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常下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如何來思維、反觀這個“一時”?如何真正發出一種感恩的心、恭敬的心、虔誠的心?如何才能與經典真正相應?爲什麼特別提出要將恭敬心作爲一種修法,虔誠修之?如何修之?
昨天講了“如是我聞”,今天講“一時”,時成就;
其實大家看任何一部經典,每個字如果死死的盯住思維,就會起到不可思議的效果。比如這個一,對我們來講很簡單的一個字;其實有甚深含義:你盯著這個一,使勁的想;你不斷的思維,就是這個一;他思維到極端的時候,你就會開一些智慧。這個一,是真如實相,是釋迦牟尼佛無量劫的修行苦行,從天道,入胎,八相成道,示現涅磐;還有六年苦行,學過96種外道;從過去講,釋迦牟尼佛來此世界八千返,成就此一時;也是釋迦牟尼佛無量劫大悲心的示現。這個一時,在佛陀身上具足無量的大悲心;無量的大智慧,無量的大神力;無量的大奉獻;成就此一時;給我們無量無邊的衆生,特別是我們娑婆世界的衆生;來結緣的這個一時;如果你思維到這個一時;你就不認爲這個一時是那麼的簡單;你內心中會對經典升起一種無上的恭敬心;
十方菩薩的大悲心必須在此娑婆世界才能成就圓滿;十方世界所有的大菩薩,都要來此娑婆世界修行大悲心的圓滿功德;十方諸佛也要來此娑婆世界路過成就他最後圓滿的國土;所以此世界叫做中方世界;也就是他方世界所有的菩薩所成就的功德,這個地方是根;沒有此根,一切國土皆不牢固;中方世界是個什麼概念呢?衆生從無明的哪個地方來,成就佛果的過程當中;是最初的地方;就象大樹的根一樣;一切花果都從此地方升起;娑婆世界是最無明的地方,也是迷的最深的地方;也是最苦的地方;所以所有菩薩都要到此地方來修行;而釋迦牟尼佛把無明的根,成就的諸佛及國土莊嚴成就的因;釋迦牟尼佛的大悲心不但成就我們今天的這些衆生,還成就了十方諸佛、十方菩薩。成就娑婆世界不是很簡單的一個修行;那是舍身舍肉舍血無數次換來的。有一個案例,釋迦牟尼佛爲求半句偈子而舍身的故事。又有大梵天王來試探,釋迦牟尼佛舍國之後舍妻的故事;釋迦牟尼佛說,此娑婆世界無一處不是他舍身舍肉舍血之處。
爲什麼說提婆達多是大善知識?我們身邊衆多的提婆達多于我們有何恩德?
提婆達多是釋迦牟尼佛的善知識,沒有提婆達多,不能成就忍辱,不能成就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所以妙法蓮華經中專門有一提婆達多品,提婆達多的功德非常之大。釋迦牟尼佛授記其成佛,起名“天王佛”,天中之王。可見其位置重也。由此看出提婆達多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其實此世界,我們的身邊都有很多個提婆達多,都是來成就我們的忍辱,錘煉我們的忍力的。這些人無量劫以來一直在成就我們的修行;我們不知道這些人對我們有多大的恩德。
爲什麼說上供養諸佛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佛法?如何廣修供養?
我們要是心通的話,不管是惡緣還是善緣;作爲一個修行人,因當把世間當作上供下施的一個法門,與其中間無佛可成,也無衆生可度,借假修真,回複本來真如實相,無住無念妙用無窮!
爲了善護念衆生,對上我們要供養諸佛,對下我們要護念衆生;一切衆生都因成就我故,應當供養。以此法來供養諸佛;供養諸佛就是一切智;認識到諸佛都是法,都是來成就我的功德;下施,指布施于衆生,包容于衆生;容納于衆生;對一切衆生的過失,我們要象對孩子一樣;愛惜他們;如小和尚從牆頭上翻過去,吃雞腿;老和尚看到後在牆頭上樹個梯子等小和尚回來。我們要對一切衆生有充分包容的心,我們要降伏我們的嗔恨心;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貪嗔癡啊;非常快速的在你心中升起的時候;那是不顧一切的。
要對外面産生極大、極重、極常的恭敬心。
修行他主要是修一種信心;初心,我們都能看得到。剛開始發心時,心非常細;非常精進;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細心的包容他們。我經常講一句話,到我這裏來的人,不可能都是圓滿的;但是我一定要知道這個世界上一定是不圓滿的;我們一定要包容對方;人在此世界上,每個人都有無始劫來的習氣;都有自己的毛病。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圓滿的;何況還是五濁惡世呢;
對一切衆生對一切因緣善護念是不是供養諸佛?忍辱呢?不供養諸佛的因,會導致什麼樣的“病”?不下化衆生,會導致什麼樣的“病”?一切病如何由此心感召?
所以只要到寺廟裏來,我們要善心護持;我們要善護念;我們要學會用很細的心去善護念,要學會忍受委屈;在這個世界上一定要學會委屈,這個世界一定是委屈的;把這個委屈藏在自己的心裏;永遠不要暴露出來;讓自己圓圓的來包容別人;用一個慈悲心感化于衆生;一定要有這樣的心態;你不斷的這樣子去修持;你不斷的這樣子去思維;你內心就會非常的充滿法喜;並且慢慢的會轉變你的內心變得非常的柔和;非常的單純;你心地上會吉祥;你身體上可能會有香味;你身上可能不會有病;沒有風火之病,沒有水土之病;比如上不能供養諸佛,不以此作爲法來修行的話,此人必定會得風火之病;身上發火,很燥;不安,虛火上升;怕熱怕冷;內心不安,風濕,發冷,全身發抖。這個世界不供養諸佛都,不能生一切智啊;不供養諸佛,不生對法的信心,身上一定會生出種種病。對下,不慈悲不能包容別人的,他必定會得水土之病;身體發沈,如肝浮水,腎病,身上浮腫等等;骨頭硬種種病都會生起。心不能包容于衆生,沒有慈悲心故。如果風火不入水土不入,此人身體一定非常健康;我們的病在哪裏,地水火風上浮下沈侵入我們的內髒;水土進入一定是沈,沈病;風火進入一定是浮病,就是往上飄的這個病;所以一個人常常對上不知道孝順,不效法故;對下不知道慈悲,不識包容故;此人內心中一定有好多病竈,這也是因果感應。這是有科學道理的;用科學的辦法就可以辨別出來。所以佛教裏講一切唯心所造,所有的病根之因,無非在此上不供養下不慈悲也。我們的心會影響到山河大地,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佛陀一再講一切唯心所造,也在于此。所以一定要生出一切病全是我們內心感召的心。佛陀爲什麼給我們講法,給他有什麼關系?他內心圓滿,刹那時間早已成就;爲什麼還一再給我們講法呢?這完全是爲護念我們的善根故;
佛陀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報佛恩的方法?如何信順受持才是報佛恩呢?爲什麼說我慢能令你所有的功德立即退失?此生何來?
所以我們應該從各方面來思維,想到釋迦牟尼佛無量劫修行苦行的恩德;要無始不在恭敬尊重之中;我絕對不能用自大的修行,要時時刻刻想到佛的恩情;沒事情時候,我們要經常思維一下佛恩,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你只要這樣想,這樣作意思維,佛陀說你的報恩就已經盡了,並不需要你付出很多;因爲佛陀給你的恩德全部是現成的。就象你要到喜馬拉雅山取一個大白蓮花下來,佛陀給你摘下來,你只要肯相信肯接受就可以了,佛陀慈悲只是要你接受,要你相信而已,並不要求你跟他一起去摘花;也不要你去崇拜他;內心深處一定要有這種恭敬感恩的思維,要感受到無比的珍貴。所以我們到牆廟來,對其中的一草一木,要常常包有感恩恭敬的心,要常常在一種恭敬的體裏面;你的心情肯定是不一樣的,你的心結都會打開的,你的血液都會順暢,你內心都有無量的喜悅和法喜;反之,在你生出一丁點微淺之功高我慢的時候,你已經遠離了恭敬的體,你所有的功德立即退失。功高即我見,我見即妄故。在你功高的時候,也正是我見生起的時候,也正是無明粗壯而最黑暗的時候,佛見就沒有了;所以我們要常行謙虛,常住恭敬,常感佛恩,常思孝順;有祖師講,學佛叁天佛在眼前,學佛叁年,佛在天邊;剛剛學佛,非常恭敬故,無我見故,契入佛見故;叁年而後,唯頑固我見故,無佛見故,難相應故。我見不舍者,佛陀親來也沒有辦法。如城東老母例。我見難退啊,所以這個一時,要不斷的反複思維,感恩思維;感恩這一時,是釋迦牟尼佛無量劫修行的親證而來。感恩釋迦牟尼佛無上的大悲心;這一時,是無始劫以來生死輪回斷掉,回歸一念覺性的一時,是何等珍貴寶貴的一時。是常樂我淨,是究竟的解脫的體裏面的一時;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情來報恩呢?說實話只此一句:盡此一生,來報佛恩。這一輩子,這個肉體,只爲報佛恩而來;沒有它事矣。一定要將自己全部的身心,全部舍給佛;任何東西不能障礙我奉獻給佛的哪個體;不再有任何猶豫,不再有一絲一毫的遲疑,不再有任何微弱的余惑。只有感恩、報恩、受恩故。所以不管出家或是在家人,真正聞到法的人,一定是奉獻一生的。
如何感受傳承的恩德?如何感受緣起的恩德?如何感受一切諸佛菩薩對我們的善護念?如何真正信順受持這一念不可思議功德?
上面講了我們要感佛恩,同時我們還要深切感恩這些祖師大德的教誨,感恩傳承。過去有個比丘不孝,說他爸爸媽媽,你養我到底是什麼目的?只是爲你的淫欲心而已,還不是貪著色嗎;要不是你的淫欲心如何會有我呢,你做了哪個事,不養我又怎麼行呢?你要是有辦法,才不會養我下來呢。你還不是念色嗎?這真是大逆不道,不孝之極。不可以因爲說法師講法,都是因緣合和而已,我聽法也不過是因緣而已,並無法師的什麼功德;也並不是法師什麼大悲心的示現。這也真是大大失道的話。沒有因緣哪來的果報呢?緣起性空而不在乎,心中沒有感受到這種法恩,如何承擔法用呢?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一定要報答父母的恩德,盡此身心難以報盡;何況佛之恩,法之恩呢?!因緣裏面緣起裏面有大恩,不能不報,不可不報啊;有一種非常強大的因緣,比如你在路上踫到一個惡人,一個因産生了;踫到一個佛菩薩,又是一個因;踫到一個一般的人,這也是一個因;叁因…
《《金剛經》系列開示 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