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義學大師溥常法師▪P6

  ..續本文上一頁的變遷盡躍紙上。如果沒有他的刻苦求學和閱藏的經曆,焉能寫出如此條理清晰的短文呢。他對七塔寺的禅門流變,也做了小考,予以有力的說明。其曰:

  茲浙江鄞縣江東七塔報恩禅寺,嫡傳臨濟正宗。自臨濟初祖第一世傳至叁十世,明

  州天童密雲悟禅師,傳林野奇祖爲第叁十一世。述法派偈“行大源遠”等十二句,傳至

  叁十九世。我先師慈運老人,爲本寺中興第一代。光緒間,進北京請藏經,賜寺額名“報

  恩禅寺”。自此報恩堂上,傳宏字四十八支法嗣,各各宏化一方,分燈續焰,綿綿不已。

  1933年農曆11月17日溥常法師升座,他進院時說法語:

   (和上拈香祝聖畢,斂衣就座,舉如意)雲:“是日彌陀聖誕節,大地善信皆歡悅。

  新舉住持才升座,且將如何對衆說

  ”憶前金陵毗廬露醜,今住甯波七塔報恩,未免又

  作一場賣弄了!古人道:法隨法行,法幢隨處建立,殊屬自笑其不自量耳!昔日法燈和尚

  雲:“山僧卑志,本欲棲身岩窟,隱遁過時,緣因先師有不了底公案,出來爲他了即。”

  時有僧問:“如何是先師未了底公案

  ”和尚打雲:“祖祢不了,殃及兒孫!”請問諸上座:

  且道過在甚麽處

  還有能檢點得出麼!溥常老朽自愧,既承來賓道賀,兩序珍重久立,據

  此座,行此令,“單單只賣死貓頭,無知咬著冷汗流。將此深心奉塵刹,是則名爲報佛

  恩。”(下座)

  “法燈未了”是宋代禅宗的公案。宋代清涼泰欽和尚,谥號“法燈”。之他曾向大衆說:“我本想居山藏拙,養病打發時光,無奈與先師有未了的公案因緣,只好出來出來與他了卻。”有僧問:“如何是先師未了底公案?”法燈便打曰:“祖祢不了,殃及兒孫。”僧人感到委屈,仍然堅持問:“我的過錯在哪裏,你要這樣打我?”法燈回答:“過錯在我,但是殃及到你。”這個公案的意思是,“先師未了的公案“,是說濟度衆生是出家人永無止盡的悲願。僧人不理解其中的深義,僅從字面是去理解,因此法燈采用棒喝的形式讓他開悟,然而僧人仍不悟此,于是法燈給他點明,我的錯誤在于我不能悟道,也會殃及後人。所以關鍵你要自救得悟。溥常法師在升座時單單將這一個公案掂出,向大衆說法語,可以看出他的苦心所在,從毗廬到七塔,說是”賣弄“實爲自謙。掂出法燈的公案,旨在說明雖然責任在心,但是衆生還是要自救自度,所以要求衆生“檢點得出”。禅法是大機大用,活潑潑的,“法無定法,法隨法行”,“單單只賣死貓頭”是自謙辦法不多,所以才會“無知咬著冷汗流”,但是既然衆人已經將他推上了住持的位置,也就只能“將此深心奉塵刹,是則名爲報佛恩。”從溥常法師進院升座法語,可以看出他熟悉禅典,運用公案自如到位,同時也顯示了他的君子自謙的品德,以及事佛報恩的心情。

  1934年農曆10月15日,溥常法師在結製時說法語雲:

  (和上拈拄杖)雲:“今朝十月十五日,七塔寺裏結冬,比較往年,大不相同。禅堂

  既已起香,須與大衆決議,不同諸位兄弟參禅,不用諸位兄弟會理,單單的不欲瞌睡

  ,若也瞌睡,遠承滹陀嫡旨,近遭天童橛頭,一頓痛棒,打出骨髓,莫言不道!果然能

  得如是,恭喜兩序大衆,一超直入如來地。世界爾,衆生爾,塵塵爾,刹刹爾,念念爾

  ,于恁麼時,更無有異法。良久雲:“動靜閑忙,遮那妙體。”(卓拄杖下座)。

  “結製”即是佛教儀式安居結束,各位僧人在禅堂打坐完成,是謂“起香”。溥常法師祝賀各位“一超直入如來地”,參禅打座取得好的成績。參禅要求潛心內觀,不能嗑睡,天童寺的宗風是默照禅,其特點就是攝心靜座,內息攀緣,從而悟道的禅法,因此“遠承滹陀嫡旨,近遭天童橛頭,一頓痛棒,打出骨髓”,即是指采種方便的方法,隨時喚起禅者的注意力,以不受外界的幹擾。“世界爾,衆生爾,塵塵爾,刹刹爾,念念爾,于恁麼時,更無有異法。”是說世界萬物,諸事諸法,其本質爲一,沒有二法的不二之理。“動靜閑忙”,都是不可思議的真妙體性使然。

   溥常法師在12月21日“解七塔法語”雲:

  和尚雲:“臘月梅花開,經過霜雪來,七塔紅爐(韋+勾),煅凡成聖胎。”今日選佛

  場,苦行不容易,天童一橛頭,痛打這個賊,刀刀見痕,條條見血,賊、賊,看破汝!

  即今解七,又作麼說

  “雪山山下擁笠人,白牛一製芒繩斷。”大家辛苦,好洗腳去。

  “解七”也是安居結束的時間,經過霜雪打過的梅花,綻開得更加美麗,而且孤傲卓立,品格獨異。七塔寺選佛場的僧人安居坐禅的辛苦,實爲不易。坐禅安心,心賊難防,所以坐禅的成功,就像天童的橛頭打在人身,見痕見血。正是經過這一痛苦的過程,才能堪破心賊,煅凡成聖胎。就像冬打的梅花,從內到外經過一次徹骨心寒的冼禮。雪山下的牧牛人,牽製白牛的鼻繩扯斷,無拘無束,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境界。溥常法師深深體會衆人的辛苦,最後讓大家去泡泡腳,松松因打坐盤腿跌趺坐而帶來的肌肉緊張。溥常法師對大衆的老婆心切尤是明察。

  溥常法師又在臘八升座法語時雲:

   “雪嶺六年,弄巧成拙。出得身來,天空地闊。”好事大家知,今朝臘月八。正覺

  山前,明星現時,釋迦與大地衆生,一時成佛,祖師門下,蹉口道著佛字,漱口叁日。

  先行不到,末後太過,各與二十拄杖,旁有不甘者出來,本覺與人判斷,也合與二十拄

  杖。老僧今日與現前上座說,二邊不立,中道不居,正恁麼時,作麼生會

  “要了就要

  了,瞿昙討煩惱,入山出山,自起自倒。夜來鬥轉玉繩橫,不覺全身墮荒草”喝!(下座)

  禅宗修行,取決于行者的悟性與根機。溥常在這裏主要談的就是這個問題。雪嶺六年,是喻佛祖釋迦牟尼在覺悟之前的苦修。由于苦修無益,佛祖才停止,出得身來,獲得覺悟,全新的廣闊天地呈現在面前。衆生與佛,毫厘無二,皆可成佛。成佛在自已的覺悟,于祖師門下,開口閉口談佛,臭嘴!正因爲成佛要靠根機,所以先行者未必能先佛,後來者倒可能跑到前面。如果有不服氣的人,就請出來,給你20棒,讓你清醒。我今天要告訴你們,不要執著兩邊,也不要執著中道,生事大事辦了就辦了,沒有任何猶豫。佛祖苦行,進山出山,自尋煩惱。星夜鬥轉,月光橫空,醒來時分,原來只是大夢一場。溥常法師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將禅宗的修行解脫道理說透,其修行之高,非時人可比。

  1936年是溥常法師任七塔寺住持最後一年。這一年元旦是彌勒佛生日,他的升座法語是:

   (和尚執如意)雲:“今朝正月初一日,大家說彌勒生日,請唱一曲太平歌,摩诃般若

  波羅蜜。”諸佛與衆生,本無優與劣,只因迷不覺,妄心生分別,分別若不生,冷暖自

  知得。所以道,“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請問諸上座:

  “那個是彌勒

  若能識得,當下安恬,如其未然,請聽七一老僧,說些之乎也者,新年

  新月新日新時,恭喜兩序大衆,行住坐臥,吉祥如意。”

   彌勒是佛教的未來佛,在佛之後代佛行事的佛。但溥常法師依禅宗的即心即佛的原理,解答彌勒與衆生的關系。他強調佛與衆生不二,迷與悟只是覺與不覺,執著外相,因有分別心,即爲妄心。不生妄心,無分別心,即可入佛境。衆人念誦彌勒,但是彌勒就在你自己心裏,“當下安恬”,即能識得彌勒。法師的新年賀辭,充滿了大機大用的意蘊,又把禅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道理做了淺顯的說明,難能可貴。

  同年正月十五日溥常法師在“解製法語”時雲:

   (和尚拈拄杖)雲:“今朝新正十五日,且喜日輪正當戶,晝夜明明無間斷,只因時

  人不解顧。”“若能解顧,廓徹乾坤全體露。東西南北任縱橫,那事應須沒差互。”叢林

  下衲僧家值此解製時,南天臺,北五臺,遊曆參訪,聽其自由。且作麼生沒差互去

  古

  人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本是非他物,青天白日笑吟吟。”恭

  喜兩序大衆,各自珍重!

  正月十五,是民間流行的元霄節。這一天各地都要舉行盛大熱鬧的燈會,彩燈高挂,將整個夜晚照得與白晝一樣。溥常法師指出,晝夜是無間斷的,晝即是夜,夜也是晝,兩者爲一體。但是世人並不知道爲個道理,將它執著爲晝夜兩極。這是應用了佛教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般若不二的原理。溥常法師進一步指出,如果了解了不二法門的道理,世間的所有一切都在你面前傾刻出現,東西南北任你縱橫馳騁,南天臺和北五臺沒有區別。他還指出,像時間(光陰)原本就是存在的,一點不少,一點不增,所以青天白日總是笑吟吟的面對著世人。溥常法師在這裏是要說明,整個世界唯心所造,提醒人們不要執著。

  同年2月14日溥常法師退居辭衆升座,說法語:

  (和尚執如意)雲:“念盡智明,玉壺引步。神虛鑒遠,寶鏡含輝。應萬化而無當,

  不墮諸數;湛一真而獨照,不外余塵。衲僧不慧,偶墮夤緣出應時,去就無非水雲姿。

  今日告退歸林壑,得便宜了且便宜。”諸上座:且作麼生是得便宜處

  良久雲:“此後

  專爲自己事,年老不爲別人憂。”

  這是溥常法師的辭職演說,很有深義。念盡即是無念,是六祖慧能提倡的境界和法門。到了無念時,智慧徹通,如玉壺冰心澄明。心有神虛,明鑒如境,能在萬化之中而不化,保持純真。溥常法師已將世間法與出世間法打成一片,他出應能辦寺廟大事,出退能時時放下,不爲系縛。所以入院和退居在他眼裏無非是行雲流水,暢達呵成。所以诙諧地說:“得便宜了且便宜”。溥常法師的境界高,心底寬,一般人是達不…

《義學大師溥常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