煩惱,你們現在想要煩惱,你都不曉得你要煩惱什麼?你既不怕死,最重要的不怕死,那你煩惱什麼?所以我常常講,我們去地藏殿裏面,看看那個死人的骨灰,看的都是十幾歲就死了,或二十幾,我今天活到叁十九,夠本了!其他生命都是多的,多的就拿出來貢獻給佛教。所以我不覺得我現在在貢獻佛教,因爲我這個是多余的,多余的生命。因此我們要是悟到真如心,你隨時都會回光返照,而且安住在最安詳、最知足的生命觀裏面,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真如心。

  底下,[經]梵語叫做修多羅,翻譯原意義很多,簡單稱,叫做貫、攝、常、法。[貫],就是貫串佛所說的一切教義,令不散失。就像用線把珠子貫串起來。佛所說的一切教義,你一定要用經典把它記載下來,記載起來使佛所講的道理不要分散開來,小乘的阿含經講叁法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那麼就好好地在阿含的思想發揮,如同以線貫串起來,就是經,第一個意思就是[貫]通,就是把佛講的道理貫攝起來。第二,攝,就是攝持應度的衆生,某些衆生他隨便看到一部經典,包括隨便聽到一卷錄音帶,宿世有善根的人,他就馬上能夠進入。而宿世有破壞到佛法的人,他一碰,碰到邪師外道的。過去有很多的信徒,他碰到清海的徒弟,他就說,佛教是正法嗎,清海這個是旁門左道,她用她的辦法,她認爲那個是唯一的路,有很多人信她。在我們的角度看我們知道那個是邪法,佛講的,包括成佛都不可得,何況你聽你自己的聲音呢?叫人家聽自己的聲音,聽到後來有什麼鬼怪的聲音,他好意就一直想要去度他、勸化他,有的能夠勸,有的沒有辦法,你去勸一貫道的,或是清海的徒弟,或者是相信電視在演講的那個在家居士、在家人,你去講他,他就認爲你在誹謗人家。所以佛陀真是偉大,你看佛陀在彌陀經裏面講了一句話: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看佛講的話真是不得了,不可以少善根,就是你要不是生生世世種了善根,再加上今生今世的薰習,我就勸你們一直要來聽經,就是我個道理,要不然你們就是在家裏好好地閱讀佛經,不可以少善根,還要福德,還要因緣,你想想看:不得了!得生極樂世界。佛講的話一句都沒有多,也沒有少,剛剛好、恰恰好,你說清海的徒弟,他認爲他師父是很偉大了,你一講,他認爲我們在誹謗她,對不對?因爲他信她,所以我常常告訴我的徒弟:省省你的力氣吧,他能進就進,不能進就出,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對我們佛法正法沒有信心的,你講什麼都沒有用的。像我,我常常贊歎我自己,我是世界上很聰明的人,我度得了就度,我度不了,我就度我自己的肚子,去吃飯了,我這個人不會因爲你信佛、不信佛,我就痛苦怎麼樣,我不會,信佛,你信不信,你說我的本性有沒有增,有沒有減?不增也不減嗎,對不對?你說多一個衆生來信佛,你說我得到什麼?少一個衆生來信佛,你說我損失什麼?對我來講,根本就是不增不減,對不對?那你不信,那你把生死置之度外,那我沒有辦法嗎。所以攝持應度的衆生,…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3)》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